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先歇個腳

老林沒有完全聽從木蘭的,他沒有在最近的村莊停下,而是繼續向前行駛了一個多時辰,選擇在一個叫做富興村的村子裏落腳。

富興村位于正定縣與胡州的交界處,繞過富興村境內的明月山,就到了胡州境內。

明月山山如其名,從上往下看,就像是一輪彎月靜卧于山野裏,富興村則被那輪彎月抱入腹中。

木蘭原以為,在這麽個山坳坳裏的村子,起這麽個名字只是村民的一種美好期望。到了後才發現,這巍巍青山還真将這裏的一方土地養得富庶又興旺。

在村裏的客棧住下之後,趁着店裏的夥計來來往往送東西的空檔,木蘭和夥計閑聊得知,富興村之所以這樣富,一是因為其特産,二是因為其地理位置。

富興村多山,山中多藥材,之前确實是個窮山村。十多年前調來一位黃縣令,黃縣令親自主持修路,路修好之後,山中的藥材源源不斷運出,村裏的收入起來了。又因為這裏交通方便,來往于兩州的路人也好,過往的藥商藥販也罷,都願意在富興村落腳,一來二去,客流量上來了,村人們看準了商機,漸漸地飯館開張了,客棧建成了,票號的分號開到了這裏……

總之,算是要致富、先修路的古代版。

安置好後,木蘭拿出昨日和餘佳媛上街時買的一面小銅鏡,看着鏡中那張不太熟悉的臉。

她原先長得也不差,但與這張臉一對比,還是遜色了許多。她默默地想,她還得多照照鏡子,總得記住現在的自己長什麽樣子。

正看得入神時,門外傳來了敲門聲。

“誰啊?”木蘭坐直回答。

“小姐是我,老林有事情找你。”木蘭聽出來了,若月的聲音。

她起身開門,若月和老林一前一後走進房間。

“老林有什麽事。”木蘭看着若月。

“他說要去将馬車換了。”若月說道。

又來了,木蘭心道,這已經是老林第三次提出換馬車了。

Advertisement

第一次是在長豐縣,他們離開永安後第一次落腳的地方。第二次是昨日。木蘭覺得老林這個舉動有些奇怪,借此機會正好問一下,“若月,你問一下老林,咱們現在這輛馬車又大又寬敞,怎麽又要換?”

若月聞言有一些遲疑,向她比了一個手勢。

老林沉默了一會,他向若月點頭。

若月會意,“小姐,老林這樣做是老爺的安排。”

“何……我爹的安排?”木蘭不解。

“正是。出發前老爺交代過,每在一個地方停留超過一夜,務必将馬車換了。”

“我爹是擔心有人在跟蹤我們?”木蘭看向二人,她口中雖然是在問,心中卻十分篤定。這費錢又費力的,也不嫌麻煩的。

就是不知道何元毅叫他們在躲什麽,也不知道跟蹤他們的人有什麽打算。

若月點頭。

“那你去換車吧。”木蘭看着老林說道,何元毅肯定不會害何木蘭姐弟,“若月你陪老林一起去。”老林身體不适,又無法開口說話,有若月在一旁陪着也好。

“好。”若月颔首,“小姐和少爺千萬別出客棧,我們盡快回來。”

木蘭點頭,“放心,我們哪也不去。”

既然知道後面有可能有人在追蹤,他們在明,對方在暗,萬事還是小心一些。

兩人出去後,木蘭又看了會臉。看完臉後,她将銅鏡收起,随手翻看起昨日随手在縣城買的幾本講東朝風土人情的書。

她雖有何木蘭的全部記憶,但何木蘭是一個深閨女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精力全放在操持家事管教弟弟以及做女紅上,除了永安城內發生的大事她有所耳聞之外其它一概不知。要想今後順利在東朝游歷,她得自己提前做準備。

書裏用的是繁體字,有何木蘭的記憶在,她看得倒也不費力,看了沒幾頁,吳媽媽牽着何南星前來敲門。

看到何南星,木蘭蹲下身拉着他的手:“怎麽還沒睡醒啊,無精打采的。”

吳媽媽道:“小姐,星哥兒發燒了。”

“啊?”木蘭驚訝,伸手去摸何南星的額頭,果然燙手。下午何南星一直躺在馬車裏睡覺,下車的時候見他睡眼惺松的,以為他是沒有睡夠。

她見吳媽媽一幅十分自責的樣子,出言安慰道:“吳媽媽您別自責,咱們不是有現成的藥嗎,找夥計要個爐子熬了喝了就好了。”

“藥用完了。”吳媽媽回答,“當初從家裏出來的時候就順手帶了兩幅應急,老林生病了将藥煎了給他用了,昨日沒有及時去補,所以現在沒有了。”

“這好辦。”木蘭給了吳媽媽一個安心的眼神,“您将藥方寫下來,找人去抓藥就行了,您說藥方,我來寫。”邊說她将何南星拉到床邊,示意他躺下歇息。

這時,吳媽媽已經叫了夥計去取筆墨。

不一會兒,夥計将筆墨拿了過來。

提筆前,木蘭問夥計:“稍後你替我去抓一幅藥可好?”

夥計搖頭,“小店有規定,但凡吃到嘴裏的東西,不許替客人去買。”

“還有這樣的規定?”木蘭不解。

“之前有客人讓夥計幫忙買藥,結果買回來藥有問題惹出了人命官司,小店也被卷入其中,後來就有了這麽一條規定。”夥計解釋。

既然人家有規定,木蘭也不好強求,她問夥計:“附近最近的藥鋪在哪裏?”

“出門後往東走,到第一個路口後往北,再下一個路口後往西,沿着路一直走,注意南邊的招牌,到了杏林堂就可以抓藥了。”

夥計一邊指路,木蘭認真默記路線,但她被這些東西南北弄得有點暈,向夥計說道:“麻煩你再說一遍。”

夥計見她一臉茫然,知道她沒有記住路,總結了句:“其實還有一條近道去杏林堂,出了門後直入對面的巷子,走到盡頭後右拐,第二間店鋪就是。走近道至少可以節省一半的時間。”

打發了夥計,吳媽媽口述藥方,木蘭寫。

吳媽媽拿起藥方就要去抓藥,木蘭決定自己去。

她想起若月的交待,本想等若月她們回來再去,但想到她們又是賣車又是買車估計要費一些時間,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回來,搞不好回來時已經天黑了。

所以,還是早去早回的好。再說,照顧生病的孩子,還是吳媽媽更有經驗。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