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變化(上)
更新時間2014-5-19 13:02:12 字數:2355
梅清盤點了一下目前自己的狀況:此國乃是大昌國,從各式制度器具人員服飾等等來看,應該還是比較平和昌盛的;自己是陳雅陳小小,母親早逝,父親為四品官員;目前自己的身份是住在理王府備選的秀女。
此處的選秀制度似乎和從前自己所理解的任何朝代均不同。
她一直覺得歷朝歷代的選秀,雖然名稱不同,說到底目的不外乎兩個,一個是選美女,貴為皇族,自然要坐擁天下美女;二是政治平衡,将勳貴世家的适齡女子選入宮中,什麽妃啊嫔啊,不過是另一種分蛋糕的形式,表達一種政治态度。
至于選秀的形式,由于待選者太多,通常準備的過程很長,但最終選看的時間很短,就像日本料理的旋轉臺,輪到你了,看兩眼,行就到下一輪,不行就放你過去回家。
但這大昌國的選秀制度卻并不是簡單選看即可,而是被初步選中的秀女要暫住宮中或王府中至少一年,再被詳細考察并教習禮儀規矩,之後才最終被選定是否留下,抑或發放回家自行婚配。
總體來說情形不算十分完美,不過梅清覺得能夠多活一世應該知足,只是眼前有兩個難題要趕緊處理,一是如何遮掩女紅退步;二是如何強健身體,再有如果能有書可讀,有筆可畫就更好了。想到這裏,心裏反倒有了計較,暗暗高興,在帳子裏調息靜坐了一回,便安然睡了,只待第二日慢慢安排。
待得一覺好眠睡醒,竟然天尚未大亮,想是睡得早的緣故,梅清只覺得精神大好,看來自古中醫就提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還是順應天道有益身心的。
不久衆丫鬟便依次進來服侍她梳洗,一進門便出聲兒請安問好,丫鬟們行動有序,進退規矩,顯然是**得當,梅清心裏倒暗暗納罕,心想這個便宜老爹家裏倒是有些門道。
待用過早膳之後便有個穿戴十分利落看起來有些頭臉的媳婦上來請安,身體自動辨別了出來這個是旺財媳婦,旺財媳婦是過來禀告昨日她的去向和收獲的。
原來原主兒自己也知道,因着初一十五這兩天主子要持靜心齋吃素兼且不說話,身邊兒服侍的人也都拘得難受,再者自己來京這些時日,便如提線木偶一般,行動不得自由,也不知這裏到底如何,故此前日便安排旺財媳婦出去逛逛,将這京城風情好講與她聽。
梅清心中大喜,簡直是瞌睡就有人送枕頭,便讓人拿小杌子來讓旺財媳婦坐了,且慢慢說話。
原來梅清此次是由二叔陳偉瀚護送進京。
陳家三兄弟,長幼均為嫡出,梅清的父親也就是長子陳偉岩自幼喜武,走的是武舉的路子,現任湖南四品都指揮佥事;三弟陳偉楓,卻是進士及第出身,現任正三品禮部侍郎,乃是陳家最高的官員;只有中間庶出的陳偉楓,文不成武不就,是閑人一枚,平日裏只忙着詩詞歌賦,飲酒歡宴等事,所以陪送一事,便着落在他身上。
同行進京的家人、媳婦、護衛、丫鬟等人也有幾十人之衆,選秀之前便借住三房一座閑置的宅院,如今選入了王府待察,不能帶太多人,便只留了旺財夫婦并六個用慣的大小丫鬟,其餘人等大半跟着二老爺回去了,還有幾個仍在京中,以備傳喚。
這旺財夫婦留下來跟着梅清留在王府,乃是因為旺財是家生子兒,多年的老人兒了,在外做事且是細心踏實靠得住,旺財媳婦精明活絡,又有一手好廚活兒,在內也能對姑娘多有幫襯。
這媳婦自然明白自己一家多得倚靠着姑娘才有出息,因此且是說得熱鬧讨梅清的歡心。
梅清多年的磨練可也不是吹的,有的事兒直接詢問,有的事兒旁敲側擊,有的事兒勾着那媳婦子自己說出來,不多時便将自己想知道的情況打聽得七七八八了。
原來這大昌國并沒有現代中國的幅員遼闊,大致相當于中原加上東北和南粵這樣一個斜長形的國土,已立國近百年,國姓為周,當今聖上乃是周恒,年號是豐裕,乃因皇帝青年時繼位就立志強國富民之故,今年即是豐裕二十六年。
雖未親眼得見,從旺財媳婦描述的種種市井習俗并人物百态來看,梅清大致估計這時的發展水平大致與宋末明初類似,雖然也是儒家文化甚被推崇,幸好并沒有裹足之類的陋習。且多年沒有戰亂,貿易發達,常用外國使團前來交往,頗有泱泱大國之風。
現如今皇帝已近知天命之年,皇子竟有二十多位,雖然夭折了若幹,尚在的也還有十一位,其中十六歲以上成年的皇子有五位,梅清居住的理王府,就是二皇子理王周宏的府邸。
二皇子周宏乃是皇貴妃譚氏所生,因皇後所生的皇長子七歲時就不幸病故,這二皇子便成了身分最貴重的皇子,炙手可熱,人人都上趕着巴結,故此每次選進來待察的秀女都是模樣性格最優的。
這旺財媳婦口才十分便給,說得既清楚又生動,不光梅清覺得有趣,連周圍的大小丫鬟們也都聽住了,一時梧桐笑道:“原來這外頭這麽多好東西,我還只是進京的時候和入府的路上張了兩眼,偏還趕上天擦黑兒的時候,竟什麽也不得見,好姑娘,趕明兒也讓我出去逛逛,回來定說得比旺財家的不差什麽的。”
木棉卻擠兌她道:“看你這輕狂樣兒,如今不年不節的,你休想外頭瘋魔去。”彩雀也湊趣道:“姑娘若真是讓姐姐出去,可千萬帶上我。”只因這陳小小姑娘平日裏最是萬事不管的性情,如今又離了家裏,沒有老爺管束,是以身邊兒的丫鬟們也放松了許多。
不想今日梅清有備而來,卻接話道:“梧桐既想出去逛,那正有一樁事兒要辦,便交與你去罷。”
梧桐反倒愣了半晌,方詢問道:“不知姑娘有什麽事交待,我必辦得妥妥貼貼的。”
梅清笑道:“也不是什麽大事,只是鎮日閑着也是閑着,你且出去一趟去書局買幾本游記并雜記回來我看,再把那上好的文房四寶買些回來,墨和硯臺也還罷了,這筆和紙卻定要好的,筆麽……羊毫狼毫大小各要一套,紙麽……生宣要三尺和大三尺的各一刀,熟宣和半熟宣都只要一刀三尺的就行了。”
話音落地,衆人卻都一時無語。皆因之前實在鬧得厲害,老爺下了嚴令姑娘身邊不得有書本紙張,此時不知如何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