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肅州這廂按兵不動,朝廷卻已磨刀霍霍,鄧翻雲、鄧覆雨親率三十萬兵馬向着義軍所駐蔡州而去。

天啓朝已有兩百年未在中原動過幹戈,一時間河南道子民人心惶惶,紛紛抛家棄舍,四散而逃。

颍川亦在河南道,想起挂冠還鄉的父親,連同名為在鄉為祖母守孝,實則被自己拖累歸隐的諸位族兄弟,趙诩不由得憂心忡忡。

“我已派白日社前去打聽,”軒轅晦安撫道,“何況岳父大人深謀遠慮,想來早已有所安排,你大可不必擔憂。”

趙诩苦笑,“雖說是這個理,然則父母身在險境,為人子女如何能放下心來?”

“聽聞鄧翻雲已和咱們那位‘張仁寶’打起來了。”軒轅晦引開話題。

“哦?”趙诩挑眉,“這‘張仁寶’可是深得王爺真傳?”

軒轅晦笑笑,“這次倒真是個頂好的機會,須知鄧氏以軍功起家,文治不談,武功倒還真的不錯,咱們終有日要和他們對上,此次作壁上觀,卻是個難得的知彼的機會。”

“那便恭祝王爺百戰不殆了?”趙诩舉起茶盞,微微一笑。

蔡州那邊的戰報時不時傳來,今日是鄧翻雲從側翼攻去,明日便是張仁寶在一窄小峽谷設伏,後日是鄧覆雨挂了免戰牌,大後日又是張仁寶派人去燒了鄧氏的糧草。

軒轅晦書齋裏的燭火常亮着整夜,又見了他案上那張布滿記號的河南道輿圖,再說蔡州戰事他只是做壁上觀,怕也只能騙騙無知稚子了。

趙诩所思量的卻是另一件事,早在前朝,河東士族便有五姓七望之說,後來歷經數次戰亂,又有世祖時的兩王之亂、仁宗時的士庶合流,颍川鐘氏、琅琊王氏連同博陵蘇氏早已土崩瓦解,又有吳中周氏無嗣除爵,到了如今,士族望姓唯有博陵崔氏、清河崔氏、範陽盧氏、颍川趙氏、聞喜裴氏、太原王氏、荥陽鄭氏、襄陽柳氏。

上次趙诩給六姓都投了帖子,現下也紛紛有了回音。

柳俜一早投了鄧黨,早就身列臺閣,位高權重,故而趙诩根本未給柳氏送帖子。

博陵、清河崔氏雖郡望不同,但同為崔姓,向來同氣連枝,對趙诩的明示暗示紛紛表示,盡管心向往之,但無奈山高水遠,崔氏子弟來投肅州怕是不易,只好先各自獻上千金,待他日肅王進入中原,再入肅王帳下效力。

聞喜裴氏自世祖時與趙氏關系便是極近,便連同王氏、鄭氏,一起挑選了些家中懂得些兵法謀略的子弟送來肅州,算算日子,再過半月也就該到了。

Advertisement

死腦筋的盧氏并未回信,可也念在士族間幾百年香火情的份上不曾告發。

倒是颍川趙氏自己,趙語是正經的懷了龍嗣的貴妃,趙若凫是正經的國丈,盡管皇帝目前形勢不好,可到底還坐在龍椅上,要舍了名正言順的皇帝去投被廢了王位的肅王,所需膽氣,絕非常人能有,因而觀望者衆,來投者稀。

可無論如何,肅王陣營裏,趙诩都将是士族之首,他所得的官位直接決定了世家的人心向背。

古往今來,還未有後宅妻妾取得官身,如此看,肅王夫夫和離就在眼前。

就看是誰先提出來。

肅王裝聾作啞,多在軍營練兵。

肅王妃閉門不出,往常日日均有的傾蓋堂議事如今卻只有十日一次,趙诩還并不露面,只讓人送來紅批紙箋,偶然有些蓋好了私印的鈞旨,可直接出現與重臣接觸卻極其罕見,更遑論自己提出和離之事了。

于是,衆人便将目光投向了沈覓——他追随肅王夫夫最早,又出自白日社,在王妃面前又很說得上話,肅王一黨中,無論新舊臣子,均很是服他。

沈覓是看着肅王夫夫到了今日的,對他二人的關系頗為狐疑,他最擔心的是,若是二人生出了情愫,那原先的盤算怕要盡數落空……

不管如何,心懷肅州、竭智盡忠的沈大人還是決定分頭試探一下,若二人不過情同手足,并未生出什麽“比翼雙飛、不離不棄”的心思,或是盡管情深如海,卻還願為大業放下私情,那還好說;可若是二人此情不渝,壓根插不進別人,那可就難辦了。

沈覓先去找了王妃,外邊冰天雪地,秾李樓內卻燃着銀絲碳火,猶如春日。趙诩正站着臨帖,遠遠看去,似是魏碑。

“下官見過王妃。”

沈覓剛要行禮,就被趙诩打斷了,“你已有陣子未過來了,怎麽,他們到底忍不住了,讓你來探我的口風?”

他側着臉,眼角微微挑起,倒有些微醺之态,沈覓見案旁有一酒盞,便不知趙诩方才是小酒怡情還是借酒澆愁了。

沈覓遲疑了下,決定單刀直入,“眼看着咱們離起兵也是不遠,不知揚光兄想身居何位,下官也好提早造冊安排。”

他這話說的巧妙,一是以表字相稱,不再用王妃尊號,二是自稱下官,寓意趙诩官位定在自己之上,既有探聽之意,又有效忠之情,讓人聽得熨帖以及。

趙诩瞥他眼,勾唇笑笑,“我還未與王爺商量,既然沈大人思慮周全,先我一步想到此事,不如便請沈大人辛勞一趟,直接去問王爺,讓他定奪便是了,诩無有不從。”

沈覓細細留意他神情,一派灑脫淡然,不見喜意,卻也不見傷悲。

肅王大婚之時,他品秩不夠,并未親眼得見,可後來聽聞旁人描述,說彼時肅王妃亦是這般無悲無喜,泰然自若。

他神游當場,趙诩卻也不急,徑自摹着碑文,“德秀時哲,望高世族。灼灼獨明,亭亭孤……”

這是荥陽鄭氏先祖所書《鄭文公碑》,或許傳言不虛,士族真的要大舉來投了……

“還不去找王爺?”趙诩輕聲問道。

沈覓這才如夢初醒般退了出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