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有點好嗑 (2)
主要依托于讀者的想象力,在文字與讀者的想象中形成聯動。作者在作品中留白,召喚讀者運用想象進行二次創作,以此填補作品中的空白,這樣才算真正地完成一部作品。
而影視卻是一門綜合藝術,劇本是影視藝術的基礎,再由導演、演員、服化、攝影、燈光等多個部門在劇本的基礎上進行二次創作,是一種更為工業化的集體藝術。
有的小說過于碎片化,如果原原本本按照原著拍出來,會顯得松散和淩亂。有的小說甚至只有一條清晰的主線,支線過于單一和混亂,如果直接拍成影視作品,則會顯得空洞和單薄,劇情無法獨立支撐起一部電視劇。
往往這時候,就需要編劇在原著劇情的基礎上進行填補和改動,設置多條輔助支線,彌補原著翻拍成影視劇的不足。
讀者抵制耽改劇、抵制小說影視化,沈見夏覺得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劇組老老實實按着原著拍還好,但耐不住有些資方為了捧自家演員搞騷操作,不惜讓演員帶編劇進組,不停地加戲注水,把好好的劇本改得亂七八糟。
沈見夏就親眼見過,曾經有一個同行把某本大爆的耽美作品的影視版權賣了出去,作者本人很高興,因為不僅能夠用自己的辛苦勞動掙來豐厚的報酬,還能通過影視化來提升作品和作者本人的熱度和商業價值,讓更多的讀者和觀衆通過這個渠道了解到自己,從而去接觸自己其他的作品。
但是這位作者的讀者卻不這麽想,他們出于對原著作品的愛惜,不僅在劇組和演員的微博下面發起抵制,還鬧到了作者本人的微博下面,提出要通過衆籌的形式把作品版權買回來。
那個作者為此苦惱了好一陣子,最後不得不關掉評論,并且發公告表示将暫停寫作一段時間。
沈見夏能夠理解讀者那種不希望自己心中的角色随便被一個明星出演的心情和從此雙方劃上等號的不甘。
尤其是耽美作品,本身就是敏感題材,因為政策的緣故,作品想要影視化,耽美劇只能變成“耽改劇”,剝離感情線,打着“社會主義兄弟情”的幌子賣賣腐。
有的資方眼睛大肚子小,希望耽美言情兩個市場兩手抓,不惜硬生生地加一條BG感情線,讓兩位男主為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女主角”反目成仇,由“愛人”變成“情敵”。
因此,出于各種各樣的原因,許多讀者都不希望作者把作品的原著版權賣出去。
但是身為作者,沈見夏卻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呈現在更多的觀衆眼前。
決定親自操刀擔任編劇改寫劇本也是出于同樣的想法。
沈見夏覺得,與其把劇本交給別人,不如自己來寫。
Advertisement
因為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他的作品真正想要表達的是什麽,剝離什麽不會影響到劇情主線,怎麽做才能既讓原著讀者滿意,又能讓冰冷的文字按照自己的本意,以影像的形式展現在觀衆眼前。
更何況,耽改劇實際上并沒有原耽讀者們想象得這麽糟糕。
對于原耽作品來說,耽改劇是跨出小衆圈子的第一步。
随着經濟生産力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的思維逐漸開放,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能夠接受各種小衆的亞文化。但小衆始終是小衆,傳統觀念和思維根深蒂固,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接受新生事物。
一種亞文化想要長久地生存和發展下去,還是需要走出小衆的圈層,逐漸進入到大衆的視野範圍。但這種發展不可操之過急,還需要一步一步來。
耽改劇就是耽美作品走出小衆圈層的第一步大膽嘗試。
看到那條微博號召原耽女孩們一起舉報耽改劇,企圖讓整個耽改劇市場覆滅,還義正言辭地說要在廢墟上重建家園,沈見夏其實挺無語的。
這條微博已經被轉發了六七千條,下面還有人附和說:“想不通作者怎麽能為了恰爛錢而忍心讓自己的孩子被改得面目全非的,真是沽名釣譽。”
然而,熱評第一倒是挺有趣的:“還Summer大大女友本人,我看你想要Summer大大死。別動不動就瞎j8倡議,屁股決定腦袋,你以為你是六十年代的正義紅小将嗎?Summer大大吃飯的錢你來出嗎?荼白随随便便就能花幾百萬包養大大,你能嗎?我看你連自己看的是正版而不是txt文包都不敢保證吧:)”
怼得好!
鍵盤給你,你來寫!
這位網友要是出書,沈見夏一定買一千本捐給全市圖書館。
沈見夏忍不住順手點了個贊。
點完贊之後,沈見夏才突然反應過來,自己忘記切小號了。
他是用“白的Summer”這個大號點的贊。
作者有話要說:謝邀,人在日萬,剛下晉江。
明天繼續嗷(作者的大腦已經一滴都不剩了
*sjx言論不代表作者本人看法,臭弟弟說了啥作者一概不負責任喔o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