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回憶過去
家裏那時候是開飯店的,就開在學校對面。可能很多人會說,家離學校近,又開飯店的,會很幸福吧。怎麽說呢,我一點都不覺得好,反而很厭惡。父母是白手起家的,那時候做生意基本就是他們生活的全部。
離開了熟悉的大山,來到這個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父母。每天都能接觸到自己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東西,接觸到以前基本接觸不到的這麽多的人,在一個八歲孩子的心裏,還是很震撼的,有好奇,有探究,更多的是對未知的恐懼吧。
他們每天都很忙,從我掙開眼睛到深夜睡覺了,他們始終在忙。每天醒來,最發愁的是吃的。他們真的是太忙了,根本顧不上我吃飯的問題。有時候餓急了,跑去廚房門口溜達,廚房的叔叔有時會給我一點炒多的菜吃,那時候就會很開心,有飯有菜,後來就養成了貪吃的習慣。更多的時候是沒人顧得上我的,後來學會了自己找吃的,去廚房盛一碗白米飯,有時候是新做的,有時候是剩的,新做的最好,吃起來甜甜的,吃完肚子裏熱熱的很舒服。剩飯也很好,倒點開水,倒點醬油,吃起來也不錯。
就這樣熬過了六年,上了初中。初中離家很遠,要轉兩趟車,跑了一個月,家裏找人給我安排了住校。那段日子很辛苦,比小學的時間還難熬。一個星期回家一次,回家換衣服拿生活費。一個星期三十塊,我所有的開銷都在這三十塊裏。一天裏吃一頓稍微飽一點的面就很好了,大部分時間是吃一塊錢的面條。一塊錢的面真的很少,一點點的面條,一點點的豆芽,剩下的就是鹹鹹的湯。每次我都吃得很幹淨,一點的渣滓都不剩下,本來想把湯都喝掉,可是別的同學用怪異的眼光看我,就不好意思喝了。每次就是偷偷的喝幾大口,放下碗趕緊走,一邊走,一邊還在遺憾,如果能再多喝幾口,沒準晚上就不會餓了。
你能想象,整個教學樓,只有我一個人的感覺嗎?由于整個初中部只有我一個住校生,我是跟高中部的住在一個30人的大宿舍的。高中部要上晚自習,一般在九點下課,宿舍也就在九點以後才開門。放學以後我沒有地方待,只能去校外的一個小廣場上待着,5:30放學,一直等到九點以後回宿舍。剛開始一個人不敢,就在離廣場入口的那個路燈下坐着,哪裏都不敢去,一直坐到時間。後來慢慢熟悉了那裏,就在廣場上溜達,找人多的地方玩,找亮的地方寫作業。大部分時間肚子裏空空如也,穿着單薄的校服,四面八方吹來的風直往衣服裏灌,又不好意思蜷曲身體來取暖,只能硬扛着。實在抗不住了,就起來轉轉,身體暖和一些了在坐着。一個人坐在路燈下,看着漆黑的影子,發呆。看着路過的同學,有家長的保護,有家長的疼愛,我很羨慕。
我住的那個宿舍都是高三的學姐,不敢跟她們說話,每次都是悄悄的回宿舍,回去就上床睡覺,其實更多的是躲在被窩裏,蒙着頭偷看她們在幹什麽。
後來老師知道了我的情況,跟巡邏的保衛說了我的情況,我才能在放學以後,待在教室裏,自習也好,玩也好,總算,是有了一個溫暖的地方可以休息。直到現在,我還是記憶深刻。感謝哪位給予我溫暖的老師,這恐怕就是我為數不多的溫暖記憶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