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玉鼎真人
玉鼎真人這話問得平靜,好似一瞬之間,他便又回複成了那楊戬記憶裏的師尊。那清冷漠然宛若游離于世事之外,出塵而不沾染凡世的樣子。
只是楊戬卻覺得莫名堵的慌,心空了一塊似的,無所憑依。
“楊戬,他怎在這?”
“他居然還沒死,是又準備做什麽嗎?”
“這等六親不認的小人,又怎麽有面目茍活世間?”
…………
嘈雜紛亂,卻又刻意壓低了的談論聲入耳,迎着玉鼎真人冷淡宛若冰封的目光,楊戬斷然道:
“徒兒此生,絕不會與師父為敵!”
不管是什麽樣的情況下,都絕無,半分可能。
這世間之事瞬息萬變,骨肉至親尚有相殘反目之時。只是他楊戬可以無視世人毀譽,也不去計較自身得失,卻無法對這師恩深重的師尊,生出半分不好的心思。
即使是,他殺了三聖母殺了劉沉香嗎。玉鼎真人突然很想這麽問,卻又止住了。那樣的答案,不管是他想要還是不想要的,都沒有意義。
“三聖母楊蓮于華山任上玩忽職守,只顧私情,今除其職位,永不為天庭錄用。”
深深看了楊戬一眼,而後一縷劍氣順着指尖彈出,将逐漸黯淡的楊戬元神困住,收回陰陽鏡納入袖中。玉鼎真人冷淡道,複又漫不經心的将那追着沉香的頭猛砸的番天印收回。
也就是沉香吃了太上老君那麽多的仙丹,空得了那許多法力,并沒有因此,被砸出個什麽好歹來。
“你憑什麽這麽對我娘?你又不是玉帝,你有什麽權力除去我娘職位?”
就在玉鼎真人轉身欲走之際,沉香晃了晃頭,不自覺地叫嚷道。
“聒噪!”
冷哼一聲,番天印再次飛出,提溜溜旋轉。玉鼎真人卻忽然間彎了眼,笑意盈盈地問道:
“楊戬便是,這麽教你的?”
這下不單是太上老君和哪咤,便是呂洞賓、何仙姑等,也一個個面色古怪。懷疑這位闡教玉鼎真人是不是練功走火了入魔,又或者是外魔入侵亂了心志。
腳下不自覺地後退半步,卻又猛地反應過來,沉香跳腳道:
“這和楊戬有什麽關系,我和那卑鄙小人才沒什麽糾葛呢。倒是你,還沒有回答我的問題。”
“也是,貧道如果耗盡心力,也只教出你這麽個不識好歹的東西來,怕也要一死以謝天下。”
全然沒有半分不快的意思,玉鼎真人竟是一本正經地點了點頭,煞有介事道。好似是在彈指瞬息間,便理解了楊戬那般求死意願。而後色彩斑斓的五火七禽扇出,空中火、石中火、木中火、三昧火、人間火等好似長了翅膀般,齊齊湧向沉香。
“因為貧道啊,剛從玉帝那得了一道,空白的仙神符诏。”
劍光明滅,玉鼎真人随之消失。只那一團亂象,并着其寥寥數語,召示了那位元始天尊高足,闡教上仙,确實到訪。
天地有神靈,神而自靈,神而自明。如伏羲、女娲、東皇太一,因規則而生,言出法随口含天憲,卻是天地間最早的一批神靈。
而後的水神共公、火神祝融、東華帝君、宓妃、河伯之屬,也可以算得古神之列。
等到紫霄宮那位道祖,也就是他那師祖鴻鈞老祖傳道洪荒,遍授求道修行之法,成就的多是仙,與那因天地而生掌一方規則的古神,又有所區別。
再到後來女娲抟土造人,洪荒之中修行生靈日多,那些個神通廣大的大能者,又或是人皇天子,抑或是世俗凡夫口口相傳廣為提及,亦可造神。
朝游北海暮蒼梧,出入于青冥之間。師祖鴻鈞老祖傳下的道求的是逍遙自在,可最終以身合道使規則完善的卻也是他。故而有殷商之際,一卷封神榜借女娲之手而出。闡截兩教大争,引得四海散仙八荒妖魔入毂,互相征伐。
再之後,天人隔離天地靈氣日趨衰竭。便是有大恒心大毅力,真正能飛升天庭的,也不過是如八仙等寥寥數人。卻也不在這天庭編制之中,雖有仙職而無實權。
故而此番玉帝随手送出之禮,委實夠大。大抵怕是此方天地之間,那最後一尊空白的仙神位。自然未嘗沒有因前番故人交待之事疏忽敷衍而導致後果做出補償意思,又或是将燙手山芋抛出,以此希望玉鼎真人于接下來的合作中,莫要使什麽絆子。
說白了玉鼎真人向玉帝讨要華山,也不過是想要脅制三聖母,給沉香添添堵。玉帝知他目的,卻送下這麽一道等同于凡間空有印玺卻無內容的聖旨。哂笑一聲,玉鼎真人倒并沒有将其拿出用在此處拿給沉香等人觀看的意思,而是縱劍離開了劉家村範圍。
反正他話已經放出,想必那位玉帝陛下,會做出權衡。
只是玉鼎真人卻也并未走遠,只是在那無人的林間現出身形。指尖一點靈光升起,于那空置廢棄了的草亭間化出清茶一盞,并桌椅等諸物。
楊戬心中疑惑,總覺得這師尊好似對這諸多事物,太過熟悉了解。并不像于昆侖仙境中老實呆了千年的樣子,卻也識趣的沒有問出。
自然是不知道,在玉鼎真人眼中這千年前之景與千年後之景并無不同。可獨獨的,卻失掉了那份安寧鎮定,變得浮躁不安起來。
那是在最為艱難的時刻,無限接近身死魂滅萬劫不複之時,也不曾有過的。
人之生也種種,只有玉鼎真人自己知道,不同于或先天或後天的仙神,他是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經歷了那漫長由人到神進而修行的過程的。那弱小而孱弱的靈魂,在經歷了無數個凡人一生的時光後,方學會将自己與世間隔離開來,在孤寂中成長。
朝生夕死,夕生暮死。千年時光何其漫長,漫長到帝王将相數度輪回,凡人國度興衰湮滅,世俗變動滄海桑田。卻又何其短暫,不過昆侖仙境裏,闡教上仙閉關修持,打破桎梏工夫。
就是這樣的工夫,他頭一遭生出心思想要護着的徒兒,便自個把自個,折騰到舉世皆敵四面楚歌境地。叫玉鼎真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餘,生出滿滿倦怠。
他不知道他所做的,是否便當真是楊戬想要的。對楊戬而言,究竟是好是壞。他亦不認為,他這師父需要如師如父到左右楊戬一切的地步。只是,要他就此放棄,返回昆侖仙境做他那避世囿居、不理紅塵的闡教上仙,卻也并無可能。
不管楊戬怨與不怨,他這做師父的既然決定了,便斷無回轉可能。
作者有話要說:
古神流,本來大家你好我好大家好都是規則化身,結果出了個小婊砸鴻鈞blabla大家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不受規則控制努力求道。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鴻鈞這小婊砸後來又一聲不吭的合道成為天地規則的一部分。所以,自行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