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陸辭一出郭宅,便在街上租了匹馬,向人問清楚方向,直接騎回了下榻的客邸處。
而他上樓時迎面撞上的,就是一臉嚴肅地下樓的四人。
一臉憂心忡忡的朱說走在最前,猛一看到在他想象之中、正在某富商宅裏受苦受難的陸辭一身清爽從容的出現在眼前時,腦子還是懵的。
他睜大了眼,腳步下意識地頓住,腦子卻沒轉過來。
陸辭潇灑合攏折扇,讓竹制的扇身在發愣的朱說頭上敲了一敲,笑眯眯道:“朱弟啊朱弟,你若讓柳兄出了這門,與縱虎歸山何異?”
柳七不滿道:“好你個摅羽弟!”
陸辭輕輕一哼,權當回應。
“摅羽兄!”在意識到始作俑者是自己後,易庶幾乎已經被濃重的愧疚感所淹沒了,見着陸辭安然無恙,差點沒喜極而泣:“你沒事!”
陸辭挑了挑眉:“事是沒有,但這筆賬,卻得同你好好算算。”
對方再神通廣大,也不可能每個去茶館吃茶的外來士人身份都能一下調查清楚。那可想而知的是,郭首義之所以能一口叫破他‘陸解元’這層身份,還知曉他未婚娶的事實,就是通過一個大嘴巴隊友的。
且不說朱說一直跟他寸步不離,只據其性情謹慎,對生人具有一定防心,嘴巴更是緊得很,陸辭便從頭到尾都沒往他身上想過。
倒是吃茶時臉上紅紅,一臉表現得心不在焉,結賬後還愣神在二樓,以至于叫朱說不得不跑一趟将人喊下來的易庶,最為可疑。
再看易庶此刻臉色,就徹底印證了陸辭的猜測了。
易庶滿臉通紅,愧疚地垂下頭來,萬分歉然道:“實在對不住陸兄。若不是我過于疏忽大意,叫對方輕易套了話,也不會害得陸兄當街遭人擄走,半天才得脫身!”
陸辭不置可否,只道:“折騰這麽一會兒,我也有些餓了。打包帶回來的那些茶點還沒被柳兄用完吧?拿點來。”
朱說都沒來得及動身,最想彌補自己過錯的易庶就如離弦之箭一般沖了上樓,直奔陸辭和柳七睡的那間屋裏去取了。
Advertisement
剛還笑眯眯的看戲的柳七,這下可坐不住了,沒好氣地嚷嚷道:“那不是給我買的麽?怎就又要進摅羽弟嘴裏了?”
鐘元則将陸辭從頭到腳打量一遍,确定沒缺胳膊斷腿後,就大大地松了口氣,詢道:“那我先回房了?”
陸辭笑了笑:“去吧。”
鐘元大大咧咧地走了。
柳七與陸辭同住一屋,這時自然一同回房,倒是朱說一聲不吭的,直接就悄悄跟了上來。
柳七不禁調侃道:“朱弟怎也來了?一屋裏可睡不下三人。”
“少欺負他。”陸辭眯了眯眼,輕描淡寫道:“大不了叫你打個地鋪,不就成了?”
聽得陸辭直白的回護,朱說一直繃着的臉色才忍不住緩和一些,抿唇露出一抹笑來。
柳七嘴角一抽。
他懷疑陸辭這不按常理出牌的當真做得出來這事,悻悻然地搖了搖折扇,倒真不追着朱說揶揄了。
待回了屋,滿心想着将功折罪的易庶,已将熱茶倒好,包好的茶點也整整齊齊地擺了出來,一臉忐忑地站在一邊,眼巴巴地看着陸辭。
陸辭莞爾一笑,在他身上輕輕地拍了拍,溫和道:“行了,下不為例。日後別人再問你什麽,若不知對方是何人、是否可信、又是出于何種目的話,便當直稱不知,而非據實相告。”
沒想到那麽快就能得到陸辭原諒,易庶只覺眼眶發燙,險些哭了出來,用力點頭,鄭重承諾道:“絕無下次!”
陸辭似笑非笑道:“你若再來一次,我可就要拜訪令尊令慈,建議他們即刻為你娶妻納妾,也省得輕易被色迷心了。”
若易庶是那種吃一塹而不能長一智,且意識不到所犯錯誤的嚴重性的人,是否要給予懲罰和教訓還在其次,單是作為友人,就已是徹底的不合格了。
不論是秉性太過單純,還是悟性不高,如若維持原狀,以後僥幸走上仕途,恐怕也難走遠。
特別在朝廷中,就難免被卷入黨派之争,再犯類似錯誤,後果可就不是這般輕描淡寫地就能帶過,而随時會帶來滅頂之災的了。
陸辭已下定決心,若易庶下回還有這般表現,那是無論如何都得疏遠對方的。
易庶不知陸辭已将他納入了重點審視的範圍,聽此玩笑後,臉上不由一紅。
他小聲應了,就在陸辭的打發下,小跑着回房了。
“坐吧。這一宿折騰,害你們也跟着擔心一場。”
易庶走後,陸辭便徹底放松下來,毫不客氣地拿起一塊酥瓊葉,在柳七幽怨的注視下“咔嚓咔嚓”利落啃完後,笑道:“柳兄怎麽想?”
柳七正懶洋洋地一手支在頰側,歪着腦袋看陸辭,聞言,嗤一聲笑道:“不過意料之中。”
他顯然是這幾人中最不擔心陸辭會被人強捉成婿的一個——不僅是他年歲最大,上回赴考時目睹過無數相似陣仗的緣故,更多還是因着對陸辭頗為了解而産生的信心。
陸家能從一窮二白,一躍至中上戶的寬裕狀态,關鍵明顯唯系于陸辭一人身上,倒無幾分陸母功勞。
再一想陸辭在密州城中可謂友人遍布,從上至下無不對他客客氣氣,哪怕是在此次解試中拔得頭籌而名聲大噪前,那些個平日嚣張跋扈的人家,也從不輕忽對待過他。
陸辭在人情世故方面的本事的強大,就可見一斑了。
這樣年紀輕輕就心思玲珑的人物,又豈會被個區區富賈哄騙住,稀裏糊塗就看在錢財份上,當了別人女婿?
要真發生這如同白日見鬼的怪事,他才覺得稀奇有趣,必須得親自看上幾眼,再談救人之事。
一想到這,上一刻還在笑盈盈地喝茶的柳七,就不由一下轉為萬分失望的模樣,深深地嘆了口氣。
這一嘆着實來得莫名其妙,惹得一直沉默的朱說都瞥了他一眼。
陸辭輕哼一聲,一眼看穿他在想什麽,毫不留情地揭穿道:“柳兄倒不見得有過擔心,怕是在遺憾未親眼看着在下被擄走的好戲吧?”
柳七笑道:“知我者,摅羽也。”
乍看到一路狂奔得滿頭大汗的朱說,直沖他求援時,他倒是結結實實地吓了一跳。
然而在聽清來龍去脈後,他就毫不給急得滿頭包的朱、易二人面子,爆笑得就差滿地打滾了。
可惜啊可惜,那強搶民男,叫面上總一派雲淡風輕的從容的陸辭臉色大變的精彩一幕,他竟是錯過了!
在柳七笑了個痛快後,就在幾人不快的逼視下,上氣不接下氣地作了分析。
只可惜他們根本不信他的判斷,尤其自稱有過類似經驗的朱說,還一個勁兒地在那危言聳聽——仿佛他們晚去一步,陸辭就要被人押着來個夫妻對拜一樣。
易庶直接被吓得臉色慘白,仿佛下一刻就要以死謝罪一般,不斷苦苦哀求于他,磨得他不得不換了衣裳,跟着幾人下樓。
還在朱說的強烈要求下,頭疼地做好了叫上他的歌妓大軍助陣的準備,要轟轟烈烈地去郭宅要人。
得虧就在這時,輕松脫身的陸辭回來了,這才省了他們白跑一趟。
陸辭颔首:“今日之事,倒是給我提了醒了。”
待進了京,遭遇捉婿之事只可能更為頻繁,又因對方身份極可能更為顯貴,應付起來也會更加困難。
柳七颔首:“你們可莫要想着,等過了殿試才有人家行捉婿之舉。似你們這般好模樣的青年才俊,早早就有無數人盯着,哪兒會等到那麽遲?我敢說一進汴京城門,還未下榻,摅羽弟你就将迎來冰人向你提親了。”
陸辭皺了皺眉:“往年得解赴省試之人,不下七千,其中得進殿試者,僅三百餘人,他們不至于這般急切吧?”
柳七笑着搖搖頭:“摅羽弟這可想錯了。你若是行将就木的枯木朽株,或是年過不惑卻其貌不揚者,欲嫁女者還真得多加斟酌考慮。可換作是你,敢等到殿試放榜唱名之日才動手的,怕是只剩當朝相公那般顯貴的人家了。”
陸辭蹙眉。
他自然分辨得出,柳七措辭間雖有幾分誇張,但還真不是胡說八道。
柳七趁機給他出主意:“摅羽弟和朱弟若不想待價而沽,遭人挑選,唯有一策,才可一勞永逸。”
陸辭連聽都不需聽,就能猜出他想說什麽,直截了當地拒絕道:“免了。”
柳七所指的,不外乎是讓他成了親再進京:有了律法在‘有妻更娶’上的嚴懲做阻礙,桃花運也就不得不絕了。
柳七笑着揶揄道:“我早料到摅羽弟眼界甚高,不會輕易應了婚事。”
“車到山前必有路,”陸辭笑了笑,以輕松随意的口吻安慰一臉緊張的朱說道:“待入了汴京,先每人雇個書童,再視情況雇幾位健仆相護便是。”
唯一讓陸辭感到幾分後怕的還是幾人都未聽到的另一點:捉婿的人家有所圖謀,縱使先兵,也得後禮。
如果今夜遇上的是真的歹人,這般輕易竟就能将他擄走加害,那後果才是不堪設想。
陸辭很快就下定了決心,別的姑且不說,保镖必須得多雇幾個。
經過方才之事,陸辭縱再不情願,也不得不承認在一群膘肥體壯的健仆面前……
似他這般斯文嬌貴的文人,還是挺需要人保護一下的。
作者有話要說: 注釋:
1.有妻更娶=重婚。
按照大宋律法,必須徒一年,且還得離婚,所以只要把已婚的身份搬出來,再位高權重的人,也只有铩羽而歸,不可能強行将女兒嫁過去的。
2.蘇洵他料定蘇轼和蘇轍在進京赴省試時,會遇上被多人提親的情況,幹脆在兩人走之前,就讓人把婚結了2333
3.如果不願意被招婿,是可以撒個諸如‘已經訂親’的小謊來作托詞的。史上的馮京就是這麽應付張堯佐的。
4.省試的淘汰率非常高,舉例,有一屆赴省試的解人高達一萬五千人,然而最後通過省試,進入殿試的,僅僅七百人左右。而在大中祥符二年(1009)到仁宗嘉佑二年(1057)之間,解額大約七千人,省額則不到這個人數的十分之一,也就是不到七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