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劉老師, 我會加油的!”

“既然決心要回國家隊, 就好好幹,別給咱們北大丢人。”

聞嘉剛剛辦完休學手續從學工處辦公室出來, 面對窗前密密的爬山虎, 長長出了一口氣。

在經過深思熟慮和适應性訓練後,聞嘉決定回歸國家隊,轉項雙人滑項目。

要想回歸國家隊, 聞嘉的檔案就要從北大轉回國家隊。全日制本科的學習不允許檔案不在學校, 所以聞嘉只能辦理休學。

聞嘉回歸國家隊屬于先斬後奏的行為。在辦理完休學後, 聞嘉坐上了回家的高鐵準備面對面向父母坦白。

肖嶼本想跟着一起回去,也順便看看母親和妹妹, 但奈何剛從美國回來就要封閉集訓備戰花滑大獎賽中國杯。

聞嘉晚上六點到達沈陽北站,沒有通知父母, 自己打車回去。拖着行李箱好不容易走到自家門前, 聞嘉深吸了一口氣,開始敲門。

“誰啊?”聞媽媽的聲音從門內傳來, 聞嘉瞬間有些緊張。

門一打開,聞嘉趕快放心行李箱,給母親一個大大的熊抱。

“媽,是我!”聞嘉的聲音把在廚房做飯的聞爸也吸引出來了。

“乖女兒,你怎麽突然回來了?”

聞嘉一臉嬌嗔“怎麽,不歡迎我回來?”

聞爸趕忙擺手否認“哪有,爸爸想你還來不及,只是,只是咱們不能逃課啊。”

聞媽一把把聞嘉拉進門“進門說, 你們爺倆在門口像啥話。”

飯桌上已經擺好了聞嘉最愛的的東北亂炖, 聞嘉吸了一口口水。趕的真巧, 剛好飯點~

Advertisement

“乖女兒,你坐着,爸再去給你做一個拔絲地瓜。”女兒回來了,爸爸想方設法地想要展示廚藝。

“爸,我在車上吃過了,這些菜夠了。我在北京好久沒有吃過經典的東北亂炖了。”聞嘉把父親按在座位上,自己去廚房盛飯去了。

吃飯的時候不講事情,這是飯桌上的規矩,所以聞爸聞媽也沒問聞嘉為什麽周三突然回家。

聞嘉悶頭扒飯,一邊嘴巴快速的動着,一邊腦袋快速的動着,思考一會兒怎麽向父母解釋。

吃完飯,聞嘉端着飯碗想去廚房借着洗碗再裝會兒死。

“嘉嘉,到客廳來,洗碗有爸爸。”聞媽威嚴的聲音傳來,聞嘉頓覺不妙,磨磨蹭蹭地挪到客廳去了。

“剛剛吃飯的時候我沒問,現在可以告訴媽媽了吧,發生了什麽?為什麽突然周中回來?”

聞嘉支支吾吾,不知道怎麽開口“也沒什麽,我就是想你們了。”

陸雨潔立刻神情嚴肅“嘉嘉,你不用和媽媽撒謊,你一撒謊就會咬指甲,這麽多年習慣都還沒變。”

聞嘉就知道什麽事情都騙不過母親“那我說了,你別生氣。”

聞媽點點頭“只要不做違法犯罪的事情,我都不會生氣。畢竟你是成年人了,可以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聞嘉深吸了一口氣,似乎用盡了全身的力氣“媽,我回國家隊了。”

與預料中的狂風暴雨不同,聞媽表現的異常冷靜。

“媽知道你一直沒有放下花滑,雖然從理智上我不支持你回去,但是從感情上我們全家都支持你的選擇。”

這時聞爸從廚房裏走出來“你媽就是刀子嘴豆腐心,你用過的所有冰鞋你媽每周都拿出來擦一次。你穿過的表演服裝,你媽媽都幹洗後疊得整整齊齊放衣櫃裏了。”

聞嘉一瞬間眼淚就繃不住了,撲到媽媽身上。她就知道,無論自己背負了多大的壓力,家永遠是自己的港灣。

聞媽媽一邊拍着聞嘉的背,一邊說到“但是有一條媽媽先說好,請先保護好自己。媽媽不能承受再一次接到電話告訴我你重傷的消息了。”

聞嘉冒着鼻涕泡,答應着“好,我會照顧好自己的。”

在家裏只待了兩天,去看了家裏四位老人,聞嘉就要啓程去基地報道了。

聞嘉不想讓人來接,所以沒有告訴教練自己什麽時候到達基地。

當她走到基地門口的那一刻,她突然覺得身上的某個枷鎖全部卸掉了。

單人滑再見~雙人滑,聞嘉來了!

聞嘉到基地時,晚訓已經結束,到了休息的時間。為了方便聞嘉适應環境,教練把她安排到了和張曉舟一間房。

作為老隊友,張曉舟熟悉聞嘉的生活習慣,早就替她收拾好了床鋪。

兩個女生見面,自是聊不完的話題。怕聞嘉尴尬,張曉舟主動提起肖嶼“我當年對肖嶼師兄完全是對強者的崇拜,現在看來完全不是愛情。我現在喜歡可愛溫柔的師弟!我等着你給我介紹北大優質男生呢!”

兩個女生笑鬧做一團,那些青春期打在心裏的結就這樣一筆勾銷了。

第二天早訓,聞嘉就要見到自己的雙人滑搭檔了,趙指導提前在微信上通過氣,說是自己的熟人。可聞嘉絞盡腦汁也沒想到自己的哪位熟人會練雙人滑。

一走進訓練場,聞嘉就看到了肖嶼。已經有一周沒有見到男朋友的她快步跑了過去。

後來又意識到這裏是在基地裏,又慢下了腳步,裝模作樣地和肖嶼打招呼“肖師兄,早上好。”

然後又用兩個人才能聽到的聲音咬牙切齒地說“你還不回去訓練,跑過來看我雙人滑不怕被教練罵啊。”

雖然語氣裏含着埋怨,但是聞嘉心裏是甜滋滋的,第一天報道可以看到男朋友簡直是不能再幸福了。

肖嶼在後面一臉得逞的笑,可惜聞嘉背對着完全沒有看到。

這時雙人滑的指導趙際從外面走了進來“正好,你倆都在,不用多介紹了,你倆老隊友了。”

聞嘉聽的是雲裏霧裏,啥老隊友不用介紹啊。

趙際拉着聞嘉向肖嶼那邊走去“還愣着幹嘛,這就是你雙人滑的搭檔,肖嶼師兄。隊裏可是為你用盡了心血啊,給你配了世界冠軍基本的搭檔。”

趙際後面再說什麽聞嘉早已聽不見,腦子裏成了一團亂麻“自己的雙人滑搭檔怎麽會是肖嶼呢?”“他不會為了自己不滑單人了吧?”“隊裏怎麽會同意他轉雙人呢?”

而另一邊的肖嶼則是一臉正經“師妹你好,今後我倆就是雙人滑搭檔了,請多多關照。”

肖嶼胸有成竹的樣子,一看就是早有預謀。實際上能成為聞嘉的搭檔他确實是早有預謀步步為營。

從聞嘉參加備戰高校賽恢複專業訓練時,肖嶼就能看到聞嘉眼裏還有光,還有對登上花滑最高領獎臺的渴望。

退役選手即使保持狀态,再回職業隊談何容易。況且聞嘉的膝蓋有傷,女單對技術難度要求高,她的膝蓋不一定能承受地住。

以往也有女單熬不住發育關,技術沒辦法提升就轉去雙人滑的先例。肖嶼考察了聞嘉的訓練情況,發現她是一個很有天分的雙人滑選手。

從那一刻開始,肖嶼就開始謀劃。先是查找相關論文資料,進行雙人滑的技術準備。

就連老天都在幫肖嶼。中國隊雙人滑的一號選手已經是參加過一屆奧運會的老将了。四大洲賽時,男伴跟腱斷裂,女生歲數大了也找不到合适搭檔了。

這對組合很有可能堅持不到平昌冬奧會,中國隊必須再推出1-2對雙人滑組合确保下個周期的儲備。

肖嶼一直在訓練中不經意地向教練組展示自己對于雙人滑的理解,并且表達想要通過兼項來挑戰運動員更高榮譽的想法。

在高校賽聞嘉一鳴驚人,趙際力挺聞嘉回歸國家隊之後,肖嶼更是加快了自己的布局。

他主動請纓向趙際推薦自己,把自己的資料信息交給雙人滑教練組,并且現場展示了自己充分的雙人滑能力。

教練組自然是對肖嶼十分滿意,但是同時兼項兩個項目,在歷史上沒有出現過。他們十分謹慎但還是向國家隊提交了提案。

男單組,雙人組,國家隊主管領導坐到了會議室,一起來開肖嶼兼項的研讨會。

一時間各持己見,衆說紛纭,男單組自然是不同意自家一哥兼項,雙人組自是想要一個強力的男伴。

肖嶼的一番話最終說服了領導“下下屆冬奧會在我國舉行,花滑急需一個代表人物,甚至靈魂人物。沒有比兼項奪冠更為傳奇的事情了。”

面對領導們對成績的質疑,肖嶼下了軍令狀“如果在我兼項期間,不能拿下世錦賽,四大洲賽和大獎賽總決賽的至少兩枚金牌,我會退出雙人滑項目專攻男單。”

最終國家隊同意了肖嶼兼項雙人滑的決定,并重新組建了分析師團隊和醫療團隊确保這對雙人滑選手的訓練。

在聞嘉眼裏一個看似離奇的組隊決定,實際上是肖嶼背後步步為營的結果。

為了在雙人滑上為聞嘉護航,幫助聞嘉登頂,肖嶼悄悄背負了一年至少兩枚大賽金牌的軍令狀。

兩人見面以後,趙際便讓肖嶼先回隔壁訓練基地備戰大獎賽的男單了。

在肖嶼備戰男單賽事期間,聞嘉便進行單人的基礎訓練。想要恢複到以前的水平,備戰高校賽的訓練強度就完全不夠了。

這對可憐的小情侶,雖然同在一個基地,卻像天各一方,只能每天在吃飯的時候見一面。晚訓結束後,聞嘉是累的氣都不想喘一口。

作者有話說:

解釋一下,聞嘉的高水平運動隊和肖嶼的現役運動員保送是不一樣的。檔案不在國家隊的選手要參加比賽一般很麻煩的。例如蘇炳添蘇神是暨南大學副教授,檔案在暨南大學,今年參加國家隊訓練就是處于檔案借調狀态。所以蘇神後來接受采訪的時候也說能不能繼續參加訓練,也要看暨南大學那邊的态度。

我本科的跆拳道老師是跆拳道國際裁判,當時執裁世錦賽的時候,就是國家隊給我們學校打借調申請,然後再重新安排代課老師,她才能出去執裁。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