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結婚
周末這天,下了點牛毛細雨,空氣十分潮濕,兩家人一早就出發了。張軍傑有些遺憾地說:“下了點雨,路可能不太好走,好在雨不大,不影響看桃花。”
邬藍的心情則完全不受影響:“不要緊,煙雨濛濛的,又別是一番滋味,我覺得挺好的。”
果然如邬藍想的一樣,雨中的桃花島別是一番風情,江面上輕煙漫籠,桃花林間雨霧氤氲,鮮花綠葉和剛出土的小草被雨霧滋潤着,嬌滴滴、水靈靈、嫩生生的,別提多漂亮了。而且因為天氣的緣故,來看桃花的人比預期的少,沒有人潮湧動的景象,真是天公作美,地利人和,再合适不過了。
他們坐渡輪上小島,溫潤的江水悠悠從船底淌過,江面綠得發藍,真真的春來江水綠如藍。大家都是第一次坐船,都有些興奮,張凱坐在船邊,興奮難抑,不時彎腰伸手去撩江水,被爺爺奶奶喝止了好幾回,生怕出了什麽意外。
上了岸,滿眼都是鵝黃和嬌粉,大家的心情不由得舒暢起來。邬藍和張凱兩個小的一左一右陪着兩位老人在前頭走着,張軍傑和窦美林則在後面跟随着,正好可以獨處。
張爺爺說:“都是你們城裏人少見多怪,桃花有什麽好看的,這些在鄉下随處可見啊。”
邬藍笑眯眯地說:“嗯,我們城裏花草樹木都少,所以玩的地方也少,沒有鄉下有意思。”
張爺爺聽見邬藍這麽一說,覺得這閨女非常知趣,一點都不争強好勝:“你們以前來過這裏嗎?”
邬藍搖搖頭:“沒有,我和媽媽都是第一次來。”
張奶奶問:“你爸爸以前沒帶你來過?”
邬藍說:“我爸爸就知道打牌喝酒,他哪裏會想到帶我出來玩。他很重男輕女,一直都不喜歡我。”
張奶奶又繼續問:“你爸爸重新結婚了,又生了個兒子?”可見老人也是打聽過她家的事情的。
“嗯,兒子都有一歲多了。他跟我們已經沒有來往了。”邬藍說。
張奶奶嘆了口氣,看着邬藍,又看看自己的孫子。
邬藍說:“爺爺奶奶,你們累不累,要不去那邊的亭子裏休息一下吧。”
老人腿腳不便,走了一會便覺得累了,他們對這些景色也沒多大的興致,覺得稀松平常,便願意去坐一坐。張凱是小孩子,玩性大,一來就閑不住,一個人興沖沖地往桃花林裏沖,張奶奶不放心:“小凱,你別亂跑,小心走丢了。”
Advertisement
邬藍說:“爺爺奶奶你們在這邊休息,我帶着小凱弟弟去玩。”
張奶奶看邬藍也不大,有點不放心:“要不要緊?”
“不要緊的奶奶,我們不會走丢的,您就放心吧。”她說完趕緊跟上張凱的腳步,跑到樹林裏去了。
張凱伸着手臂說:“姐姐,那邊有個大蘑菇。”
邬藍引頸看了一下:“那個不是蘑菇,是一個茅草亭子,做得像一把傘,我們過去看看吧。”邬藍牽着張凱的手,回頭看了一下母親和張軍傑,他們兩個正在一邊走一邊慢慢聊天,這次活動結束,應該就有進展了吧。
粉嫩的桃花瓣沾了雨露,嬌豔欲滴,如瓷肌玉骨一般嬌美,惹人憐愛,人面桃花,相映成趣,煞是好看。
張軍傑拿着相機,給大家拍了不少照片。邬藍自告奮勇:“張叔叔,你教我怎麽照相,我幫你拍照。”
張軍傑說:“那好吧,你看着這個鏡頭,把人放進去,然後就按快門。”
“很簡單,我會了,我來幫你們照。”這相機是典型的傻瓜相機,邬藍不會就怪了。
邬藍舉着相機:“叔叔,我幫你們照全家合影。”她給張軍傑照了全家的合影,又給他們父子照了合影,還給他和二老照了合影,最後邬藍說,“媽媽,我幫你和張叔叔照一張合影吧。”
窦美林臉一下紅了,張軍傑站在桃花前,沖着窦美林憨笑:“美林,過來吧。”
窦美林猶豫了一下,張奶奶說:“美林,你手裏的包給我,我幫你拿着。”
邬藍一聽張奶奶這話,就知道這事差不離了,老人都同意了,還有什麽阻礙嗎?邬藍看着母親站到了張軍傑身邊一尺遠的距離就不動了,她對着鏡頭說:“張叔叔再過來一點,要拍你身後的桃花。”
張軍傑果然很知趣,往窦美林身邊跨了一步,緊挨着窦美林站了,邬藍趕緊抓拍下這個鏡頭,然後又說:“媽媽,你笑得自然一點,張叔叔也笑一個。”然後又給他們拍了一張。
拍完照,邬藍一扭頭,看着旁邊一個脖子上挂着相機的大叔,她趕緊叫住對方:“叔叔,可以幫個忙嗎?幫我們照一張相。我們大家拍合影。”
這年頭的人就是淳樸,有求必應:“好啊。”他從邬藍手裏接過相機。
邬藍趕緊叫了老人和張凱一起,與母親和張軍傑彙合,照相的中年人說:“孩子站前面,老人站中間,你們兩口子站在老人邊上,我給你們拍個全家福。”
窦美林的臉更紅了,邬藍笑得越發開心,希望能夠借這位大叔的吉言,他們成為真正的一家人。拍完大全家福,又在邬藍的堅持下,拉着窦美林和張軍傑還有張凱,四個人拍了一張合影,算是小全家福。
拍完照,邬藍得意地朝母親眨眼,窦美林在大家都沒注意的時候,用手指頭點着女兒的腦袋:“你這丫頭,古靈精怪的,鬼點子最多。”
邬藍摟着母親的胳膊:“媽媽,張叔叔跟你說什麽時候結婚啊?”
窦美林被女兒弄得滿臉通紅,吞吞吐吐了許久,才說:“還沒說到結婚的事呢。”
邬藍搖了搖母親的胳膊:“那也是遲早的事呗。”
窦美林倒是沒再反駁,邬藍松了口氣,看樣子是真的成了呢,簡直是太好了。
這次桃花島收獲非常大,不幾天,窦美林就告訴邬藍,她和張軍傑打算五一結婚。邬藍心裏放下一塊大石,太好了,母親的下半生幸福終于有着落了。
窦美林和張軍傑要結婚,大家似乎都不意外,這段時間以來的點滴,大家都看在眼裏呢,都覺得這兩人的姻緣是順理成章的,要是沒在一起,估計倒是會有很多人驚訝。
張紅得知消息的時候,長嘆了口氣:“你媽媽終于肯結婚了,我都勸了很多回了,一直都說怕你受委屈,不肯再找人了。現在老張也挺好的,以後就不擔心你們娘倆受你爸和你外婆家的人欺負了。”
“嗯,以後我媽就有人撐腰了。”邬藍想着這點,就覺得高興。
張紅想了想又說:“你媽結婚後,你張叔叔帶着小孩住到你家去嗎?”
邬藍說:“應該是吧,張叔叔的單位宿舍太窄了,我也不想搬家。”
張紅點點頭,欲言又止,過了一會兒才說:“藍藍你別擔心,你媽媽就算是結了婚,肯定也是把你放在第一位的,将來家裏的東西,第一個還是會給你。”
邬藍看着張紅,知道她是在擔心家産問題,目前來說,她家的經濟條件,明顯就比張軍傑家好,張紅擔心她以後會吃虧。“謝謝阿姨,沒關系的,只要家裏和睦就好。我相信媽媽肯定也不會讓我吃虧的。”
張紅拍拍她的肩:“你是個懂事的孩子,阿姨也沒什麽可擔心的。以後有了新爸爸新弟弟,可能還是少不了一些矛盾,自己的牙齒還能咬到舌頭呢。你受了委屈,就別憋着,跟阿姨和叔叔說。當然,阿姨更希望看到你們全家都和睦相處,這樣你媽媽就不會覺得對不起你了,她也不會難做。”
邬藍将頭靠在張紅身上:“謝謝阿姨,我都知道的。”
臨近五一,窦美林和張軍傑的婚期也近了。張軍傑問窦美林要什麽彩禮。90年代結婚流行三大件,空調、音響、錄影機,事實上,邬藍家裏連八十年代的電視機、冰箱、洗衣機三大件都沒齊全,而且冰箱還不在家裏用,按理都該置辦。不過節儉慣了的窦美林認為這些都不是必須品,所以都不用買。
張軍傑認為,結婚總要置辦點什麽的,他買了一臺洗衣機回來,這個是必需品,以後家裏人多了,窦美林工作也非常忙,總不能讓她每天都洗一大家子的衣服。他還要給窦美林打一套金首飾,被窦美林拒絕了,最後只打了一對戒指,然後去百貨商店買了一套料子最好的衣服,還給兩個孩子一人也置辦了一身新衣裳。
雙方都是很務實明理的人,張家覺得窦美林很體貼,是真心要過日子的人,窦美林母女覺得張軍傑也很有誠意,這樣的開端就很好。
婚禮操辦得很簡單,扯了證之後,只請了兩家的至親和關系特別要好的同事朋友來見證,在飯店裏擺了三四桌,這個婚禮就算是辦完了。
張軍傑和張凱搬到窦美林的房子裏,房間不夠用,窦美林的意思是暫時就讓張凱和邬藍擠一個房間,在邬藍的房間裏給張凱添一張床。張軍傑覺得,孩子都大了,尤其是邬藍大了,跟弟弟睡一個房間不太好,便将張凱的床安置在了客廳裏,張凱完全沒有異議,這樣一來,他和姐姐都有各自的房間,挺好的。
邬藍倒是覺得有點對不住張凱:“等以後咱家重新蓋房子了,房間讓你先挑選。”
張凱表示滿不在乎:“不要緊,姐姐,我住在爸爸宿舍的時候,還和爸爸一起睡呢,現在我自己有一張床了,我很喜歡。”
邬藍伸手摸摸他的頭:“可以來姐姐房間裏一起寫作業,我的書你想看,跟我說一聲就好了,随便拿,不要弄壞就好了。”
“嗯,謝謝姐姐!”張凱對這個新家非常滿意,這麽寬的房子,還有一個種滿了花草的院子,跟他在鄉下時生活的環境非常相似,這讓他覺得親切。
張凱的爺爺奶奶本來想留下來照顧孫子的,但是兩位老人也不大好意思住在兒媳家,窦美林母女都是厚道人,孫子以後有人照顧了,也就用不着他們操心了。老人在鄉下那種地方自在慣了,又有老夥計老鄰居,自己也不到非要兒子養老的時候,還能種點菜養點雞,不如回老家去。所以辦完婚禮後不久,兩位老人就回去了,讓這個新家庭慢慢去磨合。
家裏添了兩個新成員,邬藍剛開始還挺有點不能适應,母親的房間不是想去就能去了,當然大部分情況都不用擔心,因為大人總是比孩子起得早、睡得晚。家裏的事不用事事都操心了,因為有個男人在幫她們頂着呢。還多了一個姐姐長姐姐短的小跟屁蟲,因為邬藍的獎狀全都貼在客廳裏,張凱一擡頭就能看見,那全都是姐姐的豐功偉績,第一名、三好學生、優秀學生等榮譽,他對姐姐佩服得五體投地。
張軍傑将兒子交給了邬藍:“藍藍,爸爸工作忙,弟弟以後就交給你督促了,他要是調皮不聽你的,你就告訴我,我回來教訓他。”
邬藍自然是滿口答應:“放心吧,爸爸,我會看好弟弟的。”邬藍在他們結婚的當天起,就改了口叫爸爸,叫得特別順溜。張軍傑一下子多了個這麽漂亮懂事的女兒,豈有不高興的。
倒是張凱,別別扭扭了幾天,才改口叫的媽媽,窦美林完全不介意,誰都有個适應期嘛。
窦美林的生活裏多了一大一小兩個男人,操心的事又多了一分,不過這兩個男人目前都還挺讓她省心的,大的常年生活在部隊,個人生活習慣極好,基本不用她操心,小的有女兒照顧着,學習、生活都有邬藍管理。她的任務就是每天聽新兒子彙報,然後給予鼓勵和贊賞,這個是女兒告訴她的,要想和一個孩子建立比較親厚的關系,鼓勵他是最好的。至于教訓,都交給邬藍和他爸就行了,窦美林永遠都是唱紅臉的角色。
當然,窦美林也有要操心的,就是這兩個男人的吃飯和穿衣問題,他們一家子除了早餐,午餐和晚餐都是在熟食店解決的,張軍傑中午有食堂吃,晚上不加班也來店裏吃,張凱則跟邬藍一樣,中午放學從學校回到熟食店吃飯,晚上跟着大家在自選商店吃飯。
張軍傑看着窦美林那麽辛苦,就提議說:“要不那個店子就盤出去算了,你開着一個自選商店就好了。”
窦美林嘆了口氣:“我想等銀行的錢都還了,再把熟食店轉給張紅開吧。”
張軍傑問:“銀行的存款還差着多少錢呢?”
“銀行還差着八千呢。”她現在是兩邊還錢,銀行一個月還一千,杜家一個月還一千,多的錢留着周轉、置辦設備以及家用。
張軍傑說:“這樣的話,這筆債我來還吧,我還有幾千塊存款。”
窦美林有些意外地看着他:“你不是才轉業的,哪裏來的錢?”
張軍傑笑道:“我當兵也是有工資的啊,我在部隊幹了16年,立過兩次軍功,轉業回來的時候,部隊補了些錢。當初張凱媽媽生病,欠了不少債,剩下的錢也不多,如果幫家裏還了債,就全都沒了。”
窦美林說:“要不你的錢還是先留着吧,過兩年等家裏的債還清了,我就打算蓋房子,把這兒給扒了,蓋個樓房,以後小凱也有自己的房間了。他大了,總不能一直住在客廳裏吧,現在小不介意,長大了總會介意。”
張軍傑拿下嘴邊的煙:“臭小子,他敢介意,我扒了他的皮。”
窦美林笑起來:“有你這麽對自己兒子的嘛。總之你那筆錢先留着,反正以後都用得着的。”
“行,那就聽媳婦的。”張軍傑點頭說,“存折交給你保管好了。”
窦美林說:“你要放心,就給我。”
“有什麽不放心的,都是一家人了,你是家裏的財政大臣,就該給你管着。你比我會賺錢多了。”張軍傑對窦美林這方面的能力佩服得心服口服。
窦美林也笑得很開心,有種總算是托付良人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