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安撫

祝妤君回到碧雲居,見小張氏、祝妤桐、周嬷嬷等人神情焦慮地站在庭院。

“小姐沒事就好,沒事就好。”周嬷嬷雙眼通紅,知曉小姐要被家法,她們都急壞了。

祝妤君沒心沒肺地開起玩笑:“本以為只是關祠堂,沒想到差點兒被打,幸虧春桃勇猛,我也福大命大。”

“你這孩子,竟是一點也不害怕。”小張氏拭了拭眼角,“往後遇見那些貴家的,我們好生說話罷,實在不成,見了禮躲開或者不開口便是。”

“好,這次是孩兒不對,沒有思慮周全,往後孩兒聽娘的。”祝妤君歉疚道。

“你好意思說沒思慮周全,我看你算盤打得比誰都響。”

祝妤桐撅起嘴,在知曉父親跟進祠堂,有丫鬟盯梢沒法偷偷送飯時,她也忍不住抹淚。

“八妹寬宏大量,我真知道錯了。”祝妤君雙手抱頭讨饒,滑稽模樣惹得一衆人又哭又笑。

周嬷嬷看向仍緊緊握着大棍棒的春桃,嘆氣道:“春桃這丫頭聽到小姐被婆子拖走,也不知從哪兒尋摸到的棍棒……”

府裏長輩懲戒晚輩,符合倫理綱常,春桃拿棍棒打趴長輩房裏下人,卻是大事。

祝妤君遇到麻煩時,周嬷嬷等人幹着急卻無計可施,襯得春桃魯莽的忠勇格外難能可貴。

祝妤君笑道:“春桃實是勇武,可惜你們沒瞧見,多虧春桃拖延時間,我才免受皮肉之苦。”

誇完祝妤君回頭朝春桃交代道:“春桃下次行事前,先問問周嬷嬷或者香巧,今兒我兩運氣好,若沒有忽然送進合壽堂的那封信,都得遭殃。”

“反正在奴婢倒下前,沒人能傷害小姐。”春桃雄赳赳氣昂昂地說道。

“謝謝你。”祝妤君拿下春桃手中棍棒,“已經沒事了。”

回到屋子,祝妤君勸小張氏去陪父親,父親所受打擊不小,東府人的無理及炮制坊之事,想來該令父親産生懷疑了。

Advertisement

……

小張氏離開後,崔公子請六小姐醫治,并将借住祝府的消息便傳到碧雲居。

祝妤君正在沐浴,青絲如瀑散在光潔的脊背,朦朦胧胧水霧融了豆皂清香。

聽到消息,祝妤君的驚訝不亞于剛收到信的祝老太爺,她原以為那只是一封感謝信。

診治也罷,為何住祝府?

東府人與崔家往來頻繁非她所願,她已指出崔元靖病症所在,崔家找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大夫診治即可,真真是多此一舉。

祝妤君悶悶地将半張臉沉入水中……

……

翌日天蒙蒙亮,合壽堂的桂枝候在碧雲居廂房外請人。

老太太喚六小姐過去用晨食,可麥冬言六小姐昨兒受驚吓,一直無法入睡,天将亮才開始迷糊。

桂枝以為麥冬是三太太的人,相信了祝妤君被吓到失眠一說,哪裏知道麥冬早已投誠,有老太太的交代,她不敢催促。

祝妤君照舊卯時末刻醒來,聽聞桂枝在外頭等了小半時辰,笑嗔麥冬調皮。

梳洗妥當随桂枝到合壽堂,祝老太太再次就昨日事情安慰祝妤君,而不陰不陽的郭氏,也變回曾經‘疼愛’侄女兒的三伯娘。

“我早說六丫頭是姐妹裏最聰明的,學幾日醫術,便有了大用處。”郭氏笑道。

昨日郭氏回桂蘭院仔細思量一番,她的兒子祝明燦與崔二公子年紀相仿,若能趁崔二公子在祝府這段時間打好關系,成為至交好友,明燦在老太爺和老太太心中地位必大不相同,而她女兒也是嬌滴滴的人兒,孩子間相處多了,指不定有多大福氣。

崔二公子到祝府是請六丫頭看病,六丫頭于祝家有用,她還傻傻地去作對不成?反正五房在他們府裏跑不掉,不急于一時。

繞繞彎彎的好話說了不少,祝老太太終于提到替崔二公子診脈。

“……昨日君兒單憑‘望’便斷出崔二公子身上微症,可見君兒确有天賦,能人所不能,既然崔家信任我們,令崔二公子入住我府,那麽君兒定要盡力為崔公子診治,不能辜負崔家的信賴。”

祝妤君夾了只水晶蝦餃放入祝老太太瓷碗,“伯祖母放心,崔二公子的微症其實不能算病,只是放任不管引發鶴膝風的可能性極大罷了,待孫女替崔二公子開幾服藥,保準崔公子不出三日完全恢複,無須再住府裏。”

“咳、咳。”蝦餃太滑,險些将祝老太太噎着。

祝老太太放下碗筷,苦口婆心地說道:“君兒啊,替崔公子解患是對的,但是呢,君兒該明白,病不是治愈便萬事皆休的,君兒懂不懂藥膳?”

祝妤君點點頭。

祝老太太很欣慰,“懂就好,既然崔家信任,到時君兒要替崔公子調理好身子,多開點藥膳,多吃幾個月。”

“是啊,若君兒不得空,可以讓你五姐負責每日藥膳事宜。”郭氏連忙在旁說道。

祝妤君想起崔二公子那雙燦若明星卻充滿戲谑不羁的眼睛,心下冷冷一笑,祝老太太和郭氏是巴不得崔二公子住下別走,最好再住成她們的女婿吧。

祝妤君雖不希望東府與崔家有過多交情,但既然眼前境況改變不了,她便往好的地方想。

崔元靖在祝家的這段時間,祝老太太和郭氏不敢對五房怎樣,她可将心思全部放在西府産業上。

畢竟再過三年,北地将亂。

對于北地的百姓,除了醫術上的綿薄之力,旁的她不知道榮親王軍隊為何會垮,亦阻擋不了瓦刺入侵,她目前唯能護住家人,盡快脫離東府控制,收回屬于西府的産業……

祝妤君喝完粥,想起什麽,與祝老太太說道:“伯祖母,待崔二公子到了,孩兒在合壽堂替崔公子診脈。”

在合壽堂便是在她身邊,祝老太太滿口答應,“可以,君兒考慮得很周到。”

……

崔二公子定在未時入府,時間尚早,祝妤君用過早飯無事先回碧雲居。

剛出月洞門,祝妤君聽見有人在喊她,是大太太董氏。

董氏一大早親自盯下人收拾清墨居,這會大約是布置妥當了,故來向老太太彙報。

“君兒稍等,伯娘有話與你說。”

董氏朝祝妤君走來,笑容裏有幾分歉疚。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