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好東西

書還給了白嬷嬷,祝妤君好脾氣地與祝妤桐商量。

“八妹,此事與旁人無關,你信我一次好不好,書的來處別問了,免得七弟為難。”

眼見祝妤桐眉毛又要豎起來,小張氏解圍道:“是啊,終歸書被沒收,明軒又肯安生念書,來處沒那麽重要。”

祝妤君莞爾一笑,“我送七弟回廂房,順便指導他功課。”

祝妤君前幾日與父親祝祥淵就‘金星晝見五旬’的策題辯論了一番。

辯論後祝祥淵沒少在人前誇贊祝妤君文才,可惜祝妤君為女兒身,否則定能彌補他寒窗幾十年,卻無法金榜題名的遺憾。

“辛苦君兒了。”小張氏欣喜地說道。

祝明軒住在東廂,除了起居室,東次間被布置成小書房。

房裏只有兩名丫鬟以及常跟在祝明軒身邊名喚冬生的小僮。

祝妤君仰首觀博古架上書卷,皆是父親精挑細選的,裏面不少書有父親的親筆摘錄,可見父親對七弟看重。

“六小姐,您喝茶。”冬生機靈,除了端茶,還搬一張杌子站祝妤君身後,倘若六小姐看中博古架上層書卷,他好替小姐拿。

祝妤君朝冬生笑了笑,走回祝明軒身邊,打開手心,讓祝明軒和冬生看她先才藏起來的東西。

一枚風幹的葉子。

“是枸杞葉,我記得冬生家人在打理寶蓋山莊子的枸杞林。”

祝妤君見冬生吓得不輕,笑道:“沒關系,枸杞葉被我拿走了,八妹不會發現的。”

冬生耷拉着肩膀,沮喪地說道,“謝謝六小姐,小的以後不敢了。”

Advertisement

‘邪書’是冬生偷偷拿給祝明軒的。

原來主仆二人前些時日随書院夫子去安陽城一處園子,遠遠看見幾位公子在校武場比試。

“六姐,有位白衣公子好生厲害,一邊騎大白馬往前飛奔,一邊輕松拉弓射箭,數百步之外箭箭中靶心,可惜父親連馬都不讓我騎。”祝明軒思及白衣公子的潇灑風姿,十分憧憬。

冬生跟在旁補充,“公子不僅射箭準,劍術也強,十幾人打不過他一個,場上有位壯得像牛的突厥人,使一柄碎月甕金錘,那錘子換一般人拿都拿不動,可是白衣公子僅用五招,就将突厥人的碎月甕金錘挑落在地了,咱們遠遠瞧着,公子真如神仙一般。”

“不知是哪家公子?可看清長相?該不是旁人讓他?”祝妤君問道。

“太遠了,沒看清,不過是真的打鬥還是做戲,我們能看出來。”祝明軒撅起嘴,縱是知己六姐,也不能懷疑白衣公子。

雖未看清公子相貌,但在他腦海裏,俠義列傳的所有英雄、俠士,皆是白衣公子形象。

“我們想打聽他是哪家公子的,卻被夫子叫走。”

冬生沒敢說夫子不止将祝明軒叫走,還狠狠訓斥了祝明軒一頓。

“望有朝一日能再見白衣公子舞劍。”祝明軒發自肺腑地期盼。

“将來說不定明軒成為武道大家,白衣公子會主動尋上門。”祝妤君笑道:“好了,現在我們先預習功課,到時我不止求父親為你請武功師父,還讓父親送你一匹馬。”

“好啊!三哥、五哥他們都有馬,就我沒有。”祝明軒歡呼道。

祝妤君揉了揉祝明軒圓溜溜的腦袋,翻開書案上的《增廣賢文》……

……

當日祝妤君留在琉璃院用晚飯,她不在意讓祝老太太知曉她與母親、八妹和好。

東府人是要臉面的,既然暫時不會有明槍,她只等着看有什麽暗箭。

回到碧雲居周嬷嬷與她說起挑選新丫鬟的事,“小姐,東府家生子要不得,西府莊子上雖有老人,但這些年莊子皆由東府祝老太爺暫管,依奴婢看,不如直接在人牙子處挑買合意的。”

“嗯,此事嬷嬷辦便可,盡量快些,免得郭氏過幾日緩過來,又厚臉皮塞人。”祝妤君說道。

“是,小姐。”周嬷嬷很欣慰,小姐即信任她,又與五太太、八小姐關系好轉了,小姐懂事,她跟随了半生的主子、小姐的生母,在九泉之下能安心了。

……

第二日祝妤君沒睡夠,卻被麥冬叫醒。

沒睡足誰的脾氣都不可能好,祝妤君不滿地嘟起嘴。

麥冬眼淚快滴下來,茜草被送走,小姐身邊只有她一個貼身丫鬟,她也很無奈啊,“小姐,不是婢子故意鬧醒您,是五老爺來了。”

“父親來了?”祝妤君擡頭看窗戶,霧蒙蒙的,大約卯時還沒到。

祝妤君捂了會眼睛,起身洗漱更衣。

待她走出內室,祝祥淵已等得不耐,開口責備祝妤君懶惰,“古有學者焚膏繼晷、晝耕夜讀,你倒好,每天睡到日上三竿不思進取,如此豈能成大器。”

祝妤君一臉無辜,太陽影子還沒見着,哪來三竿?

要論焚膏繼晷,她昨夜看書也燒完好幾支蠟燭。

“走走,為父給你瞧好東西。”數落完祝祥淵迫不及待地擡腳往外頭走,喜滋滋的好似學堂裏得了夫子誇獎的孩童。

“孩兒早飯還沒吃。”

“書房有點心。”

……

祝祥淵的寶貝都收在書房。

祝妤君見父親拿起書案上系一條靛青穗子的卷軸,小心翼翼打開,再得意地展現到她眼前。

“君兒,怎樣?”

“嗯……”

祝妤君腦袋湊過去。

“女兒,怎樣?”祝祥淵迫不及待地又問一遍。

祝祥淵原是孤獨的,祝府裏除了年紀尚小的祝明謙,再沒人的學識、品味、追求能與其相契合,縱是唯一的祝明謙,也因年紀小積澱不足,無論品詩、作畫,都無法令祝祥淵盡興。

每每意猶未盡,祝祥淵總在心中感慨,‘人生在世須盡歡’他卻只能把酒空對月。

現在好了,他的愛女發一次燒,病愈後竟開了竅。

他一當爹的,下棋下不過女兒,作畫意境差女兒一大截,辯論思想也不如女兒深刻。

女兒優秀如此,顯得他一無是處。

不過他不介意……

祝妤君歪着腦袋看,父親的撒金玉版宣上洋洋灑灑地寫了一首詩。

半晌祝妤君贊賞道:“好字!”

祝祥淵心中竊喜,暗嘆女兒好眼光,臉上卻不露色,“诶,為父讓你看的是詩。”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