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秀女(下)

更新時間2014-5-22 12:48:01 字數:2452

此時秀女們已全部到齊,衆人只是端坐,鄰座相熟的微微打個招呼。自有大丫鬟去禀告王妃,不一時,就見一群人簇擁着王妃轉過屏風在主位安坐。

只見這理王妃莫氏看起來三十上下,穿一件暗紅色纏枝牡丹紋的常服,下身一件銀灰色馬面裙,頭上戴着珠冠,腕上纏着金絲楠木佛珠,姿色卻只是中上,頗有些慈眉善目的意思。

王妃身邊除了随侍的大丫鬟垂柳,還有一位平頭正臉的年輕媳婦,看着圓潤喜氣,卻是喜福家的,原是王妃從小身邊兒的大丫鬟,嫁了府裏的二管家馮喜福,大家都喚她作喜福家的,嫁了之後便做了管事媽媽,卻還兼着給王妃梳頭的差事,乃是王妃身邊第一人。後面另有幾位模樣兒出衆的年輕女子,均規規矩矩侍立在旁,想來是王爺的姬妾們。

衆秀女便起身施禮請王妃安,理王妃自是讓大家免禮坐下說話兒。一時衆人你一言我一語說的熱鬧,不外乎是誇贊王妃的衣飾物件及面色見識等等不一而足。梅清聽着只覺得有趣,原來這些所謂的閨秀也就不過如此,心下暗暗好笑,卻只認真聽着并不開口。

忽聽得自己左手邊兒的女孩兒說道:“陳妹妹今日可以說話了罷?怎麽不見你出聲兒。”

原來是都察院正四品左佥都禦史鄭文祥的嫡長女鄭淑珍,只見她穿着一件大紅遍地錦五彩妝花通袖襖,配着玄色百花拖泥裙,面如滿月,一雙杏核大眼并櫻桃小嘴兒,看着富貴豔麗,嬌憨非常。

梅清便接口道:“聽各位姐姐們說得熱鬧,梅清嘴拙,聽着也是好的。”那鄭淑珍便咦了一聲,“梅清可是你的小字?”

梅清尚未開口,便聽的上頭王妃說道:“今日難得陳妹妹也來了,你們說什麽悄悄話兒呢,快說來大家聽聽。”

鄭淑珍便站起身來道:“回王妃的話,其實也沒什麽,陳妹妹剛剛自稱梅清,因從未聽過,我且問她呢。”梅清便也起身回道:“因我曾在在家庵中靜養,這梅清便是庵中靜安師傅給我起的小字。”

王妃卻點頭道,“梅花清雅,品格高潔,這兩個字甚好,正合着你的性子,且你既在家庵中這許多年,自也是居士,梅清居士聽着也是十分雅致。”

不想對面右手第三位的女孩兒問道:“妹妹好端端地去家庵裏做什麽?咱們女孩兒家還是在家中做做針線,閑時習琴對弈也是好的,這修佛問道之事遲些也是不妨的。”

冷眼兒看去,卻是順天府府丞米坤家的女兒米麗景,穿着白绫襖兒,紗綠潞綢裙子,羊皮金滾邊,頭上珠翠堆盈不可盡數。一邊兒說着話兒,一邊兒伸出雪白豐潤的手兒只擺弄案上那幾個果子,倒頗有幾分**姿态。

都說是天子腳下難做官,這順天府的官員,那個不是八面玲珑的角色,想那米坤做了七八年的府丞,應當也不是個簡單人物,誰知這米麗景卻是這般直接的一個人兒。

一時大家都望過來,須知被送去家庵的女孩子,要麽是實在頑劣不堪教養的,要麽就是犯了什麽大錯兒被貶去的,被米麗景如此一說,倒仿佛梅清有什麽劣跡一般。

梅清便笑笑,道:“我去時還只得五歲,那裏懂得什麽?這兩年回到家裏,倒仿佛聽人說是當年母親去世,只因我從小身子弱,父親憂我傷心過度所以才送去靜養的。”衆人便皆釋然。

鄭淑珍接口問道:“從前聽說妹妹小名兒就喚做小小,可是因為身子弱的緣故麽?”梅清便道:“可不是,後來大了幾歲便不如此叫了,不然被叫做小小小姐實在是別扭的緊。”

王妃也不禁莞爾道:“這小小小姐果然有趣非常。”

忽地門外“噗”一聲丢進來一個五彩斑斓的彩球來,随後一個兩三歲模樣的童子,穿着小小的皮襖皮褲,被裹的圓滾滾也如一只皮球一般,叨登着小腿兒緊追過來。

正是理王的世子周賀,乳名留哥兒,後頭跟着乳娘并一堆丫鬟婆子人等,并不敢都跟着進來,只乳娘緊趕慢趕,好容易捉住世子,舞了半日,勉強算是行了禮請了安。

王妃早已眉開眼笑,只道:“怎麽這個時辰倒跑了來?”乳娘回禀了一番,原來小世子剛剛大好不多時日,是以王妃只讓在他自己院兒裏養着,只是小世子病了這許多時侯,已被拘得渾身難受,今日便不管不顧非要過來尋娘親,乳娘只怕他哭鬧對身子更加不好,只得由着他了。

王妃倒也沒有責怪,只說:“這天氣越來越涼了,留哥兒快過來裏邊兒坐着,莫吹了風。”留哥兒便小跑着要過去,乳娘只在後面叫“哥兒千萬慢些,慢些。”留哥兒那裏理她。

待恰到梅清桌前,見到桌上有一樣梅子脯,乃是留哥兒平日裏最愛吃的,那留哥兒立時停下來,一把抓了幾個,滿把便向口中塞去。梅清一下抓住留哥兒的手腕,道:“快放下,這可使不得,不能如此吃東西的。”留哥兒那裏肯放下,掙紮着便要哭起來。

米麗景便道:“不過是幾顆果脯,妹妹何必如此舍不得,這庵裏不過是吃素,不見葷腥罷了,總不會連果脯也吃不到罷。”竟是暗諷她小家子氣。梅清暗嘆一口氣,心想,真是一刻也不得消停,又怕王妃忌諱不好直接說怕他嗆着,只得道:“小孩子脾胃尚弱,若是如此一路跑一路吃東西,不免容易傷食兒,所以妹妹才勸勸罷了。”

說話間留哥兒已掙脫去了,卻倚在王妃懷裏,大眼睛瞄着梅清,只一顆一顆地吃那梅脯。王妃伸手摸他身上潮潮的已是起了薄汗,一疊聲吩咐乳娘等人拿衣服來換。又問餓了不曾,梅脯可吃絮了沒有等語。

坐在右手第一張椅子的乃是左通政馮子軒的嫡長女馮嫒,因家裏算是太後一族,且父親的官職最高,是以平日裏馮嫒時時隐隐做出帶頭的樣子來,此時見王妃只忙着張羅小世子,便站起身來告辭,衆人自是都知趣跟着起身告辭,各自回去不提。

待回了院子,梳洗一番換了日常衣裳,劉芝蘭又過來閑坐,數說起那米麗景從前種種。原來這米麗景自認為模樣出衆又有才學兼有教養,時時看不起別人,每每說起話來指三扯四,平日裏只将那馮嫒看在眼裏,除了馮嫒衆人多少都被她擠兌過。劉芝蘭就曾被她說得下不來臺,十分氣惱。今日見梅清也被難為了,便同仇敵忾,巴巴兒的說了半晌。

梅清只得略應付了幾句,只覺得這女人堆實在是讓人膩味得緊,芝麻都能說成西瓜大,說句話必得掂量三兩個過子才能出口,不由得暗自籌劃,既不能做這個勞什子秀女被選去做小老婆,卻也不想按他便宜老爹的安排之後任由三房安置,只是如今行動不得自由,也只能見招拆招了。忽的想起那茶壺煮餃子的說法來,想着自己可不像那大肚兒茶壺,縱然知道這個,曉得那樣,可全無用武之地,倒暗自笑了一回。

從此每次去王妃處,梅清都淡妝少語低調做裝死狀。誰知即便如此卻也不得清閑。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