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薛鴻馬拉松比賽的視頻投稿了視頻網站的一個活動,拿了頭等獎,最終獲得了近兩萬的獎金。

他的粉絲興奮地到處替他宣傳,一時之間人氣暴漲。

可能人人都需要一份精神食糧,只是看着薛鴻奮力奔跑的過程,就知道他為了達到終點付出了多少努力。

自那以後很多年,每當林奕青回想起高中,他幾乎想不起來有關自己的任何事。有着鮮活印象的,永遠都是有關薛鴻的。

薛鴻第一次去比賽,第一個破百萬點擊的視頻。第一次去旅行,第一次滑雪,第一次游泳。

高考之前的所有努力,薛鴻一點一滴的成長都是在林奕青的陪同下進行的。甚至于在未來的選擇上,薛鴻也幾乎完全依賴于林奕青。

對于選擇哪所大學薛鴻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不和林奕青分開。

高三以後,林奕青申請了保送資格,是一所師範類非常好的大學,然而在全國來看并不能算是頂尖學府。

班主任不能理解,他以為林奕青會選擇更高的目标,即使是保送,那樣的師範大學也實在是過于求穩了。

被勸了數次林奕青也沒有改變計劃,保送名額确定下來以後,他的高三生活反而輕松下來。

學校不用去了,他幾乎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幫助薛鴻經營網絡上的社交賬號,照顧薛鴻的日常生活,輔導他的學習。

漸漸地,林奕青意識到自己已經不再能滿足薛鴻。站在薛鴻身旁,他需要用盡力氣才能維持住一個溫和無害的形象。

因為是薛鴻最好的朋友,他需要對每一個喜歡薛鴻的人表達出友善。然而事實上除了薛鴻以外的人,他絲毫都不想關心。他是那麽呆板無趣,冷漠自私。可他日常裏所表現出的陽光積極向上,又是那麽毫無破綻。以至于他常常在深夜都會懷疑自己做了什麽夢,永遠也醒不過來。

林奕青想不到有什麽人能理解他這種異于常人的心理。他已經不愁吃穿,足夠優秀,有着大好的未來,可他寧願把自己完全封閉起來。他不在乎那些贊賞,也不在乎任何人的質疑。

他麻木地看待很多人和事。只有薛鴻是例外,只有在面對薛鴻的時候,他不用勉強自己,也能嘴角露出微笑。

薛鴻太單純了,永遠都不可能知道他這副皮囊之下是多麽醜陋的一顆心。像被廢棄的蜘蛛網,上面沾滿了死掉的昆蟲,腐朽而殘缺。

Advertisement

真正的高考成績出來以後,林奕青理綜滿分,各科成績加在一起和省狀元一分之差。

然而當有人詢問他去了哪所大學,答案卻不盡人意。

給了林奕青無數特權的班主任無比失望,姑姑一家也是失望至極,粉絲也沒人能理解林奕青。

他們讨論着,認為林奕青是承受不住壓力,要麽就是高考本就是超常發揮。什麽學霸,不過是經營出來的虛假人設。

只有薛鴻,是發自內心地恭喜林奕青。他因為林奕青以後能當老師而高興,因為兩人能繼續在同一所大學上學而高興。

林奕青絲毫不在意網絡上的議論紛紛。他沒辦法像薛鴻一樣把粉絲當成是朋友。他只是因為需要粉絲賺錢,才用心經營出一個形象。就像那些人說的,學習不過是一個人設。

為了拍視頻而精心整理的書桌,是林奕青完全不需要的東西。拍美食視頻的時候也是,他其實吃什麽都一樣,只要是能吃飽,任何食物在他嘴裏都沒差別。裝出一副對生活品質有所追求的樣子讓他覺得很累。關掉攝像頭,苦行僧一樣的生活才是真實的他。

高考以後,他不再打算繼續維持網上的人設,他最後發了條微博,說了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他的支持,他以後要認真生活,不再玩微博也不再發視頻。

很多人紛紛留言,說他心态不好,說他從小寄人籬下父母走得早果然經不起挫折。一味只想走最安逸的路,不配有那麽多粉絲。

林奕青絲毫不在意,他在忙着幫薛鴻聯絡簽約。薛鴻對這個世界總有那麽多的好奇之心,他是很熱愛通過視頻這種方式和人分享他看到的一切的。

高中畢業以後,來尋求簽約的人更多了。林奕青仔細斟酌,每一個都細談過,最終選定了一家工作室。雖然只初步計劃簽定一年的合約,但他們還是詳細列舉了各項的要求。

那個工作室內也有知名度很高的一個網紅,是做戶外旅游專題的,還有幾個網紅有極限運動的,美食的,整體的資源很适合薛鴻以後的發展。

林奕青和負責人商談的時候,非常誠懇地表明薛鴻心思單純,适合緩慢平穩的發展,并不适合一夜爆紅那種路線。

他至今也沒有讓薛鴻直播超過半小時,薛鴻無意中就會說了不該說的話,雖然他的粉絲很維護他,但難免會引起争議。

越多人關注,就越有人故意曲解薛鴻的意思,帶歪很多粉絲。有時候都很難分清楚是黑粉還是真粉。要花心思管理粉絲真的是件耗時耗力的事情,尤其是林奕青非常反感與人打交道。

最後一次面談,林奕青帶着薛鴻去了那家工作室。

對方拿出一份适合薛鴻的人設和路線,要仔細和他們商談,顯得誠意十足。

他們又商定了不少細節,在薛鴻去大學報道之前,終于簽約了這家工作室。

林奕青松了一口氣。薛鴻有了經紀人,有了專業的拍攝團隊,有了專業的助理,就不再需要他去打理那些事。從此以後他可以專心沉浸在他自己的世界裏。

他們用了幾天時間,在大學附近租了一個兩居室,方便薛鴻的工作。

臨要搬家,住過近三年的房子要全部清理打包。

一件一件的物品,光是兩人的獎牌獎狀就整整封了一個箱子。

依舊毫無音信的徐巍,他所有的東西終于徹底被封印在了箱內。

林奕青已經不再能從薛鴻的臉上看出他對此有什麽感受。

實在是太久了。三年的時間,其實仔細想想,徐巍和他們在一起,也不過只是短短的一個學期。

再刻骨銘心,現在又能記多少在心裏?

林奕青真的已經想不起來徐巍的聲音了,恐怕徐巍現在站在他面前,他也不一定能夠百分百地認出來。

用了兩天的時間搬家。新家由薛鴻的助理和他們一起整理。那是個體型有些偏胖的剛畢業大學生,熱愛攝影和旅游,和薛鴻很合得來,叫吳剛,但他更習慣別人叫他胖哥。

林奕青不再和薛鴻一個房間。

薛鴻雖然多少有些失落,但也開玩笑地說道林奕青終于能有私人空間了。

林奕青只是笑笑。

開學以後,林奕青就開始當家教,每個月給姑姑一家彙去三千塊錢。

他整日奔波于城市之中,倒是身體變得好了不少。

大學的生活讓他真正感受到了什麽是自由。

上課他可以盡可能地坐在角落,學期過半,他連同班同學都認不出幾個,宿舍更是只去過一次。

他的床鋪被放滿了行李和亂七八糟的衣服。

一個兄弟猛地見他在宿舍中出現,愣了一番才不好意思地說以為他不會回來住了。

林奕青看不出任何情緒,說自己只是來辦些手續,順道看看。

“下學期學校就不要求必須住宿了,我到時候會申請退宿的。”

那個男生撓撓頭,正不知道該和林奕青說什麽,就見林奕青已經轉身走了。

他剛走了沒多久,陸陸續續有人回來。

幾人讨論起林奕青,都覺得是個神人。從不見他主動與人打交道,住在校外,簡直太神隐了。

這天,林奕青回到家中發現薛鴻不在。正巧姑姑來電話,說家裏有急事讓他回去一趟,林奕青只好打車回家。

穿過半個城區,到了家裏,弟弟妹妹都不在,姑姑姑父很是鄭重地坐在客廳的飯桌。

“奕青啊,你先坐。”姑父先開口說道。

家裏但凡有什麽大事,幾乎都是姑父做主。

林奕青想到上次打電話的時候姑姑提到家裏要拆遷了,心中多少了然。

“你現在也上了大學了,也是大人了,每個月都給家裏錢,是個好孩子。”

姑父說着,抽了口煙,猶豫一番,還是直切主題。

“現在拆遷,你是成年人,咱們家能再分一套房。可這再多一套房,就得多要不少錢。咱們家現在就在猶豫,是要一套大房子還是兩套小房子。”

在本地,多少人就等着拆遷發財。一套房,就是幾百萬,這些年姑父和姑姑一直等的就是拆遷。

年輕人買房根本買不起,辛辛苦苦工作一年不吃不喝也未必買得起一個衛生間的面積。姑姑姑父當然是想趁此機會,分得兩套房。

可這房,雖然現在是以林奕青的名義分得,将來還是得給弟弟妹妹。

他心裏清楚得很,但還是裝出一副着急的樣子,問姑姑:“那要怎麽辦,家裏需要多少錢?”

姑姑等着就是這句話,“還得差十多萬呢,這已經是你姑父去借了好多人了。”

十幾萬,現在的林奕青還真得拿地出來,可他沒有一口答應。

他蹙着眉頭,開始和姑父解釋,“我現在上大學,學費是全免的,每周都去補課,現在帶了兩個學生,我最多再帶一個,還有高中時候積攢下來的一些,再給我一個月時間,能湊出個三萬塊。”

姑姑一聽這話,已是滿臉失望。都說林奕青有出息,可他高考考了個狀元分數,就上了個師範大學。

當老師這點錢,哪比的上社會精英動不動年薪幾百萬?

要到家裏用錢了,每個月那點錢實在也不夠看。

姑父也是唉聲嘆氣,原本以為借此機會家裏就能富貴不愁,可機會擺在面前了卻也抓不住。只可惜林奕青太小了,剛上大學,怎麽可能一下子賺那麽多錢。

其實這些年林奕青從高中起就沒有管家裏要過錢,還經常給家裏錢,上了大學更是如此,已經是多少人羨慕。

可人心總是不滿足的,就離那一套未來價值幾百萬的房差了十幾萬,誰能這時候忍心放手?

林奕青當天回去以後,還真多接了一份家教工作。給一個家裏條件非常好的學生補課。

一個小時給到了四百,就因為他是高考理綜滿分的分數。

林奕青用心教他,雖然這個男生性格嚣張跋扈,但林奕青耐心很足,不管對方是什麽态度,他課照樣講,每一個知識點都一定磨到對方學會為止。

一個月後,這位學生成績進步很大,他爸媽十分感激,要求林奕青辭掉其他的家教工作,只給這位學生講課,并且給林奕青包了一份紅包,足有五萬。

林奕青并不看重這些錢,可能他當家教的時間去用來寫會賺得更多。

但他還是收下了,并且把這五萬塊給了姑姑一家。

電話裏,他說這是自己能拿出最多的錢了,已經是和幾位同學借過的。

姑姑在電話裏高興得幾乎喜極而泣。

全程聽了林奕青打電話的薛鴻,此時就在啃西瓜。

他呆愣愣地看着林奕青,問他:“你和誰借錢了?”

林奕青不答,反問薛鴻:“你想過要買套房子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