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轉彎3
在送走了太子後,朝中大人們開始有點空落落了。自崇武十八年有了太子殿下後,很多事情都是先請示太子,再報皇帝案前恭請聖裁。如今少了一個環節,便總有幾分不塌實,更何況另兩個舉足輕重的皇子也同時不在。許多大臣都像缺了主心骨,一時之間,走路都覺得打着飄兒。
便是這時,皇帝下旨令五皇子與十皇子同時入住東宮,暫攝東宮諸務。此旨一下,大人們的擔憂又轉在另一個問題上了:雖然有兩個皇子,可真能頂得上一個太子嗎?五皇子只見識了他的溫文爾雅,他在禮制上的嚴謹。而十皇子的評價向來是好壞參半。各官各持己見,且相距甚大,說他好的,譽美之詞不絕于口,幾乎把他捧做聖人。而在不喜歡他的人口中,這位“英明神武”“雍容華貴”的十皇子活脫脫一混世魔王。最最重要的是,這位任性的皇子正和皇帝陛下賭氣,連人影都看不見,如何會來處理朝政。
旨下後的第二日清晨,各懷心思的朝臣準時候在政事堂。
“涵親王殿下駕到——
“祺親王殿下駕到——
随着太監拖長了音的傳報聲響起,甚少出現在政事堂的五皇子殿下攜着已有多日不見的十皇子殿下在一大群宮人的簇擁下,步履從容地出現在衆臣眼前。
舒了一口氣的大人們恭恭敬敬地拜下去:“參見王爺千歲!”總算沒有撂挑子啊。
“平身。”晉封為涵親王不久的五皇子,溫和地叫起,與衆人略說了幾句套話,舉手投足之間盡顯風範,沒甚可指摘的。衆人的目光倒是多投在十皇子祺親王身上,就怕他出什麽狀況啊。幸好,雖然沒有和煦的笑容,倒也一臉平靜。
這裏的人大多是幾年前的那些,變化不大。這日執政事筆的是右仆射呂之然,一切程序照舊。這段日子除了戰事,也沒別的什麽大事,不過因為一些官吏被臨時指派了出去,人手有些緊,特別六部除工部和刑部由六皇子暫領,其他四部都沒有主事的皇子,許多政令尚書們不敢輕下決斷,都只議了大致的方略,便交上來請裁,因此竟比當日尚傑在毓慶宮幫忙時事情多得多,也瑣碎得多。
在第一句“請兩位殿下示下”響起,不少大人偷眼去瞧兩位皇子的神色。只見兩位皇子交換了一下眼神,卻是由十皇子開口,語氣平淡地表述了自己的意見後,從容地問:“衆位大人可有異議?”
“殿下英明!”看來這位殿下還是像以前一樣敏慧果決。
“那麽,下一件。”
“第二件……”
一件件事情議下來,大人們漸漸放了心。在将近兩個時辰的議論中,涵親王很少發表意見,大多是祺親王在侃侃而談,似乎并沒有像傳言中賭氣的樣子。許多本就有幾分欣賞祺親王的大臣,更是欣慰,祺親王的沉靜淡漠,在他們眼中便成了穩重可靠。
人的适應能力是很強的,大人們很快就适應了沒有太子和五、七兩位皇子的日子,處理事物漸漸得心應手,需要尚傑處理的很快便少了很多。
朝局的穩定眼見無憂,諸人的目光又看向戰場。
Advertisement
戰場畢竟離着太遠,那裏的急報傳到,至少需要十天,因此不久皇帝便決意要移駕河東道,令五皇子、十皇子留守監國。
由于五皇子自認能力不足,在大人們請示他時,很多事情便推給尚傑,于是,漸漸地,很多事情大臣們便直接請示這位在他們眼中越來越沉穩可靠的祺親王殿下。
于是那一封封從行宮轉來的捷報噩耗都是第一時間送到了尚傑的手裏。
五月,範陽王高仰止聞蒙疆入侵黑水,率軍救援,遇伏,大敗。範陽王殁。大将軍武烈往馳援,慘勝,鎮國公大将軍武烈殁。——《睿史?世宗本紀》
範陽王高仰止與鎮國公的死,可以說是一場大規模的精心策劃的謀殺。範陽王歷代都鎮守在範陽,對東北部的軍事情況自然是了如指掌。黑水國是天朝的屬國,歷來關系不錯。東北的防禦多仰仗三方:黑水國、範陽部及處于兩者中間的屯軍十萬的都督府。蒙疆用對付阮陵的手段對付黑水國,黑水國王沒有阮陵的堅毅果敢,也沒有江路二人放冷刀,于是很快便屈服,把刀口對向蒙疆,在蒙疆使者的策劃下,寫了一封求援信送往都督府和範陽王府。當時在都督府的武烈半信半疑,畢竟他聽說過阮陵的情況,對黑水國不放心,所以只先派了一隊探子,前去打探消息,大軍戒備,随時準備出征。而範陽王,因為次子高冉——如今在禮部的任侍郎的——幾年前娶了黑水國公主,有了這份姻親關系,對黑水國的防備之心大為降低,聞信便令長子高再領兩三萬人駐守範陽,一面通知簡親王,一面親領了大軍赴援,卻在離都督府和黑水國都只有一兩日路程的地方遇到蒙疆和黑水聯軍的伏擊。因為那裏可說是在都督府的範圍之內,所有人的戒心都很低,看見有大軍過來還以為是都督府來迎,卒不及防下,被殺得大敗。等幾個将軍好不容易整肅了隊伍,士氣已十分低落,不過勉強抵抗。混亂之中,範陽王戰死。
而武烈很快探知黑水已成了蒙疆的一柄利器,忙派人告知範陽王,沒等範陽王世子“父已出征”的回複送出,武烈便接到範陽王領軍将過的消息,忙忙派了一小隊人馬前去勸阻,又恐有變,親領了大軍随後趕往,但卻仍是遲了一步,他自己因為年老體力不支,交戰中被敵軍一名大将,一槍刺與馬下,衆人救之不及,回營後不幾日,便殁了。
這一戰,最後以天朝折了近兩萬的将士的代價勝了,勝得皇帝勃然大怒。若不是随之而來的駐守在雲州的簡親王連連大捷的消息,皇帝大約又要不顧勸阻,親自上陣了。
四哥,果然厲害啊。
尚傑撫着四皇子親筆的奏章,輕輕的松了口氣:只要他不上戰場便好了。
太子和秦親王那邊傳來的也都是好消息,照如此情形,戰事很快可以結束了吧?自己很快可以離開了吧?尚傑走出殿外,輕輕地吐息。
烈日開始收斂它的熱氣,漸漸西沉。
京中的尚傑,為這場戰争能做的只是穩定朝局,調配物資。特別是藥品,非常的欠缺,天氣酷熱,朝中已有不少人中暑病倒,戰場上就更多了,對防暑藥的需求越來越緊迫,此外還有各種治傷的藥材,都是漸漸地難以采買。這時又傳來消息說軍中有些人染了寒熱症,連簡親王也病了,皇帝正派了太醫前去治療。
聽到這個消息,尚傑有點緊張,寒熱症一直沒有什麽好法子治療,他曾聽說有些地方官吏接到這類消息時,都是把當地隔離起來,不少人因為得不到診治,便被這病折騰死了。就是有錢人,有人醫治,也是很少治好的。
尚傑馬上叫人護送幾個太醫和一車藥材日夜兼程地趕往雲州,然後便只能是等待消息。
起風了,禦花園的樹葉沙沙作響。其中的一片飄飛如一只黃蝶,停在了祺親王殿下的掌心。
一葉落而天下皆秋。
秋天了呢……
秋,七月,簡親王俊薨于冀州,年四十一,谥曰孝。後聞之,大恸。——《睿史?世宗本紀》
秋色漸濃,葉落紛紛。
九月十一日,秦親王倫薨,年三十四,谥曰穆。長皇孫昭旭佚。十二日,太子伯薨,年四十五,谥曰孝惠。——《睿史?世宗本紀》
冬。
作者有話要說: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