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碼頭最靓的仔”實在無地自容,捂着臉跑開了,惡作劇得逞的周氏夫妻捧腹大笑。

洞裏薩湖是柬地最貧困的地區之一,這裏住的大多都是無國籍的越南人,因沒有身份,得不到政府的認可,只能在水上漂泊。

導游拿到票之後,又在碼頭等了好一會兒,接他們的游船才到,船上備有救生衣,一上船,導游就讓大家把救生衣船上,當然,有很大一部分人,嫌天氣太熱,穿起來會悶壞,不肯穿,對此,導游也沒多說什麽。

他簡單介紹了一下洞裏薩湖的來歷,便站到甲板上吹起了風。

這是何曦第一次坐船出海,難免有些緊張,規規矩矩地穿好救生衣,坐在船只最中間,靠船沿,有扶手的位子上,不敢輕舉妄動。

游船在碼頭泊了一會兒,導游前去告知開船的商家,人已到齊,船很快就發動起來。

第一次在水上飄,因船速太快,颠簸的十分厲害,這讓何曦更加緊張,連手腳都不知該往哪兒放,反觀其他游客,仿若沒事人一樣在船上嬉鬧。

她未免懷疑是不是她小題大做,顧景洲似乎也感覺出了何曦的緊張,輕聲問她:“暈船?”

何曦搖搖頭,她只是第一次坐船,有點害怕。

“這湖深嗎?”她問道。

顧景洲往湖面上望了眼,略微思索了一下,說:“沒有長江黃河這麽深。”

何曦:“……”

他這是在和她開玩笑嗎?她當然知道這沒有長江黃河這麽深,如果有長江黃河這麽深,那還得了!

她不由地嗔了他一眼,說:“你又開我玩笑。”

顧景洲勾了勾唇,示意她往船的側邊看去,“看到那些海草和蘆葦了嗎?”

何曦點點頭,這湖的兩岸長滿了水草和蘆葦,而且十分茂密。

Advertisement

“住在這的人家,經常會在那些地方游泳。”

游泳?他的意思是,這水不深?

“所以,你的意思是,這湖淹不死人?”

顧景洲一笑,沒答話,聽他這麽說,何曦緊繃的身子,到底放松下來,按照常識來推斷,能看到水草的地方,湖底應該不深,加之他說有人會在周圍游泳,她想,她應該不用太過害怕。

何曦徹底松了口氣,卻在這時,顧景洲又說:“船家都是熟手,只要不遇到大風大浪或者別的什麽特殊情況,一般不會讓我們掉下去。”

“……這裏四周确實不深,但是中間,還是有些深度的,所以,還是小心為好。”

他幫何曦把救生衣系好,就這麽靠在她旁邊,陪她坐着。

幸好游船只是在駛出碼頭的時候速度快,等來到湖中央,就放慢了船速,不少膽大的游客,已經被此時的見聞所震撼,迫不及待走出座位,跑到船頭的甲板上,開始拍起了照。

就連天嫂,也在前面沖何曦招手,“何曦,過來拍照不?這裏風景好,照出來的照片水天一色,很好看的。”

何曦搖搖頭,說:“我先坐一會兒。”

天嫂笑了,“暈船啊?”

何曦又搖搖頭,不暈,只是,單純的,有這麽一丢丢緊張……

天嫂決定不管她了,拉着天哥一起上了甲板。

何曦知道顧景洲長相好,身材又不差,站到哪兒都是一處亮麗的風景線,慫恿他也去拍,她好坐收漁翁之利,跟天嫂要照片,誰知顧景洲卻不上當,任憑她勸說,他也不肯去,說是要在這裏陪她。

何曦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雖然面上有點遺憾,但心裏還是美滋滋的,暗贊自己選的男人好,時時刻刻都守着自己。

看着前方越來越多的游客脫了救生衣,跑到甲板上拍照,何曦也有點蠢蠢欲動,正當她要走的時候,不知從什麽地方出來兩個孩子。

孩子看着年齡不大,七、八歲的樣子,皮膚黢黑,骨瘦如柴的,看了座位上的游客一眼,也不說話,直接摸去了他們後排。

柬地落後,生活水平普遍比較低下,甚至有不少柬地人,會幹一些偷雞摸狗的事,這在國人圈中,已經是心照不宣的事。

何曦還以為這兩個孩子,生活過于貧苦,要在大庭廣衆之下,偷東西,開口正要阻止,卻見那兩個孩子,摸到游客座位後,盯着的卻不是他們的包包,而是,他們的背。

他們伸出手,放到他們肩膀上,輕輕地替他們按摩捏着肩膀……

何曦被這一幕感動到,不覺眼眶蒙了霧,他們選擇的是一個中年男游客,和一個中年的女游客,身材都比較臃腫,靠在座椅上,閉目養神,神色看得出是确實疲憊的。

但觸不及防被他們一碰,雙雙驚醒過來,男游客看到本地孩子,臉上已經露出不悅了,女游客倒是反應比較快,“還以為你們偷東西呢,原來是想來給我們按摩啊?”

她一家幾口出來玩的,其中就有個跟他們差不多大的小孩,但凡家裏有小孩的,多會有仁愛之心,罵是不會罵出口的,只是還是有些不悅說:“下回可以先叫一下我們。免得我們被吓到。”

兩個瘦弱的孩子,仿佛聽懂了一般,比劃了幾句,大概意思是問她要不要按。

那游客看到他們的模樣,心生憐憫,點點頭,“好啊。”

順帶就跟那個被吓到的男游客說:“他們家裏窮,靠這個來賺錢的。”

男游客聽後,終于了然,“吓死我了。”

也知這兩個孩子不容易,便說:“正好累了,你們給我按按吧。”

他比劃着自己的肩膀,孩子雖然聽不懂太多,但估計也在這邊混了很久,能猜到大概的意思,笑着給他們按了起來。

按完兩人之後,也沒要小費,接着去給下一個按,幾乎把還在船上的游客,都伺候了個遍,才得了一點小費。

輪到何曦這裏,實在不忍,直接給了他們錢,讓他們回去休息了。

等孩子走了,顧景洲才告訴她,這兩個孩子,應該都是“水上人家”中的一員,每只船上一般有兩人,是政府特許的“童工”。

何曦心情莫名的變得沉重起來,原以為自己過的已經夠苦了,但看到他們,她才知道,她所經歷的那些,根本不算什麽,這些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沒有身份,上不了學的他們,才是最苦的。

游船駛了十多分鐘,終于來到洞裏薩湖水上人家的住所,湖畔兩旁随處可見的簡陋屋船,浮在水面的小樓,據導游介紹,這些船只和小樓,就是這些人賴以生存的家。

甚至遇到水季,湖水上漲,他們還會面臨被湖水淹沒的風險,這時,他們就要選擇搬家。

一眼望去,每座簡陋的屋船前,都有幾個孩子,他們赤着上身,或握着船槳,或拿着菜簍,或背着比他們更小的娃娃,在湖邊蕩漾,勞作。

每到一處,導游就會給他們介紹,這是他們的水上學校,水上運動場,水上警察局,水上餐廳,水上工廠……其實在何曦眼中,這些都沒有太大的區別,就是小船還是大船的問題。

印象比較深的,是他們的水上學校,那是一座白色的游船,比他們所坐的游船大上好幾倍,上面一塊很大的牌子寫着SCHOOL。

同團的人看到學校,都興奮的大叫起來,因為它是洞裏薩湖他們有經過的地方最大的一艘。

何曦拿手機拍了一張,靠近目的地,他們游船速度便慢了下來,這時,便有不少當地人家,開着破舊的木船,劃到他們船只旁,賣飲料、水果、魚幹,或者帶着孩子過來讨要小費。

同行人看到這情景,多數會往他們小船上扔一些糖果,面包,小的瑞爾等,靠近其他船只的人看到他們船游客這麽大方,似乎都有些懊惱,調轉船頭,往他們這邊跑來,一時間,他們所在的游船,便被一艘艘,載着貧困孩子和婦人的木船包圍了。

導游這時提醒他們,不要給他們仍太多的食物,不然,會有孩子一直跟着你,而且,等會到了岸上,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免得被人順走了。

團裏人一聽,都有點害怕被這些孩子尾随,緊張地握緊了手裏的包包,有的甚至抱怨導游不提前告知,導游笑笑不說話。

何曦想,導游這麽做,其實也是想幫這些孩子的,畢竟怎麽說,都和他一樣,是柬地人。

導游帶他們去的是湖上的購物中心和觀光平臺,這裏不僅有專門供給游客飲食用的餐廳,還有購買紀念品的小屋,觀賞日落的甲板。

何曦在上甲板的途中,還看到了當地人飼養的鱷魚和蟒蛇……有小孩抱着蟒蛇和游客合照,以賺取一定的費用。

何曦對“它們”存有敬畏之心,不敢在那兒待太久,跟着天嫂一起上了觀光平臺上拍照,望着遠處的斜陽,終歸有些沉甸甸的。

顧景洲似乎感覺到她情緒的變化,全程都在一旁陪伴,甚至,她要求他做一些搞怪的動作,供她拍攝,他也沒有二話。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