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不講理
“你不要?”景禮帝挑眉問。
“……”
“真不要?”
“……”
“皇上。”總覺得景禮帝又在發神經, 廖青青又摸不清楚景禮帝話裏是什麽意思,開口問:“你要把自己給嫔妾, 是什麽意思?”
“就是做你的皇上。”景禮帝道。
“現在不就是嗎?”
“現在朕算是所有後宮女人的皇上。”
廖青青不解地問:“你怎麽當嫔妾的皇上?”
“你是皇後了,朕就是你一個人的皇上了。”
“皇、皇後?”廖青青愕然地望向景禮帝。
景禮帝笑着點頭:“沒錯。”
廖青青知道景禮帝私下裏說話跳躍,但是她沒有想到景禮帝直接跳到了“皇後”這件事情上, 而且是許她當皇後,廖青青問:“皇上,你在開玩笑吧?”
“朕為什麽開玩笑?”
“皇後不應該是梁貴妃的嗎?”就算不是梁貴妃, 也還有德妃、賢妃等等,這些資歷比她高的,她從來沒有肖想過皇後之位。
“朕從未想過讓她當皇後。”
Advertisement
“還有德妃啊。”德妃在廖青青心中是不錯的存在。
“要是德妃可是當皇後,早幾年就當了。”
“為什麽是嫔妾?”廖青青一臉茫然。
“因為朕願意。”
“皇上, 你不能這麽任性的。”
“朕哪裏任性了?”
廖青青溫聲解釋道:“皇上, 你知道的,嫔妾家境貧寒,父親無才, 弟弟年幼, 嫔妾也無掌管後宮之能, 配不上皇後之位。”
景禮帝當即臉色沉了下來。
廖青青:“……”
“你聽誰說的皇後家境必須優渥的?”
“嫔妾想的。”
“你的想法是錯的。”景禮帝板着臉道:“你的家境是不好, 但這和你當皇後沒有關系,你父親無才,弟弟年幼,與朕何幹?朕是要你當皇後,不是他們。”
“……”
“你都能和農物司司長協助種植土豆各方面事宜, 怎麽就沒有掌管後宮之能了?”
“……”
“回頭土豆在民間普及,不知道到要救活多少老百姓,又創造後世多少神話,怎麽就配不上皇後之位了?”
“……”
“朕看你就是不在意朕!”
“……”
景禮帝一句接着一句,廖青青既接不上話,又覺得景禮帝說的有道理,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接什麽話。
倒是景禮帝見廖青青久久不回應。
心裏總覺得悶悶的,一下站起身來。
廖青青吓一跳,昂頭看景禮帝。
景禮帝低眸望着廖青青道:“朕以為,你和朕的心意一樣,看來是朕錯了。”
“???”
景禮帝擡步走了。
廖青青整個人都蒙了,她趕緊起身,走到屋門口,景禮帝已經走至梨聲閣的大門口,撩起衣擺,跨過門檻,重重地甩了一下衣擺,接着大步離開了。
看上去十分生氣。
“主子。”見情況不對,荷香匆匆走過來喚一聲。
廖青青道:“沒事兒。”
荷香低頭站在一旁。
廖青青重新回到內室,坐在軟榻上,看着景禮帝用過的茶碗,想着景禮帝說的話。
她心裏有一片茫然。
從她穿越過來開始,她都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處世風格,在這兒生活着,什麽争寵、什麽位分的,她其實并沒有在意。
甚至一開始,她都不希望景禮帝注意到她。
可是景禮帝打破了她的生活。
她也背靠着景禮帝,享受了位分帶來的種種好處。
她真的沒什麽野心、
她就想在深宮之中,有一門自己的手藝——種植,有了這門手藝之後,也不怕失寵貧困,畢竟大魏朝女子也可為官為商。
她可以利用種植賺點小錢錢養活自己。
她從來沒有想過當皇後。
忽然聽到景禮帝提皇後一事,還讓她當皇後,她當然是蒙的,蒙完之後就是自我懷疑了,只是想不到她的自我懷疑令景禮帝那麽生氣。
不知道景禮帝晚上會不會偷偷過來?
她和景禮帝常常會有一些小摩擦,景禮帝常常氣走,不久後又會過來,這次廖青青也等着景禮帝過來。
左等右等,等到了深夜,景禮帝還沒有過來。
廖青青只好自己睡了。
次日一睜眼,廖青青就問荷香:“昨夜皇上來過沒?”
“回主子,沒有。”
廖青青點了點頭,洗漱好了之後,去壽禧宮給太後請安,中午去了農物司看看土豆的情況,下午的時候德妃過來串門,詢問土豆的事兒,說是土豆眼下在京城都出名了。
連曦昭容的名聲都大漲。
廖青青好奇地問:“嫔妾的名聲在民間都出現了?”
德妃笑道:“自然,這還只是開始,若是土豆在民間種開了,以後曦昭容你的名聲估計和皇上并肩了。”
德妃和其他妃嫔不一樣,她心裏沒有兒女情長,她進宮是為了母親和弟弟在家族中站穩腳跟,這一點景禮帝幫她做到了。
對她來說,景禮帝更像個恩人。
一個幫她實現人生價值的恩人。
她對景禮帝沒有什麽想法,反而對養花養草養貓養狗的,她的院子裏有五只貓兩只狗,每天歡樂的很,聽到廖青青種土豆事情之後,倒是常和廖青青談論土豆種植,也在自己院子裏種了土豆。
只是廖青青十分好奇自己的名聲怎麽在民間傳來了,不解地問:“嫔妾的名聲,民間怎麽知道?”
德妃笑。
廖青青反問:“德妃姐姐為何發笑?”
德妃道:“曦妹妹真傻,自然是皇上傳播的。”
“皇上?”
“曦妹妹不會不知道皇上的心意吧?”
“皇上什麽心意?”
“皇上一直在為曦妹妹鋪路。”
“鋪什麽路?”
“走向皇後之位的路。”
“???”
“你果然沒有在意這事兒。”德妃笑着道:“曦妹妹你仔細想想,假若皇上只是單單寵愛你,并沒有立後之意,梁貴妃為何處處與你作對,總想拉你下來?”
“後宮争鬥不就是這樣嗎?”
“并不是,起初你升位分的時候,梁貴妃等人對你并不在意,因為她們覺得你頂多是個寵妃,直到皇上有意想把你拉到他的身邊,拉到皇後之位,觸到了梁貴妃她們的利益了,她們才開始對你下狠手。”
“可是嫔妾覺得嫔妾——”
“皇後才是皇上的妻子,其他皆是妾,或者什麽都不是。”德妃道。
廖青青微微一愣。
“皇上對你很用心。”
廖青青低頭不語。
德妃忽然道:“哎喲,本宮的小黑貓今日該剪指甲了,好了,曦妹妹,本宮今日就不同你說了。”
“……德妃姐姐慢走。”
看着德妃匆匆的步子,廖青青啞然失笑。
其實貓和狗都很可愛的。
她看了眼天色,太陽要下山了。
景禮帝還沒有過來。
她想了想,掏出些銀子,寫了菜單,命荷香去禦膳房準備一下。
夜幕降臨之時,景禮帝依舊沒有過來。
廖青青提着食盒,帶着荷香朝正乾宮走去。
景禮帝每日至少到梨聲閣一次,根本不需要廖青青來正乾宮找景禮帝,所以這是廖青青第一次過來。
四周雕梁畫棟,合适的位置上亮着宮燈,把正乾宮照的通亮,依舊沒有将正乾宮顯出暖色來。
反而是越發的寂靜和莊重。
廖青青站在正乾宮門口,麻煩小太監通傳一下,就在這時候看到了福生。
“福生。”廖青青喚一聲。
看見廖青青,福生先是震驚,接着像是見到了觀音菩薩似的,忙迎過來:“參見曦昭容。”
“快起來吧,皇上在裏面吧,你幫我通傳一聲。”
福生很想說不需要通傳,皇上正等着呢,轉念一想,皇上性情難以捉摸,于是應了一聲,小跑着到了書房,小心翼翼地開口道:“皇上。”
景禮帝正坐在桌前批折子,輕輕“嗯”了一聲。
“曦昭容求見。”
景禮帝目光一頓,手上動作便停了,心跳還有點加快,但是面上沒有絲毫波瀾,問:“她來做什麽?”
“說是送吃的。”
“接過吃的就行。”
“這——”福生面露難色。
“怎麽?她還想見朕?”
“是。”
“讓她進來吧。”
“是。”福生開心應一聲,他每日貼身伺候着皇上,知道皇上對曦昭容的在意,前兩日也不知怎麽滴了,皇上突然從梨聲閣離開,接下來兩天臉色極其地臭,他和所有的太監每天都是戰戰兢兢的,今日曦昭容來了,肯定是好日子來了。
福生小跑着走了。
景禮帝放下朱砂筆,朝門口張望,并且豎着耳朵聆聽,心想一會兒青青過來了,他一定要擺足了架子。
正想着,聽到了由遠及近的腳步聲,他倏地坐正身子,拿起朱砂筆,接着便聽到了廖青青的聲音:“嫔妾參見皇上,皇上萬福。”
“嗯,起來吧。”景禮帝冷淡地說道。
廖青青拎着食盒起身,見景禮帝在認真地批折子,看也不看她,硬着頭皮道:“聽說皇上晚膳還沒有吃,嫔妾給皇上帶了些飯菜過來——”
“放在那兒吧,朕一會兒再吃。”
“是。”
廖青青轉身,緩緩走向旁邊的桌子。
景禮帝轉眸看廖青青。
等到廖青青回身時,他的目光瞬間轉到折子上。
廖青青望着專心志致的景禮帝,默了默道:“飯菜要趁熱吃。”
景禮帝淡淡地嗯了一聲。
廖青青不知道景禮帝在批什麽折子,可能是很重要的國家大事,所以才這麽廢寝忘食的,她也不好意思打擾了,便道:“那、皇上忙完了再用膳,嫔妾先回去了。”
“???”
廖青青福了個身:“嫔妾告退。”
廖青青轉身朝外走。
景禮帝“啪”的一聲将朱砂筆拍在桌上。
廖青青聞聲回頭,看見臉色鐵青的景禮帝正望着自己,她滿臉疑惑。
景禮帝口吻極差地說道:“你過來。”
“嫔妾?”廖青青問。
“對,就是你!”
廖青青詫異地走向景禮帝,剛到景禮帝跟前,景禮帝一把摟住她纖細的腰肢,毫無征兆地就吻住她的嘴唇,一番狠狠地研磨之後,咬了她的嘴唇。
是真的咬!
“啊!”廖青青痛呼。
景禮帝放開廖青青,胸口起伏着,眼中跳動着憤怒的火苗,咬牙道:“你就是吃定朕了!”
“嫔妾沒有。”
“一會兒近一會兒遠的,把朕玩的團團轉!”
“???”
“你倒是過的逍遙自在。”
“……”
“說是送食盒,其實就是來逗朕玩的。”
“……”
“哼!”景禮帝放開廖青青。
廖青青看着氣呼呼的景禮帝,又是好氣又是好笑,聲音柔柔軟軟的,又帶着點埋怨,道:“皇上,你真不講理。”
“朕不講理?”景禮帝轉頭問。
廖青青點頭。
“你倒是說說,朕如何不講理的?”
“嫔妾昨日也沒有說什麽,是皇上你一個人在說,說完了也不給嫔妾解釋的機會,起身就走,不是不講理是什麽?”
“……”
“嫔妾過來送膳食,你一心在奏折上,嫔妾也不好意思打擾你,只好先告退,你又生氣,嫔妾好委屈。”
“……”景禮帝回想一下,似乎就是這樣子,但他是皇帝,他有強大的驕傲,不情願地說道:“誰讓你不在意朕的?”
“嫔妾什麽時候不在意皇上了?”
景禮帝一愣,問:“你在意朕?”
“自然是在意的,不然嫔妾不會為皇上做土豆,不會陪皇上下棋,更不會想念皇上。”
“你想念朕。”景禮帝心口一甜,滿身的怒火瞬間消退,直直地望着廖青青,問:“什麽時候想念朕了?”
“皇上不在嫔妾身邊,就會想念。”
景禮帝一下将廖青青抱坐到腿上,開心地看着廖青青,道:“青青,你親親朕。”
“……”
作者有話要說: ——
廖青青:磨人的小作精。
景禮帝:誰?愛妃你說誰?
廖青青:是誰誰心裏清楚。
景禮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