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離開寧家莊

寧老爺廚房轉了一圈就離開了,他走了之後,寧康文也不像之前那般拘束。只是他神态動作比起之前都嚴謹端正多,看着他繃得緊緊故意端着臉,趙雪覺得他這小模樣看着挺可愛卻也挺可憐。

趙雪把寧康文喚到身邊,說要給他說故事。一聽到故事兩個字,寧康文眼睛一亮,等把故事聽完了,寧康文仰起頭看向趙雪道:“為什麽那些禾苗後都死了?”

“因為播種人太急于求成,小禾苗要慢慢長才能長大。”趙雪摸了摸寧康文頭,道:“下次看到你爹,你就把這個故事說給他聽,讓他知道小少爺也會說故事了。”

寧康文不住點頭,道:“我也會說故事,和趙姨說一樣好。”

趙雪說故事時候,寧康雅她們都過來聽了,等聽到趙雪和寧康文這番對話,寧康雅笑了,她對趙雪道:“趙師傅這故事還真有深意,就怕我爹不愛聽。”

“我琢磨着寧老爺是不愛聽這故事。”趙雪道:“所以我讓小少爺把這故事說給他聽。”

寧家家教确奇怪,寧老太爺看起來灑脫随意,可生出來幾個兒子卻嚴謹居正。現這個大老爺這樣還算好,趙雪之前就聽苗嬸子說,那二老爺比大老爺加刻板嚴厲,就連寧老太爺都畏他那二兒子幾分。

寧老爺那樣嚴謹性子卻又教出像寧康維那樣歡脫無拘兒子來。這寧康維小小年紀,吃喝嫖賭裏除了嫖還未沾身,其他幾樣都十分精通,寧老爺想管這個兒子都管不下來,所以他才會把心思全放寧康文身上。

拔苗助長這麽有深意故事,還是讓寧康文轉述給他,讓他慢慢思索吧。至于他聽不聽得進去。這就不是趙雪能管了。

天地有序,萬物有靈,任何事物生長都有其規律道理裏面,寧老爺執意要把小康文往小大人方向教,不遵循生長規律,她也沒法子幹涉。誰讓孩子是他生呢?

事實證明,寧老爺辜負了趙雪給他講故事一番苦心。寧康文沒再往小廚房來過,看來是被寧老爺下了命令,禁止踏入廚房了。

趙雪心中有些惋惜,她那故事只開了一個頭寧老爺就聽不下去了。其實她這兒還有聞雞起舞、鐵杵磨針一類勵志故事呢。

下午教做點心少了寧康文身影,小廚房裏顯得有些冷清,可這也加了趙雪教三位小姐做點心進度。等她們把常見早點學會做之後,趙雪就準備和她們說再見了。

“趙師傅真要走?”寧康和蹙眉看向趙雪,道:“可是我們學不心,師傅覺得難教這才要離開。要真是這樣,我們有什麽做不對地方。師傅只管說出來。”

“沒有,幾位小姐很努力學也。”趙雪笑道:“是我這兒存貨太少,一點做點心功夫全叫小姐們學會了,找不到可以教了。”

趙雪這話并非敷衍,該教她應該教給她們了,沒教也找墨葵做了筆錄。以後她們想做哪一類點心翻開記錄即可。學做中式面點沒有兩三年是不能出師,除了學做不同點心樣式之外,多時間都用學基本功揉面剁餡上了。

Advertisement

可這三位小姐都是千金之軀。那細嫩嬌貴雙手哪能天天面粉團裏泡着。之前董媽媽來聽故事就和趙雪說了,三位小姐揉面做點心可以,不能把手傷了。好多富貴人家相看小姐,除了那張臉,也注重那雙手。

真正千金小姐都是十指不沾陽春水。指如青蔥,手若柔荑。

有些人家小姐做點心做飯都要帶着丫環一起。主要活都讓丫環做了。她們把切好菜往鍋裏一倒翻炒兩下那菜就算是她們做,那捏整好點心往蒸籠裏一放,到時候丫環讓她們把點心取出,那點心也算是小姐們親手做。

可趙雪不願這麽教幾位小姐,寧康和她們剛進廚房時丫環也想跟來幫忙,可後都被趙雪叫回去了。她只教了她們做點心,卻希望以後她們做出來點心從揉面剁餡到取點切盤,這些都由她們親自動手來做。

以寧康雅她們身份,一般點心糕點輪不到她們做,要親手做點心時候很少。真能吃上她們做點心,除了現姐妹親人之外,也只有以後夫君公婆了。她希望她們做出來點心除了好看之外,還應該有誠意裏面,這樣做出來點心才真有意義。

寧康和又勸了趙雪幾句,見她去意已定,也不好再挽留。

“二小姐這兩日氣色好了不少,近可睡得安穩?”趙雪随口問道。

“張師傅送上來瓊玉膏效果倒好。”寧康和笑道:“吃着不苦,用了兩天後睡得都安穩了。”

趙雪抿唇一笑,那瓊玉膏怎麽會苦,那裏面摻了不少蜂蜜呢。這瓊玉膏是她以前看到食療古方,那裏面把這瓊玉膏吹得沒邊去了,什麽填精補髓、開通強志、日誦萬言,各種吹捧。不過裏面用到人參、茯苓還有生地确能讓人安神定氣,滋補元氣。

這瓊玉膏做起來有些麻煩,而且配料比例都要嚴謹,可做出來吃效果還是不錯。瓊玉膏做之前張師傅就讓寧康和丫環把這方子給那大夫看了,确定這裏面用材料和寧康和吃平日用藥方不沖突他們才做了這瓊玉膏。

瓊玉膏中老年人使用多,像寧康和這樣也可以服用些。因為它除了安神定氣能讓寧康和夜裏睡得安穩些,還有養顏防衰老效果。

寧康和與趙雪聊到一半,就見寧康雅把蒸好小籠包端了過來。趙雪夾起一只小籠包嘗了口,皮薄餡美,汁水豐足,她們做出來小籠包很不錯。

趙雪指着蒸籠上放小籠包紗布鋪底道:“這個時候卷心菜還沒出來,等到了秋天你們再做這小籠包,可以用燙過卷心菜葉或是白菜葉鋪底。這樣蒸出來小籠包還帶着菜葉清香。”

寧康雅和陶瑾聽了直點頭,等後一籠蒸餃蒸好之後,趙雪就離開了,她寧家莊教學生涯到此結束。不得不說,教人做點心也滿有成就感,難怪張師傅那麽喜歡指點她和小順做點心。

趙雪回廚房時,張師傅還沒有離開,他大致和趙雪說了下租店鋪事,之前他就和趙雪說了替她相看了三處店面,可後拿主意付定金還得趙雪自己去說。

趙雪見張師傅絮絮叨叨說着。忽然明白他故意留這兒是想多和自己說一會兒話。寧家莊跟着張師傅學了大半年點心,忽然離去他肯定覺得不習慣。

太煽情場面趙雪并不習慣,她把小順喊到一邊吩咐他要好好跟着張師傅學做點心。然後對張師傅道:“我以後就縣城開館子,師傅來寧家莊說不定還會路過那兒,到時候你還可以指點我一番。”

“我急着趕路,哪有空看你。”張師傅道:“再說,你鋪子都沒租下來。哪知道你以後哪兒。”

趙雪嘿嘿一笑,鋪子得找個地段好易進財地方,她不能保證就張師傅回寧家莊那條路上。改天抽個時候,她還得親自去看一看。

張師傅又嘆了口氣,趙雪見他和小順情緒都不太高漲,心裏又升起一股滿足感。她人品還是好吧。要是她離開張師傅和小順都興高采烈,那才叫做人失敗啊。

想到做人失敗,趙雪忽然想起自己一個綽號。

前些日子寧康文還沒被寧老爺禁足。那時寧康文聽故事正聽到入迷期,一大早就跑到廚房要趙雪講故事給他聽。

趙雪問他才知道他是一個人偷跑出來,一邊許諾下午讓董媽媽帶他來聽故事,一邊哄逗着把他往文軒居帶。回來路上,趙雪正好遇上韋護院調戲送早飯紅绫。

韋護院逗弄着紅绫。紅绫想反抗又不太敢反抗,後趙雪看不過眼才出手把紅绫解救了出來。事後。紅绫求趙雪把這事保密,趙雪覺得紅绫性子太軟,下次遇到韋護院還會吃虧,沒答應她而是把這事告訴了紅娟。

趙雪幫了紅绫,紅娟多多少少要感謝她一下。只是兩人針鋒相對慣了,即使說感激話紅娟還是忍不住諷刺了趙雪兩句。紅娟說其他話趙雪倒不意,只是她說起自己有個“三不沾”外號,倒讓趙雪來了興趣。

所謂“三不沾”,是說有三種人不敢沾趙雪邊,即親人、朋友還有忠厚人,這三種人都怕遇上趙雪。這外號大家私下傳着,趙雪卻不知道,要不是紅娟提起,她還不知道以前自己有這樣一個綽號。

“我明天就不來這兒,現我再做一道點心出來吧。”趙雪笑着看着張師傅道:“這道點心也挺有趣。”

“你做吧,下午點心早就送過了,你做出來這個我們分着吃就是了。”張師傅朝廚房外看了眼,以前這時候他都回去路上了,今天是趙雪寧家莊廚房待得後一天,他留晚些也沒事。

趙雪拿了雞蛋黃加了白糖、綠豆粉攪拌,然後把它們倒加了豬油鍋裏翻炒,炒時候仍不停攪拌加豬油,後把做好點心拖到盤中遞給張師傅看。

“這是什麽點心?”張師傅拿勺子戳了戳盤中黃軟蛋黃糊,道:“有什麽特殊地方嗎?”

“這是‘三不粘’。”

“三不沾?”聽到這名字,張師傅拿勺子手微微頓了一下。

“所謂‘三不粘’,既不粘勺、不粘盤、不粘牙也。”趙雪道:“和我這個人沒什麽關系。”

張師傅咬了一勺“三不粘”放入嘴中,這點心似糕非糕、似粥又非粥,入口綿軟柔潤,滋味十分美妙。

趙雪和張師傅又說了會兒三不粘制作要點,張師傅暗暗記下。趙雪做“三不粘”分量不少,夠一個廚房裏人吃。等大家把這些點心分着吃好之後,趙雪和廚房裏人一一告了別,就離開了。

離開時候很是平常,這寧家莊廚房不斷有人進來也不斷有人離去,也許趙雪剛離去時他們會不太适應,但日子久了他們也就習慣了,一如趙雪剛來時他們要習慣她存一般。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