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一更

胤祯在今年的冬天喝上了奶茶,用上了添加了羊奶的澡豆,福晉甚至還奢侈到用羊奶來敷臉。

真不能小瞧了古代人,人家的美膚理念絲毫不比現代人差,他就是奇怪,哪來的那麽多羊奶,又是用來做澡豆,又是用來敷臉,而且聽聞福晉和五姐的胭脂鋪子裏,連口脂都有用羊奶做的。

這等小事,琉璃自然不會瞞着爺,而且還說了自己下一步的計劃。

“趁着天冷,我們還打算在京城開上家酒樓,專門來做鍋子的酒樓,九嫂手底下能騰出地方來,十嫂娘家那邊能提供源源不斷的牛羊肉,我這邊可以提供掌櫃和店員,五嫂則是負責品嘗,把鍋子的配料定下來,十二嫂出了好幾位大廚……”

既然合夥做生意,那便人人都要有貢獻,并非是她們刻意拉着五嫂一塊做生意,而是五嫂的确有這份能耐,雖不善廚事,但好美食,也品嘗過無數的美食,味覺極為靈敏。

先是五姐,再是這幾位嫂嫂們,看樣子自家福晉是要拉着所有人都做生意了,銀子是好東西,誰不想要,便是胤祯也有幾分蠢蠢欲動。

“福晉若是再有什麽好主意,不妨也拉上我一把,能用得着我的地方,絕對不含糊。”

“爺可真會開玩笑,我的便是你的,咱們倆合夥做生意打算合夥,若是跟旁人湊份子,那咱們是一家人占了兩份兒,豈不是平白占人便宜了,爺若是手裏缺了銀子,只管去賬房拿,難不成還會有人不給。”

這成了婚和沒成婚可不一樣,尤其是在琉璃對自家貝勒爺好感日漸增加的情況下,多少好東西都搬到貝勒府來了,公賬上的銀子,一部分是貝勒爺的俸祿,更多是她放進去的養家銀子,貝勒爺從來都是可以随意取用的。

胤祯當然知道自家福晉大方了,他平素壓根就沒有能用着銀子的地方,吃喝用度都已經是最好的了,便是花銀子買也買不到比自家更好的,他也不喜歡去參加什麽文會,想一擲千金都不太可能。

頂多就是在街市上逛一逛,買點新奇的小玩意兒,能花的錢寥寥無幾。

他不缺銀子花,只不過是眼紅這賺銀子的過程,上輩子他也算是商人之家出身,知道做生意沒那麽難,但也絕對不像福晉這般輕松。

說要做胭脂水粉的生意,攤子立馬就支起來了,說要做酒樓的生意,幾個人一合計,馬上便要開張了。

簡直是……財神爺座下童女到人間搶錢來了。

也難怪福晉日日都要供奉財神爺,生菜更是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菜肴,廚房那邊都快把生菜做出花來了。

若是可以像福晉這樣日進鬥金,他甚至願意給財神爺單獨修一間道觀。

京城很快就多了一家酒樓,開在最繁華的街市上,從早到晚都能聞到鍋子的香味兒。

也是奇了,居然還會有人把鍋子當做早飯來吃,蒸出來的肉包子多香,非得要在鍋子裏涮一遍,還有什麽燒賣、蒸餃,就連紅薯都不放過。

甭管是甜的、鹹的、辣的,都可以涮着吃,胤祯都不明白是他的舌頭太過挑剔了,還是這京城的風潮來得太過迅猛了。

而在他不知道的情況下,生菜的價格在京城翻了兩倍,公主府也好,五貝勒府也好,而是幾個阿哥府,但凡是跟十四貝勒府有生意往來的,那都迷上了生菜,而且還都把財神爺的神像請回家去供奉,無一例外。

替財神爺發展信衆這事兒,原本并不在琉璃的計劃之中,只是供奉財神爺的房間就在卧房隔壁,與她熟識的人,時間長了,必然知曉。

而嘗到了做生意的甜頭之後,誰又能不心甘情願的成為財神爺的信衆呢。

就連九爺,也時常到正院給財神爺上幾炷香,連給財神爺的貢品都包了。

甚至為了沐浴在財神爺的財光之下,他一個月有大半個月的時間都是宿在正院的,不是沒想過再去請一尊財神爺的神像來,而是他問過了,人家不讓一處府邸同時供奉兩尊財神爺的神像,這是對財神爺不敬。

做了生意之後,九爺的精力明顯有地方使了,體重總算是沒再增加,別看他在外頭名聲不太好,可這半年的功夫,銀子大把大把的往懷裏摟,前院的卧房,他常用的書房,還有福晉這裏,都被他換上了玻璃窗戶。

一人高的衣冠鏡,他與福晉一人一面,就連那西洋鐘,府裏都放了兩座。

那些想要往他身上潑污水的人,不過是羨慕嫉妒恨而已,自己沒本事摟銀子,當然也就見不得旁人好。

九爺闊綽了,十爺都跟着沾光,別看兩邊的府邸不相鄰,可九爺願意把淘換回來的稀罕物件,往十爺府送,光是青菜,冬日裏就往十爺府送了十幾次。

往年宮裏都只能吃稀罕的青菜,今年民間也有賣的,只是價格過于昂貴,買三斤肉的錢都換不來一斤青菜,就這那還得預定呢。

要不然,在酒樓吃鍋子的那些人,為什麽不涮青菜,而是涮甜膩膩的紅薯呢。

胤祯不曉得‘民間疾苦’,自從大婚之後,在吃食上他幾乎是重新過起了現代人的生活,無需按照時令來,夏日的冰塊随意取用,冬日也從未缺過新鮮的蔬菜水果。

為了投桃報李,胤祯足足花了一個多月的功夫,才把一罐子奶糖外加方子交給福晉。

“牛奶和羊奶不知可以用來做護膚品,不光是可以用來煮奶茶,做糖吃也還是可以的,沒有膻腥味,只有奶香味和甜味,此方子贈與福晉,算是今年的新年禮物。”

康熙四十三年已經到來,兩個人都跟着長了一歲,大婚也已經一年多了。

琉璃猝不及防,她卻是沒有準備新年禮物的,不過看着瓷罐裏奶白色的糖塊,聞起來香甜,一丁點兒的膻味都聞不到,不用品嘗也知道爺是沒有騙她的,而這方子着實貴重。

奶糖入口,琉璃就已經被這奶香味兒給征服了,這可比糖霜好吃多了,奶香味十足,卻沒有腥味兒,甜而不膩。

不過,再看看也給他的這方子,都是厚度足足就有三十多頁,都已經整理成冊了。

制作的方法更是複雜而抛費,不是普通百姓能消費得起的,奶糖制作出來只能是賣給富貴人家。

這樣也好,量少了,也容易控制,免得方子外流,越是稀罕的東西,價格越容易賣得上去,不光是要賣給大清朝的富貴人家,還有海的那一邊。

能發明制造出這麽多享受的東西,那也肯定少不了富貴子弟,除了瓷器、絲綢和茶葉外,她總算是又找到一樣可以賺外人錢的東西了。

胤祯暫且不知福晉的雄心,為了制作奶糖,他把奶油都給蘇出來了,既然有了奶油,不做幾個蛋糕嘗嘗,那未免太過可惜了些。

正好皇阿瑪的萬壽節就在三月十八日,足夠他們把奶油蛋糕蘇出來了,額娘的生辰只跟皇阿瑪差了一天,今年的生辰禮都送蛋糕。

所謂越有銀子就越摳,這一點在胤祯身上展現的淋漓盡致,看看他這幾年送給皇阿瑪的生辰禮物就知道了,自己手抄的佛經,自己親手刻的木雕,自己種出來的花生、青菜,馬上就會是自己和福晉親手做的奶油蛋糕了。

送年禮的時候,奶油蛋糕還在練習當中,東西雖然蘇出來了,但是想要在上面雕個花、做個壽桃……這些還得慢慢嘗試。

但奶糖卻是做出來不少,琉璃也不忙着開奶糖鋪子,這事兒急不得,得先讓大夥知道有這東西,而且還得知道這東西貴重才行。

所以今年十四貝勒府要送給各家的年禮裏,都多了一罐奶糖,較為親近的人家,又要多幾罐,尤以十福晉為最,畢竟是奶制品,總是要托人送幾罐回娘家的,日後還有的是生意往來。

裝奶糖的瓷罐也是下了功夫的,不是胤祯早先随随便便拿出來的青瓷罐,而是特意請了溫憲來畫圖,又在官窯裏燒制出來的。

胤祯還專門托了四哥的關系,官窯當然不可能拒絕給他們這些皇子阿哥燒制東西了,只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加急的。

四哥雖然與他同為貝勒,但是前者權柄更大,更重要的是官窯更認可四哥的審美,人家關系處得好。

至于胤祯的審美,有十四貝勒府在,哪怕他的畫作沒有外傳,衆人心裏頭也都是有數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