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景和十八年。
肅州,王府傾蓋堂。
軒轅晦端坐在上,左下首為文官幕僚,右下首為武将內衛。
“禀王爺,今冬比往年苦寒,是否該提前預備糧食冬衣,以防商賈囤積擡價?”
軒轅晦點頭,“事關民生,着長史具體去辦吧。”
沈覓點頭應了,又道:“王爺,近來衙役巡查,已有數名老人凍死在家中,您看是否可建一養濟院暫時收容他們,待到春來再将其放歸家中?”
“既是善事,自是準了,”軒轅晦端起茶盞抿了口,又笑道:“人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依本王看,沈大人別說七級,七十級都造起來了。”
沈覓打趣道:“都說颍川趙郎舌粲蓮花,咱們王爺卻也不差,這叫做什麽?比翼連枝、琴瑟和鳴?”
衆人又是一陣笑,正在此時,守寧在門外報,“王妃到!”
門被推開,帶入凜冽寒風。
趙诩披着件朱紅大氅進來,鬓角眉梢皆是白雪。
“王妃。”衆人起身行禮。
軒轅晦取了身旁暖爐給他,“弄成這樣,雪地裏撲騰去了?”
趙诩在他邊上坐了,“隔了幾丈遠都聽見有人編排我,便黯然神傷地在門外呆立了半晌……”
“窈窕佳人,獨立瑤階。”軒轅晦搖頭晃腦地吟道。
趙诩白他一眼,“已到了膳時,府裏已備好了酒菜,還請諸位将就着用。白蘇,帶幾位大人下去用膳。”又轉頭對沈覓道:“今兒個小廚房将好做了沈大人愛吃的胡麻飯,不如留下與王爺一道用吧。”
沈覓也不推辭,“恭敬不如從命。”
待旁人全都退下,趙诩才露出些疲态來,靠在羅漢榻上恹恹道:“剛剛我從白日社得的消息,就在今日的朝會上,中書令頒了诏書,宣鄧翔為骠騎大将軍,不再領安西都護!”
軒轅晦與沈覓同時一驚,半天說不出話來。
“那你可知何人接任安西都護?”沈覓急切道。
西北民風彪悍,歷來北軍戰力極強,即使對上骁勇善戰的胡人也不落下風。故而鄧氏在西北鑽營日久,鄧翔的私軍便主要由涼州、甘州、瓜州、肅州等地青壯男子組成。
就算鄧翔離了西北,他也絕不會坐視肅王在西北坐大,必會派親信前來駐守。
趙诩竟還有閑情賣關子,“不如二位猜猜?”
沈覓端詳他神色,蹙眉,“鄧氏權勢之盛,可以說是烈火烹油、鮮花着錦,從鄧翔等人作态來看,不臣之心昭然若揭。以我拙見,他們此番必然會派一鄧氏子弟或是親族前來坐鎮西北。”
“軒轅晥。”軒轅晦冷冷道。
皇長子軒轅晥雖占了個長字,可生母不過是個禦前端茶遞水的侍女,生下他之後便不明不白地去了。軒轅晥一直養在鄧後身邊,雖未上玉牒,可也一直以元後嫡子自居。鄧後膝下三個皇子,三皇子因是鄧後表妹所育,自被高看一眼,此番更得了儲君之位;皇五子年紀尚小,仍是個懵懂幼童;而對鄧後最忠心耿耿的便是這皇長子。自景和十一年他娶了鄧翺的親女,與赫連覃做了嫡親連襟後,雖不能繼承大統,可也被封親王,頗受鄧氏器重,若當真是他來了,那可就麻煩得很了。
“王爺英明!”趙诩半真半假地恭維道。
沈覓捋須,“到底是軒轅宗室。”
軒轅晦冷哼一聲,“沈大人遠離宮禁,只知我那大哥是軒轅皇族,卻是不知道這其中的厲害。我這好哥哥,與其說是姓軒轅,恐怕早就姓了鄧了,所以這消息,有憂無喜吶。”
一籌莫展,趙诩與沈覓均是無話。
守寧在門外禀,“茶廳裏諸位大人都已用完膳了,他們讓奴婢過來問問,待會王爺還議事麽?”
軒轅晦看向窗外,只見雪雖是小了,可烏雲滾滾,直從天山往這邊撲過來。
“讓他們回罷,明日若是暴雪,也不必來了。若有機要事宜,遣個下人送折子來便是。”
趙诩對沈覓道:“過冬之事,還請沈大人着手去辦吧。白蘇,将那三十年的老參給沈大人拿來。”
沈覓推辭,“這些年阖府上下蒙王妃照料,收受王妃之物甚多,若是再收了,豈不是顯得貪得無厭?”
趙诩笑道:“聽聞尊夫人前些日子受了風寒,又遇着這冷冬,恐怕還是虛乏了些,正需補補身子。這是我與王爺孝敬嫂夫人的,你就勿再推辭了。”
沈覓無奈只好受了,又行了禮退出去。
“王爺,”待他走遠,趙诩才緩緩道,“枳棘那邊已有小成,請王爺得空過去品評。”
軒轅晦點頭,“先前獵來的狐裘,貢去京城吧,父皇、獨孤母妃還有二皇兄各一條。”
趙诩記下,又給他盛了碗羊羹。
軒轅晦溫了酒,給兩人都滿上。
滿懷心事地飲酒用菜,約莫一盞茶功夫,落雪竟又紛紛揚揚地降下來,簡直如同搓綿扯絮。
“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趙诩悠悠吟道,“倒是應景。”
軒轅晦瞥他眼,“也不怕犯了忌諱。”
他這些年身量已然長成,也不知是否是一半的胡人血脈作祟,還是托了每日那牛乳的福,竟比趙诩還高上些許,蜂腰窄臀、顏色绮麗,人誰見了,都得贊聲翩翩少年郎。
趙诩看着雪眯了眯眼,“不過方才倒是有件大事忘了向王爺禀報。”
“嗯。”
“王爺心心念念的那位博陵佳公子,今科點了狀元。”
軒轅晦蹙眉,“博陵?崔氏?心心念念?我怎麽不記得?”
“崔靜笏崔子寧是也,王爺竟如此薄情,這才三年就忘了?”趙诩打趣。
軒轅晦這才想起那樁舊事,端了自己的酒盅湊到他嘴邊,“沒影的事,王妃何須如此介懷?這盅敬你,權當賠罪。”
趙诩就着他手喝了,“可惜呀,好端端一樁良緣竟被我攪了。不然他與王爺琴瑟和鳴,我正好撈了個驸馬。”
“驸馬?”軒轅晦一頓,“他們終于對河東士族下手了?”
趙诩緩緩道:“太後懿旨,崔靜笏尚中宮嫡女孝恵公主,下月初二完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