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先前軒轅晦借雅魯克之地,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移民屯墾,不僅是種植五谷稻黍,更因地制宜,命牧人圈養牛羊;二是開辟商路,名為回纥商人、實為王妃心腹的商旅往來西域中原,不僅交易珠寶香料,更暗中囤積了大量鋒銳無匹的安息鋼;三是修築工事,三年間趙诩着人從西域人市買了不少奴隸,挑選其中身強體壯的編為軍隊,稱為戍軍,由于未得可汗許可,不敢大張旗鼓練兵,戍軍便轉為役夫,修築了一條橫直官道直通雅魯克到居延海。若不是怕啓朝境內的守軍察覺,恐怕早已大興土木,連接居延海與張掖直通肅州了。

此番軒轅晦提出練兵,實則大大的冒進——縱然可汗是他的舅舅,回纥稱臣的卻是朝廷,藩王私自練兵已是謀逆,不告發已是仁至義盡,何況借他土地?

軒轅晦自己說完後,也是冒了一身冷汗,全憑一點意氣支撐。

國師依舊不言不語,靜靜地看着他,鐵灰眼裏不帶半天波瀾。

軒轅晦不合時宜地想起,趙诩凝神細思時,卻不會露出這般淡然無我的神情,他總是帶着淡淡的譏诮,仿佛因洞悉一切而變得目空一切……

可有一點總是相通的,那便是軒轅晦在他們面前都是那麽無所遁形。

想着軒轅晦便低下頭去,匍匐在地道:“請國師成全。”

“你們中原的修士,所求為何?”

軒轅晦頗為詫異,但還是老實回答,“長生?”

“非也。”

軒轅晦沉吟道:“清淨。”

“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着萬物;既着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國師忽而換了漢話,雖非長安洛京雅音,卻也稱得上字正腔圓。

軒轅晦默然片刻,淡淡道:“何為苦海?又何為真道?小王的苦海就是看着山河傾頹、生民流離卻無能為力。”

他微阖眼睑,“小王的真道就是海內宴清,國泰民安。”

大約是自己也知道前途莫測,所求所望或許會是癡人說夢,軒轅晦說着說着便靜了下來。

“那便是你們的聖王之道了,”國師終于擡眼看他,“可以王道治天下容易,以王道得天下……”

軒轅晦笑笑,取了自己佩劍,雙手奉上。

國師端詳一二,搖頭,“你們中原的兵器我并不通曉,可我想這定是把名劍。”

“國師慧眼,這便是太阿劍,威道之劍。我欲以威道得天下,王道治天下!”

國師掂了掂太阿,還給他,又道:“私自練兵乃是重罪,一旦被察覺,不僅長安朝廷清剿肅州名正言順,甚至還會怪罪我汗國。這些,王爺可有考量?”

軒轅晦肅然道:“既然敢向可汗提議,小王與王妃自是有所打算,還請國師放心,若是一朝敗露,也絕不會牽連可汗。”

“先不說你們準備如何一力承當,又如何瞞天過海,只說若是可汗允了,王爺又準備如何回報可汗?光是馬市,恐怕不夠吧?”

見他不再裝那飄然出塵的世外高人,肯談條件,軒轅晦不由得松弛下來,笑道:“不知國師有何高見?”

“何不結為兩姓之好?”國師身子前傾一些,眼中滿是蠱惑,“從此後,漢後均為回纥公主,這豈不美哉?如今可汗便有個年方十五的小女兒,公主與王爺年紀相差無幾,更有表兄妹之誼,若是能親上加親結為鴛盟,恐怕可汗定會對王爺大業鼎力相助。”

軒轅晦瞳孔急速收縮一下,當即道:“其他之事好說,只這件小王是萬萬不能答應。”

國師不以為意地笑道:“早就聽聞王爺與王妃伉俪和諧,情比金堅,今日看來,傳言不虛。只是王爺須知,王妃縱然再賢良敏達,也不能生養,就算他能輔佐王爺打下萬裏江山,可日後這江山由誰來守呢?王爺為天下受盡苦楚、耗盡心血,最終卻便宜了無所作為的其他宗室,王爺難道就不會不甘麽?”

軒轅晦抿唇不語,他自然不可告訴回纥人他與趙诩間的默契,只搖頭道:“與王妃結缡之日,小王曾對天起誓,永不相負。倘若為了大業,便将糟糠之妻休棄,且不論天下如何看我,良心怕也難得一日安寧。更何況,今日我能為了練兵休棄了揚光,他日我便能為了別的什麽背離汗國,國師,可是如此?”

國師似乎還未死心,又道:“聽聞漢人有平妻的說法,若王爺實在恐懼人言,公主亦可為貴妾。”

軒轅晦長跽正坐,“國師好意,小王不勝感激,只是休妻納妾之事,無須再談。”

見國師若有所思,軒轅晦又道,“若國師當真想結為兩姓之好,代代通婚,那晦在此允諾,每一可汗繼位,必可尚一宗室女。”

國師眯眼道,“如此倒也可行。”

“只是……”軒轅晦遲疑道,“漢土與汗國風俗相悖,并無父子兄弟共妻之說,先前常有軒轅氏宗室女不願改嫁易節郁郁而終乃至自盡之事,晦願向國師求個恩典,或歸返中土,或寡居守節,或改弦更張,可否讓宗室女自選?”

“王爺倒是體恤,”國師點頭,“可汗亦是慈悲,待我回王庭後向他禀報,他定會恩準。”

這便是答應了。

軒轅晦來不及思量這國師到底對回纥朝局能左右到何種地步,便道:“既如此,我便留一人下來作為特使。此番小王微服而來,不便久留,待他日再親往王庭,拜會舅舅!”

國師淡淡道:“王爺一路小心。”

軒轅晦又是一個大禮,快出帳時,就聽國師的話語飄渺傳出,“代問王妃安。”

他匆忙離去後,國師一人靜坐多時,才撩開帳子,緩步踱至草場。

只見漫天星辰,無邊無際。

他凝神看去——啓朝西北方紫薇帝星光芒漸盛,鈎陳六星拱衛在旁,緊緊相依。

作者有話要說: 拒絕回纥公主一方面是因為和趙诩的約定 另外一方面 在古人眼裏 如果後宮太多異族 會使得血統混淆 尤其是在異族女子成了皇後太後 把控皇嗣後宮 結果比較可怕 參見皇太極順治康熙年間蒙古博爾濟吉特氏對清廷的影響

其實國師夜觀天象 覺得軒轅晦很有前途 就過來考察考察 之前不過是威懾他一下《宋史·天文志》:“勾陳六星,五帝之後宮也,大帝之正妃也。《樂緯》曰:‘主後宮。’巫鹹曰:‘主天子護軍。’《荊州占》曰:‘主大司馬。’或曰主六軍将軍。或曰主三公、三師,為萬物之母。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