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彈劾天子2

作為皇室中僅存的兩位老王之一,排行第六的慶王鳳柏清行事一向低調,他的兒子鳳予澈雖然才十八歲,卻是一個文武雙全之才,近些年與皇後的長皇子——也就是現在的禹王走得很近。

鳳予澈打小就跟鳳青舒走得近,武功也是得他傳授,雖然年紀還小,然而有他這句話在,慶王府的靠向已經沒得選擇。

果然,他這一番剛說出口,慶王的臉色一瞬間就變了,看向自己兒子的眼神帶着明顯的責備與憤怒,然而礙着這麽多人和皇太後在,他卻一句話重話也說不得。

一言之錯,極有可能帶來禍患無窮。

“世子所言,臣深以為然。”又一個附和的聲音響起,卻是一個年輕的臣子。

他恭敬地朝玉階之上的太後躬身為禮,然後對這皇族的王爺皇子們又是躬身一禮,禮儀可謂周到極了,給人的感覺就是謙卑有禮,恪守本分。

至于是不是真的恪守本分,大概只有他自己清楚了。

在所有人都朝他看過來之際,這位年輕的臣子正義凜然地說道:“臣職位不高,在衆位王爺和前輩面前也并無多少說話的權利,然而此時心裏有一句話卻不吐不快。”

“臣六年前有幸殿試,有幸中了狀元,有幸入朝為官,臣感恩于皇上的恩典。然而,臣進得朝殿六年,直到今天,卻從未在早朝上有幸得見一次聖顏,主持早朝的不是左丞相就是右丞相,不是輔政大臣就是輔政王爺,皇帝卻好似擺設一樣,不但完全不理政務,甚至從不現身——這樣的朝堂,自古以來實為罕見,臣實在不知道怎樣表達是好。”

不知道該怎樣表達?

不是表達很好嗎?說的頭頭是道,讓人忍不住頻頻點頭,幾乎不得不同意了他的說法。

因為每一句都是事實。

這個人叫季夏,的确是從六年前開始入朝,作風嚴謹,現已升任兵部侍郎,撇除他本身的王爵,在兵部任職,讓他說話時無疑多了幾分底氣。

“季卿雖然官爵不高,但是這份大于常人的勇氣,哀家卻是佩服的。”太後露出了一絲贊賞的笑容,真心地誇贊,“國家想要強大,社稷想要安穩,需要的就是季卿這樣的敢言無懼之臣,将自己的生死榮華置之度外,一心只為社稷百姓,哀家由衷地替季卿感到高興。”

季夏恭敬地道:“臣只是說了自己認為該說的,當不得太後佩服。”

太後笑着颔首,便不再與他多言,視線在群臣之中流轉一圈,最後鎖定在左丞相雲聽雨的面上,淡淡道:“左相沒有什麽話要說嗎?”

群臣一瞬間安靜了下來。

鳳氏皇族血脈不算多麽繁盛,但是也尚未開始凋零,此時待在大殿上的皇族直系血脈除了兩位正兒八經的老王爺,還有鳳栖的親兄弟,堂兄弟,這麽多身份貴重的人太後卻誰也不問,直接問了左右兩相之一的左丞相。

群臣心裏自然明白,因為左丞相雲聽雨和右丞相宮贊,才是真正能起到關鍵性作用的人呢。

今天太後彈劾皇帝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端看這兩個人的态度如何了。

殿上烏壓壓的一群人,不管是普通的朝臣還是皇室的宗親,所有人的視線都定在了左相身上,這些眼神中有期待,有緊張,有玩味,有淡定,還有一些,是事不關己的漠然。

至于一個朝臣為什麽會對彈劾皇帝這樣能要人命的事情表現得漠然,卻當真讓人有些想不通,當然,也沒有人會把心思關注在這個上面。

對于太後突然抛來的問題,左相雲聽雨似乎并不覺得意外,聞言只是淡淡一笑,笑容溫潤如玉,說出來的話,也正如他給人的感覺一般溫和,讓人如沐春風。

他說:“太後娘娘以一介女子柔弱之身操心社稷,無懼此舉可能會引發的後果,是朝廷之福,也是百姓之福,臣亦深表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