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我心向陽

八月,秦淮河畔絲竹奏響,美人搖曳,才子吟詩,鼓瑟吹笙。

又到了三年一次的鄉試,江南貢院附近多出無數五湖四海的學子,齊聚此處,或堅持埋頭苦讀,或徘徊風月感受江南風光。

才子佳人,長街河畔,夜夜笙歌好不熱鬧。

河畔邊酒樓更是縱橫林立,幾家稍大的酒樓幾乎每晚都會組織鬥文詩會大賽,備受矚目。

但凡是來此考試的學子都可報名參加,聲勢浩大,連附近百姓都會争相前來觀戰,姑娘們身處游船畫舫,為自己心儀的才子加油打氣。

是每天夜裏最熱鬧的活動。

大宜朝從前重武,但近兩年來卻越發偏重培養治世之文臣。

尤其是一年多前,皇上便頒布法令,更改了一些律法,加大了朝廷對文人的需求,也提高了對文人的獎賞和待遇。

此舉更是激發了飽學之士的入世之心。大凡是富有才情的學子今年都想一試,待他日高中,為國效忠。

即便這一年來大宜與北戎交戰,戰火紛飛,但戰場卻只設在北戎。

大宜兵強馬壯,本就是蓄勢待發。

交戰一年多,卻也未見對其他地方造成絲毫影響。

而不能否認的是,朝廷對文人的重視,主要還是起源于他們大宜的文曲星。

當年的向陽侯以一篇驚世絕豔的文章高中狀元,而後勵精圖治,輔佐皇上鏟除奸惡。

他在文鬥時一人連戰昌國數名大學士的事也被廣為傳頌着,到了今日,但凡是向陽侯做過的詩、寫過的詞句,都會被廣為流傳,争相傳頌。

連那幾大酒樓之中,也處處挂滿了侯爺的詞句墨寶,作為裝飾。

Advertisement

當然,詞句是後期找其他書法家謄寫上去的。

至于侯爺的墨寶……在民間卻是極為少見,流傳出來的真跡并不多,即便有也少有人認得。

因為自打去年二月份時起,侯爺便不在京中任職了。

有人說他是接受了皇上的密旨,如前年去河道治水一樣,下到民間懲奸除惡。

也有人說侯爺出塵脫俗并不屬于朝廷,如今他正遍訪名山大川,縱情山水,鬥酒吟詩自在享樂。

甚至還有人說侯爺本就是下凡的仙人,他作為文曲星下凡,幫皇上鏟除惡黨後便歸了仙位。

……畢竟容貌驚為天人,又是絕世之才,這樣的人又怎能在人間見白頭呢?

銷聲匿跡一年多,關于侯爺的種種傳說仍舊是坊間津津樂道的話題,最受歡迎和矚目,沒有之一。

……

秦淮河附近,最熱鬧的酒樓明岳樓中,剛剛進行完一場詩文比賽。

明岳樓是去年剛剛開起來的酒樓,并不是這裏規模最大、地段最好的。

卻是最別具一格的。

裝潢別致優雅,不禁将文人的高雅描繪在了每一磚每一瓦上,又大氣上檔次,處處透着奢華。

菜式和服務自不必多說,每一道都可看出其掌櫃的考究和用心程度。

是以明岳樓從去年時起,便一直客似雲來。

今年趕上了春闱,自然也吸引了一衆品味不俗的才子前來打尖入住。

客房日日爆滿不說,還有不少人是慕名而來提前數月便開始登記訂房。

因為其中最吸引人的,還是這裏的掌櫃。

掌櫃不常在店中活動,但如果運氣夠好,還是可以看見他在櫃臺前打算盤核對賬目的身影。

那掌櫃怎麽說呢……

天下至美,世間尤物。

細數整個秦淮河畔,竟無一人能與之相比。

他不僅容貌過分俊秀,言談舉止也不俗高雅。

靜靜垂眸時猶如畫中仙人。

擡眸時,他會微微勾起唇角,一雙桃花眼眼尾輕輕上挑,美目圓睜,明眸皓齒正對着來往客人,杳杳生輝。

甚至有人還說,以他的容姿比之向陽侯來應該也不遑多讓。

即便這位梅掌櫃從未展露過任何才學。

但或許是這樣一個人,足以給這裏平添一抹亮色,所以今年各家舉辦的詩會大賽中,無疑是明岳樓的生意最好。

就拿今日剛剛結束的這一場文鬥來說,競争到激烈處,這場詩文比賽甚至吸引了上千人前來觀戰。

不少游客擠不進酒樓,就只能租了畫舫和游船,在河中觀看。

文鬥時,那位梅掌櫃也會現身。

雖從不展露學問水平,也從無佳作問世,但他大概是極喜歡吟詩作對之人。

這些日子的文鬥他場場都未落下過。

只是每次都坐在店中最隐秘的角落,經常是一個人。

有時身邊倒也會有三兩位好友,經常出現的是一位姓榮的男子,是位年輕俊朗的青年,據說還是一位神醫。

其餘的,皆是因瞻仰梅掌櫃容貌氣度而來,主動拜會。

但梅掌櫃雖性格溫潤,平易近人,卻也是個有脾氣的人。

性格合不來的、才學不能被他賞識的,在這種鬥文比試期間是無論如何都不能來接近他的。

相反的,性格能夠被梅掌櫃接受、或是有大才華之人,他倒是不介意引其為座上之賓,與其共飲一杯清酒。

今日這場激烈的文鬥結束後,還有許多人圍在此處,意猶未盡不願散去。

他們共同飲酒,觀賞酒樓之中的各類真跡,指點江山褒貶時弊,縱情絲竹管樂之間,盡享秦淮山水之樂。

在衆人簇擁,品茶鬥酒的熱烈場面中,坐于二樓隐秘一角的梅掌櫃獨自起身。

今日他穿了一身藏青色的長衫,腰身束得很高。

或許是由于他身形高挑修長,卻又過分細瘦,這使得他的腰身看上去也過分纖細。

雖然纖瘦,卻不孱弱。

梅掌櫃的腰背總是挺得筆直,脖頸欣長向上,鳳表龍姿,玉樹臨風。

時間已經不早。

從二樓的小間處起身後,這種時候通常梅掌櫃是要回後院休息了。

但今日,在他起身的那一刻,卻有樓下之人驟然喚住了他。

悅耳的絲竹聲裏,熱烈的氛圍中,突然有人從下方呼喚他:“梅先生!”

待衆人緊随聲音望過去,發現那喚他之人,正是今日鬥詩的勝出者時,便不由展開一陣興奮的議論。

無數竊竊私語響起,氛圍更濃烈了。

梅掌櫃腳步并未停駐,但那勝出者卻不肯罷休。

“梅先生請留步!”他直接追了上去。

明岳樓裏重新翻飾的朱紅色地板被踩得咯吱作響,在衆人目光的追随下,那名勝出者腳步如飛,直接跑到樓上,就停在梅掌櫃的面前。

他亦是飒爽英姿的青年才俊。

面若冠玉,神采英拔,風流潇灑。

他手持折扇,待跑到一襲深色衣衫的梅掌櫃面前,眼睛不由都亮了一下,沖他深深行禮道:“梅先生。”

樓下衆人皆循聲望去,仰頭看着憑欄旁相對而立的兩名男子。

一個意氣風發,笑容燦爛,剛剛才拿下今日的勝出名額,從容自信,渾身散布少年英氣。

另一個本就是當世一頂一的美男子,側影矜貴挺拔,側顏亦是姣好猶如夢中化境。

這兩人站在一起便已經足夠奪人眼球。

話本裏才子佳人的故事也不過如此。

不過刨除相貌氣質的登對,這倆人相對着站在一起時,氣氛看上去卻并不濃烈。

只見梅先生站定腳步,舉止從容優雅,只是眉宇間又透露着一些疏離。

他沖對面人稍一點頭。

“姜公子。”

這位梅掌櫃尋常時并非這樣冷漠。

只是這位姜姓的勝出者一連在此徘徊數日,經常會上樓叨擾梅掌櫃觀看下面的比鬥,行為舉止也多有冒犯,看上去有幾分孟浪。

他文采的确十分出衆,若非如此也不會在今日拔得頭籌。

通常來說,梅掌櫃都極欣賞有才華的才子,若是遇見讓他驚豔的,甚至還會主動相邀,共飲一杯。

但這位姓姜的才俊卻硬生生地因舉止孟浪而數次被梅掌櫃拒絕。

……

他大抵是少數的因脾性秉性不合而無法成為其座上之賓的人。

不過這位姜姓青年卻也全不在意。

他并不将梅掌櫃的冷淡疏離放在心上。

甚至在被拒絕數次後,還能厚着面皮、屢次三番地不請自來,直接上樓叨擾梅先生,與他讨論學問上面的問題。

執着程度可見一斑。

用他自個兒的話說:“只要能讓梅掌櫃看他一眼,于學問文采上得一聲梅掌櫃的贊賞和青睐,便也值了。”

甚至他先前并沒有報名參加文鬥比試的打算。

若不是梅掌櫃只喜歡在文鬥的時候于憑欄前向下觀望,尋常時并不怎麽與人單獨建立往來,他也不會報名參加。

……

如今奪得了勝利,才華令人稱道,成了今日千人矚目的存在。

但被衆人擁簇的姜延卻并不在意其他人的稱贊。

他一直都在有意無意地打量着樓上,尋找梅掌櫃的身影。

與在明岳樓的初賽中拔得頭籌,被整個貢院才子所悉知、被所有秦淮兩岸的姑娘們傾慕相比,姜延還是更在意……

獲得了進入下一場比試的機會,他便可以繼續被梅掌櫃瞧到。

姜延有些激動。

所以猛地看見起身的梅掌櫃,便不管不顧了,直接沖了上來。

這會兒面對梅掌櫃的禮貌和疏離他也渾不在意,只是迫不及待地詢問他:“不知我今日的表現,梅先生以為如何?我那句詩文可曾讓先生動容?”

梅掌櫃雖是掌櫃,又被姜延尊稱為先生,但其實觀面相,他年紀并不大。

單看皮相的話,或許才是及冠之年。

只是舉止太過淡定穩重,眼神中間或會有滄桑之意,倒叫人摸不透他的真實年紀。

但其實也并不必得知。

以文會友,從來不看年紀相貌或出身。

樓下的衆人屏息聽着上面二人的談話。

其實大家也不解,梅掌櫃雖是這裏的掌櫃,是這裏文鬥的組織者,又一身卓越氣質,看上去應該是個文人。

但他本身并沒有什麽作品出世。

從未見他作詩吟賦,更沒有參見過這樣的比試。

他一直都只是在上面看着,偶爾招待一些飽學之士、或者家境落魄的讀書人,卻也只聽他們談古論今,從未流露出絲毫才情,也從不展現。

所以長聚于此之人、對梅掌櫃有些許相熟的,都猜測他只是喜歡與文人墨客相交,或許只是一個普通商人。

因此衆人不解的是,這位姜公子緣何如此執着,非要得梅先生的賞識?

“這姜公子也不是尋常人。”人群當中有人議論道:“衆多學子都齊聚于這江南貢院準備參加貢試,而今日明岳樓中這一場比試便有幾十人參加,而依我觀察,少年英才不知凡幾,唯有他脫穎而出,可見其确有才華。”

“是啊……梅掌櫃雖然未有作品問世,才情深度也不為人知,看上去更像是個尋常商人。但或許真的學富五車,才能讓姜公子在如今這樣一個重要的時刻,最想要的也不過是他的一句點評和賞識。”

“姜公子平常時行為孟浪乖覺,極具個性,是以他的目光想來也不會有錯。”

“我一直覺得梅先生深藏不露,先前不是還有一位舉人前來拜會他,也尊稱他為先生。”

“若是梅掌櫃願意下來與咱切磋論道就好了。”

“那可未必,要我說,姜公子看上的主要還是梅掌櫃的容貌吧!才子佳人才子佳人,有才氣的公子哥兒喜歡的不都是沒人的贊揚……”

……

無論下面如何議論,梅掌櫃的表情依舊很淡然。

他沒有當場點評姜公子的詩作,只是說:“煩請公子與梅某過來一趟。”

說着,便當先轉身離開了憑欄。

淺色的細紗帷幔輕輕蕩漾了些許,樓上的小間已經沒有了人。

下面響起了更激烈的起哄聲,有人大聲恭喜姜公子,終于在一展才華之後贏得了梅先生的賞識,成了入幕之賓。

有人則表示嫉妒。

若是每一日的勝出者都能贏得梅掌櫃的青睐,哪怕只是單獨共飲一杯酒……那他們也想奪一奪這個頭籌!

不少人轉頭便去櫃臺處登記,要報名參加明岳樓後續的活動。

下面的聲音更大,鼓瑟聲中,剛剛舉行完異常激烈文鬥的明岳樓中歌舞升平。

只是有人歡喜有人愁,沒有人注意到今夜的人群中,還掩藏着一位人高馬大、看上去絲毫文人氣質都沒有的……俊朗男子。

那男子面容很嚴肅。

雖是極度英俊的相貌,劍眉星目的,但那雙眼睛漆黑恍若不曾透出過光芒。

雖也身着長衫,但一張臉上殺氣縱橫,他緊抿的唇角弧線猶如刀鋒。

像他這樣的人原本應該極其醒目的,尤其氣質與這裏衆人都格格不入。

但偏偏他只站在角落,又刻意隐藏了存在感,因此并未被幾人注意到。

此時他向樓上望了一眼,眼見着二人消失在圍欄邊,眸光一沉,刻意走到不被人注意的角落,火速閃身,直接追了過去。

緊随梅掌櫃從後方樓梯繞至後院,姜延心裏激動得砰砰直跳。

他滿眼都是梅掌櫃纖細的腰身、對方挺拔的身姿、還有他如瀑般随意披散在肩的黑發,只覺得他這個背影都猶如天仙下凡,天生帶着一種高貴聖潔,叫人不敢輕易接近亵玩。

但越是這樣美妙矜貴,就越是能讓人欲罷不能。

想要去接近,想要沾染一些仙氣……

姜延看愣了,一直到他們二人雙雙步入後院,來到梅掌櫃慣常會客的涼亭內,才稍稍回神。

梅掌櫃并不客套,直接問他:“三皇子是如何僞造身份,來參加今日這場文鬥的?”

姜延:“……”

他想起自己剛剛與梅掌櫃相識不久時的場景。

那時候他到處游歷,偶爾經過秦淮一帶,猛然見到了眉清目朗、驚才風逸的梅掌櫃,便再也移不開目光了。

游歷的計劃全部被打亂,他改為在秦淮常住。

幾次糾纏過後,對方不堪其擾,最終也是将他帶來這處院落。

這處後院與明岳樓打尖兒的客棧并不是一處,只是一個很小的院落,是梅掌櫃的私人領地。

但單從梅掌櫃引他來的這處涼亭來說,無論是亭子外面栽種的各式花卉、挂着的鲛紗帷帳,還是亭中擺放的棋盤和古琴,都極具風格品味。

絲毫不會讓人覺得這院子逼仄,也絲毫不會影響到風月。

只是當時,還未待他徹底打量完這處院落、将這裏的別致之處一一挖掘品評,姜延便聽梅掌櫃頗為無奈道:“三皇子不是本該四處游歷?緣何在我這個小地方一住便是半月?”

聽他這樣說的姜延率先一愣。

待反應過來,他又猛地笑了起來:“難怪世人都說大宜的文曲星,顧大人不僅才華出衆,亦是無雙智慧,常人難以匹敵……所以向陽侯是如何看出本殿的身份的?”

當時的向陽侯自行動手收了茶盤,又擺上茶杯和水壺。

細白如蔥根的手指銜着水壺把手,顧大人眉眼內斂低垂着,纖長的眉毛在半空中展現一個姣好的弧度。

對方親自為他這個昌國的三皇子倒了一杯熱茶。

“昌國王室便是姜姓。三皇子子骁,三歲成詩,五歲作賦,自幼文采出衆卻又離經叛道,喜好在外游歷不服管束。最重要的……”

修長的手指将茶杯放在姜延面前,顧景願看了他一眼,“三皇子的本名中,也有一個延字。”

“……”

聞言,姜延再次愣住。

看了看自己面前的茶,又看了看顧景願,不由繼續大笑:“僅憑這些你便敢叫出我的身份?侯爺就不怕叫錯了?”

“還有許多其他特征,因此不會有錯。”顧景願輕輕地搖了搖頭,反問他道:“再說,三皇子不是也認出了在下麽?”

“哈哈哈!”姜延朗聲大笑。

他在明岳樓中長住了大半個月,數次叨擾其掌櫃,還真是因為認出了對方就是大宜朝的文曲星。

與市井百姓不一樣,姜延多少還是有些見識的。

姜延從小便富有才氣,在文人遍布的昌國中也能脫穎而出,因此素來高傲。

但也正是如此,所以他才極仰慕比自己還有才學之人。

不巧,前年在大宜朝被顧景願打敗的那位大學士,正是他的老師。

等老師回國以後,他便既聽說了顧大人的容貌是如何叫人驚豔,又真正見識到了對方的能力……

他忍不住在前年出使大宜的使團中挨個兒找人詢問過,仔細打聽了關于顧大人的一切。

容貌身姿,舉止神态,穿着打扮。

從頭到尾地都了解了一遍,越了解便越向往。

直到最後聽說顧大人被封了向陽侯,卻又離開了大宜朝廷,不知所蹤,他便再也忍不住,親自出馬來到大宜境內,去探尋這位傳說中的文曲星。

沒想到找了快一年的功夫,竟然讓他在這裏找到了!

一開始也僅憑他人口中描述的容貌和畫像來判定,隐約覺得這位秦淮河畔的小小掌櫃便是向陽侯顧大人。

卻也不敢全然确信。

因為對方行事極其低調,從不與人有過多接觸交談。

談吐倒是文雅風流,但尋常說話也見識不出這人到底有多大才華。

再者就是據說顧大人的眉骨上有一條顏色鮮豔的紅疤。十分妖冶醒目,可這位梅掌櫃的臉上卻什麽都沒有,因此也不敢斷定他就是自己要找之人。

但在細細觀察了近半個月後,他發覺梅掌櫃的兩邊眉毛還是有所區別的。

一面看上去要更為突出一些,不近距離以一個刁鑽的角度望過去都發現不了這一點。

也正是因為發現了這點,他才越發能夠确認對方的身份。

其後更是一番死纏爛打,究其原因,也只是想與這位傳說中的文曲星切磋一二。

顧大人不知出于什麽原因,并不喜歡對外展露才華。

但或許因為身份已經被人認出,那天晚上他們倒是酣暢淋漓地較量了一番學問。

鬥酒作詩,談古說今。

姜延好像這麽多年都未有如此酣暢之時。

雖然最後他還是輸了……連輸兩場,既沒接上顧大人的絕句,也無法引經據典,反駁顧大人的一些言論。

但他還是覺得暢快!

只可惜當日較量之前他們便已經說好,只較量這一次。

而且還打了賭。

若向陽侯贏了,他便不許再纏着向陽侯。

更加不許在任何場合叫出他的身份,二人只當并不相識。

……而後他便輸了。

三皇子雖是個文人,但也沒有文人相輕之氣,他是真的離經叛道。

就連臉皮也比一般文人要厚上一些。

——輸是輸了,但也死活不走。

顧景願不願再與他切磋論道,他也無所謂,只各種尋着由頭,來找梅掌櫃單獨敘話。

繼續游歷的計劃全部被打亂,他如今又已經在此處停駐了一個月有餘。

此時,面對顧景願問他是如何僞造身份來參加文試的,昌國三皇子笑而不答。

向陽侯的脾氣大概很直接,從來不懂與人客氣,從來都是直來直去。

姜延并不覺得他說自己僞造身份的事有什麽冒犯之處,這會兒面對梅掌櫃那張精致俊秀的容顏,他不答反問:“所以侯爺看到我發揮了嗎?你覺得我到底怎麽樣?有沒有資格與你再比一場?”

顧景願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三皇子又何必過分執着成敗?”

“本殿不是那個意思……”在自己所崇拜之人面前,姜延也不能免俗。

他急于解釋:“我只是想知道自己比兩個月前有沒有進步,還請先生不吝賜教。”

說完,他又鞠躬行禮。

梅掌櫃卻說:“學海無涯,殿下自是有進步的,卻也沒有盡頭。”

姜延:“……”

不滿意地咧了咧嘴巴,好像每一回他這樣問,先生的答話也總是這些……

“先生……”

他重新直起腰來,向顧景願的方向靠近了一步。

亭中空間本就小,僅能容下二人相對而坐,如今他再一靠近,兩個人之間的距離便近到幾乎快要貼上。

姜延看着這個與自己年齡相仿,但仿佛又經歷了許多的青年,突然在學問以外的方向對他産生了極大的好奇。

“先生為何不在大宜朝中供職,卻來到這裏做一名小小掌櫃?”

“……”

梅掌櫃性格很好。

但但凡是涉及到一點他的私事,都一定不會回答的。

他這次也一樣沉默。

姜延只好繼續沒話找話:“我聽說大宜軍在瑜文帝禦駕親征中所向睥睨,很快就要直搗北戎都城……你們大宜的皇帝的确是骁勇,沿途所見,百姓也是競相稱贊。但一路扶持皇上的顧侯爺卻隐居于此……隐姓埋名,一身才學自此湮沒,這究竟是為何?不會是……”

“姜公子……”

越往下猜,姜延的面色越深沉:“不會是你們大宜的皇帝他有負于你……”

“姜公子。”

梅掌櫃冷聲打斷他接下來要說的話。

“別忘了我們的賭約,你輸了便再不能叫出我的身份。”他望着他,一雙黑白分明的眼裏滿是認真,也絲毫不懼皇子威嚴地說:“而你輸了。”

說完他轉身,深色衣袍襯托的潔白肌膚在夜間也顯得白若凝脂。

只看得姜延心頭一跳。

三皇子不禁再次笑了出來,又拿出了自己厚臉皮的功夫:“幸好我們的賭約不是我輸了便要離開。梅先生,這日子還長着呢。”

“三皇子。”轉身以後的梅先生又叫他。

這次他沒有回身,只是聲音清冷道:“按明岳樓的規定,每晚比試只有今年參加貢試的學子才能報名。您捏造了身份,因此名次取消,今晚所有報名者明日會重新比試。雖說文試活動也只是酒樓私自舉辦,重在參與,勝出者獎勵甚微。但您破壞了規矩,明岳樓不再歡迎您,還請明日便搬出這裏。”

姜延:“……”

他并不是故意要僞造身份,只是大宜朝的科舉,他一個昌國人當然考不了,只能故意搞了個假的身份,又糊弄了樓中的夥計,這才報上了名。

姜延氣極:“梅先生,你們這是歧視!這個規定它本身就在歧視我!”

梅先生卻不聽,已經擡步向外走去。

正這時,兩名老媽子帶着三四個侍女模樣的人從旁屋裏走出,其中一位老媽子懷裏還抱了個襁褓中的嬰兒,見到梅掌櫃,一行人不禁喜笑顏開。

“公子,小少爺又不肯睡覺了,哭着讓您抱呢。”

梅掌櫃果然走了過去,将那嬰兒抱在懷裏,細細地哄着。

姜延不喜歡嬰孩,但對顧大人的孩子又極其好奇,不禁湊上前去看。

沒錯,梅掌櫃有一個兒子。

據說才兩三個月大,尚在襁褓之中。

沒人知道這孩子的生母是誰。

只知道梅掌櫃對這孩子極為重視,專門照顧孩子的乳娘及一應侍女一共就請了十餘人,更時常親自陪伴照顧。

他不在前院兒店裏的時候,多半就是在陪孩子。

姜延來的時候便知道向陽侯顧大人院子裏有一個小孩兒。

他也不覺得奇怪。

……雖然隐隐聽說向陽侯與大宜朝皇上的關系不一般,但後來不又聽說,瑜文帝昭告天下,說他們不過是為了鋤奸在演戲嗎?

就算真的關系不一樣……

那也沒什麽。

他們昌國民風更為開化,即便是皇上的男寵,在外面也可以有自己的家室,并不稀奇。

是以姜延對這孩子的身份并沒有半點懷疑,默認就是向陽侯的。

眼見着顧大人極其熟練地将小孩兒抱在懷裏,細細哄着,低垂的眉眼間滿是溫柔,那畫面簡直太美太和諧,美的人心神激蕩。

他忍不住也湊上前去,細細打量着那個被梅公子抱了便笑得眉眼飛揚的小孩兒,忍不住感嘆,“別說,這孩子長得跟你還真像!”

……

刻意收斂了氣息,隐藏在角落偷聽的高大男子雙目赤紅如血。

聽聞小孩子的哭聲,他表情繃得死緊,驟然攥緊了拳頭。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