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祝袖3

就在一切都準備妥當,定于次日起程的當晚,尚傑半宿沒睡安穩。約摸三更時分,才迷迷糊糊地睡去,不一會兒,又被秦安急促的擂門聲和焦急的呼喊吵醒:

“王爺!王爺!出大事啦!涵親王府走水了!”

尚傑忙忙地披衣出來,果見東北角一片火紅,外面人聲嘈雜,不知有多少人被驚動了。

“快備馬,本王去看看。”

尚傑府邸離涵親王府還有段距離,趕到時,那裏已經彙聚了很多人,京兆尹和錦衣衛指揮使指揮着滅火營和錦衣衛忙着滅火救人。緊臨涵親王府的六皇子府和七皇子府也被波及,兩府的仆役侍衛也在極力滅火。火勢卻絲毫沒有減弱的趨勢。幾個侍衛見火勢越來越大,忙強拉着衆位王爺遠離火場。

尚傑看着這場大火,手腳發涼:“我五哥呢?涵親王呢?涵王府的人呢?”為什麽竟沒人叫“救命”,沒人喊痛?

一時沒人敢應答。

過了許久,才有人輕輕地告訴他:“殿下節哀。火勢太大,王爺和府中的諸位殿下只怕都已罹難。”

一個尚傑不認識的小官兒戰戰兢兢斷斷續續地述說他所見的一切:他來得比較早,曾看到一夥黑衣人一邊殺人,一邊放火,口稱與涵親王有仇,要殺他滿門,說江湖恩怨與旁人無關。王府侍衛忙着救人滅火,竟始終沒有沖出府門。錦衣衛因火勢太大,也沖不進去,只能把想逃走的刺客捉拿了。一開始,火中還傳出各種呼救聲慘叫聲,令聞者心急落淚,後來,這些聲音漸漸止了,只有火燒着木頭哔哔剝剝的聲音,殿閣倒塌轟然的聲音。

也許是後來的一場傾盆大雨,也許是能燒的東西都燒得差不多了,在天色漸明的時候,火終于熄了。

當晚在這座曾經很美麗的王府入睡的人們,幾乎都在這裏永遠的沉睡了,只有十多個人逃出了火場,也将一輩子忘不了這個可怕的夢魇。

火勢波及楚王府和秦王府,楚王府燒了十幾間房子,傷了三人,秦王府燒了大半,死傷十餘人。幸而秦世子已經搬進宮了。

這樣一件大案,頓時震驚朝野,六皇子和刑部、大理寺、宗人府共同負責查明真相。尚傑和九皇子都因為那場雨染了風寒,卧病不能處理朝務。

幾年前的景慶宮失火,原因單純,而這次,還能單純嗎?真的是那些江湖人尋仇嗎?尚傑躺在床上,因為發燒,頭一直暈乎乎的,無法想得太多,也不敢想得太多。如果是這個原因,那麽,他雖然悲傷,但不會悲哀。

天很熱,心很冷。

他不想再承受更多的痛苦了。

Advertisement

案子很快查完了。

皇帝聽完奏報,一言不發,揮手令他們退下。

這件似乎沒什麽可疑的案子,便擱在了皇帝的案頭,擱得皇帝又生了病。

涵親王府故地上搭起了靈棚,幾位皇子處理了要緊的政務,便在這兒守靈,王公大臣們也陸續前來祭拜。又請了相國寺的大師們,在這裏念經超度亡魂。

這一日便該移柩下葬了,衆皇子領帶百官正準備着,便聽門外有人高聲道:“聖旨到!”

所有人都忙忙跪倒。

梁無為展旨宣讀:“皇上有旨,着六皇子尚侃,九皇子尚儉,十皇子尚傑,十一皇子尚儒,即刻進宮晉見!”

“遵旨!”

梁無為向尚傑等人道:“幾位殿下快些進宮去吧,這裏的事,皇上囑咐了,讓十二皇子和十三皇子主持。”

“我們?”十二皇子尚優才十七歲,還從沒幹過一件正事,整日不過玩琴唱曲,聽得此言,吓了一跳,“我可什麽都不會啊。”旁邊十三皇子十六歲,雖極聰慧,也是沒經過事,聞言也有些無措。

梁無為道:“殿下放心,自然有列位大人幫忙,您向他們請教便是了。奴才還有要事在身,先告退了。”

“朕今日召集你們來,有兩件事,第一,便是立儲,”皇帝躺在病床上,慢慢的說着,四個皇子卻是面面相觑:這雖是一件大事也不急在今日吧?卻聽皇帝繼續道:“朕若能活到明年,就好好舉行儀典,禪位給尚傑,若天不假時,自有百官奉旨,尚傑于靈前即位便了。”

衆皆大驚失色。

尚傑慌忙跪下:“父皇何出此不祥之言,何況兒臣也難擔此大任。”

“有何不能?當初朕就有意立你,但老五居長,因而才猶豫不決,如今他已逝,這皇位不是非你莫屬了麽?”

“兒臣惶恐!兒臣一來不想當太子,二來兒臣之上尚有六皇兄,九皇兄,廢長立幼,似為不妥。”

皇帝掃視了那二人一眼,冷笑一聲:“有何不妥,況他們何德何能,當得起你的兄長!”

這話聽在尚傑耳裏卻全是諷刺意味,心下忐忑,又聽侍立皇帝身側的梁無為喝了聲:“來人!”殿外沖進來十餘名侍衛,心下正暗想,此番不知着了哪個道兒了,卻不料,他們不由分說地将六皇子、九皇子按倒在地。

兩人驚愕地叫道:“父皇,兒臣身犯何罪?”

“你們幹的好事,還要朕說嗎?”

皇帝看了梁無為一眼,梁無為高聲向殿外喝道:“宣祝袖晉見——”殿外一聲聲傳了出去,過了一會兒,只見一個嬷嬷領着個十一二歲光景的小女駭進來,那女孩子怯怯地望了望衆皇子,見衆人都盯着她看,忙低下頭去,随着嬷嬷一道跪下去:“拜見皇上!”

皇帝擺手令嬷嬷退下,“老六,你可認得她?”

尚侃又仔細看了她一眼:“兒臣怎會認得她。”

“她倒是你的小姨子呢,刑部祝尚書的四千金,庶出的。”

尚侃道:“兒臣只知王妃有兩個妹妹,如何又多了一個?”

“好在是個不被重視的人物,好在有個仗勢欺人的丫環,要不然,這件事還不知何時才知真相。”

尚侃聽得越發糊塗,看了九皇子尚儉一眼,後者也不明就裏,再看十皇子尚傑,尚傑面上一片茫然之色,看來也沒搞清楚狀況,再看一眼十一皇子,只見他嘴角上翹,一副看好戲的模樣,心裏頓覺不妥……當初真不該把他也摻和進來。

皇帝把衆皇子的神情看在眼裏,面上的神情變得很複雜,看了垂首立着的祝袖一眼,道:“小十,你起來吧。祝袖,你且把你所知的細細說來。”

且說這祝袖,其母王氏是刑部尚書祝央的侍妾。祝央最是懼內,其妻原不肯為他納妾,只是連生三女後便再無所出。在“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輿論下,才不得不給他納了王氏。一年之後,生了祝袖。祝夫人便說祝央命裏無子,卻再不肯讓他親近王氏,将王氏母女趕到下人房去,不許祝央探視。侍妾的身份本就低,何況王氏不得寵,那些個大丫鬟們便漸漸拿她們母女作踐起來,竟絲毫不把祝袖當作主子看,有時叫一聲四小姐,也不過取笑着玩兒。祝袖年紀稍長,便被祝夫人和三個姐姐當作雜使丫鬟使喚。

這日裏,祝袖奉了祝夫人之命給楚王妃祝纨送件東西。到了王府裏,王府家令倒還殷勤,聽說了來意,就準備叫人帶她去,正巧便見王妃身邊的丫鬟翠兒從旁邊走過,便忙叫住她:“翠兒姑娘,等一等。”

“什麽事啊?”

“四小姐給咱們娘娘送東西來了,你帶她過去吧。”

翠兒仔仔細細地打量了祝袖一眼,方笑道:“我道是哪個四小姐,原來是你啊,許久不見,奴婢差點就人不出來了呢,這邊請吧。”

祝袖還是頭一次進王府,以往這樣的“美差”都是交給那幾個大丫鬟的。可巧,這日祝夫人把身邊的人都指派出去了,雖還有一兩個貼身的,自己還要使喚,趕巧見到祝袖,想着也不是十分要緊的東西,這才指派了她。

祝袖一路張望,倒也沒忘了記下路程。這一路看來,只覺王府果真氣派非凡,這楚王府已是如此富麗,祺親王府那還了得。暗羨大姐、二姐有福氣。一路走着、看着、想着,只見翠兒在一處園子門外停下,道:“自個兒進去吧,可別亂闖呦,我還有事呢。”說着笑着走了。

祝袖只當是祝纨的居所,走進去拂柳穿花,一番亂尋,東張西望地看了些亭臺樓閣綠樹紅花,只盼撞着個丫鬟小厮問問,但卻一個人影兒也尋不見,隐約聽到什麽聲響,便循聲走去,不留神拌了一跤,把手裏的東西丢到花叢中去了,于是鑽進去尋。這時,一只貓“喵”了一聲,從她身旁竄過。祝袖看到那件東西正落在離牆不遠的花蔭下,忙彎腰去撿時,只聽一個聲音道:“這貓兒真讨厭,十一,你有什麽話現在可以說了。”

那被叫做十一的道:“儒不是打擊兩位,這事兒還是別做得太絕為好,且不論事情能否成功,便成功了又如何?就算父皇一時糊塗,看不出你們的這點把戲,你們也不會是父皇心中的繼位人選。難道你們還要除了十哥嗎?”

那初時的聲音笑道:“十一,你真聰明,跟我想到的差不多呢,可是,既然六哥下定決心,那麽不成功便成仁吧。你既已入局,就好好走我們安排的路子,不然,棄了你這子兒也不甚可惜。至于小十麽——”

另一個聲音接過去道:“十弟不是問題,他若有心,也輪不到老五了。”

那個十一冷笑道:“你們倒還有點情分。”

“畢竟是兄弟啊,何況小十很乖的。十一,你可別存什麽婦人之仁,父皇眼看時日不多,如不趁他沒正式立為太子之前下手,等他登上皇位,再下手可難了。”

這時,貓又叫了一聲,竄了回來,祝袖急忙撿起東西,連滾帶爬地穿出花叢,還隐約聽到一句:“好讨厭的貓。”祝袖慌慌地沖過柳蔭,眼見離大門不遠,心下暗喜,忽聽一聲斷喝:“什麽人?”

作者有話要說: 第一部快結束了……

以後大概要宮鬥了……不過我們斯文人,不會太激烈……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