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周帝賜婚

宴會進行了兩刻鐘的樣子,大臣們也都不再拘謹,紛紛高談闊論起來,也有人站起身來到韓江面前,向韓江北征勝利表示祝賀。

明熙聽着殿外燃放煙火的聲音,高興地拉着木貴妃出去,明熙還讓海晏陪他,但海晏知道木貴妃不喜歡自己,很自覺地搖頭,最後木貴妃向周帝請旨離開。周帝沒了說話的人,只好和高皇後慢慢聊起來,兩人談論最多的還是韓江。

“這孩子不錯,比他兄長,他父親還有他爺爺都要能幹,看來開國侯府是後繼有人了!”周帝忍不住贊道。

高皇後看着韓江從容應對,進退得宜的樣子,對他也越發滿意,又見海晏時不時朝韓江看去,心裏更是喜悅,就連身體的難受感也減輕了。

高皇後附和着周帝的話,心裏又在盤算另一件事:“陛下,今天是個好日子,不如趁着良辰美景宣布晏兒和韓江的婚事吧,你看晏兒都急了。”說着指了指正在朝韓江看的海晏。

周帝一拍額頭,咧嘴笑道:“看我高興的,居然把這麽重要的事給忘了。“于是吩咐錢興去把聖旨取來,高皇後沒想到周帝連聖旨都準備好了,但她不知周帝是真的關心女兒的幸福呢?還是借此籠絡韓江。

錢興拿來聖旨後,停下樂舞,宣道:“忠武将軍韓江接旨!”

韓江停下正在和劉太傅說的話,連忙跪下來領旨,劉太傅笑着拍了拍韓江的胳膊:“你的喜事到了。”說完和群臣一起跪下來聽讀周帝的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诏曰:朕嫡女安和公主才貌雙全、品行端莊、恭謹端敏,值待字閨中。開國侯、忠武将軍韓江,忠勇可嘉,又适婚娶之齡,當擇賢女與配。朕現将安和公主許配韓江為妻,賜驸馬府,良田、侍婢從內宮配發,一切禮儀,由禮部、宗正、欽天監協同辦理,擇良辰吉日完婚。欽此。”

韓江低着頭,眉頭不可察覺地輕輕一皺,說道:“謝主隆恩。”韓江接過貼金軸绫錦的聖旨,但沒有立即起身,而是叩頭道,“陛下,臣有個不情之請。”

“驸馬但說無妨。”

“臣祖母年邁,作為晚輩理應在家侍奉,恐不能居住驸馬府,望陛下見諒。”

韓家是世代軍人世家,祖上因軍功被封為開國侯。韓江的父母去世較早,他和兄長韓沣幾乎由祖母帶大,四年前韓沣在大周與突厥的戰鬥中犧牲,所以韓江只剩下韓老夫人一個長輩。現在韓江已經承襲開國侯的爵位,不過,作為一名軍人,他還是習慣別人稱他将軍。

韓江的理由實在合情合理,周帝點了點頭,說道:“韓老夫人的确上了年紀,驸馬的一片孝心朕當然要成全,這樣吧,成婚後你和海晏仍住在開國侯府。”

之後大殿裏再次恢複之前的熱鬧,只是韓江沒有再離開座位,雖然大臣們紛紛向他表示祝賀,他也都禮貌接受,但心裏并不真正快樂。韓江并不了解海晏,想着與這樣一個陌生人成婚,他只覺反感,但他根本不能反對。

-------------------------------------------------------------------------------------------------------------------------------

木錦宏向韓江表示祝賀後,就離開麟德殿,到外面去找木貴妃,木貴妃看兄長有事要對自己講,就讓小錢帶着明熙去玩。

“高皇後現在可找了一個有力的靠山,等安和公主一出嫁,再對付皇後就更困難了。妹妹,到時候,你想當皇後恐怕就難上加難了。”

“這我知道,但我根本不可能更改陛下的決定。大哥,陛下并不糊塗,他不止一次說要籠絡韓江,有什麽比招韓江為驸馬更好的辦法呢?”

“當權者最害怕有人謀奪他的權利,等韓江勢力增大,不用我們說,陛下都會忌憚韓江。當然,這中間少不了妹妹的勸說。”木錦宏別有深意地說道。

之後,木錦宏指着玩得正高興的明熙,又說:“妹妹,明熙是你最大的依靠,一定要讓明熙當上太子。”

“大皇子早就退出了角逐,陛下身邊如今就明熙一個兒子,明熙不當太子,還有誰能當?”木貴妃笑着問。

“就怕中間出差錯啊……”木錦宏淡淡嘆了口氣,“妹妹,抓住陛下的寵愛,不管是明熙的未來,還是我們木家的榮華富貴,都不會消失。”

木錦宏和木貴妃閑聊了一會兒後,就進麟德殿去了,木貴妃也意興闌珊,她抱過明熙,也進到麟德殿。剛進殿,木貴妃就看見周帝和高皇後正說着海晏的事,有些不悅地插嘴道:“陛下,來抱抱明熙,他可貪玩了。”

“朕的好兒子,學業不認真,玩起來就沒完沒了了。”周帝接過明熙,雖然口裏是責怪的話,但臉上別提有多高興。

木貴妃笑吟吟地附和着,等落座後,她說道:“陛下,你看又快到冬天了,今年能否去湯泉宮避寒啊?”

“愛妃莫急,湯泉宮不是在大修嗎?”

“可是臣妾想去沐浴,這皇宮太冷了。明熙也喜歡去泡溫泉,對不對?”明熙高興地拍手叫好,到溫泉宮,他就可以不用天天做功課了。

海晏聽到這兒,端起酒杯以掩飾自己嘲諷的表情,她喝了一口果酒,靜觀木貴妃的表演。不過,海晏的表情,全被坐在她下方的韓江看見。

--------------------------------------------------------------------------------------------------------------------

“陛下,今年一開春,不是就開始修建了嗎?怎麽到冬天了還沒修好,工部的官員在幹什麽?”木貴妃抱怨道。

工部尚書喬羽原本正在和六部的幾個同僚談話,聽到周帝和木貴妃說起湯泉宮的事,他心裏咯噔一下,有非常不好的預感,果然,周帝立即點他名字,讓他上前回話。

喬尚書冒着冷汗來到玉階前,向周帝解釋骊山大修的事:“陛下,骊山大修工程浩大,既要重修三大湯池,還要修建樓閣臺榭,而且還要在半山上起一座飛鴻殿。原本工部打算征十萬勞役,但近年因北修長城的事,勞役不夠,最後只征了五萬人,所以……工程至少需要三年才能完工。”

“三年!那今年豈不是不能去骊山了?”木貴妃面露不悅之色,“陛下,您冬天腰腿疼痛,如果不能泡溫泉,這漫長的寒冬可怎麽熬啊?”周帝早年騎馬受過傷,随着年齡增長,各種病症都開始顯現出來。

“陛下,大修骊山工程浩大,要不縮減工程,以便早日完工。”高皇後建議道。

“皇後此言差矣,現在縮減工程,那置天朝威儀于何地?”木貴妃問道。

“但勞民傷財并非陛下所願。”高皇後立即反駁。

看着高皇後和木貴妃針鋒相對,在場的衆位大臣都停下來觀看,最後周帝只好開口:“那再征集人手,争取明年完工。”周帝問工部尚書,“還需要再征集多少人?”

“……十萬。”工部尚書小聲答道,又斷斷續續補充,“但……近五年來,各項徭役繁重,恐……恐難再征集人手。”

這時,吏部尚書蔣琮德走上前來說道:“陛下,北方還有二十萬勞役加築長城,可以征掉那裏的人。”

周帝這才恍然想起三年前為了北擊突厥,征集了二十萬人修築長城,于是問工部尚書:“喬大人,長城的工期到什麽時候截止?”

“陛下,現在只有鎮遠關到錦安關的一段尚未建成,還有虎口關一段城牆要加固,其他皆已接近尾聲,預計明年四月就可全面竣工。”

周帝點了點頭,又問韓江:“韓将軍,議和後突厥的近況怎樣?”

“突厥已經退到陰山以北地區,短時間內,不會對大周造成威脅。”

于是周帝吩咐工部從北修長城的二十萬勞役中,抽出十萬人到骊山,問:“這總共十五萬人,再大的工程明年入冬前,總能完工了吧?”

工部尚書連連點頭,并連聲說:“能完成……”

海晏皺着眉頭,她可知這總共十五萬的勞役,在明年會成為反對大周的第一波起義軍,于是放下手中的酒杯,對周帝說:“父皇,北修長城的勞役,已經服役三年,這再征到骊山,恐怕不妥吧?”

“公主多慮了,這有何不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些勞役自然要聽從陛下的命令?”蔣琮德說道。

海晏當然知道自己的話沒有說服力,但……想着上一世長安城破的情景,她很是害怕,又提出建議:“骊山修建不急一時,如果加重徭役……”

“公主殿下怎能說修建骊山的事不急?你不是不知道陛下的身體情況,難道讓陛下每年冬天都犯病嗎?”木貴妃打斷海晏的話,質問道。

最終周帝還是征調了十萬勞役到骊山,海晏蹙着眉看了一眼木貴妃,最終沒用說話,她就這樣不悅地熬到了宴會結束。

韓江看到海晏的舉動,雖然沒有說話,但對海晏高看了幾分,他沒想到作為大周公主的海晏居然能為勞役考慮,而且他看海晏的表情,猜海晏已經看到了勞役的隐患。

宴會在亥時末的時候結束,大臣們陸陸續續離開麟德殿。海晏出了麟德殿,并沒有直接回寝宮休息,而是打發聽雨和清韻先走,自己一個人去追韓江,因為她有不得不知道的兩個事情要問韓江。~~

作者有話要說: liuzhua~~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