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火爆

邬藍去看了那個店鋪,位置在建設南路和人民路的交叉路口,是個十字路口,車流量和人流量都很大,開店的話,客流量也肯定少不了。

既然有了鋪子,那還等什麽,趕緊裝修開業啊。大人小孩們都沒閑着,請裝修工,出裝修方案。裝修方案基本上是邬藍出的,她根據自己記憶中超市的樣子,畫了一些簡圖,給母親提了不少意見,窦美林沒有這方面的經驗,覺得女兒說得有道理,自然就會接受下來,再和鄭瑞雪一起去商量。

裝修的時候,杜忠華來了,他看了她們的裝修方案,說:“誰想的點子啊?”

“好不好嘛?”鄭瑞雪對丈夫說。

杜忠華也沒有完全肯定地說:“還行吧。誰的主意?”

鄭瑞雪摟着邬藍的肩,驕傲地擡着下巴對丈夫說:“我們有個小參謀。”

杜忠華看着自己老婆:“該不會是窦老板的女兒吧?”

鄭瑞雪嘿嘿笑,杜忠華看着店裏的兩個大人和一個小孩,對邬藍說:“裝玻璃牆是你想的?”

邬藍點點頭:“嗯。我看到中心路那邊有個店子就這麽弄的,這樣會亮堂一些,外面可以看見裏面的擺設,也更有吸引力。”

杜忠華擡了一下眉,不置可否,只是嗯了一聲。鄭瑞雪拍了一下丈夫的胳膊:“怎麽樣,點子不錯吧?”

杜忠華的眉眼上浮上了笑意,惜字如金:“可以。”

鄭瑞雪用手肘搗了一下丈夫:“說得那麽勉強,你有什麽好主意,就給我們出個吧。”

邬藍看着這對夫婦,他們倆的感情真好,杜禮柏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真幸福。

店子慢慢裝修起來了,訂購的貨架也到位了,杜忠華還為店裏添置了一個冰櫃,這樣就能夠賣冰水冰棒了,雖然已經是八月中下旬了,夏天已經過了大半,但天氣依舊還那麽熱,還是很有必要的。

各種執照都是杜忠華去幫忙跑下來的,他還幫忙聯系了不少供貨商,有不少還是省城調過來的貨,盡量将店裏的商品布置得齊整一些。邬藍和鄭瑞雪忙活了好幾天,将那些商品都分類、标價、貼标簽。

窦美林要做豆皮,時間有限,忙完熟食店的事,才能跑到這邊來。所以大部分時間,都是邬藍和鄭瑞雪在這邊店裏忙,怎麽裝修、怎麽擺設,邬藍全代母職,像個小大人似的指點要求。鄭瑞雪跟她相處了一些日子,完全都不拿她當個孩子看待了,她以前覺得自己兒子早熟懂事,比起邬藍來,還是差了不少。

Advertisement

8月22日這天,店裏張燈結彩,門口擺着花籃,張挂着彩帶和對聯,還從杜家拿來了錄音機和音響,放起了喜氣洋洋的音樂。随着鞭炮的噼啪聲,“購易樂自選商店”終于開張了。這個名字是杜忠華建議的,說是要凸顯購物容易又快樂的特點。邬藍覺得有點拗口,不過也沒反對,畢竟不是什麽原則性的問題,掏錢的老板說了算。

店子的招牌是藍白紅三種色塊搭配起來的,跟後來的便利店招牌差不多少,以簡潔為主,這樣更為引人注目。

邬藍預計開張的時候客人會非常多,為了防止有些人渾水摸魚順東西,她還特意讓會做裁縫的張紅制作了一批暗綠色的工作圍裙,來店裏幫忙的人每人穿上一件,這樣就能跟購物的客人區分開來,到時候大家每人負責一個區域,站在那兒導購,應該還能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

這天熟食店關了門,石秋生休了假,石鋒也沒去賣冰棒,他們一家子都過來了,杜禮柏也從省城回來了,被鄭瑞雪拉過來幫忙,加上邬藍母女,杜忠華從廠裏還調了幾個人過來幫忙,一共有十幾個人。雖然才只有一百平方米的小店,安排這麽多人絕對不是小題大做,畢竟會出現什麽狀況,誰也不知道,只怕還會不夠用。

商店的招牌早些日子就做出來了,還沒開張,就有不少人知道這裏将會開一個自選商店,對這個新鮮事物非常感興趣,早早就期待着了。所以早上八點零八分,玻璃門一開,就有不少等在門外的人湧了進去。

邬藍個子小,估計進去導購也不怎麽顯眼,便和鄭瑞雪在收銀臺前收銀,另一邊的收銀暫時還沒開。買東西的人無比的熱情,人人都興致勃勃,如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一樣看新鮮,拿起這個看看,又忍不住摸摸那一個,別提多興奮了。邬藍不斷地聽見母親大聲說:“大家別擠,慢一點,輕一點,請不要碰壞東西了,不要拆包裝,也不要試吃,不要的東西請放回原地!”

人們看新鮮的興趣明顯比買東西的興趣更大。虧得杜忠華想到周到,店裏确實有不少平時難買到的新鮮東西,看熱鬧的人也便有了意外的收獲。店裏開張的第一筆生意,是一個孩子買的奶油冰淇淋,這個冰淇淋跟平常吃的冰棒不一樣,是用盒子裝起來的,還有一個小木勺子,而且價格不菲,一盒冰淇淋就是五毛錢。孩子愛新鮮,家長拗不過,就給買了。

家長還說:“這東西真不便宜啊。”

邬藍笑眯眯的:“我們這裏的東西跟市場價都差不多的,您可以去比較,不會亂收費。”

家長給完錢,看着邬藍:“你那不是有袋子,給我一個啊。”

邬藍看着那孩子已經撕了包裝在吃冰淇淋了,家長不知道還要個袋子做什麽,不過她家的塑料袋确實印得很漂亮,跟市場上常見的不太一樣。這年頭人們也沒什麽環保概念,估計你讓他環保節約,他還會覺得你小氣,下次就不肯來了,環保這概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只好扯了一個給他:“您慢走,歡迎下來。這個給您,拿給門口我們的同事,就能證明您已經結過賬了,謝謝。”

這名客人走的時候,邬藍撕了一張特別訂制的不幹膠貼紙給他,不幹膠上是他們店子的名字,特意去訂制的,也是一個不錯的廣告創意。因為沒有收銀機,打不出條碼,只能用這個方法來區分是否買單,門口的石鋒和石秋生會将不幹膠上車了虛線的部分撕掉,證明已經買過單了。

進店的人越來越多,買東西的人也越來越多,邬藍開始忙碌起來。鄭瑞雪看人多了,便說:“藍藍,阿姨來。你幫着拿袋子裝東西。”

但是鄭瑞雪并不比邬藍快,她的算盤打得很慢,邬藍說:“阿姨,我來吧,我的珠算是全班第一。”

鄭瑞雪看了她一眼:“那你來。”

邬藍拿過算盤,噼裏啪啦開始打算盤,果然又快又準,比鄭瑞雪效率多了。鄭瑞雪笑着說:“你還真行,就交給你吧。”于是變成她收錢裝袋。

排隊的人越來越多,這個也在邬藍的預料之中,窦美林趕緊将另一邊的收銀臺開了,兩邊排隊買單,還是有點忙不過來。于是只好一邊收銀一邊禮貌地安慰大家:“慢慢來,不着急,不要擁擠。”

店裏裝着幾個大吊扇,風呼呼地吹着,但也控制不住人多發熱。更麻煩的是,有人等不及結賬,放下東西先出去了,也有人趁機将小東西塞在自己的口袋裏,趁機帶了出去,石鋒和他爸在門口守着,睜大了雙眼盯着,但是四只眼睛也管不來百十雙手,也是手忙腳亂的。

第一天,盡管邬藍已經盡可能地考慮到了各種意外性,但還是發生了無數的意外,丢的東西也不在少數。大家忙得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中午都完全沒有停歇過,只好從店裏拿了一些吃的應付了一下。

這一天的客流量大得驚人,下午的時候,杜忠華也過來了,他在店裏待了一個下午,觀察着商店的情況,順便也幫了不少忙。

到晚上八點,杜忠華瞅着店子人少了些,趕緊讓大家關門打烊:“先去吃飯,然後回來盤點一下,這情況實在是太亂了,很多問題還要找出新方案來解決。”

一群人累得人仰馬翻的,又渴又餓又累,聽說可以關門了,大家全都累癱在地上了。鄭瑞雪搖着頭:“我的天,怎麽這麽累啊。”

杜忠華說:“知道多累了吧。”

鄭瑞雪說:“我還以為店子太小了,現在覺得,實在是太大了!根本就看不過來。”

邬藍說:“剛開始肯定是這樣,等大家都習慣了,慢慢人就會少了。”

窦美林苦笑着說:“我發現我這心态不太對,我怎麽會期望人少一點呢,人多生意才好啊。”

杜忠華說:“今天這情況,本來就不算正常狀況,明天的人應該就會少一點,不過不會少太多,所以這幾天你們都要打起精神來,先過了這個新鮮期再說。”

石秋生說:“我明天要回去上班了。”

石鋒說:“我明天也要去賣冰棒。”

張紅對丈夫和兒子說:“秋生你去上班。小鋒不要去賣冰棒了,你繼續幫幹媽的忙。”

杜忠華的下屬說:“老板,我們呢?”

杜忠華說:“你們繼續來吧,這邊的情況你們都熟悉了,我再換人來,又要重新熟悉一下,不太好,我明天再安排兩個人來。”

杜禮柏說:“我明天叫周晟和文豪來幫忙吧。”

杜忠華說:“好了,先去吃飯吧,大家都辛苦了。一會兒還要回來清點一下,我估計今天肯定丢了不少東西。”

鄭瑞雪說:“不會吧,這麽多人看着呢。”

杜忠華說:“有些人是看不住的,這麽好的機會,不偷就怪了。”

窦美林的表情有些苦澀:“那怎麽辦,這以後可怎麽開呢?”如果老丢東西,那還怎麽賺錢。

杜忠華笑了一下:“我們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自然得有被螃蟹鉗得頭破血流的覺悟。這個損失,只能自己認了,等大家慢慢适應了,以後偷竊事件就會少了。”

晚上杜忠華請大家在一個飯館裏吃飯,一群人狼吞虎咽,很快就将飯桌上的東西掃幹淨了,杜忠華趕緊又叫加菜,大家又掃了一遍,終于才覺得飽了。

吃完飯,一行人打着飽嗝又回到店裏來清點,還有不少人站在店門外朝裏頭看熱鬧:“不賣了嗎?”

石鋒扭頭:“今天關門了,明天來。”

所有商品上架後全都是有數量登記的,大家将剩下的東西都清點出來,每一樣賣了多少,應該是多少錢,這樣一點點清算出來。非常麻煩,但是很有必要,要估算第一天的損失。

邬藍這邊則将所有的錢全都清點出來,然後和那邊的總數目對賬。這一天的營業額非常驚人,居然有一千零點,足見人們的消費力。

東西不少,好在人也多,花了差不多兩個小時,總算是将所有的數目都清點完了,最後一對賬,果然有近一百塊錢的東西對不上賬。

一時間大家都靜默了,尤其是窦美林和鄭瑞雪這兩個老板更是一言不發,本來以為第一天生意這麽火爆,怎麽也得賺一大筆吧,結果居然損失了這麽多,要是每天都這樣,那還能賺錢嗎?賺的錢能夠頂上那個丢東西的窟窿嗎?

邬藍安慰母親說:“媽媽,以後會好起來的。”

窦美林沒做聲,她不斷地打量着店子,想着是不是重新裝上櫃臺,還是別人想要什麽再拿比較好吧,至少不會丢東西。

鄭瑞雪顯然也跟她想到一塊兒去了:“要不咱們還是別自選了吧。”

杜忠華說:“那開這個店就沒有意義了。先适應一陣吧,自選店的客流量絕對要比普通商店大得多。以後等大家慢慢熟悉這個模式了,應該都會比較自覺的。無論如何,賺的要比損失的多吧,這樣想是不是好受些了。”商品的利潤率在百分之三十左右,也就是說,這一天賺的不低于三百塊,損失了好幾十,也還是賺的。

杜禮柏說:“我覺得貴重的東西應該放在收銀臺後面,比如煙酒,鋼筆文具之類的,想要什麽給他們拿就好了。”

邬藍點頭:“嗯,這樣可以。”

窦美林說:“好了,今天辛苦大家了,連飯都沒吃好,明天安排一個人提前去準備午飯,大家輪流吃飯,不能讓大家餓肚子。現在都回去吧。”

杜忠華說:“誰沒有車的,我送他回去。”

邬藍母女和石鋒一家都是騎車過來,杜忠華只需送他那幾個員工回去。杜禮柏說:“窦阿姨和邬藍要不也一起坐車回去吧。”

窦美林說:“不用了,我騎車就可以了,不算太遠。你們也早點回去休息,今天辛苦了。”

石鋒打着哈欠:“幹媽,邬藍,我回去了,再見。”

邬藍說:“再見,回去好好睡一覺,辛苦了。”

大家都陸陸續續走了,窦美林走在最後,将卷閘門全都拉下來,鎖好,反複檢查了一遍,這才和邬藍一起回家。

一路上窦美林一言不發,邬藍坐在車後座上,摟着母親的腰,今天她也累得快不行了,一點也不想說話,但她還是安慰母親說:“媽媽,別灰心,會好起來的,這才剛開始呢。”

窦美林嗯了一聲:“乖崽,累不累?”今天邬藍全程都在收銀算賬,算盤打得劈啪作響,腦子飛速運轉,一直就沒有停過,要是有個計算器就好了,比珠算效率多了。

邬藍的眼睛都快睜不開了,她的額頭抵着母親的背,鼻端萦繞着母親的汗味,嘴裏咕哝:“不累。”

窦美林說:“回去就趕緊洗澡睡覺。”

“嗯。”

這一夜是前所未有的深沉,因為實在是太累了,第二天起來,大家都跟打了雞血似的重新燃燒起滿滿的鬥志。

開店之前,又來了四個幫忙的新人,包括文豪和周晟,大家先把昨天遇到的問題總結了一遍,然後提出了一些解決的方法,這才開店迎客。今天來的人比昨天的依舊沒有少多少,有不少人從親朋好友那兒聽到消息,都跑來湊熱鬧。

有了昨天的經驗,今天大家都從容了不少,更加留意了一些,窦美林不時帶着笑意提醒:“請大家拿着東西去前面櫃臺結賬,然後再把東西放進自己的袋子裏,謝謝配合。”

這一天他們繼續花工夫盤點了一下,發現丢失的東西果然比頭一天的少了好多,不到三十塊錢。窦美林和鄭瑞雪都松了口氣,以後會慢慢減少吧。

邬藍知道,等以後有了電子監控,這情況才能基本杜絕掉,現在只能靠大家自覺了。

還有一個禮拜就要開學了,到時候他們幾個孩子都要去上學,熟食店也不能老不開張,杜忠華廠裏的工人也不能老在這邊守着,所以到時候店裏還就只剩下窦美林和鄭瑞雪了,而且窦美林還得去抽空去做豆皮和鹵肉,這店裏能忙得過來才怪了。

如果請人的話,成本又高了。但是這麽大的店子,一兩個人肯定忙不過來,尤其又是沒有監控的,必定是要請人的。邬藍将這個情況跟大家說了。

杜忠華說,人必須要請,先請兩個工人,在沒請到人之前,他會繼續安排廠裏的工人過來幫忙,等到這邊完全能夠應付得過來了,再撤回去。

邬藍松了口氣,這幸虧是跟杜家合夥開的店,要是她們母女倆搞這個,絕對是應付不過來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