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鵲橋歸路(十七)真相
“當然, 在這件案子中,紅衣還是最關鍵的物證。因為只有大紅的衣裳,才能掩蓋住鮮血的顏色。”指着紅衣前襟上的大片深色印記,雲宣的目光深沉, “這裏便是沈小姐被短劍刺中後的血跡。”
衆人一片唏噓,站在逸王身後的劉尚不由擡手擦了擦額頭上冒出的冷汗。
大堂內很安靜,似是唯有他的腳步聲, 一步一步扣人心弦。
“事實的真相, 是沈熙到了元福客棧不久後便被沈小姐給迷昏了。随後,她脫下了內衣, 換上了這件紅衣,待劉洪品來了之後, 便與他将沈熙擡到了床榻上, 并合力演了一出好戲。劉洪品一人分飾兩角, 一個低聲下氣, 一個激憤怒罵, 好讓人誤解沈熙當時尚有意識并将他罵出了客房。”頓了一頓, 雲宣的眸光一黯, 語氣也不由沉了幾分, “最後, 劉洪品将沈熙随身攜帶的短劍刺入了沈妍的腹部, 以假裝出來的沈熙叫罵聲掩蓋了她的痛呼聲。而且,為了不讓人發現端倪,他又将那短劍拔了出來, 放回了沈熙手中。雖然當時沈妍已經身受重傷,但為了讓人看到她當時還活着,撐着身子将劉洪品送出了門外,并交談了幾句以獲取足夠的目擊證人。其實,她當時已經疼痛難耐,所以才會強撐着扶着牆,但在旁人眼中卻似是喝醉了一般。”
“之後的事便順理成章,為銷毀證據,她脫下紅衣并扔在了牆外的藤蔓之中,随後躺在了已是衣衫不整的沈熙身旁,并将那短劍又重新刺入了小腹,這也是為了她身中兩劍的原因。”似是想象到了當時的情景,雲宣幾不可察地微蹙了眉,道,“當然,想來她給沈熙下的迷藥效力也不長,也許經過外力的幹擾很快就會讓人清醒,所以,一個時辰後劉洪品便帶着十數人前來敲門。劉公子的為人作風大家都很清楚,帶了十數人到了門口卻仍能耐着性子敲門敲了半刻鐘而不命人砸門,反而是在聽到裏面有動靜後喚了童掌櫃來,目的也只是為了讓他親眼目睹兇案現場吧。當然,破門而入後十數人不由分說便将沈熙暴打一頓,看似是劉洪品情急之下的真相流露,其實最重要的是破壞了現場,并打算趁亂将那最重要的紅衣拿走。也許是老天有眼,竟沒有任由他将這關鍵的物證找到,才使得真相大白于天下。”
于旁人聽來,他的語調波瀾不驚,好像在陳述一個與所有人都無關的故事,但每一字每一句的推敲都無懈可擊又驚心動魄,似是讓整個大理寺公堂都蒙上了一重詭異的血光。
片刻的死寂之後,陳可凡在劉洪品喊冤前先行開口,平靜質疑道:“依雲都統所言,如何能證明這紅衣上的印記乃是人血所致?”
“證據有二。”将目光轉向已然被吓得愣怔的店小二,雲宣問道,“小二哥,沈小姐送劉洪品走後,你可見到她曾在關門時屈了身子?”
好不容易才回了神的小二點了點頭,有些失魂落魄地道:“是,沈小姐好像是丢了什麽東西,所以蹲下身子去撿,險些,險些站不起來了……”
“所以,證據之一,便是這右袖子上的一抹血跡。”示意那捕快将紅衣右邊的袖子拉了起來,雲宣指着上面一小片顯然比四周色澤更深的地方道,“沈小姐當時并不是為了撿東西,而是要擦去她在與劉洪品告別時滴在地上的血跡。”
衆人将目光投去,果然見那袖子上有一抹色澤不同。
陳可凡微微颔首,問道:“那證據之二呢?”
早已得了指示了白秋将九秀坊的掌櫃帶了上來,他的手中捧着一件色澤質地顯然與沈妍定做的一模一樣的紅衣。
依着九秀坊掌櫃所言,坊中真品向來用的是名貴布料,遇水也不會掉色,所以倘若将兩件相同的衣裳同時浸泡在水中,沾染了血跡的衣裳自然會現了原形。
結果顯而易見,将兩件衣裳在水中揉搓片刻拿起之後,新做的那件在水中不留半點顏色,而沈妍的那件卻将一盆清水染得通紅。
那盆血水由一個捕快的雙手端着從一個人的眼前到了另一個人的面前,颠簸時微微蕩起渾濁而又透明的漣漪,讓人瞧着能将眼睛刺得生疼。
Advertisement
“爹,殿下,他胡說八道,我從來沒見過那件紅衣,不,不是,是我從來不知道那件紅衣上為何會有血跡……”跪着爬到了逸王的面前,但終究還是被他冷冷的一瞥所震懾,劉洪品不敢再向前,只得朝他的父親劉尚哀求道,“爹,我沒殺人,我是被冤枉的,你要為我做主,你要為兒子做主啊!”
劉尚不愧是見慣了宦海沉浮的老人,此時雖然心急如焚,卻還是留有幾分冷靜,指着他罵道:“你這個混賬,平日裏渾水摸魚也就罷了,這次竟敢教唆沈家小姐犯下如此重罪,若是冤枉,也該找陳大人訴說冤情,求我又有何用!”
看到自家父親神色有異,劉洪品心下一動,已然明白,忙又朝着法案之後的陳可凡跪好,辯解道:“大人英明,草民雖與沈小姐一見鐘情,但她畢竟是世家小姐,怎會聽任草民的教唆以性命來陷害自家兄長,這也太荒謬了……”
沉吟片刻,将目光探向雲宣,陳可凡問道:“不知雲都統有何解釋?”
雲宣不答,轉頭看向在方才從沈家回來後便站在睿王身後的蘇薔,眸光溫柔地朝她點了點頭。
雖然她帶着璇兒離開時并未表明此去目的,但既然是去沈家,自然是發現了與沈妍動機有關的證據。
洛長念微側了頭,餘光看到她緊緊攥住的雙手,驀地微微一怔。
他印象中的蘇薔一直膽識過人且無所畏懼,雖算不得心機城府頗深,卻也精于謀劃,有時便會讓人忽略了她也會有心生畏懼的時候。
不想她在公堂之上竟會緊張至此,他幾不可察地微然一笑,輕輕開口,對逸王道:“皇兄,這些證人都審問得差不多了,讓他們都下去吧,畢竟蘇姑娘是宮城的人。”
自家的人亂成了一團,洛長策心中不快,自然也不願家醜外揚,對陳可凡略一示意,讓他将大堂中除了劉洪品之外的證人都帶了下去。
轉瞬之間,堂下已經空蕩了許多,讓人瞧着也不再那般壓抑。
自然是知道他是出于好意,蘇薔心中領情,也不再那般緊張,慢步到了公堂上:“明鏡局女史蘇薔見過兩位王爺,諸位大人。”
她聲音雖低,卻吐字清晰,落在一直劍拔弩張的公堂之中,倒讓氣氛緩和了不少,連那個新來的執筆少丞也不由得擡頭看了她一眼,略有一怔。
陳可凡微一颔首,甚是客氣:“蘇姑娘不必多禮,不知是否已得知此案動機?”
鎮定了一下心神,蘇薔平靜開口:“劉洪品陷害沈熙殺人的确是鐵證如山,至于沈小姐為何會被其甘心利用,恐怕要從今日我們在青林寺發現的兩具屍體說起。”
大堂之內又陷入瞬間震驚的沉寂。
陳可凡亦是訝異非常,脫口問道:“什麽屍體?”
雲宣一擡手,讓前去青林寺接應的張慶将他們白日在蒼莽山發現的兩具屍體擡了上來。
那兩具屍體皆是男子,雖然已經開始腐爛面目全非,全身散發着腐朽的氣息,但還是可以依稀分辨出那是兩個出家人。
将眸光轉向劉洪品,蘇薔語氣微冷,問道:“不知劉公子可認得他們?”
目光有些閃躲,劉洪品強作鎮定道:“我……我怎麽可能認識他們?你一個女流之輩,切莫在公堂上胡說八道。”
陳可凡象征性地拍了拍驚堂木:“蘇姑娘,他們是什麽人,是在什麽地方發現的,又與沈熙一案有何關聯?”
蘇薔答道:“啓禀大人,他們是青林寺的小僧人戒心與戒空,在三月十五沈小姐上山時負責巡夜。”
洛長策不由擡手掩了口鼻,皺眉道:“雲都統,這看也看了,還不趕緊讓人搬出去。”
張慶領命,帶人将屍體搬了出去,将一個年邁的僧人帶了上來,正是慧能大師。
白日裏在青林寺時,他們發現戒心與戒空的失蹤有異,所以雲宣便又重新找慧能大師質詢。出家人總不善于撒謊,而且他們也已經将真相推斷得差不多,慧能便也不再隐瞞,承認了那兩個小僧人的确并非下山化齋。
也好在這一場大雨,才讓他們很快便找到了那兩個小僧人的屍體。
“大人,我們今天去青林寺時,原本想探聽沈小姐上山當天究竟發生了什麽事,卻在無意間打探到三月十五日巡夜的兩位小師父都無端失蹤,經過一番追問,慧能大師才告訴了我們真相。”雙手合十,對慧能大師恭敬一拜,蘇薔道,“勞煩大師将真相公之于衆。”
與初見時相比,慧能好似蒼老了許多,重重嘆了一口氣後道:“阿彌陀佛,老衲一生修行,只可惜仍然六根不淨,為寺中虛名欺瞞了幾位施主。”
原來在三月十五那一夜,雖明月高挂山風清爽,但青林寺并不安寧。
慧能如往常般下了晚課後回房誦經,卻突然被一陣騷亂驚動,不久後便有小僧人過來禀告說後山出了事。
他趕過去時,戒心與戒空已昏迷不醒,衣衫不整地雙雙倒在亂草叢生的亂石中,被一群人圍得水洩不通,為首的便是白天威脅他要騰出長青院與菩提院的那個富家公子。
聽到了女子隐隐哭聲,慧能只覺不妙,卻沒想到據那公子所說,是戒空與戒心迷奸了一位女施主,被他們發現後出手打暈。
慧能曾想要等戒心與戒空醒來之後将事情問清楚,但那公子卻以青林寺的清白名聲為要挾,逼迫慧能不得不同意将他們交給了他處理。
“當時那位公子說他識得衙門的人,既能為那位姑娘讨回公道,讓他們因罪受過,又能保全青林寺的名聲,所以老衲才放心将戒心與戒空交給了他,但……”長嘆一聲,慧能雙手合十,念了聲“阿彌陀佛”,無限悔恨,“老衲只當他們已經在牢獄中改過自新,卻不想那兩個孩子竟早已命喪蒼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