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試種

過了午後,才有得了消息的百姓來詢問:“聽說是王爺做出來的豆腐,我們也能買嗎?”

“能啊,做生意嘛,誰都能來買,不過今日的豆漿送完了,你若是要買,我可以送你幾道豆腐食譜。”

“多少錢呢?”

“一錢可買豆腐兩塊,或者用一斤豆子來換一斤豆腐。”

“還能用豆子換?”

雷陽指了指鋪子牆上挂着的價格牌,“諾,都寫在這兒了。算了,你肯定不識字,我給你念一念。”

等那客人離開,雷陽摸了摸胡子,叫來兩個下人,說:“你們去街上找十幾個乞兒來,我有事交代。”

過後沒多久,城中最熱鬧的幾條街上,突然出現了一群衣裳褴褛的乞兒,沿街大聲喊道:“賣豆腐咯,賣豆腐咯,便宜又好吃的豆腐。順王殿下發明的豆腐喲,大家快去瞧瞧,今日買還有禮品送喲。”

行人避在一旁讨論,“真的假的,便宜又好吃?有這樣的東西?”

“聽說是用黃豆做的,做法簡單,肯定貴不了。”

“真是那位王爺做出來的東西?別是從其他地方照搬過來的吧。”

“這咱們可管不着,反正南越沒有,他說是就是咯。”

“走走,咱們看看熱鬧去。”

第一天,百姓們多在觀望,聽到那豆腐的價格都不太相信,覺得王府做出來的東西怎麽可能這麽便宜,別是故意诓他們的吧。

第二天,那些買過一回的人紛紛回購,在食鋪前排了長長的隊伍,人們都有從衆心理,見到如此多人在排隊買豆腐,他們也跟着排。聽說能用豆子置換,不少人家都拿了半斤一斤的豆子出來,反正虧點豆子他們還是舍得的。

李煦沒空管豆腐鋪的生意,他一大早就跟着三名官員去了郊外的村鎮,出了城,道路兩旁的農田裏都有農人在忙碌,大多數都在翻田。

李煦站在路邊看了會兒,疑惑地問:“他們用的是什麽工具?”

随行的官員回答:“回王爺,這叫犁,是用來翻田的,田地凍了一個冬天,要翻過之後才能種下谷種。”

李煦看不清那犁的樣式,于是踩着泥濘的田埂走過去,仔仔細細看了一會兒,發現就是個木頭做的“7”字型的工具,農夫需要用很大的力氣才能把工具插進土裏,再用腳踩着翻過來。

那三名官員平日裏也是在田間行走的,附近的老農大多認識他們,見到他們來還熱情的打招呼:“幾位大人是來看春耕的麽?”

一位姓鐘的官員先看了李煦一眼,見他沒有表露身份的意思,上前一步說:“是的,今年的種子都領到手了吧?記得用水泡過再下種。”

“都領到了,自從寇将軍處置了那幾個貪官,再沒人敢以次充好了,您放心,等這地翻好,灌上水,再過半個月就可以下種了。”

那鐘姓官員偷偷瞥了眼李煦,見他眉頭微微蹙起,趕緊轉移話題,“那就好,等下種那日本官再過來。”

“走吧,去鎮上看看。”李煦轉身往回走。

到了最近的小鎮,李煦找了家茶寮落腳,讓官員把鎮上比較有名望的老農叫幾個來,他确實不懂種田,但也知道谷種要先育秧才能拔了秧苗插種到田裏,而不是直接将種子種到田裏。

當然,這之間有什麽區別他也不懂,但能在二十一世紀廣泛流傳的方法,肯定是無數先輩們積累起來的經驗改進的,錯不了,而且還有那位非常出名的雜交之父發明了雜交稻種,将糧食産量提高到了一千多斤每畝。

三名官員一出門就聚在一起小聲嘀咕:“王爺這是真心要管起農事了,不得了,難怪他聲名遠播,确實像是做實事的樣子。”

“你別想太好,他就算以往有接觸過農事也是種北方的田地,這南北差異多少大你們又不是不知道,他哪會種這南方的田?可別瞎指揮才好。”

“先聽聽他的意圖吧,若是他要出馊主意,咱們拼了這條命也得阻止了,可不能讓他亂來。”

“怕就怕他自以為是,不聽我們的勸啊。”

“咱們人微言輕,讓寇将軍去說。”

“對對,有寇将軍在,不怕。”

很快,他們從鎮上找來了四個白發蒼蒼的老農夫,直接将人從田裏叫了回來。

李煦見到來人,站起身迎接了幾步,免了他們的禮節,說:“讓幾位老丈人抽空來一趟,是本王想了解下南越的農事,多有叨擾,還望見諒。”

四位老人家原本正在田裏忙做,被拉到這裏來确實有些不樂意,但聽說找他們的是王爺,他們連拒絕的權利都沒有,當然不敢拒絕。

路上,官員也給他們提了醒,讓他們見到順王時別亂說話,實在不知該怎麽回答就推脫過去,更不能随他說什麽都應承下來。

見到順王如此謙遜有禮,老人家們也稍稍放下心了。落座後,李煦開門見山地問:“本王見大家都在翻田,可是要開始播種了?”

“确實如此,這幾日雨水稍停,大家都忙着把田翻一翻,灌上水還要踩泥,等滋養幾天就可以下種哩。”

“可是直接将谷種種到田裏?”

“是呀。”大家聽他這麽問,心想這位王爺果然不懂農事。

“那不知一畝田年産多少糧食?”

一位老農挺直腰板回答:“這收成一來看老天爺賞不賞臉,二來看耕作的勤不勤奮,若是二者皆好,畝産能達到四五百斤,若是老天爺作妖,顆粒無收也是有的。”

“那普通水平呢?”

“一般畝産三百斤是有的。”

太少了,這和李煦事先所想的差距太大,“一年能收幾季?”

“王爺為何如此發問,一年自然只能收一季,不過秋收過後,我們會在田裏種些豆子、芋子之類的,這日子,只要沒有天災還是溫暖有餘的。”

“南越氣候溫暖,為何稻米只種一季?”

“這……”大家互相看看,不明白怎麽回答這個問題,自從有人耕種以來,不都一直這樣麽?

鐘姓官員猶豫着問:“王爺怕是不知道,土地種植糧食後肥力下降,需要養一養才可繼續耕種,否則糧食也長不好的,據下官得知,北地有些貧瘠的土地甚至要種一年休一年,南越情況算好的了。”

李煦不好說自己的想法,給四位老農各送了一份禮物就讓官員将他們送走了,他獨坐沉思了許久,然後問:“府衙可有試驗田?”

“何為試驗田?”

“就是給你們試種的田地,歸官府所有的。”

鐘姓“哦”了一聲,回答道:“往常都是借寇府的田來試種,寇将軍大方,并不計較這些。”

“那你們試種的結果如何?”

說到這,大家就有些尴尬了,“只是試着改進了幾項農具,雖大有利益,但成本太高了,百姓們置辦不起。”

李煦了然,現代農具大多數都是鐵器,以國家對鐵的嚴格控制和它的稀有程度來看,價格肯定是很高的,要想讓百姓們家家戶戶用上鐵農具,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衙門裏可有會種田的人?借本王幾個人用用。”

三位官員面面相觑,不過這點小事不算難,他們三自告奮勇道:“王爺有事就吩咐我們即可,種田我們還是會的。”

李煦點頭,他們三個領頭羊能親力親為再好不過了,而且他們識字,試種過程中的記錄都可以一一寫清楚。

“那好,先回城吧,時間緊迫,我們得趕緊将第一批秧苗培育出來。”

寇家給官府的試驗田是一整座農莊,就在城門外不遠處的山腳下,位置很好,李煦他們抵達的時候已經是午後,一行人餓的饑腸辘辘。

山莊裏平日都有莊頭和佃農,得到消息後就先置辦了一桌酒菜,用的都是山莊裏自産的東西,做法不得當味道也不好,李煦吃的不順口,但也沒表現出來。

飯後,李煦讓人拿了糧種來,分作三個桶泡種,他不知道該用多少水,泡多長時間,也不知道該用溫水還是冷水,幹脆都試一試。

三名官員跟在他左右,見他要泡種,自告奮勇地代勞了,“去年我們也試過将糧種泡過再播下,能縮短發芽期,王爺想做什麽只管吩咐就好。”

李煦點頭,這些事情他确實做不好,接下來的幾天,他直接住在農莊裏,親自監督着人将泡好的稻種撒進事先處理好的田壟裏。

“王爺,種子如此密集,長出來就紮堆了,不是這麽種的。”大家語重心長地勸說。

李煦卻只道:“這個步驟叫育苗,長出來的禾苗要拔起來插到田裏才算完,所以不用擔心它們長的太密集。”

“這……”大家都沒聽過這個方法,不過既然是試驗田,大膽嘗試也沒什麽,他們往年也沒少失敗過,王爺有這份心關心農事,他們怎能阻止呢!

李煦看他們的表情就知道他們并不接受這種方式,不過他自己也沒底,不敢說大話一定會成功。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