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流言如同風一般,從長安城門傳遍了一百零八坊,傳遍了西市東市。

長安城的百姓對這肅王本身印象就不算太差——畢竟當年火災也好,蝗災也罷,肅王都曾遣使赈災,出了不少銀兩糧食。

再加上與肅王有關的傳言一直便不曾休止過,什麽被狠心嫡母強制塞了個男妻,趕出長安,放逐至荒涼塞北;什麽父親過世,都不敢回來吊唁,哀毀過度,大病一場,甚至還吐了血;什麽對那男妻情深意重,到現在還未納妾生子,甚至還為了這個男妻千裏奔襲,手刃仇雠。

一個本就很有些傳奇的人物,又添上了天命在身,刀槍不入的傳言,頓時在淳樸百姓的心中,猶如天神一般神光普照,熠熠生輝。

鄧翔在大明宮內聽聞此事,很有幾分氣急敗壞,“你們為何不萬箭齊發,直接将他射死?竟然任憑他大搖大擺地全身而退?”

“回陛下的話,當時好幾個人親眼所見,那箭到了他面前,真的就直直地墜下去了,那些弓弩手也慌了神,才讓他就那麽揚長而去。”回話的智囊吓得面如土色,跪伏在地,“這流言多半是軒轅小兒所傳,若不壓制下去,恐怕會動搖軍心。”

鄧翔猶如困獸一般在太極殿正中踱來踱去,“翻雲可有什麽消息?”

“太子殿下仍在江南西道,前不久與窦立軍戰過數次,各有勝負。”

“宣昭王。”鄧翔疲憊不堪。

旁邊伺候的內侍吞吞吐吐,“昭王……昭王今日游獵去了……”

鄧翔怒目圓瞪,“到了這種時候,他竟然還想着游獵?”

“皇後娘娘的千秋快到了,他是想給娘娘打些皮毛,昭王殿下也是一片孝心。”

鄧翔拍了拍眼前欄杆,“唉,我這幾個兒子,當真一言難盡……倘若大郎還在,我何苦如此憂慮!對了,小世子如何了?”

鄧翔将鄧驚雷追封為桓王,崔靜笏那便宜兒子自然便是桓王世子了。

那內侍的頭簡直快埋到地裏去,“依舊如故。”

千防萬防,最信重的兒子唯一的骨血卻被人暗害成了癡兒,鄧翔縱使心如鐵石,也禁不住黯然神傷。

Advertisement

“孝恵公主已經幾日幾夜不曾阖眼了,每日便是哀泣……”

鄧翔嘆息道:“太上皇與太皇太後呢?”

大順王朝最讓人覺得匪夷所思的是,太上皇是太皇太後的親叔叔……

“禦醫說……太上皇不太好,太皇太後只是有些郁結在心,身子骨倒是硬朗。”

鄧翔嘆息,擺擺手讓衆人下去,随即癱坐在地。

有個消息,怕是誰都不知曉——長安城的存糧最多只能再維持一月,也就是說在這一月之內,他們想逃出生天,要麽鄧翻雲能夠打敗窦立,揮師來救,要麽便是他們能靠城中兵力打敗軒轅晦的三路大軍。

無論哪一種,都恍若天方夜譚,癡人說夢。

回首看鄧氏十餘年的千秋大夢,他甚至不知到底是在哪一步出了差錯,讓鄧氏從好端端的龍興之相演變成今日的頹勢盡顯。

如今,卻只能指望鄧翻雲了。

鄧翻雲騎在馬上,此時江南正是盛夏,炎熱無比。

士兵們穿着厚重的铠甲,不少人的衣衫上都已結出白色的鹽粒。

“王爺。”旁邊的幕僚低聲道,“襲營之事,已安排妥當。”

鄧翻雲點頭,“全看今日了。”

另一邊,窦立與章天問正站在高山之上,極目遠眺,就連鄧氏的旌旗都朦胧可見。

“你為何料定他們今夜定會襲營?”章天問心情頗為不錯,甚至還荒腔走板地哼着小曲。

窦立白他一眼,“并非料定,這消息是有人透過來的。”

“也不知這鄧翻雲身邊是個什麽人,竟能接觸到如此機密。”

窦立冷笑,“這就并非你我能夠過問的了。”

“說句實話,若非此人通風報信,今夜恐怕咱們這數十萬人一個都不得善了。”章天問心有餘悸。

“可如今便不同了,咱們讓他們有去無回!”窦立目光冷肅地看着山下,忽然手一指,“他們來了。”

鄧翻雲生性謹慎,本來也做好了奇襲不成的準備,自然帶來不少精兵強将;窦立等人得到線報後,也是加緊練兵。

與岷州之戰不同,此次的越州之戰是場地地道道的硬仗,雙方皆是精銳齊出,拼盡全力。整個戰場滿眼望去,盡是一片血紅。

一開始雙方的主将還未下場,只是在場邊圍觀,到了後來,窦立先是忍不住了,幹脆從身旁侍從手中取了銀槍,身先士卒地殺了過去,讓肅軍士氣大振。

鄧翻雲看着情況不對,也拔了佩劍,“成王敗寇,假使今日敗了,不僅你們要命喪于此,你們的妻兒家小也都不能保全。兒郎們,和我一起殺!”

“殺!殺!殺!”

鄧軍滿場喊打喊殺之聲,令人膽寒。

章天問立刻讓人喊道:“休聽逆賊挑撥,肅王仁德,只要繳械投降,過往種種便既往不咎!”

鄧翻雲挑開面前一支羽箭,費力拼殺,就聽數十米外有驚慌失措的哭喊,他擡眼一看,就見無數火球從不明的地方飛出來,落到士卒身上立馬便燒起來,哪怕是士卒在地上打滾,也輕易撲滅不了,剎那間地上全是被火灼傷的鄧軍。

“什麽東西,竟如此厲害。”鄧翻雲來不及感慨,只眯着眼道:“所有人,全部貼着肅軍,我就不信他們連自己人也燒!”

這法子确有功效,投鼠忌器,肅軍立刻不再投火,甚至連羽箭也不敢如何用了。

“騎兵突擊!”窦立在遠處冷聲吩咐。

他話音一落,山丘上便出現幾隊騎兵,個個鐵甲森然,就連馬都是全部铠甲,馬頭馬腿上都裹着薄甲。

肅兵多數十人一組,騎兵前突後攻,步兵重盾固守,弓弩手躲在重盾之後萬箭齊發。

鄧氏已算将門出身,強于練兵,可與十餘年練兵不綴的肅軍比,無論軍容軍紀、陣法隊列、兵器甲胄都差了好大一截。

鄧翻雲越看越心驚,再一看自己的軍隊已如潮水般潰退,心中無限蒼涼,一字一頓道:“還不快撤!”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