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豆芽
早飯過後, 元安平磨蹭到廚房裏,見霍小寒碗筷都洗刷好了:“小寒,去我家吧, 我給你看樣東西。”
霍小寒捏着碗不敢看他:“我……那個, 我還有事要忙, 不能去。”
自從那晚他強行送了玉佩之後, 元安平發現, 或許因為彼此關系的轉變霍小寒在面對自己時顯得特別不自在。元安平也沒打算給對方做什麽心裏安慰和心裏疏導,這種事慢慢總會習慣的。
“別管什麽事都別忙了, 那東西我研究了好多天了,現在終于成功了,帶你去瞧瞧。”說着上手拉人就走。
霍小寒急了,這麽被拉出去被人看到了就不好了,“安平哥,你別拉我, 我自己走。”
元安平笑的得意:“現在願意去啦?”
霍小寒有些無奈:“我去就是了, 你快放手吧。”
元安平見他不好意思, 想着別把人給逗急了,便老實的放手了。
本來出去玩, 回來拿東西的仲孫瑞見他們倆要出門, 随口問道:“安平哥哥,你們幹什麽去?”
“我帶你小寒哥哥去看樣東西。”
仲孫瑞有些好奇:“什麽東西啊?”
元安平故意賣關子:“要不要跟着去看看?”
元安平的樣子讓仲孫瑞更感興趣了:“好啊, 我也去。”
有仲孫瑞跟着, 霍小寒自在很多, 不過就算如此,他也是走在兩人後面。距離他生日那晚發生的事已經好些天了,他依然覺得有些不太真實,也依然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他找不到什麽人說說這件事,只能這樣一直憋着。他現在,有些沒法面對元安平。
看着走在前面的元安平,霍小寒不明白自己怎麽就能收到對方的玉佩。他無數次的回想過那晚對方說的話,因為覺得自己做飯好吃,自己還會做衣服,所以……就送了玉佩。霍小寒覺得元安平這樣找成親的對象太随意了,可……他那晚又那麽認真。頭疼!
元安平一打開大門,便看到三只小狗熱情的迎接他們。
Advertisement
“安平哥哥,你要給我們看的到底是什麽。”
“別急,很快就看到了。”
霍小寒也有些好奇,跟着元安平進了原本用來上課的那間屋子。
門一打開,便看到七口缸。
“安平哥哥,你家那麽多糧食啊。”村裏人用缸,一般都是用來存放糧食的。
“這裏面可不是糧食,而是菜。”
“菜?”霍小寒覺得奇怪,有菜長在缸裏的?
元安平過去,把一個缸蓋打開,“你們看,這是豆芽菜。”
兩人湊過去看,看到滿滿一缸豆芽,一個個豆芽頭朝上,長得特別好。
“這個是菜?能吃?”仲孫瑞沒有聽說過。
元安平語氣肯定:“能吃,咱們中午就炒來嘗嘗。”
霍小寒覺得元安平這麽說,肯定是能吃的。至于元安平怎麽想到種這種菜,他倒是不怎麽好奇。他拿了一個豆芽出來,看着豆芽的模樣:“這是黃豆種的?”
“對。我還弄了缸綠豆芽。”因為冬天的菜太單調了,這裏又沒辦法造溫室大棚,想吃到反季節蔬菜沒那個機會。後來他想到了豆芽,想到就算在冬季也能發豆芽菜。不過,對于發豆芽,他也只知道大概步驟,并沒有具體操作過。好在,在一次因為用水溫度過高而把豆芽燙死後,這一次他終于成功了。
元安平看着長勢喜人的豆芽:“小瑞,你去找個籃子來。”
霍小寒則看着缸裏的豆芽:“豆芽菜,該怎麽做?”
“跟平常菜一樣,炒菜、下面條、做鹹湯。”
一說到吃的,霍小寒就很冷靜:“那咱們中午怎麽吃?”
元安平考慮了下:“豆芽和粉條一起炒,加點肉。綠豆芽,炒醋溜的。”
“好,饅頭吃完了,我待會兒去和面,中午貼餅子。”
元安平笑道:“你怎麽一提到做飯說話就正常了?”
“我……”霍小寒不去看他。
元安平正想說些什麽,仲孫瑞拿着籃子來了:“安平哥哥,這個籃子行吧?”
“可以。”元安平拿過籃子,弄了些綠豆芽和黃豆芽,看着籃子裏的量:“這些夠咱們中午吃的了。”
午飯時,仲孫連珏看着桌上的菜:“這是?”
“爺爺,這是安平哥哥種的菜,在大缸裏種的。”說着指着菜道:“這個是黃豆芽,這個是綠豆芽。”
仲孫連珏覺得稀奇:“這……我可是聞所未聞。”
“管他聽沒聽說呢,您嘗嘗看。”說着元安平給他夾了一筷子。
仲孫連珏品嘗了下,點頭:“味道不錯。”
“不錯吧。”元安平一副絕對不會錯的表情。
仲孫連珏點頭:“冬日裏只是白菜蘿蔔,偶爾換一種菜,吃着新鮮。這豆芽,倒也新奇。”
元安平聽他這麽說,忍不住問道:“那你覺得,拿出去賣怎麽樣?”
“賣?你打算做買賣?”仲孫連珏語氣裏滿是不建議的。
元安平說出自己的打算:“不是,我是想讓我大伯做這生意,讓他們賺點錢貼補下家裏也好。”想出豆芽的主意之後,元安平就想過處理的問題。他肯定是不想做這生意,發豆芽是個力氣活,每天要澆水不說,豆芽出缸後還要淘豆芽,他懶得做。讓他小叔家做正好。他們爺幾個有力氣,肯定也樂意做這個賺錢的事。
聽他這麽說,仲孫連珏便不太在意了:“你只要不做就好。你畢竟是書生,如果行商人之舉,以後在科舉上可別想有出頭之日。”
夾了菜放霍小寒碗裏,“這個我明白。”何況他也懶得做。
午飯之後,大家對豆芽都挺滿意,在下午上完課之後,元安平提着豆芽跟着元大河去了元大伯家。
“安平來啦,快進屋,屋裏暖和。”元根盛看到跟兒子一起進院子的元安平,便招呼他進屋裏。
元安平進了屋,把籃子放下,跟元根盛說:“大伯,我來是想跟您商量件事。”
元根盛很爽快:“什麽事,說吧。”
元安平讓他看了看籃子裏的東西:“這是豆芽菜,我種的。”
“豆芽菜?這是菜?”元根盛好奇。
周香芝看向籃子裏的豆芽:“豆芽菜?豆子種的?”
元安平點頭。
元根盛疑惑:“這豆子種的,不該是豆苗嗎?怎麽長這樣?”
“是在缸裏種的,用的水。”他也沒仔細把方法說了,而是跟元根盛說道:“這豆芽菜,十斤豆子,可出六十來斤菜,七天左右就能長成。”
“那麽快啊?!”元根盛吃驚,他還從沒聽說過能長那麽快的菜呢。
“對。我先給你們拿了這些,你們吃吃看。”
周香芝聽他說能吃,自然不懷疑什麽:“這菜怎麽吃?”
元安平把菜的吃法介紹一遍,然後跟元根盛說:“大伯,我覺得這冬天菜少,這豆芽菜應該能賣出去。要不,你拉出去賣賣試試。如果能成,這生意以後就交給您做了。”
“給我做?”元根盛有些意外。
元安平笑着說:“是啊,我是個書生,不能做買賣。這菜要真是能賣,生意不做就可惜了。”
“這……我哪能占你這麽大的便宜啊。”元根盛覺得過意不去,“要真能拿出去賣,得給你分錢。”
“大伯,生意能不能做還不一定,錢的事咱以後再說。這樣吧,您明天弄一些出去賣賣試試,也別去縣城了,就先在周邊村子試試看。”
元根盛答應了:“成,我明天就去試試。安平啊,晚上別走了,在這兒吃。”
元安平也沒拒絕,留下吃了晚飯。
晚上,因為心裏有事周香芝有些睡不着,她忍不住跟還沒睡的元根盛說:“當家的,你覺得,這豆芽菜的生意能做成不?”
元根盛沉吟了一下:“我覺得……應該能吧。這菜你也吃,說實話味道還行。這大冬天的,就算種了些冬菜,也吃不到開春,這菜,應該能賣掉。”
周香芝期盼:“要能賣掉就好了。多少賺些,家裏總能寬裕些。”
“是啊。”農家人不怕吃苦出力氣,主要是有力氣也沒地方賺錢去,“還是安平想着咱們。”
“嗯,你對他好,他自然也念着你的情。老三兩口子做事就太絕。”
“別提他倆!”對于三弟和三弟媳婦,元根盛想到就心煩。
“行,不提。明天你去賣豆芽,想好去哪些地方了嗎?怎麽賣你心裏有底吧?”
“嗯,我想好了。明天讓柱子跟着,我們爺倆一起去。要是不好賣,就多轉些地方。”
“你心裏有譜就成。早點睡,明天早點起。我給你們烙些餅子帶上。”
元安平一夜無夢,早上迷迷糊糊聽到有人叫他,聽清楚是元大伯的聲音後趕忙起身回應了一聲。
來到門外,元安平同兩人打了招呼:“大伯,早啊。柱子哥。”
柱子對元安平笑笑。元根盛說道:“打攪你睡覺沒?我聽你說還得淘豆芽,還得摘豆芽根,就來得早些。”
“沒有,我也該起了。”元安平領着元大伯進了發豆芽的房間。
元根盛看到缸裏的豆芽,忍不住道:“真想不到還能這樣種菜。”
“我這也是胡亂琢磨的。”
元根盛聽了元安平講的大致方法後:“行,我都明白了,這裏就交給我和柱子,你去忙你的吧。”
元安平覺得不搭把手不合适:“我也來幫忙吧。”
元根盛擺擺手:“不用不用,我跟柱子忙得來,你去忙你的吧。”
柱子也說:“安平,我倆就成了,你去忙吧。”
元安平便留他們父子忙,他去燒水洗漱,期間去幫把手。
父子倆确實是幹活好手,等他燒好水洗完臉,兩人已經把一缸豆芽收拾好裝框了。
吃早飯的時候,霍小寒問了下豆芽的事。
“我大伯他們拉去賣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賣得出去。”
“希望他們能賣出去。”冬天裏還能掙錢是個大好事,霍小寒自然希望元根盛家能得到這個好事。
元安平不甚在意,今天賣不出去,早晚能賣出去,畢竟是種菜,就算這裏人一時不認,早晚有習慣的一天,所以,錢還是能賺的。早晚的事。
和元安平的心寬不同,在元根盛父子離開家後,周香芝心裏一直就惦記着這事,兩人這時在哪裏,能不能賣得出去。一直惦記到下午兩父子回來。
周香芝在家坐不住,便去村口等,所以在元根盛和柱子架車回來後第一個便瞧見了。她先往車後邊看了看,見放着的是空筐,知道是賣出去了,吊了一整天的心終于着地了。
元根盛看到妻子,笑着跟她說:“走,到家再說。柱子,你去叫安平。”
周香芝忙道:“還不到放學的時候,等放了學再去叫他。”
元根盛笑道:“一時把這事給忘了。”
周香芝笑:“我看你是高興糊塗了。”
回到家後,元根盛說道:“孩子他娘,先給我們弄飯吃。”
周香芝幫着把東西放好:“給你們留了飯,我去給你們熱去,很快就好。”
“成。”
“你們也來廚房,跟我說說是個什麽情況。”
元根盛進了廚房,柱子去提了兩個小凳子跟着進了廚房。
元根盛坐下,聲音高興:“豆芽都賣掉了。”說着把錢袋子拿了出來。
周香芝忙問:“都賣出去啦!好賣嗎?”
元根盛臉上的笑容也沒落下:“還成。”
柱子說道:“不算好賣,大家都不認識這個菜。好在這附近的村子咱們也熟,一說咱們村子,大家離得不算遠,也不怕被騙。就有些人試着買個一斤半斤的說是回家嘗嘗新鮮。”
元根盛說道:“能賣出去就好,以後大家都知道這是菜了,就好賣了。”
元安平見柱子來找他,便知道是關于豆芽的事。跟柱子詢問了下賣菜時的情況,看樣子生意可以做,就是賺的多少的問題。不過,對于村裏人來說哪怕一天只掙幾文錢也好。
元安平和元大伯商量了下,因為生意還存在風險,所以便由元安平負責提供本錢,而元大伯家去賣,大概算了下一缸豆芽的利潤後,元安平決定除了大豆的本錢外,他收三分之一的利潤。
周香芝小心的把六十文錢收好,心裏高興:“這要是每天都能賣一缸,那這一個月下來可就是一千八百文錢!”想想心裏火熱。
“一天一缸怕是賣不了。”平常人家可不會每天吃菜。
“就算一個月能進五—六百文也成啊。”自家不用付本錢,不擔風險,只要出些力氣出去賣菜,這麽好的事也就自家人想着他們。
元根盛提醒她:“豆芽菜的事,你別多和別人說,種法更是不能跟人提。萬一被人學會了,咱沒法和安平交代。”
“這個我曉得,放心吧,我誰都不說。”事實上,她也并不清楚豆芽具體是怎麽種的,只知道用到了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