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生存技能

末世時期的通訊在基地內有5G基站可以保障手機信號。但是出了基地,淪陷區的基站大量損毀,信號時有時無,同組的人更喜歡用無線步話機聯絡,用收音機聽基地的廣播預警消息。

除了水電等生活必須設備設施之外,老宅子裏的安防系統也是司凡凡用心最多的地方。不僅要防變異怪物,還要防人為盜搶。

災難降臨後的前三個月,是最混亂黑暗的三個月。

她當時帶着娃有驚無險算是極為幸運的第一批就進了3號基地,但聽後來被搜救隊陸續帶回來的人說,基地之外的社會秩序瀕臨崩潰。

為了争搶有限的食物,強者欺淩弱者;為了能從怪物圍困中逃脫,青壯抛棄老幼;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比比皆是。人性的惡與自私在有限的資源之下被無限放大。那些能在基地外活下來的人,不是依賴團隊的力量,就是自己有異能避世而居。

他們以老宅為堡壘,考慮的不只是撐過末世降臨最初的那三個月的混亂期,也應該儲備更多物資,将來就算遷移到1號基地內,自帶大量物資的人無論自用還是上交換貢獻點都是硬通貨,比系統中那些取不出來的錢更管用。

在夫妻兩個建設老宅子的這段時間,也沒有忽視對兒子的生存技能培訓。除了督促兒子堅持跑跑跳跳增強體能之外,司凡凡還買了一輛兒童山地車以及兒童頭盔、護膝護肘等騎行套裝。

夫妻兩個原本就有名牌山地車,結婚之初也曾騎車郊游。結果呢,司凡凡自從懷孕後就再沒碰過自行車。當初住城裏學區房的時候,王浩瀚在天氣好的時候偶爾會騎自行車上班,對于修理自行車也有一定心得,家中各種修理工具套裝也收藏了不少,如今都派上了用場。他抽空将原有的兩輛車收拾利索,又将新買的兒童山地車組裝好,認真開始教導五歲的兒子練習騎車。

王一一小時候走路不太利索的時候就已經精通滑板車了,戴着輔助輪子的自行車也會騎。不過這一次直接增加難度,兩輪自行車在起起伏伏的院子和村路上練,摔了不知道多少跟頭,終于練成了絕技。

不得不承認小孩子學東西快,王一一的身高體重不達标,但是身體很靈活,山地車學會了之後更是如魚得水,山上土路溝溝坎坎,人家能如履平地,速度比大人跑着也不差了。

王一一有了這輛自行車,關鍵時刻逃命跑路,多少也能占點優勢。

接下來的常規生存技能都在郊野幼兒園學習,人家教導的比司凡凡專業多了,有的時候兒子放學回來,還要給媽媽糾正一些常識錯誤。比如野外如何生火,如何用簡易裝置過濾取得幹淨的水源。

上輩子司凡凡是微弱的水系異能,能夠将清水從污水中提取出來,制作成品可供直接飲用,只是這異能等級低,她每天淨化水源充其量兩個小時,異能就瀕臨枯竭,必須休息将近二十個小時才能緩過來。如果污水污染度高,她能生産的淨水量也會縮小。

不過這種能力這輩子還能否覺醒,什麽時候可以覺醒都不好說。她必須做最壞的打算,因此在老宅子的水源設備上也下了不少功夫。

實際上五一期間這十多天,即使有王浩瀚賣苦力做土建的活,只能是勉強幹了大面上的那些工作。老宅子其他的工程活計,一些不用太大力量便能完成的,司凡凡都是自己親力親為。實在做不了,等周六日老公在家的時候再弄。

她堅決不請外人,不願意自家這個“隐居點”太早的暴露。何況她本身是對設計和工程都門清,除了幹活有點慢缺少熟練度之外,基本理論都過硬。再者老宅子追求的是安全穩固,美觀之類的倒在其次了。

Advertisement

幹活也是鍛煉體能的一種方式。司凡凡這時再顧不得什麽精致小白領的形象,直接搞了幾套結實耐磨的迷彩服,以及一些勞保用品,自己穿不了用不完,将來這都是能兌換貢獻點的優質物資呢。要知道基地會大搞建設,普通人想要參加勞動換取貢獻點,穿着日常衣服幹活磨損率太高。每天勤奮工作賺到的貢獻點肯定拿去買吃喝,誰舍得買衣服穿。

整個五月,司凡凡瘦了十多斤,原來低頭能見的雙下巴再也看不到了。皮膚黑了一個色號,不梳妝穿迷彩服的時候,與工地上幹活的村婦乍一看沒什麽兩樣。不過女生的化妝術就像易容一樣神奇。每天早晚接送王一一上下幼兒園的時候,司凡凡還是精心僞裝修飾一番的,開着皮卡或大切,衣着得體自信而健美,絕不丢娃的面子。

到了五月底,王浩瀚結束年假回單位的時候,整個人也瘦了一圈,臉更是黑了不少,眼鏡也摘了。同事都以為他在米國加州曬太陽去了。他也默認了這種說辭沒有辯解,不過心裏清楚,自己的體能已經基本恢複到了大學剛畢業那會兒,掄起工兵鏟或者司凡凡家裏的祖傳切西瓜刀,劈砍的力道肯定比沒練過的人要大多了。

王浩瀚在國企大銀行的機關工作,負責的是審批貸款的業務。每天都是上億的大貸款流程走到他這裏,他做某一部分的核查審批。今天他一如既往打開自己的審批任務,赫然發現某著名的水産企業申請巨額的貸款。給出的理由是其養殖的海産大面積死亡,需要重新補苗,并增加基礎設施保障。

他每天都批好多類似的業務,根本很少上心關注。這次恰逢休假完畢剛回來工作,積極性比沒休假高許多,所有資料都認真點開看,再聯系上輩子知道的情況,這才發現了端倪。

發生海産大面積死亡的養殖場所在位置,與上一世王浩瀚所知的末世第二個預兆爆發點相距不遠。他急忙給司凡凡發了個微信,讓她查看一下相關新聞報道。如果能翻牆到境外的網站,最好直接下載原文,找翻譯給議一下對照,準确獲取一手信息。

司凡凡在地圖上找到那個定位之後,再放大到全球地圖的範圍內,按照記憶中的第二個預兆相關信息,搜索資料。

這個事件初看起來像是海洋生态災難,源于北方某個大國海域污染産生了大量奇怪的浮游生物,也有說是早幾年的另一國核電站洩露事故造成的影響,随着洋流運動終于禍及到了那片海域。

紅色海潮來的快也去的快,等到引起相關機構重視的時候,只能從遭災的海産養殖區域找到零星的殘骸。就像是所有海産品都脫網跑路了一樣。

當然随着調查的不斷深入,有機構發現海産并沒有跑路,而是就地被吃幹抹淨了。至于是誰幹的,尚不清楚。也有陰謀論者指責說某大國在測試生物武器,沒控制好演變出了生态災難。還有甩鍋給半島上的金氏王朝的。

國際輿論沸騰了幾天,卻被其他天災**的新聞逐漸給壓了下去。等到這家著名的水産企業遞交的貸款資料傳遞到王浩瀚面前的這天,早過去了一個多月。

這樣一算,有關末世的第二個預兆也提前了将近一個月呢。

司凡凡心頭一緊,購物的計劃必須加快了。前段時間她怕大量購買食品藥品等物資引發某些好事者的關注,不敢在代售點一次性接收太多的貨,每日的采購量都是有計劃有控制的。

尤其是那些在超市裏能買到的東西,她肯定不網購。都是開車到附近的各大城鎮超市裏一點點買。趁機還去了1號基地未來有可能被圈到的村鎮範圍內踏勘道路,繪制了各種物資點的安全可達路徑。

她今天在這個鎮子的某個超市買糧食,明天到那個鎮子的藥店采購一些常用藥品,網購的則是一些原産地不在帝都,保質期極長的海鮮幹貨、肉幹、果蔬幹和各種獨立包裝方便食品。

她不僅采購食品,還收購了一些北方地區常見的蔬菜種子、農耕種植的物資。這種東西在末世之中是無價寶。

現代農業,許多産品自身是沒有繁殖力的,比如糧食作物、果蔬,直接将吃完的果核種植在土地中要麽無法發芽,就算能長也不是你吃的那種東西了。種子,就算她自己不會種,未來也能上交換得大量貢獻點。

原本在城裏學區房的那些家當,司凡凡将能移動的都搬來了老宅子,特別是紙質的書籍。這是她父親去世時留下的東西。她的父母都是大學畢業的知識分子,一輩子省吃儉用,錢都買了書。包括建國初期艱苦奮鬥的大量實用經驗、生活場景描述、愛國教育、防生化襲擊的理論指導思想等等在如今網絡上很少被提及的內容。

這些紙質書籍在電力不足、精神和物質生活都很匮乏的末世時代,是很受追捧的讀物。當然前提是将來他們真能把書帶走。

搬家的時候,這些書占了半輛箱式貨車的空間,用他們自己的皮卡起碼要拉好幾趟。司凡凡特意将老宅子改出一間書庫,存放這些書。地位已經僅次于存食物的大菜窖了。

她早就想好了,她囤的這些物資将來若是一次帶不走,就都分別封存好,改日有機會将儲存位置提供給基地搜救隊的人,讓他們組織人員來取也行。

到目前顯現的征兆都是不可逆的,夫妻兩人覺得末世似乎真的無法避免,甚至會提前降臨了。

六月初,王浩瀚意外的收到了姐姐王浩淼的郵件。上輩子,到死他都沒聯系上姐姐一家,這輩子卻因為他之前主動發的郵件,竟然得到了反饋。不過姐姐回複的郵件內容實在有點不知所雲的奇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