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60.路是走出來的

籌備一個月後,紀實片也正式開機了。對于合作的劇組,其實也是一種宣傳廣告,根據劇組的要求,紀實片裏也會着重提到一些劇情問題,對制片方、投資商也會有軟廣告的加入。

開機第一天,衛一全帶着許青回了一趟許青住了十年的小巷子裏,許青戴着那副形象猥-瑣的口罩,戴着平光眼鏡和鴨舌帽,盡量僞裝自己,和衛一全去油條店吃了油條豆漿。

衛一全這貼心的舉動,令許青很是感動,不過最後結賬的時候還是被老板娘認了出來,畢竟看着許青這麽多年,許青一個背影老板娘就能一眼認出。

好在時間尚早,店裏還沒多少人,許青摘了口罩笑着跟老板娘閑聊了一會兒,又給她的女兒簽了個名,老板娘眼眶紅紅地說:“好孩子啊,真是個好孩子。”

衛一全站在旁邊,老板娘大概以為他是許青的老板什麽的,忙道:“許青是個好孩子,又肯吃苦又肯努力,從來不抱怨,他做這行很久了,很有經驗的。”

衛一全笑着點點頭:“我知道。”

老板娘哎哎兩聲,似乎也很唏噓,許青臨走前她還囑咐道:“好不容易闖出來了,可千萬要珍惜啊。”

上了車,許青看着油條店的招牌發呆,一個年輕小夥子穿着店裏的制服,騎着送餐車回來,瘦小的背影讓他一瞬間像是看到了幾個月前的自己。

衛一全拍了拍他的肩膀,許青深吸口氣,看了眼時間:“差不多了,走吧。”

對于許青到底是做主持人,跟蹤采訪就行,還是參與其中,這件事尚無定論。于是衛一全讓許青兩樣都先試試,看哪種效果更好。

許青先試參與其中的部分,他們驅車來到城外一座影視城裏,這裏正在拍一部民國片,導演和衛一全也是老相識了,特別有藝術範的蓄着個大胡子,還把胡子編了個小辮子墜在下巴上。

他戴着墨鏡,墨鏡片翻了起來,見衛一全他們來了,匆匆打了個招呼,就繼續看監控去了。

助理跑上來道:“衛導你們随意就行,有事您再吩咐,這是我電話……”

助理遞上名片,衛一全接過道了聲謝。

紀實片不需要太多的工作人員随行,衛一全親自出馬其實只是為了陪着許青而已。

衛一全跟着助理轉了一圈,又将之前手裏定下的幾個要跟蹤的人員找到,他站在原地想了一下,跟許青和攝影師說:“他們一會兒要拍巷戰,就從那兒開始吧。”

攝影師道:“我就随便拍吧,到時候再剪輯。”

“行。”衛一全拍拍他肩膀,“你是拍紀實片的行家了,你看着辦。”

攝影師是衛一全專門請來的,對方比了個OK的手勢,轉頭跟許青道:“咱們随便看看,我就跟着你,你做你的事,不用特別管我。介紹東西的時候你要躲開一點鏡頭,懂?”

這攝影師姓廖,體型高大,扛着攝影機跟玩似的,單臂舉着機器,另一只手跟許青指揮:“我會自己找機位,你不要亂晃就行。”

許青點點頭:“有什麽問題您直接告訴我,我會調整。”

這就算開機了,許青也是頭一回,一開始有些別扭,但很快他就融入進了自己的世界裏。

這個影視城他也來過許多次了,C城是個經常有劇組來的地方,這也是他為什麽會跟着便宜師傅跑來C城的原因,也幸好是在C城,他被狄家算計的時候,哪怕沒辦法跟組全國各處跑動,本地還是有許多群演的機會。

眼下準備時間還很充分,他帶着攝影師進了化妝間和道具服裝間,挨個介紹劇組裏需要用到的東西,這些東西是怎麽來的等等……

服裝間裏有許多各式各樣的衣服,服裝師還在現場進行修改,許青了解這行,基本不需要采訪到工作人員,他自己就能挨個進行介紹和解釋。

偶爾遇到熟悉的場工和道具師,許青還會跟他們打招呼,幾人随意閑談,順便聊了聊這部戲是講什麽的,也算是提供了一個宣傳機會。

衛一全一直跟着許青,他站在攝像機後頭,難得不是通過監控器去看許青的一舉一動,在自然的光線下看許青,對方身上的氣質變化就顯得格外明顯了。

他回到自己闖蕩多年的世界裏,他對這裏了如指掌,那種顯而易見的自信、感慨和偶爾流露出的複雜眼神,以及急于和衛一全等人分享的那些可愛的小故事都讓他顯得十分朝氣蓬勃。

許青在服裝間裏選了一套簡單的民國時期的學生服,黑色立領衣,還有一個小書包和帽子,他穿好了跑出去,很快找到了巷戰的位置。

這幕戲是講述戰争開始的一瞬,所有人都被突如其來的爆炸給吓住了,有炸彈不停從天空掉下,埋伏的士兵在巷子口展開了一場槍戰。

巷子裏還有普通的老百姓們,他們一邊躲避,一邊慘叫,血肉橫飛,襯托戰争的殘忍。

許青站在群演之中,被化妝師拉着在臉上化出髒兮兮的泥灰和血污的樣子,他的前頭還有一些老弱婦孺,有抱着小孩兒的,還有挎着籃子買菜的,還有幾個同樣穿着學生服的男男女女。

許青站在人群裏,這一瞬間就有種回到自己還在做群演時的感覺了:無休止的等待,精疲力盡的奔跑,一天不到五十元的薪資;他心裏還得挂念着給姐姐彙錢,給父母還債。那種心酸又隐忍的感情從心底一下升了起來——每一日都期望着在自己身上會有什麽變化,每一日太陽還是照常升起,照常落下。

他正發呆,衛一全在後頭叫了他一聲。

他回過神來,看到了那幾個要着重介紹的群演,正同樣擠在人群之中。

巷戰還在準備,許青知道他們早早在這裏集合等着,說不定就要等上幾個小時,他從人群裏擠過去,跟那幾個群演打招呼。

這幾個都是專業跟組的,又稱“龍套”,和在當地召集的群演不一樣,薪資卻差不了多少。

許青擠過去跟他們打招呼,他們穿着不同的服裝,看了眼攝像機,有些不大好意思。

許青跟他們閑聊了一會兒,其中一個人是個職業龍套,已經做了快五年的時間了。

還有一個是新來的,從G城來的,路途遙遠,黑眼圈很重明顯沒有睡醒,想必是早上四、五點就趕來了。

新來的那位還不到二十歲,許青跟他聊天:“怎麽想着跑這兒來了?”

“我念的是廚師學校,”年輕人道,“但我不想做廚師,我就喜歡演戲,當年我們家沒錢送我學藝術啊演戲啊啥的,我就存了點錢自己來了。”

“今年多大了?”

“十九。”

許青笑着打趣:“我也是群演出身的,我可以告訴你,做廚師比做這行好。”

那人嘎嘎笑起來,聲音清脆:“您別逗我了,我認識您,您是許青。”

許青驚訝:“啊?你認識我?”

他又笑着對鏡頭眨巴眼:“我有這麽紅了嗎?”

旁邊幾個群演都笑起來:“群演裏都知道您啊,群演十年,終于闖出個名堂了,好勵志的。”

那年輕人也點頭:“其實我也聽人家說過,群演十五年、二十年,甚至一輩子的都有,能出人頭地的都不容易,我很佩服您的。”

旁邊一中年人突然插-嘴道:“像你們這種小娃娃,也就趁着年輕出來闖闖了。闖出個名堂了還好,闖不出名堂,該回哪兒去回哪兒去吧,也別跟這死犟。”

中年人看了許青一眼:“出人頭地的畢竟是少數人,不是每個人都剛好有那個運氣,有時候你不認命不行啊。”

許青笑了笑,沒說話,那年輕人不服氣了:“堅持不一定會成功,但放棄一定會失敗!”

中年人嗤笑一聲,搖搖頭,不說話了。

許青知道,大概每一個過來人都會這樣勸新來的,因為每一個過來人都曾和他們一樣懷抱過熱烈的夢想,但歲月殘忍地洗刷掉了他們的執着和信念,他們其實也都是好心勸告,希望這些新人不要像他們一樣受傷罷了。

但如果年輕人會聽老人的勸,這世上就沒那麽多麻煩事了。

每一條路都得靠自己走出來,自己不去試過,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年輕人道:“許哥,您就是我的偶像。”

許青笑起來:“謝謝,這是我的榮幸。”

一上午許青跟那些群演聊天,一等就是幾個小時過去了,正午的日頭越來越曬,好些人受不了地蹲下來,努力朝陰涼處躲去,衛一全去買了冰水來,許青拿着冰水,想:曾經的自己和這些人一樣,哪裏敢擅自離開去買什麽水?

這一走,有得是人補上來,也可能突然開拍,自己沒趕上,就錯過了一次機會。

哪怕實拍裏根本沒自己露臉的機會,那也是一次都不敢錯過的。

幾分鐘,十分鐘的一場戲,就這麽足足等了幾個小時,開拍的時候大家都被曬得暈頭轉向,導演助理拿着廣播喊:“咱們争取一條就過啊,這裏是有炸彈落下來的,要擋着臉擋着頭跑,有帶傷妝的,記得要摔倒,不要一個勁地瞎跑啊!”

助理喊了兩遍,确定大家都記住了之後才正式開始。

許青扯開衣領,将裏頭的襯衣也扯歪了一點,擡手扶住了帽子。旁邊的年輕人是帶傷妝的,奇怪地看他:“許哥您在做什麽?”

“你要理解場景,讓它符合正常邏輯,不要助理說什麽你才做什麽,”許青教他,“比如說激烈奔跑你的帽子肯定會掉,衣領肯定會被書包帶子拉歪,懂我意思嗎?”

年輕人忙點頭,又道:“那,那我呢?”

許青看了看他:“你臉上有淤青和擦傷,那肯定是摔的,所以你一會兒跑幾步就摔,記得要把擦傷那一邊兒挨地,你帽子就別扶了,摔的時候能把帽子摔遠一點更好。”

年輕人忙點頭又點頭,脖子都快晃斷了。

衛一全看許青瞬間認真起來的樣子,忍不住勾起了嘴角,他和攝影師不能在巷子裏跟着,于是退到了導演那邊。

大胡子導演看着監控器:“你們那個許青不錯,入戲很快,我下一部戲的主角在談了,感覺他還挺适合的。”

衛一全得意道:“你眼光不錯啊。”

大胡子導演:“……”

一整天拍下來,許青一會兒是傷員,一會兒是街上拉着空車跑來跑去的車夫,一會兒又是坐在茶館裏喝茶看報的普通人。

等下戲的時候,他已經是一身的汗臭味。

他不讓衛一全靠近自己,随意地拿衣服下擺擦了把臉上的汗,衛一全無奈,只得去賓館要了間房,讓他先去洗澡換衣服。

二人離開的時候,那年輕人還跑來跟許青要了簽名,許青低頭簽名的時候,那年輕人看看他,又看看衛一全,小聲道:“許哥,剛剛有人跟我說,您之所以能紅,其實是因為……”

他頓了頓:“其實是因為找到了好的靠山,他們說什麽努力堅持都是假的,有錢有權才是真的。”

年輕人眼裏閃着希望的光:“您不是這樣的,對不對?”

衛一全蹙眉,正想問他是誰說得這些話,被許青輕輕攔住了。

許青道:“我從沒做過違背我良心的事,我行得端站得直。”

年輕人松了口氣,笑起來:“我就知道……”

許青又道:“但他們也不算說錯。”

年輕人一愣。

許青拉過衛一全:“如果沒有衛導支持,我也不會有這麽多的機會。”

年輕人喃喃:“但那是因為您……您……”

許青并未對他解釋,将簽好的本子遞給他,笑着道:“好好加油吧。”

作者有話要說:

注:紀實片的描寫參考的是黑龍江衛視的人文紀實節目《龍套》。大家感興趣的話也可以搜來看,可以了解劇組的一些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