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萬事俱備,”趙诩涼涼嘆道,“只差銀子。”
軒轅晦又坐回去,哀嘆:“貧賤夫妻百事哀……”
“缺銀子,王爺就準備放棄了?”趙诩打趣道。
軒轅晦伸手去拽他袖子,“待我回去便修書,托一忠誠可靠的親衛送往回纥王庭,也算是探探口風,看他們到底能做到哪一步。”
“母妃是可汗親妹,我想,就算他們不出手相助,最起碼也不會勾結鄧黨吧?”
軒轅晦蹙眉,“你要知道,就算是胡人,王族也是無甚骨肉親情的。我看啊,要想讓回纥幫咱們,曉之意義、動之以情,恐怕都不如誘之以利來得有效。”
“所以,就說這片地吧,王爺打算以何物來換?”
軒轅晦想了想,腆着臉笑道:“王妃那兒可有什麽好東西?”
趙诩作勢打他,“臣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诶?)
軒轅晦躲開,“行了,不鬧了。自突厥亡後,鐵勒各部以回纥為首,再未犯邊。自淑惠公主以降,又有十數位宗室女遠嫁,數位回纥公主和親。明面上看來,似乎回纥與我軒轅氏早已是兩姓之好,邦交永固。可我以為,他們交好的不過是中原朝廷,至于皇帝換誰來做,是軒轅氏還是鄧氏,于他們,根本無關緊要。”
“王爺能想到這層,在這個年紀,實屬不易。”趙诩由衷道。
軒轅晦不無得意地挑眉,“難得從你嘴裏聽到句好話。因母妃的關系,自小我便對回纥事頗為上心。方才我雖說的嚴峻,可有一點好處,那就是回纥人頗講究信義。若是我們能搶先和他們定下盟約,縱然鄧翔他們給的價碼再高,他們也不會輕易毀諾。”
“哦?”趙诩若有所思,“先前與他們定下盟約的是……”
“承平二十年,回纥骨力部統一鐵勒,仁宗命太子軒轅懋歆與太子少傅秦佩出使回纥,有富貴城之盟。二十五年,仁宗禪位于太子,回纥使團進京納貢,正式稱臣。”軒轅晦倒背如流。
“回纥人的生計,可是靠牛羊皮毛?”
軒轅晦剛一點頭,就見趙诩那雙狹長的眼睛先是一睜,随即緩緩眯了起來,活像只得道的狐貍。
“有了。”
雖知他想起的定然是條妙計,軒轅晦還是忍不住挖苦道:“要不要請禦醫探脈?看看是男是女?”
趙诩啐他一口,正色道:“馬!”
“馬?”軒轅晦沒轉過彎來,“回纥馬确是神駿……”
趙诩打斷他,“牛羊皮毛雖好,可畢竟也不是什麽稀罕之物,來換我中原的絹絲,最後回纥怕也不賺多少。可若是馬呢?”
軒轅晦先是一愣,随即一把抱住趙诩,語不成句,“而且,以後咱們就有馬了!最起碼,不會便宜了鄧黨!”
他氣力過大,趙诩只覺被勒得差點斷了氣,“王爺,你這是謀害親夫啊!”
軒轅晦松開他,“回去我便修書給可汗,與他定盟。你回去算算,咱們大概需要多少馬匹,每年買上多少,他們會願意做這樁買賣。”
近來多有不順,光是這個還沒影的消息,竟然便讓軒轅晦喜上眉梢。
趙诩心裏嘆了聲,從一旁取了茶盞斟滿,端給軒轅晦,“肅州天幹氣躁,你多用些茶水。”
軒轅晦就着他手一口喝光,又道:“若是能打通商道,咱們自己就能和西域通商,搞到安息鋼,你那歐懸……”
“我與歐懸俱是王爺的臣子。”趙诩無奈道。
軒轅晦笑笑,“至于籠絡大小官吏,收買人心、搜尋把柄一類,十九郎是個中好手,我也就不多問了。”
“沈覓較為特殊,待他回來後,我看王爺還是親自見見為好。”
軒轅晦點頭,“這我省得,唉……上下打點、交好回纥,處處都要銀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又得委屈你了。”
趙诩抿唇,“我那些鋪子莊子,養活一人還好,要養一州、一軍,還是癡人說夢。咱們得想點別的法子,做點別的買賣才好。”
黃沙漫天,烈日炎炎下,兩人坐在一處冥思苦想,說不出的滑稽。
軒轅晦忍不住笑出聲來,“其他皇子,個個珍馐玉食,整日花天酒地;其他皇子妃,每日裏也就忙着梳妝打扮,勾心鬥角。不像你我,如今還得為了生計發愁,怎一個慘字了得。”
趙诩也跟着笑笑,“銀子的事,還是徐徐圖之吧。王爺,咱們不如現下去會會那枳棘?”
“王妃相邀,敢不從命?”
枳棘被安置在一處不起眼的宅院裏,他二人到時,只有白胡一人在外間候着。
“枳棘大人呢?”趙诩蹙眉。
白胡恭謹道:“回公子的話,枳棘大人先前曾受過重傷,每日都需睡足十個時辰,現下還未起呢。”
“十個時辰?那豈不是每日只有兩個時辰清醒着?”軒轅晦以為自己聽錯了,就見趙诩也是滿面驚詫。
白胡撓撓頭,“屬下方聽聞時也覺不可思議,可先前趕路時,他果真每日只有亥時和子時兩個時辰醒着……”
趙诩失笑,“不虧是麗競門出身,咱們以後若是有要事找他,還得乘夜,這倒是不擔心有人窺伺了。”
軒轅晦有些掃興地看着日頭,對白胡道:“及時如此,你便好生伺候着。要什麽藥材,盡管去府裏問管事的要。”
“對了,白芷在長安可還順利?”白胡遞上幾本賬簿,趙诩一目十行,邊随口問道。
“一切順利,他正按公子的吩咐在人市上采買。”
趙诩點頭,“好,告訴他,多買幾個豆蔻之年的美貌少女,粗粗調、教後便送來吧。”
“是。”
“怎麽,王妃急不可耐了?”軒轅晦正負手賞着牆上挂着的一幅仕女圖,看着還有幾分風雅。
趙诩勾唇一笑,“我哪裏有那個膽子?這些女孩兒,都是準備送來伺候枳棘先生的。”
作者有話要說: 其實這個和回纥互市馬 也是唐代的做法 尤其是安史之亂 回纥出了騎兵幫忙唐皇室鎮壓亂軍之後 但是問題是 出于外交、政治、感激問題 馬的數量一直非常巨大 遠遠超過需要 後期帶來一定的財政壓力這個大概就是歷史背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