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縣試

陽春三月,百花齊放,紅的,黃的,粉的…争相鬥豔,為這個春天增添了幾分色彩!

袁生也準備好出發,豆豆現在和林柱一家混熟了,有時候還不回家,所以他很放心的把他寄放在那兒,自己去參加縣試。

林柱不放心想要陪他去,被他堅決的态度拒絕了,“你這樣會讓我很有負擔!”

“好好照顧自己!”林柱忍住了想要對他說出關心的話。

袁生看他欲言又止的樣子,怕自己心軟,直接上了船,水路便宜一點,而且好走,快。如果是旱路的話,還得翻山越嶺。不過再快至少也得要一二天,帶了一些幹糧吃。到了那還得找客棧,現在學子都是來這邊考試的,肯定既貴又住滿了。所以他來回花費了4天左右,找了一家正規的客棧,都是學子的地方,不過是間柴房,收拾出來也是不錯的!如果去了一家便宜吃不好,自己傷身又傷神的,就辜負了大家的期盼了。

還有10天不到就要考試了,成敗在此一舉,自己不會認為一定會考取。幼時大家都說自己是文曲星轉世,可是自己也沒有哪裏不同,只是跟着父親多讀倆本書,練字。需要自己花更多的時間來理解這個怎麽解釋?為什麽?

自己就是個書呆子,父親死了,下人來通知才知道;繼母跟着人跑了,也是辦完了喪事知道了。自己就是這麽一無是處,除了多讀幾年書,所以他會努力,為了自己不喪失這一個優點。

他閉關修煉着,除了吃飯的時候會出來透透氣,其他時間都在房裏看書。住了7天銀子就花了大半,後天就要考試了,他決定出去放松一下,不然考試都沒精力。

去了書齋,看看有沒有什麽考題,正好聽到有人在争論八股文的問題,父親說過,“做好它,既難又簡單。你得先熟讀四書五經,把它背的滾瓜爛熟。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随你做甚麽東西,要詩就詩,要賦就賦,都是一鞭一條痕、一掴一掌血;若是八股文章欠講究,任你做出甚麽來,都是野狐禪!” 學海無涯,苦作舟!

【八股文是為了科舉考試而設置的專用文體,它不僅僅是一種考試文體,可以說是明清兩代培養官員的一種素質課程,許多人都認為八股“學無所用”是敲門磚,一考上就忘的精光,這種看法是非常片面的,我們現在從小學到高中設置的課程,那些浩如煙海的公式定理可以說是對好多人走出校門後都沒有用,考完後都可以忘得精光,但是我們能說這十幾年的教育都是在浪費生命嗎?不能,因為雖然某些具體的知識你用不上了,但是那些課程訓練出了你的人生中的必要的素質和能力,同理,八股也是如此,沒有認真嚴格、踏實持久的長期教育,是教不會寫八股文,更培養不出科舉人材的。還有書寫教育,從小自教師把筆描紅、寫仿影、直到自己臨摩、寫碑寫帖,每天一般大楷一張,小楷四行到半頁,在書房中讀多少年書,也就寫多少年字,縱然進了學、考上秀才、中了舉,寫字的功夫,還要天天進行。八股文還鍛煉看書,私塾兒童,一般讀熟一部《四書》之後,就具備了閱讀一般文言古書的能力。

教學八股文,由淺入深,由根到支,由源及流,非常細致分明,即在今天,也令人嘆服不已。通過八股訓練出來的儒家世界觀和邏輯思維方式始終在他們的心中。

八股文教育的目的,是為了科舉考試,而科舉考試的目的,是為了按期為國家遴選行政官吏人材。

對八股的內容和形式錯誤的批判造成了現在教育的不足之處,使得一個世紀的中國人失去了人文修養的童子功。】

他逛了一圈看到沒有自己需要的就出來了,裏面辯論中的一人不知是看出了他的不屑還是什麽?在他出來的時候,叫住了他。

“兄臺!不知你有何高見?”有禮的問候,不過眼中閃過一絲不喜。

袁生指着自己的鼻子,“我?”

Advertisement

“是啊!兄臺,不知你有何高見?”另一個學子也挑眉問道。

袁生連忙擺手,“沒有!沒有!我只不過是看這家書齋連往年的試題都沒有。所以有點失落,我是第一次考秀才,也不知道要注意什麽?”

倆人聽了,覺得好笑,不過他或許是鄉下來的,其中一人解釋,“自從有漏題事件過去後,上頭就不許發放試題了!”

“是嗎?謝謝二位兄臺提醒,沒事!我去了。”袁生抱拳拜別!

等袁生不見後,倆人笑了,“書呆子!”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