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既然來了,絕沒有半途而廢的道理,薛盈毫不猶豫道:“我願意一試。”
“好,我果然沒看錯娘子。”陳管家不再多言,領着薛盈穿過幾重院落,向東進了一道垂花門,兩邊是抄手游廊,正中是穿堂。轉過穿堂便是正房大院,南面五間正房皆是雕梁畫棟。
薛盈心中暗自揣度:久聞李氏為京城世家,起居豪奢,今日一見果不其然。正思量間,早有兩名婢女走出來掀開門簾,薛盈進去後定了定神才發現,那裏面空間極大。有一位五十來歲的老婦人正坐在上首的玫瑰折枝椅上吃茶。
這想必是李府的太夫人了,京中貴婦到了她這個年紀,因保養得益,倒也沒有十分顯老。只是太夫人臉上難掩落寞之态,少了幾分上位者的威壓。
東面太師椅上坐着一位青年男子,想必就是本朝最年輕的翰林學士兼權知開封府李維了。只是薛盈一眼望過去,不由吓了一跳。這不就是日日同劉景年一起上朝的那個人嗎?他可不是好相與的!
李維看到薛盈眼底的驚惶,面色卻絲毫不動聲色。原本選個廚娘也不是什麽大事,他近日公務冗繁,本想在母親這裏請個安就告辭的,如今倒是有了興趣,索性喝了口茶,好整以暇地看向她。
沒過多久,薛盈的競争者也進來了。那位廚娘年紀大約二十餘歲,容貌豔麗,身着綠衫長裙,腰佩花穗長帶,足登雲頭履,頭挽高髻,看上去極有氣派。而薛盈今日并未特別打扮,只梳了雙蟠髻,穿了家常的衣衫,在氣勢上就矮人半頭。
太夫人咳嗦一聲道:“劉娘子是我娘家嫂嫂引薦的,薛娘子是陳管家引薦的,想必手藝都不差。只是府上只能留一位廚娘。為了公平起見,你們便每人做一道菜,我嘗了覺得味道好的留下來。”她轉頭尋問一旁的李維:“大哥兒覺得如何?”
李維還是那副淡淡的樣子,略一躬身道:“一切但憑娘娘做主。”
太夫人笑道:“那就這麽定了,只是若叫她們随意發揮,屆時也難有标準去評判,倒是讓她們做一樣的菜才好。”
李維點頭道:“娘娘說的是,您一向喜歡簽菜,不如讓她們做簽菜好了。”
聽到這話,劉娘子內心越發篤定,她來李府應聘前,特地打聽了太夫人的飲食偏好,得知太夫人喜愛簽菜。這可真是巧了,作為汴京城身價不菲的廚娘,她就是靠羊頭簽這道菜打出名氣的。
主人已經出了試題,二位娘子只得遵命行事。陳管家引着她們來到廚房。李府一些愛熱鬧的婢女也跟來了,她們看見劉娘子打開随身攜帶的箱籠,烹饪用具一應俱全,鍋鏟之類皆是白銀所制,璀璨奪目,不由啧啧稱奇。再看薛盈這邊,不過帶了一口平平無奇的鐵鍋,還有一把老舊的鐵鏟和廚刀,不由暗自搖頭,看來這場比試很容易就能猜出結果了。
劉娘子向陳管家索要材料:羊頭2個,蔥2斤,羊網油3張,淡酒1壇,陳管家略微皺眉:“劉娘子只需做一盤羊頭簽。這些材料也太多了吧。”
劉娘子朗聲道:“做菜材料最重要,我有我的道理,閣下只管送來便是。”
這一廂薛盈也把材料寫在單子上,陳管家接過來一看,她所需很簡單:雞胸肉1塊,春筍2兩,雞子1枚,腐皮1張,不由問道:“薛娘子是要做雞絲簽?只是這些材料怕不夠吧,做簽菜不需要用豬網油嘛?”
Advertisement
薛盈笑笑道:“不必,這些已經足夠了。”
這一回就連陳管家也有點替薛盈擔心了,不無憂慮地看了她一眼,嘆了口氣吩咐婢女準備材料去了。
待到一切齊全,劉娘子和薛盈各自占據一個竈頭和砧板開始做菜。
劉娘子麻利地将羊頭在滾水中焯過,撈起來只別出羊臉上兩塊肉,其餘的便都丢棄在一邊。接着又開始切蔥。還是先在熱水中過一下,外面的葉子都不要,只留蔥白切成與碟子相配的小段,再剝去蔥白數層,只剩下像韭黃那樣的嫩心,在加鹽的淡酒中浸漬片刻,瀝幹備用。
薛盈在一旁看得實在肉疼,索性把劉娘子不用的蔥白拿了過來用。這一番操作,不但劉娘子哂笑,就連一旁觀戰的婢女也指着她竊竊私語起來。
劉娘子笑笑道:“薛娘子,蔥白非貴人所食,你怕是瓠羹店開久了,不知道忌諱吧。”
薛盈淡淡一笑:“這世上任何材料都有它的用途,暴殄天物可不是我的作風。”
劉娘子被噎住了,半響方冷冷道:“我倒要看看娘子能用這些材料做出什麽珍馐美味來。”
薛盈也不再理她,麻利地将雞胸肉洗淨抹幹切絲,蔥白切碎、春筍切小丁,混在一起加上蛋液、鹽、醬油和姜汁攪拌均勻。接着将腐皮用溫熱的濕毛巾潤濕,剪成同等大小的長方形,将餡料放入腐皮內卷好,再用蛋液封口,雞卷便做好了。
薛盈又将兩勺澱粉、一勺花椒粉加在一起和勻,加水攪為面衣,放入雞卷滾一滾,便下鍋油炸。
花椒粉的香味混着肉香撲面而來,一旁看熱鬧的婢女覺得自己又餓了,看來薛娘子的廚藝比自己想象得好多了。
等到雞卷變成了金黃色,薛盈便把它們從鍋裏撈出來瀝幹油,盛在白色的瓷盤中,美食配美器,倒也分外相宜。
那一廂劉娘子的羊頭簽也做好了,是用傳統的方法,将羊肉餡卷入羊網油中炸制而成的,劉娘子将它們盛在銀盤裏,金白相間倒也十分誘人食欲。
這兩盤菜很快便送到太夫人房中。從菜的外形上看,二位廚娘的手藝似乎不相上下,太夫人一向喜歡吃羊肉,便先夾了一塊羊頭簽品嘗。
因劉娘子精選了羊臉上最嫩的兩塊肉,又有浸漬了淡酒的蔥芯去除膻味,那羊頭簽既酥脆又鮮美,太夫人笑着稱贊道:“果真馨香脆美,劉娘子手藝非凡,我今日口福不淺。”
“太夫人過譽了。”劉娘子忙謙虛幾句,掃了薛盈一眼,面上難掩得意之色。
有劉娘子的羊頭簽珠玉在前,此時太夫人對薛盈做的雞絲簽并不報太大期待,随意夾起來嘗了一口,眉毛一挑問道:“薛娘子,這雞絲簽的外皮是用什麽做的?嘗起來似乎不像是豬網油。”
薛盈笑笑道:“回太夫人,是用腐皮做的。”
陳管家見太夫人現出迷惑的神情,忙解釋道:“豆漿加熱煮沸後,表面會出現一層膜,幹燥後便是腐皮,這是坊間小民常吃的食物,未免粗劣了些,小的平時不敢進呈太夫人食用。”
太夫人忍不住又夾起一塊雞絲簽來品嘗,雖然經過油炸,但有清爽的筍丁雞絲做餡料,入口絲毫不覺得油膩。最妙的是炸得酥脆金黃的腐皮,嚼在口中有隐隐的豆香和花椒香,與松軟的內餡極為相配,她不由笑贊道:“薛娘子的雞絲簽也很特別,是很清爽的味道。”
太夫人轉頭對李維道:“大哥兒也嘗一嘗,依我看來,她們兩個做的菜各有千秋,實在難以決斷呢。”
李維依言嘗了嘗二人做的菜,沉默片刻,依舊是那副雲淡風輕的樣子:“如娘娘所言,二人廚藝确實不相上下。兒子的意思,不如讓下人也嘗一嘗,看他們怎麽說。”
于是太夫人房內的幾個婢女連同陳管家依次上前品嘗二人做的簽菜。按說府上的下人口味重一些,更喜歡羊肉,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耽擱,菜已經有些冷了,羊頭簽适合趁熱吃,此刻嘗在嘴裏難免有些冷腥。但薛盈的雞絲簽不同,現做現吃固然口感好,便是冷掉也不影響它的風味。
最後的結果,下人們包括陳管家在內共有5人支持薛盈,3人支持劉娘子。
眼看勝負已定,劉娘子有些着急,提高了聲音道:“府上招聘廚娘,原是為了太夫人能吃上适口的飯菜,至于下人的意見,實在不重要,不能作為勝負的參考。”
聽到這番話,太夫人又有些動搖起來。
薛盈有句話如鲠在喉,不得不吐:“恕我冒昧。朝廷一向提倡節儉。陛下愛食蛤蜊,可聽說此物運費高昂,幾枚便要花費萬錢,便罷了福建路的貢獻。劉娘子的手藝我無可厚非,可區區一盤羊肉簽,便要使用兩個羊頭,所費何止千文?貴府固然家大業大可以承受,可學士身為朝廷重臣,更應仰承聖意,躬行節儉才是。”
薛盈此話一出口,劉娘子徹底沒了說辭。李維的目光在薛盈身上停留了好久,看得她心裏有些發毛,半響他方對太夫人道:“薛娘子說得有理。兒子不是何曾,日食萬錢猶無下著之處,娘娘亦生性不喜奢華。兒子的意思,便用薛娘子做廚娘吧。”
李維少年成名,為人自負又有決斷,太夫人甚少違背兒子的意思,何況今日薛盈占了正理,于是點頭道:“如此甚好。”
薛盈心下雀躍:自己終于如願以償成為李府的廚娘了,據陳管家說,在李府主廚每月可得傭金百餘貫,逢年過節還另有賞賜,自己用心幹上幾年,便能掙夠錢擴張瓠羹店了。
她這樣盤算着走出太夫人房內,不留神李維走上前來:“愣着幹什麽,回去收拾一下,明日便來府上當差吧。”
薛盈吓了一跳,回頭看向李維,依舊是那副面癱的樣子,忙口中稱是。卻聽李維再次開口道:“這回進府要嚴守規矩,薛娘子在坊間潑辣慣了,要改過才是。”
薛盈随口答應下來,只是忍不住再次腹诽:李府別的倒罷了,這位正主實在難伺候。
作者有話要說: 簽菜在宋朝很流行。一張皮子裹上切碎的餡料,卷成圓筒狀下鍋油炸即可。充當外皮的,可以是豬羊網油,也可以是薄面皮、豆腐衣。別看王安石對吃穿不在意,可是他就喜歡吃羊頭簽:)
另外,我第1章 第3章又改了一下,增加了男女互動的內容。大家可以再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