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王大少

“晦氣!”

破廟枯枝,亂壁殘垣。風高夜黑,半輪殘月投下滴滴點點稀薄的光芒。在那搖曳樹影之下,更顯滲人。

含含糊糊道了一聲,些許醉意終于叫一陣冷風吹散。王大少心下微緊,而後腳下一個趔趄,頭也不回的便向廟外跑去。

王大少乃是本地有名的纨绔子弟,家中頗有些資産,又是嫡幼子,自是多得長輩喜愛,養就了一副混世魔王性子。鬥雞走狗呼朋引伴,吃喝玩樂的事沒少幹。

宋人以狎妓為時尚風流,王大少肚子裏雖然沒有多少墨水,卻也在那花街柳巷有那麽二三紅顏知己。

增一分則太肥,減一分則太瘦,時人崇尚纖弱,那些個秦樓楚館裏的花魁行首多是弱質纖纖對月傷心對花流淚吟得一手好詩詞的清麗女子。王大少則是個另類,偏好那容顏極盛氣勢嬌縱的美嬌娥。

王大少的那些個紅顏知己什麽小桃紅、賽牡丹皆是這一類型,而這之中,又以暢春閣中的海棠姑娘,最得王大少歡喜。

奈何我心向明月,明月照溝渠。海棠姑娘看不上王大少滿身的銅臭,一心只向那些個只會舞文弄墨的酸儒書生。

王大少一腔癡心錯付,心中不爽之下喊上一堆的狐朋狗友,一起去喝悶酒。喝着喝着,就喝高了。再然後,醒來時身邊沒有高床軟枕,也沒有小紅小翠。

纨绔子弟整人向來有一套,王大少以前也不是沒有幹過将人灌醉丢到荒郊野外的事情。只是心中暗恨,也不知是着了誰的道。若叫他知道,定不會叫其好過!

心下發狠,腳下跑路的腳步卻絕不含糊。一心只顧着早些遠離這晦氣鬼地方的王大少,自是不曾注意到一道黑影自他腳下脫落,靜靜蟄伏。

“事情可曾辦好?”

良久,待得王大少走遠。那破舊的小廟中,布滿了灰塵泥土本是供奉着神像的供桌之上,一尊人首蛇身、面目身材及是兇惡魁梧的神像從一圈金黃色的光圈中緩緩露出。甕甕的聲音回響,顯然是從那人首蛇身的神像口中吐出。

中國本信巫,九州諸地,習俗不同信仰各異。自女娲造人鴻鈞授業洪荒,舍去那得天地之機緣與自身造化毅力褪去凡胎的,又有諸人神、人仙等諸多種種生成。便是因為封神一戰,也并非是所有的神仙妖魔都有記錄的。

不過自始皇帝一統,人間王朝對凡人百姓控制愈發得力,諸不在天庭名錄中的仙神,自然也難以享受凡間供奉。便是沒有淪為外道被天庭派兵剿滅,也會因為信仰的缺失稀薄而最終走向寂滅。

上古諸神,如東皇太一、伏羲女娲等,承天地規則意志而生,口含天憲言出法随,與天地同壽,自是少有桎梏。而天外天紫霄宮那位以身合道,亦在此之列。剩下的如太清、玉清、上清三位教主,及一卷封神榜未出之前成道的很多個仙神,亦多有歷萬劫而不磨之大神通。

凡間口口相傳所生,人皇天子親命敕封的仙神會因為信仰香火缺失而衰敗。可若是一身修為仰仗自己,并不依賴外物的卻未必。

但那其中更深的道理,卻又遠非寥寥數語可以說清楚。只是如這破廟中這般情形,當是哪一路的野神因香火信仰流失而走向衰敗,卻又不知為何尚是留有餘力,方得以顯露神聖。

“回……回禀上神,小的已經按照您的吩咐,安排妥當。”

自王大少腳下脫落靜靜蟄伏一旁的黑影,早在那人首蛇身神像顯露出來之時,便化作一團黑乎乎看不清面貌的人形模樣,恭恭敬敬跪伏在地上。聽得神像問話,方口吐人言,戰戰兢兢回複道:

“上神大可放心,我等已經借着那凡人身份,叫人把瘟疫帶入蜀地。定不會叫天庭察覺。”

“天庭?”

仿佛好幾個人聲一起混雜最終化作同樣意志的話語從跪伏在地的黑色人影口中吐出,便聽得那人首蛇身面日猙獰可怖的神像咧開嘴角,甕甕的聲音中透着滿滿不加掩飾惡意。黑色人影抖了抖,身形似飄乎似凝實,不由得将自己更加的貼近地面。便聽得那神像繼續哂笑道:

“本神從末将天庭放在眼裏,當初若不是那賤人算計,本神早已經……”

…………

“道友請留步——”

有道是,才出虎口,又入狼窩。王大少雖然看着是個渾人,成天鬥雞走狗似乎也沒做過什麽正經事。不過這不是那啥,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富人的孩子……好吧自那位陛下黃袍加身,而後建立本朝以來,雖不致于弄出什麽百年千年的世家大族。生長在王大少這樣的家境裏,上面又有兄長頂着,只要不是犯了什麽抄家滅族的大事,一切都好說。

王大少看似混帳,卻也不過是個膽小怕事偏又好奇心旺盛的。要不然那什麽海棠姑娘什麽的,早就給想辦法弄上手了,又何致于淪落到借酒消愁地步。更不知是着了誰的道,被弄到這荒山野嶺。

因而王大少心中一時的憤怒懊悔惱恨等情緒褪去,做工良好精致的衣角叫林子裏看不分明的枯枝劃破,心中升起的便是無限後怕。一時間只恨爹娘給自己少生了兩條腿,不能快速跑回家中。

也因此,在聽到那五個字在自己背後響起的第一瞬間,王大少所做出的反應不是回過頭來,看看是誰在自己背後說話,口中的道友又是不是指自己。而後飛快地、頭也不回的、以他自出生起就沒有過的速度,使出吃奶的勁兒向前跑去。

雖然這聲音大概也許似乎……有那麽一點的好聽?

自以為已經跑出去了很遠,其實不過是在原地打轉,卻早已累得氣喘不止的王大少停下腳步,攤倒在地上,腦子裏渾渾噩噩的想道。

渾不知就在離他不遠的一棵大樹頂上,白衣墨扇樣貌俊美養眼的清源妙道真君、二郎神楊戬唇角微微向上挑起,眉眼煦然,笑得一臉的溫和無害。

而在楊戬身前半個身子,玉鼎真人目光淡然,極是清俊的眉眼間仿佛彙聚了昆侖萬載寒涼的冰雪,清冷漠然之餘,不類生人。只那一身的氣質如梅上雪,又如天上月,缥缈不可追尋之餘,并不刺目耀眼。似乎只要他想,便可以随時從那軟丈紅塵、世俗紛擾中脫身出來。

大抵這也是為何,在上古洪荒的那些個仙神之中,這位昆侖上仙雖手握斬仙劍,斬仙劍下可斬萬仙亦非虛言,卻很少于那些個傳說中留有一席之地。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