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種地
“這麽說來, 上次聞到的人參味……”柳河想起上次喝雞湯時聞到的淡淡人參味,一時被自己的想法吓到了。
徐永軒被柳河的表情笑了笑,點頭說道:“沒錯, 二哥郎你身體太虛了, 所以易明就拿了一根千年人參胡須加在裏面,如今看來,這千年人參不是随便亂說的。”
“什麽……易明你竟然有千年人參胡須。”
江易明被一屋子的激動的人整的頭大, 硬着頭皮說:“反, 反正那人參胡須那麽多, 少幾根又沒什麽。”
什麽叫少了幾根沒什麽, 這家夥到底知不知道一根千年人參的胡須值多少錢啊!說難聽點,一根千年人參胡須都差不多是平常人家家裏一個月生活費了, 甚至更高, 這人竟然說……許多人都不約而同捂住胸口, 以此來控制自己被打擊的情緒。
江易明看着大家都被震驚的有點懵了的樣子,忍不住瞪了一眼徐永軒, 不過他知道這事遲早要說出來的,只不過提前了而已,輕笑幾聲, 敷衍道:“我只是運氣好而已,如果不是被野豬追着跑,差點沒命, 說不定這兩支人參我還找不到。”
雖然被打擊的有點失常, 不過衆人還是覺得江易明說的話很有道理, 節後逃生的福氣,這算不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啊!
“咳咳,二哥,所以錢的事你不用擔心,我和易明商量着,二哥你和五弟的良田分別只有三畝和兩畝,所以我們打算給你們添補到一人十畝,就從之前易明買下的二十畝良田中除去,至于剩下的二十畝良田,李阿大,我記得你家只有四畝良田來着,如果你不怕累,我就将這五畝良田租你好了,等你有足夠的錢,再賣給你。”徐永軒一長串話又将衆人的思想拉到田地上來,不過這話說完狠狠将幾個人震住了。
徐永春沒想到徐永軒會做出這種決定,很是冷靜的反駁道:“不行,那是你花錢買下來的,說什麽我也不要。”
“二哥說的沒錯,三哥你不僅幫我們買了地建了房,現在又分我們良田,這,這……”
“當然不是白給的,和土地、房子是是一樣的,等你們賺到錢還給我們不就行了,二哥,你也別拒絕了,我和永軒再有本事也不可能做得了這麽田,你就放心種好了,如果真的覺得過意不去,大不了收成的時候送我一石谷粒好了。”江易明一席話直接将兩個當事人給說的啞口無言。
徐永春知道現在他們手頭上什麽都沒有,唯一能賺錢的只有在田地上,可是良田太少,旱田和沙地又種不出什麽糧食,只能接受這個提議。
至于李阿大會吃驚他是沒想到徐永軒會給他良田租,再看了看身邊的徐永寧,他大概明白什麽意思了,所以沒有拒絕,用點頭的方式表示感激。
一席人都接受了,江易明又将視線落在王九兒身上,笑着道:“九兒哥,你想不想租田,我可以拿出五畝租給你。”
江易明知道李壯家良田也同樣沒幾畝,家裏兩個兒子都要吃喝,還要交稅,不可能有多餘的錢買田,能有六畝良田已經很不錯了。
“你們真的願意再拿五畝田出來租給我們?”李壯驚異道。
Advertisement
“十五畝良田足夠了,李哥,這五畝良田也同李阿大一樣。”
明明和他們什麽關系都沒有,卻能這麽大方幫忙他們,那可是活脫脫的錢啊!一群人感動至極,李壯拍着徐永軒的肩膀,深深敬畏的說了句,“謝謝。”
田地的事情解決了,江易明開始考慮種植的問題,按照季節來看,現在都到了該播種的時候了,就目前的秧苗來看,四十畝不可能全部都種的上,只能種三十畝。
江易明打算把自己的十五畝良田只留河邊的五畝良田種水稻,其餘的都種上辣椒和黃豆、當然還有一些姜、蒜、紅薯;旱田适合玉米、小麥種植,不過因為種子太少,所以江易明打算再種上南瓜、黃瓜、豇豆、白菜;這樣一來留下的沙地當然種蘿蔔和土豆了,反正沙土豆個頭大,沙地種出來的蘿蔔水分也足。
決定好了的江易明開口問道:“二哥,你們打算怎麽處理你們的旱田和沙地。”
“這個,我們一般不會用上沙地,旱田可能會随便重點蔬菜之類的。”徐永春解釋道。
江易明看向其他人,點頭就知道是一樣的結果,見此情景,江易明忍不住嘆息道:“旱田和沙地可以種,把小麥種在旱田上,沙地就種蘿蔔和紅薯好了。”反正這個世界的蘿蔔又不止白蘿蔔一種,胡蘿蔔和紅蘿蔔一樣被統稱為蘿蔔。
“将小麥種在旱田上,這……易明,我們一般都将小麥種在良田上的。”王九兒開口說道。
“我知道,不過這方法錯了,良田水分太重,只适合種一些喜歡水的植物,所以你們的良田都種上谷粒,而小麥耐旱,如果水分太多反而會減産。”
他們還是第一次聽見糧食不喜歡水來着,江易明知道衆人想法,笑笑道:“不是不喜歡水,只是不能水太多,太多反而會死掉,如果你們不相信,那你們這半年看我種好了,如果豐收了不妨冬季就同我一起種。”
“小麥冬季也能種?”李阿大難以置信的問道。
江易明點了點頭,“當然,小麥可以兩季,不過要看天氣,好在我們這邊夏日比較熱,冬天也不是太冷,所以種兩季沒問題。”小麥最喜歡的是陽光,可不像水稻一樣不耐旱,缺水減産啊!
“不過我們要是都将良田種上谷粒的話,那你和徐三的良田怎麽辦?”徐三這話才是大家在乎的。
江易明揮了揮手,表示沒事,“這個不用擔心,我種五畝良田就夠了,其餘的良田我種點別的,不用擔心。”
怎麽可能不擔心,好好的良田都被用去種別的,說什麽也衆人也不同意。
徐永軒雖然不明白江易明要做什麽,不過還是很默契的配合江易明說道:“我看易明是有主見的,他肯定會好好利用良田的。”
“沒錯,我還有很多東西等着我去種,所以明日就開工。”
“明日,這麽早?”
江易明對徐永軒搖了搖頭,“不早了,再晚就過了種植的季節了,放心好了,我會注意身體的。”
徐永軒還是不放心,好不容易看見江易明身體有點起色長了點肉,要是在這麽一忙累倒了怎麽辦?
王九兒大概是明白徐永軒所想,便自告奮勇的說道:“放心,我會幫忙的,徐三,你家的屋子正是關鍵,離不開人,永年也別去建房了,明個幫你三哥郎。”
徐永年點了點頭,徐永寧也說着幫忙,連柳河也加入說會幫忙的,徐永軒也只好答應,不過一個字不能累,不然寧可不種。
好吧,老大發話,怎敢不聽,江易明只能硬着頭皮點頭,不過看這情況,大概房子修好,他十畝良田應該能完成。
“對了,差點忘記一件事。”江易明起身跑回屋子拿住兩張紙遞給徐永軒,并道:“你明個将這兩張紙送去打鐵的張師傅那裏,我等着要。”
一把鐮刀,一把砍刀和一把鋸子。對這紙上的東西感到奇怪的徐永軒疑惑問道:“你要這些做什麽?”
江易明翻白眼,指着鐮刀說:“我們種的谷粒和小麥就是用這把刀割麥苗的,而這把扁刀是拿來砍竹子的,這鋸子是拿來鋸樹或鋸竹子,唉,總之你先做,做好了你看我用就知道了。”
雖然衆人沒怎麽懂,但是有一樣大家懂了并且驚呼了,就是鐮刀,畢竟這個世界的處理水稻、小麥的麥苗還是用刀砍,那樣谷粒不掉才怪。
徐永軒又看了另一張紙,上面的奇形怪狀讓徐永軒看不懂,一旁站着的江易明解釋道:“這是犁,用他套在牛被上,就能輕易将土翻開。”被江易明這麽一解釋,衆人還真的覺得是這個理。
徐永軒點了點頭,這麽好的農用工具如果能普遍該有多好,“我知道了,這上面還有木匠的活,我會一并告知的。”
江易明對徐永軒能發現其中的重要性滿意的點了點頭。
翌日,江易明一早起床,簡單吃過早飯就開始下地忙活。因為辣椒還是籽,所以只能先蓄苗。
辣椒籽處理完,之後就是黃豆、姜、蒜,黃豆江易明打算種上五畝,蒜比較少只能種上一畝,辣椒江易明打算種兩畝,其餘五畝全部種姜。
播種之前肯定是要清理田,要松弛泥土,也許是良田太濕了的關系,所以江易明挖了一部分泥土打算曬幹,最後等種子下地再灑在表面上。
光是處理十畝良田都花了江易明幾人五天的時間,沒有機器的時代确實痛苦啊,第一次,江易明知道了種田的辛苦。
以前小的時候在外公家看着大家在地裏忙碌覺得好玩,沒少搗亂過,不過外公、外婆也沒罵過他。現在看來那完全是因為疼愛外孫的關系,如果是兒子,早就一巴掌打在屁*股上了。
這具身體之前被病魔折磨的差點就只剩下皮包骨了,如果不是因為後來喝了那麽多人參雞湯,江易明敢肯定這具身體早就倒下了。
敲打着酸痛的背部,徐永軒看着就是心疼,拉着他的手說在過幾天房子就修好了,馬上過來幫他。
江易明知道徐永軒是在關系他,所以也沒有在乎那所謂幾天就好了老幫他的話,笑着親了親徐永軒,害的差點讓他第二天躺在床上了,好在最後關卡被江易明最後一點理智給擋住了。
第六日開始也都四月末了,天氣明顯變得暖和了許多,江易明連忙開始播種黃豆,一個坑四到五顆,一畝地不下七*八十個坑,五畝地下來,江易明确實感覺到累了。
好在這時他和徐永軒的家建好了,那高高聳起的兩層樓還別說真有模有樣,就像小洋樓似的,別說多精致了。
不過外在好了,裏面可還是空曠的什麽都沒有,當然這會徐永軒也懶得理會了,趕忙下地裏忙碌。本來該五月五的喬遷之喜日,徐永春等人都在考慮推遲,不過也就一天,在江易明勸說下還是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