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突襲

近日來,薛辰逸心不靜,神不寧。連夜的噩夢更使得他大汗淋漓,他招手喚來殿內總管,已打定主意帶精兵前往沁陽。

至于帝城之內,也只能先讓管事兒的公公瞞着。這公公喚名安德路,前朝之時不過是個掌燈的,因犯了點兒小事要被亂棍打死。恰巧,被在冷宮外練劍的蕭晴瞧見,将之救下,且提拔至如今此等高位。

救命之恩安德路不敢忘,甘願為薛、蕭夫妻兩肝腦塗地。皇帝私自出宮的例子前朝不是沒有,見陛下态度堅決,他提議道:“不如對外宣稱,陛下正研寫新國法,故此需要閉關一些時日。”

薛辰逸理了理自己的麒麟铠甲,拿起寶劍時,手上竟有些微顫。若能同阿晴一起馳騁沙場,那是何等豪邁?不同于雪月風花下的溫柔,想起當日阿晴奪擂旗、挾皇後,那等飒飒英姿依是盤在他腦中,磨滅不去。

他委實覺得自己是娶了一個前古未有的奇女子,提劍跨馬上戰場,她是千軍萬馬中一朵嗜血之花;身着絲羅錦繡衣,她是萬千嬌花中最為豔麗不争的一朵。此生有這一妻,足矣。

“吩咐下去,加緊人手看住建安公主。”他的家人皆在建安,然建安公主在他手中,兩者持平,倒也不擔心什麽。建安王那老家夥,極愛這一閨女,憑借那老家夥的脾性,定會好好待他的家人。“對外便宣稱,寡人兩月後同建安公主大婚。”

這消息自然是傳去給建安王聽的,他雖不是個治國之才,卻也曉得将後事安排妥當;

安排好朝中事物,薛辰逸連夜趕往青坡大營,趁夜色率領千餘鐵騎兵奔赴沁陽;一路換馬不換人,知道的人只道是薛辰逸舍不得在前線的妻子,連夜派遣了千餘鐵騎兵前往沁陽,卻不知帶頭的将軍,正是他本人。

連日奔波薛辰逸并不覺辛苦,只是他這眼皮兒是越靠近沁陽,跳動地就越發厲害,不知吉兇。他向來不信預兆之事,只道是自個兒沒休息好。

過最後一道鼏谷關時,駐關的守将曾是薛辰逸手下的兵,喚名李青。這人在薛辰逸手底下也算勇猛,鼏谷關乃一大關,薛辰逸欣賞這人能力,一年前便提拔了他來守鼏谷關。李青聽聞薛辰逸稱帝,下面诏令下來時,他還有些錯愕。如今見陛下親臨,不勝驚喜,忙去城下迎接;率領守關将士,行跪拜帝王之禮。

薛辰逸幾乎是毫無征兆地突然稱帝,底下的人雖不反對,卻也一時難以改口。還是一如既往将軍、将軍的叫喚。過了鼏谷關便是沁陽城,打聽到前線并無異常,蕭晴并未發兵攻城,薛辰逸倒也送了一口氣。這才在鼏谷關稍作歇息,在關內擺肉宴犒勞諸位鐵騎兵。

連日來,這是他們吃得最為溫飽的一頓,烈酒過喉的熾熱感,使得人渾身暢快!李青烈酒上頭,本市性子豪爽之人,酒一過肚,便實誠地說起話來:“将軍,我李某別的不敢說!單說忠心,誰有我對将軍忠心?當年将軍如此提攜莫福将,可他卻視将軍如敝履,如今他背叛将軍,總有一日!我會替将軍,殺了他!”

薛辰逸驚愕:“你這是說的什麽話?莫福将受吾命前往沁陽救人,被陳澤抓住,如今生死未蔔,何談叛變一說?”

這會兒子,李青滿臉詫異,怒道:“大将軍竟不知莫福将叛變之事?前幾日,莫福将從沁陽趕來我鼏谷關,好說大家曾兄弟一場,我自是好酒好肉的招待!哪知,那畜牲竟是陳澤派來說服一同叛變的走狗!”

莫副将跟了他許多年,于他亦師亦友。叛變?這是薛辰逸萬沒想到的結局,亦有些不大相信。

若莫副将叛變為實,又是何時起投靠的陳澤?

Advertisement

薛辰逸眸中閃過一絲銳利,想起蕭父在婚宴上暴斃之事。也怪不得查了許久沒有線索,若那件事乃莫副将所為,一切便順理成章了。他眸子一垂,緊抿着嘴唇,眼底閃過一絲寒光,如一把削鐵如泥的寶劍。

這麽多年相處,莫副将竟有這種能耐,當真讓人心寒。

莫副将是從何時起開始叛變?又是為何要背叛他?這些細節薛辰逸是百思不得其解,他自認為從未虧待過他。薛辰逸直覺脊梁骨一寒,身邊親信叛變,于他來說無疑不是一個打擊;此時思緒亂翻,此刻他只擔憂蕭晴,若她和自己一樣信任莫副将。

後果,不堪設想。

****

沁陽城外,齊軍大營;這會兒已是卯時,天邊微亮,營中已燃起炊煙縷縷,兵士們開始燃煙做朝食。阿丙帶人從山上歸來,一隊人騎馬回到大營,馬蹄子卷起的灰塵落盡正在搭竈煮飯的鍋中。

阿丙這回已是饑餓交加,翻身下馬,沖着底下士兵問道:“将軍的人,可有回來?”

手下士兵替他牽過馬,回道:“不曾,只怕沒那麽快。”

這會兒軍中那些老将軍們,坐在一個營帳裏用食。進食間,拿蕭晴只帶十人進城當笑話。直道她是婦人之見,他們也做好了将她屍骨送回帝都的準備。楊老将軍在薛辰逸手底下敬忠職守,他此生只佩服薛大将軍一人,如今薛辰逸稱帝,他也洋洋自得,畢竟薛曾虛心請教過他,一直以來拿他當老師看待。

此一戰,蕭晴不聽他勸阻,非得一人前往沁陽;他心中怒意難平,更多的想法是:小小女子,毫不知個天高地厚。待城中傳來你戰亡消息,我便以主将之名帶兵沖入城中,将那些個宵小之輩殺個措手不及!

其它營的将軍也十分尊重楊老将軍,畢竟被一個女人管制着,臉上無光;若是主将換成楊老将軍,那便皆大歡喜了。

阿丙坐在竈頭前猛灌了幾口水喝,只見有士兵急匆匆去了那些老将軍用食的營帳。他放下手中的器皿,眉目一緊,莫不是蕭将軍在城中出了什麽岔子?他忙跟了過去,進入帳中時,正挺那名士兵在給楊老将軍通報:“莫副将此時正在門外,身上多處受傷,體力已有不支;我等本想接莫副将進營醫治,可蕭将軍臨走時,曾下軍令,她不在期間,不許任何人進營,當今帝王也不成。”

楊老将軍白花花地眉毛一揚,一拍食案道:“那莫副将定是從沁陽逃出來的!怎能将之擋在營外?快快迎進來!”

那士兵猶豫:“這……蕭将軍下令在先。”

這時候提蕭晴,楊老将軍心裏自是不舒服,眸子一沉,道:“迂腐!莫副将乃王上身邊副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快快迎進來!”

蕭晴既下令不讓任何人進營,必然是有她的理由。軍營中鮮少有人拜訪,她下這種命令豈不顯得多此一舉?經過這些日子的觀察,阿丙深知蕭晴是個全面具到的人,既然下了這種命令,定然是有所考慮。他忙上千跨了一步,拱手對楊老将軍道:“蕭将軍聰明睿智,面面俱到,她定不會白白顧慮這些。莫副将重傷,我們便派軍醫在營外給他醫治,待将軍歸來,自有斷奪。”

楊老将軍脾性極倔,她還有命回來麽?這件事,他說來算!“放莫副将進營!”

阿丙拱手跪地:“老将軍,不可!若當真除了什麽岔子,我等如何同蕭将軍交代?”這些個老家夥,當真是頑固不化的一群老廢物!蕭将軍在城中拿命拼,他們卻在這裏吃吃喝喝,違背軍令!

畢竟他實權不夠,比不上這些老将軍德高望重。只好妥協,放莫副将進了營。哪兒知還未到中午,糧倉大火,火勢迅猛連燒三營。慶幸的是,蕭晴對火災早有顧慮,是按地形、風勢布營。糧倉同重要器械營,皆在軍營尾巴上,又因風勢向東,只燒了三個營,火便自個兒滅了。

然糧倉之中的糧食也不多,蕭晴為防有人有偷襲燒糧倉,紮營那日便将一月的糧食分發給了士兵,由着士兵自個兒保管。當時此舉頗受那些老将軍反對,先下看來倒是捏了幾把汗,不由對蕭晴心生幾分佩服。

糧倉火勢剛滅,營中士兵還未曾反映過來。邊聽大營外千餘騎兵浩蕩而來,一時間羽箭漫天,讓人措手不及。這時,蕭晴在大營邊緣留下的精兵便起了抵擋作用,不至于讓我方士兵潰不成軍,給了他人準備的機會。

一場大火雖損失不大,卻讓軍中人心惶惶,加之突襲,當真是讓那些老将軍們措手不及。最氣憤地莫過于阿丙,早先便竭力阻止楊老将軍放虎歸營,卻不想那幾個老東西自以為是的很。

現在倒好,對方果是叛将!

行軍打仗,最怕同豬一般的戰友共事;好在先前蕭晴考慮地面面俱到,不至于讓大軍崩盤。

作者有話要說:更新,這篇文波折太多,索性開了另一篇文緩解。

盜文、丢存稿、丢大綱,讓我心灰意冷。。。。還是慢慢填完吧,更新時間不能保證,主更新文。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