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玉露膏
周嬷嬷本想将難事攬到身上,可見小姐氣定神閑的模樣,氣勢又落下去,她隐隐覺得,凡事照小姐安排就一定不會錯。
……
打從周嬷嬷回來,碧雲居煥然一新,茜草和麥冬都不敢挨着裏屋嗑瓜子。
祝老太太聽說周嬷嬷回來雖不滿,但沒表示什麽,畢竟祝妤君明說是她母親托的夢。
郭氏觀察幾日,發現碧雲居事物漸漸把持在周嬷嬷手上,祝妤君與琉璃院往來也愈發頻繁,果真沉不住氣了……
……
這日祝妤君醒來,茜草主動上前伺候梳妝更衣。
“小姐,奴婢替您擦玉露膏。”茜草從妝奁裏取出一只小巧的蓮花紋銀燒藍圓匣,念叨道:“昨兒莊子送來新鮮嫩筍,老太太知道小姐喜歡嘗鮮的,令廚房用鲥魚煲湯悶筍,還将銀魚剔骨研成魚泥填筍,午時喚小姐過去一道用午飯。”
鲥魚、銀魚皆是難得的河鮮,祝妤君笑道:“伯祖母費心了。”
“老太太疼小姐,旁的人羨慕不來。”茜草說着打開燒藍匣子,飄出淡雅的香味兒。
祝妤君敏銳地察覺到香味中有一縷青澀,瞥了眼伸手接過,“我自己來吧。”
茜草眼看着祝妤君從匣子裏仔細地挖出一點,再勻勻塗抹到面上,心頭登時暢快。
祝妤君合上圓匣,詢問茜草,“我房裏還剩幾匣未開的玉露膏?”
“回小姐話,剩三匣。”
“用着倒是好東西。”祝妤君手指輕撫過盒子上的蓮花紋。
茜草癟了下嘴,香膏子當然是好東西,據說合膏用的露水都講究時辰,綏陵縣攏共沒幾匣,大半被她小姐買來,也就老太太舍得小姐亂花錢。
Advertisement
“我一人用不完,放着浪費了,都拿出來吧,平日三姐、四姐、五姐常照顧我,一人送一匣正好。”祝妤君大方地說道。
茜草一愣,六小姐素來小氣,竟肯将玉露膏送人?
見小姐面帶嫌棄地放下圓匣,茜草明白了,小姐一定是聽到別的抹臉好玩意,瞧不上玉露膏了。
“還不快去。”
聽見催促,茜草趕忙從箱籠裏拿出裹着紅綢的燒藍圓匣,解開紅綢,一匣匣地擺在祝妤君跟前。
“小姐,玉露膏是稀罕玩意,您送三小姐和五小姐也罷,為何要送四小姐?她又不是老太太的嫡親孫女。”茜草盯着玉露膏咽口水,十四、五歲的年紀,哪個不愛美,茜草祈禱小姐打消送玉露膏給四小姐的念頭,然後再賞賜給她。
祝妤君冷笑道:“你好像忘了,我也不是老太太的嫡親孫女。”
四小姐是庶出二老爺的女兒,她是老太爺胞弟的孫女。
茜草一愣,咬住嘴唇不敢再多話,小眼神不住地往祝妤君臉頰上飄。
用過早飯,祝妤君坐回銅鏡前擺弄了一會玉露膏,吩咐茜草,“你替我跑跑腿,将玉露膏送給各房小姐。”
說完祝妤君要撂手,想了想又道:“罷,左右閑着無事,我也去吧。”
茜草答應下,轉身去取祝妤君的披風,祝妤君通過銅鏡觀察身後動靜,随手打開一匣玉露膏,又拿過放在一旁合口脂的白桃花細粉,取少許桃花粉灑入玉露膏中,桃花粉與玉露膏顏色相近,桃花粉又細膩,很快融了進去。
待祝妤君将玉露膏擺回原處,茜草才慢騰騰地取來披風。
玉露膏放進小竹籃,由茜草提着,一處院子一處院子地送過去,最後到桂蘭院。
五小姐祝妤婷挑高眉毛,不屑地接過玉露膏,“這時節已經不流行玉露膏了,玉容齋新出一款玉凝霜,用着滋潤清爽,至于玉露膏只配搓手。”
祝妤君颌首認同,“五姐說的是,五姐膚白貌美,用玉露膏擦手都磕碜了,實在瞧不上,我還是送給八妹吧。”
“送了人還開口讨回去,平日五叔怎麽教你的?”祝妤婷轉頭令丫鬟将玉露膏收好。
祝妤君微微笑着不多說話。
盯着祝妤君那張臉,祝妤婷嫉妒地捏緊帕子,論起來,府裏姐妹數祝妤君皮膚最白皙,而她是最黑的。
祝妤婷才不承認對方天生麗質,認定是祝妤君好東西用最多的緣故。
她雖為三房嫡女,但爹花銷大,幾十兩銀一匣的玉露膏,母親不舍多買,現在祝妤君主動送一匣,她晚上幹脆厚厚塗一層,定能白起來。
“五姐,伯祖母用鲥魚熬了鮮筍湯,要不要一起去合壽堂陪伯祖母用午食。”祝妤君大方地邀請。
祝妤婷眼中現出薄怒,筍什麽的她不在意,可鲥魚是她最喜歡吃的,祖母怎不讓下人來叫她。
母親言家中長輩不是真心疼祝妤君,要她別争風吃醋,可她怎麽想都不是滋味。
“走吧,我正好向祖母請安。”祝妤婷仰起頭,施舍似地說道。
二人到合壽堂時辰尚早,以為祝老太太在歇息或摸葉子牌,沒想到府裏來了女客。
女客與祝老太太一般年紀,海棠色錦緞褙子,發髻上插一支黑檀流雲簪,神态溫和。
祝老太太指着祝妤婷和祝妤君,與客人說道:“是我的五孫女和六孫女。”
女客點頭了,祝老太太才喚二人上前,“快向沈老夫人問安。”
沈老夫人是綏陵縣縣令沈世霖的母親,家中子為官,哪怕品階不高,也能被尊稱為夫人。
二人規規矩矩地上前曲膝請安,祝妤婷朝沈老夫人露出一個明豔的笑,祝妤君則垂首一副羞怯模樣,并不肯引人注意。
沈縣令是依附于榮親王的,上一世榮親王府被朝廷削弱,不久瓦刺進犯,鄧長訣接管屏州府,沈家一夜之間消失了,不知沈家是在榮親王府幫助下逃走,還是被鄧長訣殺害。
祝家作為綏陵縣排首的大戶人家,與縣衙往來頗多,祝老太太和沈老夫人私交也好。
“真漂亮。”沈老夫人溫和地說道:“祝家姑娘一個比一個出落得水靈。”
“老姐姐謬贊了,都是些上不了臺面的。”祝老太太說完讓二人自去東暖閣玩,她繼續與沈老夫人說話。
東暖閣與正堂隔一道紗簾,顯然兩位老人沒在說什麽要緊事,無所謂她們聽見。
到了東暖閣,祝妤君去看一位丫鬟繡荷包,祝妤婷則認真地聽外面說話,臉頰上偶現一團紅雲。
這會是祝老太太的聲音,“老姐姐,您說崔家二公子近些時日住在綏陵縣?那崔老夫人不是最疼二公子嗎,怎舍得從安陽城送來。”
北地王府之下有兩大世家,這崔家,便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