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孝昭元後

高演即位不到兩年就離開人世,他是帶着遺憾和愧疚走的,至死都沒有得到母親婁昭君的原諒。

在他離世不久,長廣王便接到即位的诏令。

天降大福,齊國的江山和皇位就這樣砸到高湛的頭上,他自然感到一絲不安,總覺得有些突然。

高湛恐其有詐,于是先命一個親信去打開高演的靈柩,看看真假。直到親信回來複命,他才面露喜色,終于放下心,并立刻馳馬趕赴晉陽。

他先命文襄皇帝長子、河南康舒王高孝瑜,換掉宮裏所有的禁衛軍;未幾,高湛就在南宮即位,改元太寧。

高演臨死前就寫了一封信,希望自己走後能把它交給長廣王。

高湛拿起那封書信,将它翻開,只見上面寫着“百年無罪,他沒有錯,希望你能好好安置我的妻兒,勿學前人。”

想必這個“前人”指的就是六兄高演了。高湛眸光微寒,心中越發忿然,狠狠捏住掌中的書信,接着又将它仍于河中,心下暗道:“高百年最大的罪,最大的錯,就是生在這個亂世,投錯了娘胎!”

想到天真的六哥,高湛不禁冷笑:世人都說高演天性至孝,留心政務,關懷黎庶,以及百姓的疾苦,是一代英主,但最終卻因為殺了侄子,而在明君之路上留下了唯一的污點。

他的心如果夠狠,又何至于走到這一步!

一個月後,百官将孝昭帝的靈柩送至邺城。衆人緩緩而行,元氏一直坐在車內,只聽得外面傳來一陣陣的腳步聲,還有急急的風聲。

衆人剛到汾橋正打算過去,沒想到高湛一路上聽說元氏身上有奇藥,便突然命侍女前去向她所要。元氏只覺納悶,也不知他是從誰的口中聽說自己有這東西。

過了許久,她卻道出一句:“既是奇藥,又豈能随便與人。”

侍女面露難色,卻也不敢多言,只怯怯地走向高湛,将元氏的話告知于他。

顯然,她根本就不想交出來。高湛又惱又怒,立刻命一個內監到元氏的跟前,指着那輛車大罵,狠狠地叱辱她。

元氏雖是亡國之人,卻也是個金枝玉葉,曾經尊為常山王妃、一朝皇後,可是現在,卻被一個太監一頓辱罵。

Advertisement

她不好反唇相譏,與皇帝起争執,便默默坐在車裏抽泣不止,連哭都不敢發出太大的聲響。

及至到了邺城,高湛并沒有依高演的遺言好好安置元氏,反倒把她降居在順成宮。

高湛貴為一代帝王,現在卻将心裏的不平,還有所有的怒氣,都一股子發洩在先帝的妻兒身上,欺負孤兒寡母,以此報仇,實在算不上什麽本事,更令人不齒。

新帝即位,按理說對于李祖娥而言沒有太大關系,不過清蓮聽說元氏的遭遇,便開始替李祖娥擔憂。

清蓮緩緩上前,道:“奴婢聽說,聖上已經将元氏降居在了順成宮。看來聖上還在對孝昭帝違背誓言的事而耿耿于懷,不知他會不會來為難娘娘?”

“聖上的脾性誰能了解。”李祖娥面露一絲無奈,“想想這麽多年,雖然我是看着他長大的,但是如今卻突然發現,我是越來越不了解他,還有身邊其他人。”

清蓮見她這模樣,便知道她又想起了長子高殷。她雖然很想安慰李祖娥,但口中卻只說了“娘娘”二字,就不知該如何再說下去。

李祖娥勉強一笑,道:“其實現在也挺好的,整日待在昭信宮裏,沒有人來打擾。将來要是一直這樣平平淡淡的度過,也落得清閑自在。”說着,又輕嘆一聲,“只可惜,殷兒永遠都回不來了!”

聽見她這麽說,清蓮忽然想起了李難勝,“不知濟南王妃在妙勝尼寺過得如何?”

李祖娥未再言語,只站在那裏,将目光投向窗外,望天出神。

在齊宮的這些年,她面對的是一場場看不見的殺伐幹戈,接着是痛失愛子。如今心情好不容易平靜下來,沒想到往後的日子更是不太平,過得卻是受盡恥辱的生活。

作者有話要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