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齊王想要禦駕親臨燕南湖,一時朝堂上差點吵翻了天。

陸昱看着每個各懷心思的朝臣,忍不住冷笑。

左丞相溫思全極力反對,“啓禀陛下,古往今來鮮有帝王親自赈災,再說這燕南湖決堤也并非大事,臣自願前往渭城為陛下分憂。”

陳大将軍卻冷哼一聲,“溫相分管工部,如今出了這麽大纰漏怕是難辭其咎吧?如今您還想自行前往渭城,莫不是想私下處理些見不得光的事情?”

“休要胡言亂語!”工部尚書出言相斥,“溫相親自出馬,足見對燕南湖水患的用心,我等一心為國,大将軍何來嘲諷?”

“也可以說是将功補過,只不過能不能補上就難說了……”新任禦史淡淡地道。

負責燕南湖水利的工部侍郎乃溫相旁支嫡系,溫相急着攬下赈災之職,的确有欲蓋彌彰之嫌。溫相在朝堂上樹敵衆多,很多人都在等着他落馬。

陸昱最後實在被吵得頭疼,直接甩了奏折,朝臣們呼啦啦跪倒一片。

“燕南湖一直是朕心頭大患,如今你們不讨論如何赈災,反而互相推诿,難道你們就是這樣為朕分憂的嘛?!”

這是陸昱第一次在早朝上甩臉,衆臣跪在地上大氣不敢出。

“議事到此為止,朕明日出發!”陸昱直接蓋棺定論。

陸昱将此次渭城之行定位為微服出行,讓內務府以最快的速度從簡從輕置出行所需物件,帶上二十多侍從以及東宜直接出發。

坐在馬車裏的陸昱感覺十分新鮮,他不由地想起以前看過的《康熙微服私訪記》。于是興奮地撩開了車簾,看到右後側騎在馬上的宗政珲,被他威風淩淩的姿态閃瞎眼。

陸昱也曾想過騎馬,但他一沒有受過訓練,二忙于朝政沒有時間,想來長時間在馬上肯定也受不了,于是放棄了耍帥的想法。陸昱羨慕地看着騎在駿馬上的侍衛們,看着看着,突然發現宗政珲的随行包袱好像大于其他人的。

再仔細一看,陸昱不由地笑了。

應該是之前送他的那個枕頭,剛開始他還一副嫌棄的模樣,現在用慣了就離不開了吧?

Advertisement

陸昱哪裏知道,現在宗政珲是粘枕就睡,當然也僅限于這個枕頭。

渭城距離京城二百多裏若是快馬兩天左右就能到,但齊王只能坐車,生生拖累了進度,陸昱估算一下怎麽也要四五天才能到。帝王的馬車寬敞且舒适,備有不少的小吃茶點,書籍手玩以供消遣。但走了半日,陸昱已經開始感到無聊了,而且坐在搖搖晃晃的車上,愈發昏昏欲睡。

陸昱見東宜也騎馬,不由擔心他文弱書生般的模樣能不能經受得住長途跋涉。

路上停下休憩的時候,陸昱朝東宜招招手,“等會兒跟朕一起坐車吧?”

東宜受寵若驚,雙手抱拳行了大禮,“草民惶恐,怎敢與陛下同車?”

侍衛們也紛紛看了過來,陸昱略感尴尬地撓了撓鼻子,“不過一人無趣罷了,一同坐車也有個說話的伴兒。”

臨上車的時候,宗政珲突然坐到了駕車的位置,接過車夫的家夥事兒,“我來駕車。”

陸昱驚訝了一下,下意識問:“你會麽?”

宗政珲居高臨下看了他一眼,“不過一個人騎馬無趣罷了,一同駕車也有個說話的伴兒。”

陸昱滿頭問號,不過也随他去了,率先上了馬車,然後東宜也很快跟上來了。

馬車一路平穩前行,陸昱舒适地靠坐在車廂中,同正坐危襟的東宜形成鮮明對比。陸昱微微一笑,伸手給東宜倒了一杯茶。東宜誠惶誠恐,陸昱狀似無意地起了一個話題,“你的家鄉是在燕南湖畔的哪個位置?”

“回陛下,正是在燕南湖的中下游一代。”東宜畢恭畢敬地答道。

陸昱心道,那不巧是受災比較嚴重的地區,也難怪他這麽着急了。

“那來跟我聊聊你家裏的情況?家裏有幾口人?家中是以什麽為營生?”陸昱又問。

談起自己的家鄉,東宜稍微放松了一點,“回陛下,草民家中三代同堂,尚有老小十幾口人。家中世代以種田為生。”

“哦?三代同堂的話那你的祖父祖母高壽?”

“祖父在草民小的時候已經過世,祖母年事已高,這次恐怕也是熬不過了……”講到這裏,東宜心生凄涼。

陸昱嘆了一口氣,安慰道:“你先莫慌,幾日後我們倒了渭城,朕會着人為你尋找家人。只要一家人能齊齊整整,日子總會慢慢好起來了。”

有了這樣的保證,東宜立即磕頭謝恩。其實皇上能親自送他回家,已經讓他驚恐不安,但現在皇帝這麽說了,也稍稍慰藉到了他的心情。

陸昱見他沒這麽慌了又接着說:“之前你交的那一份策論朕看了,寫得非常詳細且務實。這都是你自己想出來的麽?”

東宜受了誇獎,臉帶羞澀地回道:“草民從小在燕南湖畔長大,那裏的每一草每一木都熟記于心。小的時候經常會聽大人們議論水患,有道是成也燕南敗也燕南。後來草民長大了,總會想着如何解決水患以保家業。但都還是紙上談兵,還望陛下見諒。”

“不,你的想法都非常求實務本,”陸昱心道,你是沒有見過什麽才是真正的紙上談兵。遂道:“屆時朕會把你的策論推薦給渭城太守和工部侍郎,你務必要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力求早日解決水患。”

東宜撲倒行大禮,“草民定當進全力!”

講到這裏,陸昱倒是有些好奇了,“那當年你是如何進宮的?”他實在是想不出什麽理由,原主怎麽會喜歡一個種田的?渭城的太守又為何要送這樣一個人進宮。東宜從小在燕南湖畔長大,祖上務農,且原主從未去過渭城一帶。東宜也顯然跟夫郎這樣的角色八竿子打不到一邊。

東宜書生氣的娃娃臉頓時就漲得通紅,默了又默,吶吶道:“似是因為草民家中世代以種桃為生。”

種桃?陸昱想不通原主這是什麽惡趣味?為什麽要納一個家中種桃的人進宮?

電光火石間,他想起之前似乎有那麽一篇旨意,讓渭城進貢幾個樣貌俊美的公子進京,而且十分隐晦地提出最好是有分桃之好的。

東家在燕飛嶺是出了名的樂善好施,特別是到了桃子豐收的季節,都會把新鮮的果子分發給當地的民衆。于是渭城太守也是聯系上了樣貌俊美,樂于分桃這兩點,把進京的這種美差下發到了東家。

陸昱忍不住捂臉,你們這群土鼈……此桃非彼桃!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