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皇太極道:“可放了趙率教并沒有好處, 還不如殺了他,以壯軍心!”

金國人都是嗜血嗜殺戮的, 不管怎麽說, 趙率教大小算個官兒, 當初在錦州城牆上罵罵咧咧的, 還挺威風的。

“若是放了他, 如今是沒什麽好處, 但以後好處卻是極大。”多铎道:“比如, 會讓明廷皇帝起疑心。”

他真的很想奉勸皇太極和八旗将士少讀點《三國演義》,再不濟換成《孫子兵法》也是好的,畢竟金國打仗的路數實在太過于單一,別說袁崇煥一猜一個準,有的時候連他都能猜個□□不離十。

也幸好八旗将士身體素質好,能打, 要不然歷史上就沒清朝這回事了。

皇太極一琢磨, 好像還真是這麽回事。

世上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東西, 若他們無緣無故放了趙率教,定會有人起疑心。

趙率教從來與金國沒來往, 倒是袁崇煥比多铎來往密切,今兒又剛見了面, 如此一來, 定會有人懷疑是袁崇煥求到多铎跟前,所以他們才放了人。

只是,憑什麽啊!

皇太極越想越高興, 直接下令送信回錦州,要代善放了趙率教,不得損傷趙率教分毫。

其實多铎這個時候心裏也挺不是個滋味的,他挺不喜歡算計來算計去的,只是沒辦法,他得早日将袁崇煥救出火海,他都是一片好心啊!

他更是在心底偷偷的想,若是袁崇煥想明白了,肯定是要罵他三天三夜的!

不過他也正好叫袁崇煥早點見識見識明廷那些人的嘴臉,要是明廷皇帝相信袁崇煥,不管袁崇煥做什麽都會相信他的。

懷着自己不過是想早日将袁崇煥從水生火熱中拯救出來的想法,多铎一點都沒覺得自己狡詐,根式覺得自己與皇太極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

可是,他突然發現了一件不得了的事情。

皇太極似乎在謀劃什麽。

這還是他聽蘇和泰說的,說接連着這幾日皇太極的營帳裏都有人,夜半時分還有宵夜送進去,這些人肯定是在談事!

多铎想也不想,皇太極這是在計劃着怎麽攻打寧遠城了。

錦州如今已經被他們攻占下來,昨日皇太極就已經送信去了錦州,錦州只留代善的兒子岳托和幾千将士駐紮,其餘将士即日趕往寧遠城。

皇太極這還真是不到黃河心不死啊!

既然皇太極一心求死,多铎也不好再說什麽。

如此等了兩三日,趙率教也平安回去了,多铎也再次見到了多爾衮。

兄弟再次相見,多爾衮早就聽說多铎立了大功,他比誰都高興,拍着多铎的肩頭道:“好小子,從前真的是我小瞧了你!”

濟爾哈朗和阿敏等人也過來恭賀他。

身在軍營就是這麽現實,軍功高于一切,你有本事了,別人才會敬重你,看得起你,阿敏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多铎只覺得自己的腰杆挺得更直了,穿越至今,他還沒被這麽多人誇過,頓時倒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了。

私底下他更是對着多爾衮說:“哥,我覺得自己像是做夢似的,這幾天我有的時候就在想,萬一我猜錯了怎麽辦,那豈不是白白讓這些将士去送死?我真覺得當将軍不是那麽簡單的事!”

這種掏心窩子的話,他也就會與多爾衮說說。

多爾衮見他這才短短幾日,就黑了不少,言語行事之間比從前懂事很多,更是欣慰,“我倒是覺得你在鐵山被毛文龍抓了一次,就懂事不少,這次跟着皇太極過來,又長大了些,照着這趨勢下去,只怕過不了多久你就能獨當一面了!”

其實打仗本就是計策更為重要,沖鋒陷陣,那不是将軍該做的事情。

多铎笑了笑,想着真到了那一日……自己應該還是挺威風的。

只是多铎沒笑多久,幾位貝勒還沒來得及喘口氣休息一會兒,又被皇太極喊到營帳去了。

輿圖依舊被擺在最顯眼的位置,寧遠城這個地方還被他用紅筆圈了出來。

其實人人都知道,寧遠城乃是遼東最重要的位置,可想要攻下他,并不容易。

和多铎想的一樣,皇太極依舊想戰,甚至連計劃都想好了,好像也不太對,他根本就沒計劃可言,說白了,就是強攻。

他這一番話完了,如往常一樣道:“……大家可有什麽想法或者更好的意見?”

平時還會有人說上兩句,可如今,大家是很有默契的都沉默了。

皇太極又問了一遍。

阿敏這才開口道:“當初父汗在世時就是強攻寧遠城,因此才丢了性命,不到一年的時間,明廷不僅添了紅衣大炮,又是添了關寧鐵騎、還有什麽三眼火铳,我怕我們沒多少勝算。”

其實上次努爾哈赤見識了明廷紅衣大炮的威力之後,回去之後就下令要研究紅衣大炮,想着研究出屬于自己的武器來。

只是游牧民族向來以放牛放羊為生,不少人連字都不認識,更別說還研制出什麽大炮來。

阿敏一開口,不少人都跟着附和。

就連很少開口說話的多爾衮也道:“是啊,大汗,只要明廷将紅衣大炮擺出來,哪怕不用,我們八旗将士見了也是心裏發怵,還沒有打,幾乎就已經輸了。”

越聽,皇太極臉色是越不好看,到了最後更是道:“怎麽,聽你們這意思,就這麽算了?以後就這般放任明廷不管了呢?父汗的死,我們全當做沒有發生過嗎?”

他這話說的好像不願意出兵就是不孝順,這話,誰也不好接。

誰都瞧出皇太極不高興了。

阿敏他們倒是有些不懂,你打仗又打不贏,當了大汗之後脾氣是一天比一天打,還有什麽臉面不高興?

多铎緩緩開口:“大汗,父汗去世,我們比誰都難過,也從未說過不報仇,有道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如今打仗,真的是讓将士們去送死。”

“而且上次一戰,八旗将士皆有損傷,如今這傷還沒有養好,如今冒冒然出戰,只怕……不大合适。”

如今他也顧不上什麽了,他知道按照皇太極的性子,從一開始對他就懷有戒心,既然都已經這樣了,還不如破罐子破摔算了。

反正歷史上的他經常辱罵皇太極,曾在皇太極生辰的時候還送了一匹跛馬給皇太極……他還是活的好好地。

只要命還在,那就沒事兒。

也不知道是多铎這話說的比較委婉的緣故,還是皇太極見着沒一人支持他,語氣到底還是和緩了些,“此事,還是從長計議吧!”

他只覺得自己這大汗當得太沒意思了些,當初四大貝勒共同議政本是無奈之舉,如今……他十分後悔。

可後悔早已無用。

皇太極第一次率先離開了營帳,留下一群人面面相觑。

阿敏揚聲開口:“他這是什麽意思?覺得我們說的不對?要是他真的這麽想打仗,他們兩黃旗又不是沒人?還想拉着我們的人都去送死?”

“當初說好的四大貝勒共同理政,如今他倒好,我看大事小事都他一個人說了算,我們半點不同意都不行,說個什麽話都得看他臉色!”

如今他和皇太極之間的不合是越來越明顯了。

代善看了他一眼,低聲道:“你小點聲,說這些做什麽?”

“代善,你怕他,我可不怕!”阿敏的性子也不算好,如今氣的不行,“當初我說咱們就守在錦州,這樣他也不能将主意打到我們身上來,可你倒好,非說他如今是大汗,不好不給他面子,咱們給他面子,他就想要我們的命!”

……

多铎懶得聽他們說這些,打着哈欠回到了自己的營帳。

行軍打仗一路上艱難得很,多铎覺得別的還好,這洗澡就成了很大的問題,不管別人怎樣,可多铎每日都會洗澡的。

從前總會有人說他瞎講究,如今打了勝仗,再無人敢說這樣的話。

多铎痛痛快快洗了個熱水澡,想着則寫信回去問問大福晉的境況,那滿那裏一連幾天都沒個消息,也不知道龐鹿有沒有請到,也不知道大福晉的身子如何了。

可這封信自然不能寫給大福晉,思來想去,多铎則寫信給了達哲。

一封信寫完,多铎又在後頭加了幾句要達哲注意身體,還說這裏的星星很漂亮之類寒暄的話。

将一切都安排好了,多铎這才睡下。

如此又原地駐紮了三兩日,皇太極再沒提打仗,卻也沒提撤退的話。

多铎心裏知道,他那小九九還是沒舍得放下,也是,要真的這般輕言放棄的話,他也就不叫皇太極了。

多铎有事沒事兒便去四處晃晃,雖說天兒大旱,沒什麽風景可看,可是這附近還是有些人家的,還有一條即将幹涸的小河。

多铎騎馬漫無目的走着,這一路走來見着有砍柴的樵夫、在河邊洗衣服的婦人、還有捕魚的漁夫……可每個人在見到多铎之後,再甩給多铎一個白眼之後,則飛快地跑了回去,就好像見了瘟神似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