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造紙技術

她伸出手去,細細撫摸着那些衣裳,這針腳勻淨,接縫平整,不知道是怎麽樣巧手的裁縫才能做成這樣好,她就先挑了件圓領小衫,這小衫倒怪,居然只有上頭開口,但摸着光滑柔軟,穿在身上定然舒服,還能蓋住腿……她招了小孫女過來,就想給小孫女換上,可一瞅小孫女那黑不溜秋的脖子就僵住了。

自打祖孫倆逃荒以來,就都沒梳洗過了呀!

這會換上,白白弄髒了幹淨衣裳……

許小雲正好這個時候拎着一個茶壺邁進了門坎。

本來今日她也是要跟哥哥們一起去摘野菜打豬草的,但王大伯說了,婆婆和小妹剛來,讓她呆在屋裏幫忙招呼。

她雖然年紀還小,但也大概知道了在新村裏大夥都是怎麽幹活的。

那鐵爐子裏時時燒着火,大茶壺裏的水就放在旁邊,一直溫熱着,有人要喝水,或者是要洗臉擦洗啥的都就可以用。

村長說了,愛幹淨講衛生,不容易生病,所以她和哥哥們每隔幾天就要洗澡。

哥哥們是男娃,現在天氣又不算涼,他們跳進河裏就能洗了,她就要麻煩一點……好在王大伯第二次來的時候帶來了好看的盆子,給了三個哥哥一個,她單獨一個。

“婆婆,這壺裏有熱水,我去拿盆,你們先洗洗……”

許小雲之前跟哥哥們一起風餐露宿的時候也不講究這個,但自從開始講究起來,真是幾天不洗一下就覺得渾身不舒服,這會兒見到賀婆婆和喜鵲,就像是看到了前些天的自己,很是體貼地跑前跑後,拿這拿那。

賀婆婆趕緊把那大茶壺接了過來,跟着許小雲出去,用盆打了冷水過來。

想着方才在竈間看到的,滿滿兩大桶水,不熄的爐子,還有随便就堆在牆角的幾大袋子糧食,賀婆婆就更放心不少,難怪恩公說這裏不缺糧食,那些足夠吃上兩三個月了。

她剛才問過許小雲了,這村裏并沒有井。

吃用的水都是去河裏挑回來,是那些村裏的漢子們挑的,他們不讓小孩做這種活兒,說是挑的多了壓個頭,以後都長不高了……

給飯吃,給衣穿,就很不錯了,還要擔心個頭長不長?這都是什麽樣的菩薩心腸?

賀婆婆心裏的戒備散了一層又一層。

能在這樣的地方找到活路,她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以後定要好生幹活,不讓人家嫌棄她老的老,小的小,都是累贅……

初秋時節,鄉間的小路上,行駛着一輛銀白色越野車。

這個季節正是華國西北山區風景最美的時候,層林如染,金黃火紅深淺綠色,絢爛多姿。

如今正是旅游季,這種山村小路,時不時就有小車駛過,載着那些戴着墨鏡,舉着單反,系着絲巾的游人們。

銀白色小車卻越過了風景最美的白楊林溝,游人如織的溪谷,松柏環繞的古寺,順着邊上一條不起眼的小路,開進了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莊。

迎面碰上行人,越野車緩緩靠着路邊停下,車窗打開,露出一張平平無奇的男人的臉來。

本地村民已經習以為常,對着這人笑了笑,指指東邊的方向,“白楊林溝在那邊,你是走錯路了吧?還得退回去,在前頭那個岔路口向東轉,開上幾百米就到了!”

“不,老鄉,我想找于如意,他是你們村的吧?”

男人下了車,動作随和自然地遞給村民一根煙,還掏出火機幫着打着了火。

村民眼角瞥了眼那煙,似乎還不錯,就接了過來,笑眯眯地吸了口,吐出了個煙圈。

“于如意啊,我們村是有個于如意……嘿嘿嘿,你是來來拍抖音搞采訪的吧?喏,瞧見了沒有,那頭一排房子,第三家,就是于如意家了!”

村民恍然大悟的語氣,表明來找于如意的,至少不是一個兩個。

男人道過謝,接着把車開到村民指的那家門口。

早就有小孩飛奔着跑去報信。

所以車子停下的時候,那排二層小樓中的一家,也打開了院門,女主人在門口迎接,臉上挂着營業微笑。

“是來拍于如意的吧?我是他媳婦,要拍的話一次一百,現金掃碼都行,同意我就帶你過去。”

男人愣了下,拿出一張一百元大鈔交給女主人。

女主人舉起錢對着光驗了驗,收進口袋裏,笑呵呵地,“诶,就在村西頭,咱走吧。”

男人跟着女主人走到村西頭的時候,身後還跟着兩三個看熱鬧的村裏小孩兒。

小孩們還擠擠推推的。

“呀,又是來拍他們家的造紙機的!”

“可是他家造的擦屁股紙一點都不好用,又黑,又掉渣渣。”

“不好用那也是紙,不用花錢買!”

“就是,而且還有好多人來拍抖音呢!史嬸子都掙好多錢了!”

他們在一個院子前停下了。

院子看着有些年頭了,裏頭是一排小平房,從小平房裏傳出轟轟的噪音。

女主人怕客人失望,還解釋了下,“這院兒吧,以前是村裏的木柴廠,後來不讓随便砍樹了,這不,就荒了,我男人于如意就承包了,鼓搗他那些發明……”

女主人還從兜裏掏出鑰匙開了院門,轉身轟走了跟着看熱鬧的小孩兒。

“去去,都回家吃飯去!這裏頭又亂又臭,沒啥好玩的!”

轉回頭,又說,“這不是前些日子,有個人沒事幹就拍了我男人弄的這個造紙機嗎,放在抖音上,也不知道怎麽就火了,就有好些個閑人都來拍,他們拍就拍吧,都是鄉裏鄉親的,咱也不能說啥,可這些人裏頭好幾個不地道啊,白給他拍了還不算,走的時候還要順手拿咱家的紙!那東西再不值錢也不能亂拿是吧?”

平平無奇的男人點點頭,很理解的樣子,“沒錯。”

女主人頓時跟找到了知音似的,“所以後來誰再來拍啥的,我就要收錢了……”

一要就是一百,吓跑了好多人,還罵她鑽錢眼裏了。

哼,不開這個價,還攆不走那些白沾光的呢!

說着話進了院,女主人防賊一樣,趕緊把院門給關了。

“如意!如意呀!有客人來了!”

這位在抖音上小火一把的農民于如意,只有三十來歲,看着就是地道的西北漢子長相。

看到客人也就是腼腆地笑笑,“歡迎啊,我這個就是自己鬧着玩的,随便看吧。”

三個人說着話,進了小平房。

這小平房外頭看着小,其實裏頭地方還挺大。

是由三個部分組成的。

一個是粉碎機,把田裏頭收集來的樹枝桔杆樹葉啥的用刀輪給攪合粉碎,和水攪拌成漿。

第二個是過濾機,把浮在上層的雜質給清理出去。

第三個是碾壓機,将漿裏的水分給擠壓出去,再平鋪烘幹,最後成形變成一卷卷的手紙。

手紙這個東西吧,全世界通用,遇到關鍵的時候,還容易遭哄搶,雖然不貴,可離了它實在不行。

但這東西科技含量不高,全國各地就有十大馳名品牌,各具特色,各占份額。

就是各省各市也都有自己的小型紙品加工廠。

于如意的這個迷你造紙廠,造出來的手紙産量低,質量差,就跟那同村小孩說的那樣,有些發黑還掉渣……但為啥就成了抖音網紅了呢?

主要于如意弄的這些機器,它都不是電動的,而是用房頂上安裝的那一排排的風車制動的!

所以當第一個拍視頻的給大夥演示,西北農民發明家是如何造出節能環保造紙機的時候,那個贊,那個評論,幾百萬幾萬的,把于如意誇成了一朵花……反正那紙造出來,網友們又不可能用嘛。

在于如意沒火之前,他媳婦沒事就數落他。

哪怕去城裏搬磚或都送快遞呢,都能掙下大把大把的錢,你在家裏成天鼓搗這些,弄出了一大堆的手紙,賣是賣不出去的,也就給自家省了個買手紙的錢……誰用誰知道!

不過等他成了網紅以後,零星的也有幾個冤大頭……呃,客人來付費拍視頻,他媳婦有了進賬也就叨叨的少了。

不過這位客人卻有點反常,一條龍拍完了還沒走的意思。

“于大哥,你這個發明轉讓嗎?”

他媳婦兩眼蹭地就放了光,笑呵呵地,“轉讓!轉讓!肯定轉!”

只要價錢到位了啥都好說!

要不說于如意能成網紅呢,這漢子倔犟地一搖頭,“那可不成!”

就算他媳婦撲上來擰了他兩圈胳膊肉,這漢子還是咬牙揮手,“不轉不轉!”

平平無奇的客人笑了笑,這兩口子一定是誤會了。

“轉讓只是授權技術,不是要把這裏的東西都買走,你這個小廠還能繼續幹,只是把全套的技術賣給我,我也能照你這個樣子建個廠了而已。”

兩口子震驚了。

就他們這個産量,這個質量,居然還有人願意花錢買技術?

這怕不是個……呃,財神爺?

一直等到那客人坐上了小車,從村子裏開走。

兩口子依依不舍的站在路邊目送。

旁邊村民們閑着過來打聽,“又是拍抖音的?唉,如意啊,你們這是坐地撿錢啊!”

白來的一百它也是錢啊!

于如意媳婦忍不住放聲大笑,“哈哈哈哈哈……”

她要進城買房,買大的!

“走,他爸,咱回去,我給你做紅燒肉,你多補補!”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