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我兒命不該絕

李煦醒來的時候天已經大亮了,外頭還下着小雨,他把烘幹的衣服穿好,光着腳走出去。

賀遵正站在門口發呆,聽到聲音轉過身,皺着眉頭看着李煦的腳,“殿下的腳傷未愈,不宜走動。”

“不礙事,一點小傷而已。”其實走起路來還是痛的,但這點痛對李煦來說還能忍受。

賀遵把自己的鞋子脫下來,“您若不嫌棄,穿屬下的吧。”

李煦心裏是嫌棄的,賀遵的鞋子泡了一夜的水又髒又濕,他委婉地拒絕:“不了,你穿着,出去後你背着本王走。”

賀遵同意了,他轉過身蹲下,“那就上來吧,我們去河邊看看。”

臨走前,李煦讓老丈夫妻給他們做點吃的,勞累了一夜,大家還空着肚子,飯還是要吃的。

不過老丈人為難地看着他,支支吾吾地說:“這……不是小民不願意,只是家中……家中并無多少存糧。”

李煦沒心思管他說的是不是真話,“那附近可有賣糧的商鋪?”

“得到鎮上才有。”

“去鎮上可遠?”

“走路得半天一個來回。”

那是有點遠了,李煦想了想,“那麻煩老丈去向村民買一些糧食吧,我出兩倍的價錢。”他下水前在腰帶裏藏了兩塊金條,正要拿出來就見賀遵從身上掏了個荷包丢給對方,冷冰冰地說:“我家主子吩咐你做的事你就做,若是敢敷衍半分,我要了你一家人的命!”

賀遵的臉就是閻王爺的活招牌,老丈人吓得連連點頭,“是是,小民這就去辦。”

等李煦兩人走到河邊,這才看清昨夜差點讓他們喪命的地方,這裏的河道明顯比前些日子的寬,遠遠地看到對面也有幾戶人家,周圍并沒有看到其他人。

“他們應該是沿着河流找下去了。”

Advertisement

李煦拍拍賀遵的肩膀:“放我下來吧。”李煦走到水邊,因為水位上漲,河邊那棵救了他們性命的樹已被河水淹沒了一半,也正因為此,他們才有機會抓住樹枝。

渾濁發黃的河水湍急地奔向遠方,看不出河裏有什麽,李煦盯着河面瞅了會兒,深怕會看到一具浮屍飄過來。

“也不知他們是死是活……”李煦低聲嘆了口氣。

賀遵唇角動了動,安慰道:“殿下放心,劉樹水性很好,比武力他不行,在水裏可沒人比他自在。”

這也是李煦将小公主交給劉樹的原因,但想到他自己還是個孩子呢,又忍不住擔心。

羽林軍沿着河邊走了好長一段路,然後在一處草叢裏撿到了一排呼呼大睡的同事。

又往前走了一裏,他們在河裏看到了被巨木攔截下來的船只,船只四分五裂,已經無法航行,賈平确認過不是他們乘坐的那艘船,就叫了兩個人一起下水,在殘骸附近找了一圈,并沒有看到活人和屍體。

上了岸,賈平眺望着遠處,“先不找了,回去複命吧。”

李煦得知沒有找到小公主也有些失望,但找人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他有心裏準備。

河裏的水位還很高,李煦很想去找一找自己的寶箱,可也知道這種情況找到的概率很低,幹脆等過幾天天晴了再找。

“先回去,吃飽後分成兩隊出去尋人,不管是上游還是下游,還有河對面都要找,不要漏了一處地方。”

快要到村子的時候,賈平從懷裏拿出一顆寶石,遞給李煦,“王爺,這是您的財物,物歸原主。”

大家這才想起來有這麽回事,紛紛把自己襪子裏的東西拿出來,李煦卻是不接的,“先由賈侍衛保管着吧,下午拿兩塊黃金去鎮上換錢,這一路尋人花銷不小,辛苦大家了。”

大家心裏慰藉的很,再大的苦也是值得的,而且他們要找的還有自己的同伴和上峰,可以說,如果沒有李煦,他們現在連吃飯的錢都沒有,自然是沒有怨言的。

賀遵找了個機會私下問李煦:“何不找當地府衙幫忙,殿下亮出身份,他們怎敢不幫?”

李煦也是想過的,找人找政府嘛,人多力量大,可是他也有自己的擔憂:“此事若是宣揚開來,我擔心有人趁機而入。”他身邊只有這些人,可防不住有心人的暗害。

賀遵明白,可越是明白越是恨,太子乃大燕儲君,多麽風光貴重的身份,如今竟淪落到這種地步,而這一切都是陛下造成的。

他小聲問道:“殿下有沒有想過,集結忠義之士,向陛下讨回公道。”

李煦心裏一驚,沒想到賀遵竟然有造反的念頭,這種念頭可要不得,“什麽樣才叫忠義之士?跟着本王一起造反嗎?你覺得本王還能集結到多少人?韓家已被滅門,如今本王孤身一人,無財無勢,誰會這麽傻?”

賀遵不甘心,咬着牙說:“揚州府的萬大人是您提拔的,想向他借兵不難。”

李煦被氣笑了,“就憑那一郡的幾萬兵馬,就想把皇帝拉下來嗎?你太天真了。”

“屬下只是……只是……”

李煦嘆氣,拍拍他的肩膀,“別急,我知道你的想法,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事情總會有轉機的,人總要先活着才能籌謀其他事情。”

賀遵眼睛亮了起來,他最怕的其實是殿下不肯為死去的兄弟報仇,畢竟龍椅上坐着的是殿下的親生父親,只要他有這個心,那兄弟們至少沒白死。

接下來的日子,李煦帶着人沿着河岸一點一點地搜尋下去,結果有好有壞,并不是每一天都能找到他們的同伴,也并不是每一回找到的都是活人,好幾次,他們在河邊發現了同伴的屍體。

到了第十天,小公主還沒找到,林統領也沒有蹤影,李煦心裏不急是不可能的,時間拖的越久,生還的可能性就越低,他們在同一片水域落水,能及時上岸還好,如果長時間泡在水裏,溺亡的可能性就大了,但好在羽林軍已經集合了大半,李煦心裏也稍稍安定了些。

人數一多,李煦這行人的行跡就顯得格外招眼,想藏都藏不住,到底還是驚動了當地官府。

李煦想了想,還是派了賈平去和當地官府接洽,通過官府貼出尋人告示,重金尋賞,希望發動群衆的力量找人。

告示剛貼出去一天,他們就找到了葉長青,這小子運氣格外差,落水後繩子不知怎麽松了,自己一個人被水流沖到老遠,後來被附近的魚販子救了回去,那魚販子家住城裏,把人帶回去後也沒安好心,趁着葉長青還昏迷時鎖住了他的雙腳,等葉長青醒來,發現自己竟然成了這家的奴才。

等把人洗刷幹淨,魚販子見他年輕長的俊,還想安排他娶了自己的傻閨女,這樣一來,葉長青就徹底被綁在他們家了。

葉長青忍氣吞聲地過了幾天,把身上的傷養好大半,才解開鐐铐逃出來,臨走前,自然免不了狠狠揍魚販子一頓。

逃出來後,葉長青才知道自己在城裏,離他們當時行船的河流相當遠,這下子可真是愁壞他了,他根本不知道往哪個方向找人,而且他身上一個銅板都沒有,之前藏在襪子裏的寶玉也失蹤了。

就這麽在街上流浪了兩天,餓的前胸貼後背,葉長青看到了官府貼出來的告示,喜極而泣,這才找了過來。

京城,三皇子比皇帝先一步收到了線報,得知順王的船在河上遇到風浪翻了船,全員失去了蹤影。

他控制不住大笑了許久,然後派出人去尋找,如果順王死了那當然最好,如果沒死,那可就怪不得他下狠手了。

皇帝得知這個消息後,心情說不出的複雜,李煦出生後不久就被立為太子,是皇帝親自教養長大的,感情不可謂不深,但随着年紀的增長,太子越來越優秀,贊美他的朝臣越來越多,皇帝看太子就越來越不順眼,只要一想到自己的大好江山将來會落入太子手中,他就格外不是滋味。

而且,韓家竟然敢造反,皇帝把這一切的責任都歸咎到李煦身上,要不是他替自己擋了一箭,皇帝是不會放過他的。

“陛下,要派人去尋順王嗎?”趙總管私心裏是想救人的,但他沒這個權利。

皇帝沉默了許久,擺擺手說:“就不必從京城派人去了,勞師動衆的,下個旨意讓當地官府去找,告訴他們,若是順王有所閃失,讓郡守提頭來見。”

趙總管猜不透皇帝是想讓順王活還是想讓他死,這旨意傳達下去,最快要半個月才能抵達,再一層層傳達下去,就算找到了,也可能是一具面目全非的屍首。

“諾,老奴這就去辦。”

宮裏人心浮動,幾天後,又有消息傳來,說是找到順王殿下了,他安然無恙,随行的還有幾百羽林軍,只是小公主和林統領還不知所蹤。

三皇子剛接到消息就打碎了一套上好的陶瓷花瓶,皇帝聽聞也只是輕輕嘆了口氣,暗道:我兒命不該絕。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