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福隐

更新時間2014-5-29 18:48:54 字數:2202

梅清舉目看時,卻見遠處一線蜿蜒緩緩移動,原是一批下山的人。只因她們來的早,前後多少還見到幾批同上山的,這麽早就下山的卻是第一次遇見。

這一上一下倒是極快就碰到了,梅清這邊兒走在最前面的是四名護衛,平日跟着各色主子出門,極是機靈有眼色的,因見這下山的人多且不似平常百姓,便與殿後的兩名護衛比個手勢,放慢速度且攏着這邊兒的人等向路邊兒靠。

劉芝蘭和曹敏兩乘滑杆離得近,曹敏正回過身兒去和劉芝蘭議論着什麽,依稀是猜度下山的是什麽人物。梅清只懶得理這些,見行進的速度慢了,便去盯着路邊兒的野花瞧,正有幾株喇叭花兒生的熱鬧,雖不過是平常的花兒,卻只見粉紫藍白交纏竟放,也不知是被春風吹到,還是被衆人腳步帶到,搖曳生姿,且是有趣兒。

忽的只覺得異樣,仿似這幾朵花兒,這濃綠的山,這上上下下幾十個人,并這風聲,腳步聲,說話聲……都一下子抽離開去,心頭靜的便如深山碧潭,漣漪皆無。只覺的沉醉非常。

可惜卻只得一瞬,轉眼各色影像聲音撲面而來,已是回過神兒來,暗想,難怪老子曰,“五色使人目盲,五音使人耳聾。”,必得放正一顆平常心,方能安享日月。

一邊随意想着,一邊擡眼向對面兒望去,誰知正正的撞入一雙眸子中去,只見那雙眼幽黑深靜,如星光潋滟,仿佛什麽都明白,又仿佛什麽都沒有關系。看着似是熟悉得很,細想了去卻是不記得的,偏生隔着帷帽,又憑空填了幾分霧氣,梅清只看得一呆。

原來便是下山隊列的主人,穿一身墨綠色的衣裳,也坐了滑杆,前後竟有二十幾位随行之人,皆是青壯,穿着玄色的長袍,腰間系着暗青色的腰帶,看着下人不似下人,保镖不似保镖,頗有幾分特別。

雙方腳步交錯,眨眼之間那人已過去了,竟連模樣也沒看明白,只仿佛中覺得兩道眉毛生的十分濃密。

梅清搖搖頭,不再理會。又行了兩刻鐘的樣子,便到了福隐寺的大殿,這福隐寺依山而建,頗有特色,有五進的大殿,廣檐翻卷,層層疊疊,金碧輝煌,氣象萬千。雖說還只是早晨,已香火缭繞,檀香之氣盈鼻。梅清便随衆拜了一回。

待走至最高一層,卻只供奉着一尊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竟有三丈多高,通體金色,寶相莊嚴,雙目微阖,嘴角含笑,俯瞰衆生。讓人頓生無常之感。梅清看了一回,拜了便從邊門出來。只見旁邊側殿門口甚是熱鬧,過去一看,卻是一個老和尚在給每人派發一套東西,有一本經書,一只書簽并一只檀香手串,不禁心生好奇,不知這年代的經書寫些什麽,佛教發展到什麽程度了。

待走得近了,才看到原來臺上還有一只功德箱,信衆均是先在功德箱中投錢,再去伸手取物。梅清便命阿平去向箱中投一串錢,取一套回來。

誰知那老和尚竟未看見阿平投了錢,又見她樣貌普通,也不過是婢女打扮,竟不理會,只将手中經書并手串等物發與別人。

阿平伸手等了半日,眼見連後來的都取了書去,發起急來,因說:“我是投了錢的,怎不與我書?”那老和尚便看她兩眼,冷冷道:“有沒有投錢,姑娘自己心裏清楚。”阿平只是不走,老和尚終于還是愛理不理給了她一套。

梅清與旺財媳婦原在旁邊站着,過了半日未見阿平出來,只道人多,便挪去樹蔭下等,又過了半晌,方見阿平舉着經書并手串等物出來,眼中竟是淚汪汪的。旺財媳婦奇道:“怎麽領個東西也弄得如此,有人趁人多欺負你了麽?”

阿平哽了半晌,勉強将眼淚憋了回去,說了一回,只道:“姑娘,我當真是投了錢的,并不敢昧下來,那老和尚偏是不信的樣子,派了許多就是不給我,真是……”卻說不下去了。

梅清拿起那經書看時,乃是一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印刷倒也算精美,翻至最後,卻見印着某某居士虔心助印弘揚佛法等語,便知這經書并非福隐寺出錢印制,乃是有做功德之人捐助的,本應免費派發的,那書簽手串等物估計也是如此。

想不到福隐寺如此有名的大寺廟,竟然還用這種方式斂財,斂財也就罷了,多少也要有些随緣之意,竟還要為難有心求取之人。梅清暗暗冷笑,便安慰阿平道:“我自是知道你的,捐功德之事,心安即可,何苦與這不通透的俗和尚計較,你看他一把年紀,也不知修行了多少年,還沉在錢眼兒裏,如何能得大智慧。咱們不理他,且去找兩位姑娘同看桃花去。”

一時找到劉芝蘭曹敏一起賞花,竟連賞花的林子前也放着功德箱,并幾個和尚在旁邊裝模作樣的祈福,梅清頓覺膩味,吩咐阿平且把錢收好了,一文錢也不要投。随意看了一回,想來那所謂的素齋也免不了要被宰上一回,梅清失了興致,便說要下山去。

劉芝蘭在功德箱中投了十兩銀子,命人折了幾枝桃花,只說帶回去給沒來的姐妹們也賞賞。

曹敏皺着眉頭,“你這麽多花兒,枝枝葉葉的且是難拿,便是拿回去,人家也未必領情。再說這桃花要在樹上一片一片的方好看,人人像你似的折上幾枝,還不得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幹了。你若是要拿着這些花兒,可不要與我同路。”

劉芝蘭被說得讪讪的,也覺得不妥,只得将那幾枝花兒讓人偷偷丢去,連素齋也不吃了,只附和着梅清說不如早些下山去,圖樣大街那邊兒必是有東西可吃的。

許是因為來時走過了,梅清只覺得下山回城的時間似乎短了許多,一路走一路喧鬧起來,外面各色攤檔鋪子五顏六色,應接不暇。

題外話:這章之中阿平在福隐寺的遭遇是小舟的真實故事改編。事情雖小,印象深刻。大千世界,衆生百态,即使是和尚也不能免俗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