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萬世之功

“回曦昭容, 還沒有。”福生如實回答。

廖青青點頭道:“好,我知道了, 你回去吧。”

“是。”

福生走了。

廖青青命荷香拿來大魏域志和地圖,她坐在桌前細細看着,東遼縣地處大魏朝東北處, 地域遼闊。

雖然冬季嚴寒,但一向令景禮帝省心。

可是這次卻不同了,眼下已經是春季, 東遼縣還在受雪災影響。

可見接下來東遼縣半年都會受到影響。

眼下是凍死,過段時間可能就是餓死了。

景禮帝必須得撥款救災才行啊。

廖青青不由得皺緊眉頭,在梨聲閣裏想了各種辦法,到了晚上的時候, 景禮帝有些疲倦地回來了。

“皇上。”廖青青上前迎接。

景禮帝看見廖青青, 煩惱不由就少了大半。

廖青青主動拉着景禮帝的手。

景禮帝身心輕松許多,問:“用膳了嗎?”

“還沒有,皇上也沒有用膳吧?”

Advertisement

“嗯。”

“我們一起吃。”

“好。”

“等一下。”廖青青忽然又道。

“怎麽了?”景禮帝問。

“皇上, 你跟我來。”

廖青青拉着景禮帝的手, 走向梨聲閣的小房間, 一進房間就看到房內擺着的幾口大箱子, 一打開裏面不是黃金就是白銀,還有一些首飾珠寶的。

景禮帝好奇地問:“你這是做什麽?”

廖青青道:“皇上,這些都交給你。”

“交給朕做什麽?”

“去赈災啊,不是說東遼雪災嗎?”

廖青青說的很真誠,景禮帝越發受到觸動, 他做皇帝數年,年年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天災人禍,後宮妃嫔多是一味地讨好安撫他,從來沒有一個人像廖青青這樣,直接把全部家當拿來赈災的。

“都拿去赈災了,你花什麽?”景禮帝問。

“嫔妾本來就花的不多,以後不打賞就是了。”

“不怕宮婢太監們說你摳門?”

“說就說呗,嫔妾寧願他們說嫔妾摳門,也不願意東遼那邊再有傷亡。”廖青青像是鐵了心一樣。

景禮帝心頭頓暖,伸手将廖青青攬入懷中道:“青青的心意,朕和東遼百姓心領了,雪災的事兒你不用操心,朕已經命人開倉赈災,相信過幾日就能收到好信息了。”

“那皇上為什麽還皺着眉頭?”廖青青纖細的手指伸到景禮帝眉間輕輕地撫弄。

動作輕柔又溫暖。

景禮帝眉心稍稍舒展,道:“朕是擔憂那些饑寒交迫的百姓。”他向來看重老百姓的生命,又道:“也不知其他地方,今年可好。”

“皇上既然已經開倉赈災,那麽他們很快就能拿到皇上的恩賜,老天爺看到皇上的這份心意,也會厚待大魏的百姓。”

這話景禮帝聽的身心熨貼,低頭吻了吻廖青青的額頭,心裏舒坦多了。

但是記挂着東遼縣的事兒。

畢竟人命關天。

晚膳時,景禮帝用的不多。

之後又坐在案牍前批折子。

廖青青陪伴了一會兒,實在疲憊,便徑自去睡了。

次日一早,天氣晴好,陽光燦爛,

東遼縣那邊傳來了好消息,說是雪已經停了,當地一些官員富紳擺粥救濟百姓,東遼縣也開倉赈災,緩解了燃眉之急。

景禮帝聽後稍微輕松一些。

可是下午又收到一份奏折,說是南邊又起了澇災。

這才剛進入春季,就發生了澇災,別說景禮帝發愁,各個大臣也跟着發愁,緊急議事,元輔奔波,工部、兵部、吏部和戶部各出政策,抓緊時間,加派人手除了赈災之外,治療水患又防止有賊人趁機作亂。

一時之間,朝臣異常忙碌。

景禮帝更是日夜忙碌。

他沒想到今年開年就這麽多事,在他登基之前,他就讀過許多歷史過往,總結過一些規律,比如雪災、旱災、撈災不會單獨而來,往往伴随着各種疾病,最普遍的就是咳嗽、發熱,可怕的則是瘟疫。

景禮帝怕就怕瘟疫。

他連下數道聖旨,提醒官員,注意各種疾病的防護。

甚至撥了重金在醫藥方面。

也許是景禮帝的重視感動了上天。

接下來數日,各個地方皆是陽光明媚。

有陽光就是好兆頭。

所有的事情都往好的方向發展。

景禮帝長松了一口氣。

廖青青跟着放心下來。

這時候農物司那邊的小太監又過來找廖青青。

廖青青詢問:“何事?”

小太監高興地說道:“司長派奴才來告訴曦昭容,土豆明日就要收獲了。”

“明日?”廖青青這些天一直關注着各個地方的災情問題,都忘了諸州一千畝土豆收獲的事兒,于是道:“你們司長抽看過土豆了嗎?”

“抽看過。”

“長勢如何?”

“司長說,比在農物司長得還要好。”

廖青青笑道:“好,本來我想同你們一起去收土豆,但是近來我身子不便,你同司長說一聲。”

“是。”

“對了,皇上知曉嗎?”

“司長遞了折子上去,皇上最近忙碌,也不知道看沒看。”小太監道。

“好,我知道了,你回去吧。”

“是。”

小太監走後,廖青青喚來梨聲閣的嬷嬷,去年她不止一次和景禮帝說她愛種菜,又屢次立功。

景禮帝不但賞了她銀子,還賞了她一百畝田地。

去年諸州縣種土豆時,她也派人種了一百畝的土豆,眼下是該收獲的時候,于是她命嬷嬷出宮去尋找人收土豆,她則在梨聲閣估算出今年土豆的收成。

她自己花了半年多的時間,将雨傘花培育出土豆。

又和戶部尚書、農物司司長花了半年多的時間繼續試驗、培育土豆,所有生産出來的土豆、從西北采購過來的大量雨傘花,稀稀疏疏地統統種入土地中。

總面積為一千一百多畝。

按照上次畝産量一千斤來算,這次土豆收成大約是一百一十萬斤。

一百一十萬斤?!

五百五十噸?!

這也太多了吧?

數日之後,戶部尚書在勤正殿上,将土豆收獲一事兒,禀明景禮帝。

景禮帝震驚了。

一衆朝臣根本不相信。

戶部尚書慷慨激詞解說土豆的生長過程,收獲優勢,并且詳細地闡明了曦昭容廖青青的功勞。

諸州一千畝土地上種植的土豆,除了不遠千裏從西北運過來的土豆花之外,更多的都是曦昭容培育的土豆莖塊,在場的朝臣都是吃過土豆的。

吃過是吃過,還挺好吃的。

但是一千畝的土地總産量達到一百多萬斤,這事兒根本不可能,要知道平時種麥子、大米和谷子一千畝能夠收個三十萬斤,那都是大豐收了。

很明顯戶部尚書在誇大事實。

為何要誇大?

自然是為了曦昭容。

戶部尚書是出了名兒的曦昭容黨,堅定地擁護曦昭容為本朝皇後。

這個曦昭容為了當皇後,還真是不擇手段,竟敢動到了國之根本上了。

一些朝臣就看不過戶部尚書了,在朝堂之上,就開始拿出古往今來的種植範例,堅定地表示土豆不可能有那麽高的産量,否則的話,以後就不會鬧饑荒了呢。

同時大力地抨擊戶部尚書,含沙射影地說曦昭容。

抨擊戶部尚書可以,映射曦昭容就不行,景禮帝當即就摔了折子。

大殿內一片死靜。

戶部尚書冒死道:“皇上,臣所言句句屬實,若你們不信,眼下便可去諸州一看,那兒的土豆,到此刻還沒有運完,若臣有一句謊言,臣願一死!”

“去諸州!”景禮帝氣的大聲道。

其他朝臣想阻止景禮帝,但見景禮帝滿臉怒火,一個個都不敢說話,當即就集結侍衛士兵,預備車馬,浩浩蕩蕩去往諸州。

不過因為出宮倉促,馬車數量不夠,朝臣們四五六七八個擠一個馬車的甚多,他們也不敢多說。

默默擠着。

誰讓他們的聖上聖心難測呢?

景禮帝獨自一個坐一輛馬車,他心裏隐隐有些興奮,他相信戶部尚書說的,因為他相信他的青青。

諸州縣靠近京城,一路官道,不過一個時辰就到了諸州縣一千畝試驗田所在地。

景禮帝先下馬車。

朝臣們一個個跟着下了馬車,還沒有扶好頭上的烏紗帽,就被不遠處的景象驚呆了。

一往無際的田野上,一個又一個的人影兒,或者彎腰勞作,或挎起籃子,或背起布袋,每個人的臉上都挂着喜悅的笑容,笑容的來源則是一座座堆積如山的土豆。

馬車無法進試驗田,因此他們是在官道上下馬車,跟着景禮帝一步步朝試驗田走去,越走越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這、這、滿地滿山都是土豆。

都是他們很喜歡吃的土豆。

一擡眼看見農物司司長正在組織大家收土豆,農物司司長也在同時看到景禮帝,愣了一下趕緊向景禮帝行禮:“參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正在收土豆的老百姓早就注意景禮帝這些人了,他們雖然臨近皇城,但是從來沒有見過皇上,這次皇上和曦昭容弄了土豆出來,既好吃又抗餓,他們早就把景禮帝和曦昭容當神一樣崇拜了。

此刻聽農物司司長說是皇上,一個個趕緊丢下手中的活,齊整整地趴在地上跪拜:“參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沒有受過訓練的呼喊,聲音并不整齊,景禮帝聽的卻是分外激動,他待民重視,自然也希望民重視,聽到如此真誠的聲音,他格外喜悅,不由得就想到了他的青青,這些都是他的青青給予的。

不過,眼下不是想青青的時候,他開口詢問農物司司長問:“你怎麽在這兒?”

“回皇上,微臣是奉曦昭容之命,過來監督。”

“曦昭容?”提到廖青青,景禮帝總是分外感興趣。

“是,曦昭容說這是諸州老百姓第一次收土豆,怕他們有不懂的地方,命微臣前來監督,并且觀察一千畝土豆上土豆生長情況是否有詫異。”農物司司長據實以告。

景禮帝聽後點點頭問:“畝産量多少?”

“一千斤以上。”農物司司長篤定地說道。

一個時辰之前,朝堂之上的杠精朝臣聽到“一千斤以上”,沒有了不屑與不信,而是徹徹底底的震撼。

震撼!

他們活了半輩子了,第一次見一種農作物可以畝産量一千斤以上的,這、這這種發現得救活多少人啊。

這簡直、簡直就是萬世之功啊!

他們一面震撼一面又驚嘆,這個萬世之功的主兒是曦昭容,他們是不願曦昭容當皇後的,可是眼下皇後之位非曦昭容莫屬了。

他們的目光從土豆上移向景禮帝。

景禮帝嘴角帶笑,連說三聲好,接着大聲道:“賞,重重有賞,賞戶部尚書朱懷仁黃金千兩,九銀杯一件。升農物司長劉忠義為農牧司司長,白銀千兩,賞諸州縣千戶百姓每戶百斤土豆,賞曦昭容廖氏——”

對他人的封賞,景禮帝順口就來,到了廖青青這兒,景禮帝忽然一頓,目光掃過一衆朝臣,像個使壞得逞的孩子一樣,眼中盡是得意。

接着面色一凝,慎重地說道:“曦昭容廖氏,出身于書香之家,溫娴良善,德行俱佳,心系百姓,田壟之間創造萬世之功,與朕共為百姓出力,此為國母之行,立,廖氏為皇後,不日布告天下,鹹使聞知。”

曦昭容成皇後了?

戶部尚書和農牧司司長首先反應過來,誠懇地跪地磕頭:“謝謝皇上恩典,皇上萬歲萬萬歲,皇後千歲千歲千千歲。”

土豆一事令曦昭容在民間的名氣不輸景禮帝,早有人私下讨論過曦昭容當皇後就好了,如今曦昭容真升為皇後了,一個個老百姓像是願意得以實現了一樣,跟着跪下高喊。

一些反對立廖青青為皇後的朝臣,在兩百萬斤的土豆面前,根本硬氣不起來,也找不到反駁的理由,統統下跪接受。

景禮帝見狀,露出志得意滿的笑容,轉頭看向皇宮的方向,這時候廖青青正坐在院子裏曬太陽,旁邊坐着荷香。

荷香正低頭做小鞋子。

已經做好一只。

廖青青拿了過來,道:“這也太小了吧,還沒有我手大。”

荷香道:“小孩子就是這樣的,腳特別小。”

“是嗎?”廖青青很少接觸孩子。

“是啊,奴婢問過嬷嬷的,不會錯的。”

“行吧,那你就繼續做吧。”

“嗯,奴婢做好了小鞋子,還給小皇子做衣裳、襪子。”

“小皇子,萬一是公主呢?”

“那奴婢都做。”

“行。”

荷香低頭做着。

廖青青在旁邊吃着點心,看着書。

沒一會兒,福生舉着聖旨帶着一衆太監宮婢進來了,尖聲道:“聖旨到——”

作者有話要說:  ——

讀者:皇上,你的皇後有包子了!

景禮帝:啥?

讀者:日天!你媳婦兒懷孕了!

皇上:!!!

——感謝大美妞名字好難取的地雷,麽麽噠!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