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韓信一個激靈,從夢中驚醒。入眼便是營帳,帳側的連枝燈座上,燈火搖曳,閃着幽幽的光。外面十分安靜,偶爾聽聞馬匹的嘶鳴,與刀劍和铠甲的撞擊聲。

“我這是在哪裏?我不是已經死了嗎?”他掙紮着從榻上坐了起來,一時之間,頭暈眼花。但多年的軍旅生涯,他知道自己身處軍營之中。

“大王,您醒了!”伏在榻邊打盹兒的侍從欣喜地呼道。

韓信把目光轉向他,這張臉既陌生,又熟悉,正是自己的侍從阿忠。不對,他的臉似乎年輕了幾歲。但是,他當時被僞游雲夢的劉邦抓獲,帶到京城後,自覺終有一天,會死于非命,阿忠又已經結婚生子,便借故将其遣走了,他又怎會出現在這裏?

“我們這是在哪兒?”韓信撫了撫額頭,問道。

“大王,您忘了?我們正往垓下的途中啊。”阿忠的臉上既擔憂,又有些憤怒,大王近日感了風寒,還未痊愈,便接到漢王劉邦催促他進兵的命令。結果旅途勞頓,大王又發燒了。

“哦......”韓信的眼睛閃過了然,他如今應該是在行軍垓下的途中。

西楚霸王五年,也是漢五年,秋天,劉邦在張良、陳平的建議下,單方面地撕毀停戰的鴻溝協定,率兵追擊項羽主力。但在固陵被項羽打敗。劉邦一方面聯絡自己、建成侯彭越、九江王英布等諸侯,一方面繼續追擊項羽,在陳下追上了楚軍後軍。一番交戰,楚軍後軍被打散,後軍将領鐘離眛失蹤,但由于劉邦在正面戰場上,多次被項羽擊敗,不敢獨自作戰,一方面繼續追擊項羽,拖住他的主力,一方面繼續催促各諸侯進軍垓下,合圍楚軍。

而自己此時,已經被劉邦封為齊王,劉邦并許諾說,一旦破了楚軍,将陳地以東的土地都封給齊國,将睢陽以北到谷城的地方都封給彭越,督促他兩人進兵。

記得當時他沉浸在建功立業、封王裂土的興奮中,亦對在正面戰場上挫敗項羽,狠狠打那個英武得不像話的男人的臉,充滿期待。你不是瞧不起我,多次冷遇我,不采納我的建議嗎?你不是多次駁回我獨立帶兵的請求嗎?你以為你創造了巨鹿之戰、彭城之戰的輝煌,便是當世的第一名将了嗎?我韓信便要讓你知道,誰才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名将!

韓信苦笑了一下,這種心情,如今看來,是如此的遙遠,仿佛都是前世了,其實,本來就是前世。除非他剛剛做的僅僅是一場夢。但如果是夢,這夢也太真實了些,他能夠回想起夢裏的任何細節,自己被改封楚王時的失落,找到少年時接濟自己,給自己飯吃的漂母的欣喜,并以千金報答她的快意。也能記清楚被帶到京城,降封為淮陰侯的郁悶、不甘和屈辱,以及最後在長安宮鐘室,十數柄利劍刺入身體的徹骨寒冷......

“大王,您怎麽了?”

“我無事。我們現在到哪兒啦?”

“離垓下還有百裏。”

韓信白皙的面容上浮起了淡淡的紅暈,道:“傳我令,馬上停止進軍,後軍變前軍,原路撤回齊國。”

“喏!”阿忠高興地答應一聲,向帳外走去。大王總算是想通了!

Advertisement

韓信等阿忠走出賬外,才淡淡道:“項王,我既不助你,也不助劉邦,如果此次你不能突出重圍,只能歸諸于天意了。”他頓了頓,又道:“漢王,雖有前世往事,我這次,依然不助項羽,就算報答你對我的知遇之恩吧。”

“什麽?大王命令撤回齊國?”偏将陳賀、孔藂驚訝地睜大了眼。

阿忠道:“正是。”

孔藂想說點什麽,最後還是住了嘴,他和陳賀雙雙對望一眼,拱手道:“喏!”

軍令如山,當即齊軍停止行軍,後軍變前軍,開始折回齊地。韓信騎在馬上,他總覺得仿佛有一雙眼睛,在後面盯着他,目光深邃而明亮。他回頭一看,卻并無一人。

幾個時辰後。

“什麽?韓信退兵了?子房......”劉邦揮手斥退小校,求救似地看向坐在自己下首的張良,愕然道。

這消息也在張良的意料之外,按理說,韓信沒有理由退兵的啊。他一心想着封王裂土,而漢王這次許諾,将陳地以東的地方封給齊國,不僅将更多的地封給了他,更是對齊國進一步的正式承認。究竟是哪裏出錯了呢?

劉邦見張良皺眉沉思,抛了抛手中的虎符,冷笑道:“難道是那家夥想要更多的地?行,孤就再封給他......”反正只是暫時的,一旦殺了項羽,我們再走着瞧......

陳平見張良沒有說話,忙道:“大王,不如派出使者,責問齊王為何退兵?”

劉邦點點頭,道:“這樣也好,但是,垓下這邊的仗,該怎麽打?要不,讓彭越、英布先上?”原本的計劃裏,是将垓下的指揮權交給韓信,正好讓他帶的三十萬齊兵充當主力。如今項羽大約還有十萬人,都是跟随他的精銳,這樣兩虎相争,擊敗項羽的同時,同時也消耗韓信的兵力,正所謂一石二鳥之計。

張良搖頭道:“彭越、英布所帶兵力只有幾萬人,不是項羽的對手,而且,他們也未必願意當前鋒。”

劉邦“呵”了一聲,“老子還不信這個邪了!項羽現在就是一只落水狗,沒有他韓信,這仗還打不了了?!就讓周勃、柴武上!把他倆叫過來。”

周勃、柴武都是劉邦的部将,本來,在預想中,是和劉邦一起,作為韓信的後備軍,但這個時候,也只能用他們了。

“喏。”陳平答應一聲,親自去請周勃、柴武,到中軍大帳議事。

張良的眉頭卻仍未舒展。項羽現在真的是一只落水狗嗎?三年前,劉邦等諸侯率聯軍五十六萬人,趁項羽在齊地平叛之時,攻下項羽的大本營彭城,正躊躇滿志,得意洋洋之際,不料,項羽僅率三萬精騎,從齊地飛速回師彭城西面,由西向東,僅半日便擊潰聯軍,斬殺二十餘萬人,劉邦軍逃入睢水,溺死者不計其數,睢水為之斷流。如果不是忽然起了大風,飛沙走石,天昏地暗,吹亂了項羽軍陣,劉邦本人說不定都會折在那裏。他嘆了口氣,但韓信如今突然退兵,而對項羽的包圍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也只好這樣了。

垓下,楚營。

中軍大帳內,項羽居中而坐,一邊拭擦佩劍,一邊聽斥候們前來報告軍情。今年他還未滿三十歲,相貌十分英武,鼻梁高挺,長眉鳳目,眼尾微微上挑,目光炯炯有神。

“大王,大司馬周殷叛楚了,已随英布來到垓下!”

“大王,英布被劉邦封為淮南王了!”

“大王,彭越也率軍來到了垓下!”

一條條,全是壞消息,項羽的眼神不禁黯淡了一下。尤其是周殷叛楚,意味着九江、壽春已失,淮河以南也入劉邦掌握之中。跪坐在他一側的虞姬見他臉色沉重,急忙雙手奉上青銅酒爵,柔聲道:“大王。”

也許是為了行軍方便,虞姬近日也換上了男裝,男裝上又着皮甲,嬌媚中帶着些許英氣,項羽瞟了她一眼,道:“孤不渴,先擱在案上吧。”

“喏。”虞姬将酒爵輕輕放在案上。

就在此時,又一名斥候闖入大帳,道:“報!大王,齊王韓信退兵了!”

剎那間,項羽的眼睛亮若星辰,霍地站了起來,道:“此話當真?”

“正是!齊軍行到距垓下約百裏處,突然折而北上。目前不見齊軍蹤跡。”

只聽“锵”的一聲,項羽将佩劍插入劍鞘,沉聲道:“擊鼓點将!”

“喏!”

虞姬知道項羽即将安排作戰部署,連忙站了起來,正要退下,忽聽項羽不悅道:“你怎麽還穿着男裝?趕緊換下來!”

虞姬輕輕地“喏”了一聲,盈盈退入後賬,已是泫然欲涕。

迎面走來貼身侍女秋月,見她臉色不虞,急忙扶住她,安慰道:“夫人,戰事吃緊,大王一時心情不好,也是有的。”

虞姬點點頭,忍住了淚水,道:“幫我更衣。”

秋月答應一聲,一邊幫虞姬脫下皮甲,見虞姬身材消瘦,不禁道:“夫人要胖一點才好,聽我阿娘說,女人太瘦了,不容易懷孕,如今大王獨寵夫人,要是夫人能給大王添個一男半女,以後才......”

她正要說下去,卻見虞姬手撫小腹,一張臉變得煞白,急忙住了嘴。

作者有話要說:  本章最後作了修改,加了虞姬反應近四百字。今晚更第三章 。

話說,你們不覺得奇怪嗎?史書上找不到項羽子女的記載。。。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