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害
藥鋪裏的藥材有不少來自寶蓋山莊子,藥鋪裏老人與莊上老人是舊識。
寶蓋山莊子前幾年給莊戶的月錢太低,三位老人帶頭鬧了一次事,莊子由發月錢改為包藥田交租錢。
只不想改租後東府人變本加厲,一味擡高租錢并壓低藥材收購價格,莊戶們日子過得更艱難。去年三位老人又團結了莊戶們與管事說理,并言要到綏陵縣祝家主宅找五老爺祝祥淵。
理沒說清,三位老人接連出意外,一位老人上山時摔下來,一位老人落入莊戶挖的捕野味陷阱,一位老人有頑疾,平日喝喝自己配的草藥,身體挺硬朗,可那天一碗湯藥下去,一口氣怎麽都上不來……
短短兩日功夫,三位老人皆沒了。
莊子管事自然說是意外,莊戶們沒了主心骨,被壓迫得敢怒不敢言。
而藥鋪的老人沒那麽多顧忌,他們一把年紀,東府人也不會好心讓他們衣食無憂的頤養天年,他們有什麽不敢說的。
所以寶蓋山上的三位老人,是被東府人或者說是東府安排在莊上的管事害死的。
……
祝妤君已乘上回別院的馬車,靜靜地聽着街市上熱鬧聲響,神情頗為凝重。
去寶蓋山的事兒不能再拖,她要收回莊子,還三位老人和其家人公道,并想法子讓東府吐出一筆錢,補償莊戶們十幾年來受的苦。
……
祝妤君神思百轉,心裏琢磨一串串事,而在別院做客的崔元靖,正大聲地嚷嚷無聊。
崔家一位小管事來請主子回府,崔元靖拿一根菖蒲死勁甩,将小管事趕到一旁。
祝家別院不像主宅,沒有可以肆意玩鬧的庭院,也沒有可以劃船釣魚的澄心湖。
祝明章見崔元靖神情陰郁,額頭忍不住冒汗,他第一次盼着祝明燦趕緊回來,畢竟五弟像三叔,更懂得玩一些。
“二少爺,時辰不早,該回去用晚飯了。”崔家小管事見日頭漸沉,冒着主子發脾氣的危險,再次上前相勸。
“我要留在祝家用晚飯。”崔元靖想也不想地說道。
“這、這……今兒小節,老夫人等着少爺您回去用宴呢。”
小管事眼淚快掉下來,老夫人最寶貝二少爺,二少爺去綏陵縣避災的日子,老夫人甚是想念,天天心肝兒寶貝兒地念叨,好不容易挨到端陽節,趕緊将孫子喚回來。
倘若聽到寶貝孫子不肯陪她過節吃飯,反而要留在祝家,得多傷心。
祝明章站在一旁更是想不明白,崔公子明明無聊到要暴走了,為何堅持留下來?
崔元靖沒有理會急跳腳的小管事,朝四周看一圈,“三寶呢?”
“回少爺話,三寶去找祝家七少爺玩了,小的命人帶他回來。”
小管事聽到主子問三寶,心中暗喜,認為主子找三寶,是肯回去。
崔家人都知道脾氣又急又壞的二少爺,偏偏優待又傻又呆的三寶。
所以三寶雖同為奴仆,但下人們為讨好二少爺,也将三寶視作半個主子照看。
片刻功夫去找三寶的仆僮折回來,巴巴兒地說道:“少爺,三寶聽說祝家六小姐回來,跑去大門迎接了。”
“哼,這三寶,愈發蠢了,祝六回來有什麽可接的,我們也去大門口,帶三寶走。”
崔元靖丢掉菖蒲,請祝明章替他向老太爺說一聲,腳下生風地朝院門行去。
祝明章掉頭要回正堂,被祝妤瑛一把拉住,“三哥,祖父那不急,我們先送崔公子出府。”
祝明章一愣,發現崔公子身邊的小管事回頭看了他們一眼。
“對,我們去送崔公子,再和六妹妹一起回來。”
……
崔元靖到蠻子門時聽到祝妤君身邊叫春桃的丫鬟在和三寶争執。
“……我們小姐說有水晶粽子就有水晶粽子,反正不會給你吃的。”
三寶委屈地癟着嘴,“三寶說沒有就沒有,有的話少爺會給三寶吃。”
祝妤君剛下馬車,一路上琢磨寶蓋山和藥鋪的事,這會被二人一吵有些頭疼,“三寶,你別理春桃,水晶粽是南方的小點心,過幾日我教廚房做了,一定分三寶一串。”
“六小姐最好了!”三寶一下雲開雨散,面色大霁,只要有得吃,他不在乎別的。
“三寶是和你家公子過來的嗎,時辰不早,怎麽還沒回去?”祝妤君問道。
“正準備走。”崔元靖的聲音冷不丁響起。
“崔公子。”祝妤君微微笑着朝貴客見禮。
崔元靖目光冷然地在祝妤君身上溜一圈,不耐煩地說道:“明天我祖母要見你,穿身好的,成日這麽寒酸窘迫,看了都嫌晦氣。”
說話語氣真是招人煩呢。
可若內心已成一片海,旁人投一顆小石子下去,壓根激不起丁點風浪。
祝妤君颔首,“我知道了,謝謝崔公子提點。”
祝妤瑛挽着祝妤君胳膊,笑道:“前兒娘特意請裁縫替君兒做幾身新衣衫,就是為見老夫人準備的。”
崔元靖沒再理會祝家人,朝三寶說一聲“走了”,頭也不回地離開。
“少爺,您慢點兒,小的叫人趕馬車過來。”小管事焦急地追上去。
祝妤君隐約聽見崔元靖在教訓三寶,令三寶少與一些亂七八糟的人往來。
“六妹妹,你別生氣。”
祝妤瑛柔聲安慰,崔公子口中亂七八糟的人,不指祝妤君,也指祝妤君屋裏的下人。
“三姐放心,我沒生氣,回去吧,正堂該擺飯了,今日說好一府人在正堂用飯的。”祝妤君笑道。
……
說好一府用飯,偏偏郭氏帶祝明燦、祝妤婷兄妹二人在謝府用過晚飯才回。
祝妤婷聽說崔公子下午過來,悔得腸子都青了,此次去謝家,她那美名在外的表哥謝三公子,正好出府與同窗相聚,她沒見着,兩廂比較,今兒去謝家真是吃大虧。
再聽說下午一直是三姐祝妤瑛陪崔公子的,她直接開始嗷嗷叫。
祝老太太不滿郭氏晚飯沒回府,她的小女兒嫁去謝家還沒時間回來看她,郭氏不過是謝老太太的侄女,隔了幾層肚皮,湊過去丢什麽人現什麽眼。
祝老太太再冷眼看下首的兩個嫡親孫女,祝妤瑛溫柔恬靜,祝妤婷不知怎麽搞的,眉毛不是眉毛、眼睛不是眼睛,生得不如祝妤瑛就算了,妝也化不清楚,嗓門還大,一點不矜持。
兩廂比較,老太太對明天觀龍舟賽的安排有了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