第64章
靜水流深,滄笙踏歌。一朝悲歡離合,九世陰晴圓缺。
萬年之前,婆娑世界。
宏偉殿宇在日頭下泛着流金般的色澤,靡靡佛音在佛殿內悠悠回蕩,空氣中皆是檀香燃盡後的清香混着濃郁的桃花香。而平日裏除了佛音外便清冷寂靜的地兒今日頗為熱鬧,一朵朵雲頭帶着道道七彩流光在蒼穹之上劃過,一直劃向婆娑世界。
每隔五百年,婆娑便會舉行一場法會。今日便是這五百年之期。
遠道而來的仙家們每每來到這邊,最先驚嘆的便是漂浮在不遠處半空中玲珑精致的仙島——島上除了仙雲缭繞,流泉飛鳥,便是開滿了整個仙島、萬年不落的粉色桃花。這景致哪是別處能看到的?仙界的花花草草與凡界的一樣,皆是有花期的,過時不候。
而關于此仙島也是說法衆多。
其一說這島乃與婆娑共生,由來不可考究。
其二卻又說是釋迦尊者閑來無事從遙遙蓬萊之濱施法搬來的。
其三又道以上都是胡說、胡說,明明是一道大風不知從哪刮來的。
還有更更離譜的言是它自個兒生了靈智跑來的,概覺婆娑世界靈力濃郁,實乃仙水寶地之中的仙水寶地,一來便紮根賴着不走了。
雖是說法洋洋灑灑衆多紛纭,但是這玲珑仙島美則美矣,還卻是成了仙家們心中的一根刺兒,拔不出又不敢往深了紮——只能看摸不着!
衆人除了扼腕嘆息,還是扼腕嘆息。
婆娑世界五百年才辦一場法會論佛辯禪,由釋迦尊者親自主持。衆仙家無事的都紛紛趕了過來,釋迦是婆娑之主,乃擁有無上正等正覺、真正圓滿的大智慧者,往往聽其一語便可破迷開悟、離苦得樂。
好在婆娑須彌殿內地兒也頗大,等各仙家你來我往客套完之後時辰已是差不多了。
法會開七七四十九日才會結束。所謂論佛辯禪,論與辯答便得占個大頭。
此時釋迦着了一襲純白袈.裟坐于殿內蒲團之上,朱唇輕啓問道:“爾等可知十四無記?”
Advertisement
下方仙家道:“略知、略知……”
釋迦:“哪十四難?”
仙家們面面相觑,磕磕巴巴道:“世有常、世無常、世亦有常亦無常、世非有常非無常......世有邊……世無邊……”
“這是哪來的愚笨之人,如此簡單的問題竟要想這般久?”驀然之間,一道稚嫩的童音忽然在殿中響起。仙家們齊齊被噎住了,暗想這是哪家小娃娃如此無禮?
回頭一看卻是被驚住了。
口出狂言的小娃娃長得甚是粉雕玉琢。一頭柔順光滑的青絲似是被潑了濃黑的墨水,蜿蜒在其純白的小衣袍上,黑白分明。小臉白皙透亮,臉頰兩邊還暈染着一層淡淡的薄紅。水靈靈的桃花眼泛着狡黠,左眼下還生着一枚緋紅色的淚痣。
而最為吸引人視線的是他眉間淡粉色的十瓣桃花印記。
“釋迦尊者,這位是?”一位仙家好奇,他在仙界可從沒見過年齡這般小的娃娃。
“本尊亦是不知。”釋迦看着站在門口的小身影溫和道:“你從何處來?”
“自是從來處來。”小娃娃走進須彌殿,在殿中挑了個人少的地兒盤腿坐好才回道。
“……”一幹仙家想,這跟沒說有何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