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元始天尊
“掌教老爺有請,還請二位随小道來。”
就在楊戬還糾結着自家師尊同東華帝君有何關系,方這麽不顧顏面不同以往的和這位在玉虛宮前拌嘴時。畢竟做為闡教三代首席弟子,雖則自家師尊那脾性委實不好揣摩,楊戬也向來是力求做得最好。
眼前這一切,自是與清源妙道真君那事事力求完美,為師尊服其勞讓玉鼎真人一度省心省心不能更省心的打算,大不相符。
雖然于玉鼎真人而言,從收下楊戬這徒弟開始,便意味着天大的麻煩。自然也無從理會,楊戬這般糾結的心思。
好在元始天尊在很多時候,還是很注意形象的。自不至于讓自家徒弟和……兒子,在家門前鬧得不成體統。卻是遣了座下白鶴童子,前來傳召。
“有勞”
尴尬地摸了摸鼻子,手中折扇輕轉,東華帝君對着白鶴童子颔首為禮。複将扇面攤開,對着玉鼎真人遙頭道:
“縱是千般打算萬種籌謀,真人便不怕,你所做的并不是他想要的,反而心生怨念?”
目光似有若無劃過楊戬,手中白色折扇一點點消,白衣散發宛若濁世佳公子的散仙化作玄衣高冠,赫赫煌煌氣度沉凝淵亭岳峙王者。東華帝君率先随着白鶴童子步入玉虛宮。
千般打算萬種籌謀……
楊戬心中一動,愕然看向他的師尊。卻只見玉鼎真人不知何時已是回複了他一慣的樣子。清俊的眉眼間,缥缈好似天上月,冰冷寒涼之餘,透着深深的漠然與同這世間的隔絕。
仿佛那鏡中花,水間月,不可觸摸。仿佛東華帝君口中那真人,說的并不是他。
楊戬忽然就這麽恐慌起來,生前事身後名,他自謂他楊戬可以不去在乎。可他便當真忍心,讓他的師尊,去做那無知無覺做泥塑木偶,昆侖山上高高在上不染紅塵的闡教上仙?
“關君何事”
薄唇輕啓,哂笑一聲,玉鼎真人亦随之踏入玉虛宮,并沒有注意到楊戬那一時的恍惚。或者說注意到了,卻并不知這唯一的弟子,已是将思緒探到了何方。
“既然回來了,便好生休整一番,再做打算。”
一道清光自三寶玉如意中探出,遙遙飛至楊戬身前,注入其元神之內。元始天尊方對着玉鼎真人道:
“貧道此處另有要事,便不留你等。”
“是”
心知這兩父子,雖說情況有點特殊,可畢竟上千年未曾見面,定有事說。因而玉鼎真人也不打擾,卻是将手一揮在元始天尊略有些無語的目中光中将楊戬元神收入陰陽鏡中,劍光一閃,消失在這大殿。
“咳咳,東華你……回來了。”
幹巴巴的咳嗽兩聲,元始天尊雙眼飄忽便想要找點什麽話題,便見那原本一臉端肅沉凝的東華帝君,不知何時恢複了白衣散發的濁世佳公子模樣。手中完大的白色折扇仿若小巧蝴蝶般在空中抛來晃去,全身懶洋洋的好似沒骨頭般斜靠在一把不知何時出現在殿中的座椅上。
“倪!君!明!”
握着三寶玉如意的手緊了又緊,元始天尊強忍着沒用手中玉如意對着東華帝君那一張俊臉砸去。心中卻是默默流淚,當初多麽乖巧讨喜的孩子,怎就成了這般孤拐性子。對自封神一戰後被關禁閉同樣不許涉足三界的師弟通天教主,更是恨上幾分。
要說這三清之間,玉清元始天尊同上清通天教主,可不僅僅是闡教截教封神一戰諸番争鬥。早在更早之前,便有了反目影子。
聖人無父至人無母,上古洪荒時期的那些個仙神,來歷跟腳多非是父精母血孕育而生。如伏羲、女娲等結合,又如太上、元始、通天等,本不當有子嗣血脈。
只是這天衍四九,總有那麽一分例外。東華帝君倪君明是個例外,他那先天玉石化生的弟子玉鼎真人,又是個例外。
事情牽扯,不足為外人道。東華帝君本當是天生的三界至尊,衆生主宰。亦是他元始之子,盤古正宗嫡傳。
然則今時今日這等局面,他本當去感激通天教主,他那師弟。卻也無法不去恨。
縱使這恨意,于閱盡千帆看遍生死輪回的玉清元始天尊而言,是如厮可笑。
“師父可願意原諒徒兒?”
随着玉鼎真人縱劍返回玉泉山金霞洞中,那楊戬熟悉的洞府內,将唯一弟子元神自陰陽鏡中放出。這天庭的司法天神,威嚴冷肅的二郎真君,沉香哪咤等口中背信棄義的小人,終是在他師尊面前低下了頭。
修長如玉,骨節分明的手指探出,一點點描繪着這唯一弟子元神的輪廓。楊戬卻分明好似感受到了,眼前這看似冷漠平靜的師尊指尖,些許淺淡的溫涼。
一如他這,看似不可親近的師尊。
“你不該如此問的,戬兒。”
清冷淡然宛若冰玉相叩的話語自那薄唇中吐出,玉鼎真人忽地彎了眉眼,話音低啞暗沉,語氣旖旎而危險道:
“如果,貧道是說如果,貧道放棄了你的話,那麽……”
話音微轉,周身氣勢轉為淩厲,洞府內桌椅床榻等盡皆化作湮粉。玉鼎真人冷淡而絕決道:
“碧落黃泉,三界六道,要麽,讓貧道親手了結了你。要麽,你我日後,陌路不逢永不相見。”
一瞬間的死寂,卻又于彈指瞬息間轉為某種熾烈而難以言說的情緒,及隐隐的後怕與恐懼。楊戬認真而執着道:
“師父請放心,徒兒,定不會叫你為難。”
一如當年,那小小少年,載一身風雪滿目征塵,及累累傷痕,固執而倔強的拜倒在這昆侖上仙跟前。
“呵……”
唇角逸出一聲幾不可聞的嘆息與諷刺,玉鼎真人放下了手,看着這弟子深邃而固執的雙眼,同樣固執道:
“楊戬,貧道,是你的師父。”
自然,會盡到做為師父的責任。是以對他這徒弟的麻煩,并不排斥。只是他不希望也無意,讓他的徒兒,唯一的弟子,遭受到任何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