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鴉雀無聲。

劉興張了張嘴,一時想不到要說什麽。

漸漸地,他的臉色難看起來,自己走南闖北,見多識廣,居然被一個鄉野少年吓住了,皇族血統又如何,如今還不是廢為庶人?他的女兒還是齊王寵妾呢,指不定哪天也能帶着劉家一飛沖天。

“你這……”

“此禮寓意重逾千金,多謝賀郎君,這份禮物,我收下了。”司馬勻打斷了劉興,面色還挺嚴肅。

劉興有些不滿:“使君……”

司馬勻拍拍手:“有月有酒,怎可無曲?人來,奏樂。”

樂聲悠揚,舞姬魚貫入場,劉興只得悻悻閉嘴,眼睛卻望向賀泰父子,捺下心頭火氣。

賀穆小聲高興道:“三郎說得好,你看劉氏氣得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賀泰出了這口氣,心情也爽快許多,嘴裏還是教訓兒子的口吻:“以後切不可如此輕狂,傳到陛下耳中,終歸不美。”

賀融心中想什麽不為人知,面上還是應下了。

這段波瀾過後,衆人便都聚精會神欣賞歌舞,間或向刺史敬酒,司馬勻養的幾名門客,順道吟誦了不少中秋詩篇,順道将司馬勻也給放進去贊美一番,司馬勻滿面春風,微微帶笑,也不知是酒意上湧,還是聽那些頌詠之詞聽的。

場中舞姬俱都穿着曲裾,勒出玲珑腰線,卻并不妨礙她們步履輕盈的曼妙舞姿,最為奇特的是,這些舞姬将發髻堆高,兩邊用銅線紮出花樣,分別安上兩盞小燈籠,燈籠內明光搖曳,映出姣好側臉,但無論她們如何動作,燈籠內的燭火都沒有被搖滅。

在座賓客俱都啧啧稱奇,舞姬容貌反倒成了其次,大家盯着她們鬓發兩邊的小燈籠,目不轉睛,猜測一曲舞罷,那些燈籠裏的燭火會不會有熄滅的,最後甚至打賭下了彩頭。

因着這小小的新奇,宴會多了些樂趣,酒過三巡,氛圍被徹底調動起來,直到宴畢,時辰已近三更。

賀泰父子三人從竹山縣而來,當然不可能連夜再趕回去,刺史府将人過來的時候早有言明,順道留他們住一宿,筵席散盡之後,賀泰他們就被安排在旁邊的驿館。

Advertisement

但入住之前,司馬勻身邊的仆從過來,說使君想請賀郎君一見。

賀泰遲疑:“能否讓犬子同行?”

仆從:“使君只請郎君一人。”

“罷了。”賀泰對賀穆賀融道,“你二人先在此歇下,為父去去就來。”

賀泰走後,賀穆憂心忡忡:“也不知司馬勻會跟父親說些什麽,早知道我們應該跟去的。”

賀融倒是很淡定:“父親自來到房州之後,心情郁郁,凡事提不起興趣,久而久之,就太過依賴我們的意見,将來有朝一日回京,他必然要單獨陛見,單獨面對外人,不可能将我們時時帶在身邊,總得慢慢學着恢複從前的應變,大哥放寬心吧。”

賀穆嘆息一聲,什麽也沒說。

自從在房州落腳,父親越來越不頂用,底下弟妹們又都還小,他不得不提前撐起這一家子,幾乎操碎了心,再這樣下去,估計要長出少年白了。

“還好你們都很懂事!”賀穆拍拍賀融的肩膀,“剛到房州那會兒,你們個個還是小蘿蔔頭,換作別人家的孩子,只怕要鬧翻天了。”

賀融:“大哥的辛苦,我們都看在眼裏。”

這些年,除了老爹有些不着調之外,他們幾個兄弟姐妹,都是互相扶持這麽走過來的。

自己的付出能得到回應,賀穆也覺得很欣慰。

兄弟二人等了片刻,準備洗漱歇息,賀泰卻回來了。

賀穆迎上去:“父親!”

賀泰擺擺手:“你們沒料錯,司馬勻果然問起馬宏他們過來的事。”

賀穆忙問:“父親沒照實說吧?”

賀泰:“自然沒有,不過……”

他面色古怪,跟兒子說起這種事,還是有點尴尬的:“司馬勻想為我做媒。”

賀穆賀融均是一愣。

“沒聽說司馬勻有女兒。”賀融思索。

賀泰不自然:“不是司馬勻的女兒,是他座下長史之女。”

賀穆狐疑:“好端端的,他為何會想出為父親做媒的事來?”

賀泰:“你們母親去世已久,中饋無人主持,刺史做媒有何出奇?”

賀穆:“那父親可答應了?”

賀泰:“當即應下只怕會被人看輕,我說要考慮幾日。”

賀穆還想說什麽,被賀融扯了一下袖子,只好閉口不言。

賀泰:“天色不早了,都早點歇了吧。”

賀穆與賀融睡一個屋子,兩張床分列兩頭,屋中整潔幹淨,賀穆卻冷笑一聲。

見賀融無動于衷,賀穆氣道:“他們用給下人住的屋子來款待咱們,你怎的不生氣!”

賀融挺平靜:“生氣有用嗎?”

賀穆洩氣,一言不發脫鞋上榻。

賀融:“他們給父親的是客房,這就夠了。至于我們,司馬勻也要考慮物議,若對我們過于看重,朝廷那邊馬上會有人上本彈劾司馬勻與失勢皇子勾結,意圖不軌的。”

賀穆枕着手臂,仰躺看房梁,苦苦思索:“你說,司馬勻到底安了什麽心?他會不會也是齊王的人,想要在父親身邊安插一個人?父親要是動心了,我們該怎麽勸呢?”

賀融:“大哥,我覺得剛才我可能不是看花眼。”

賀穆:“???”

賀融:“你成天想這麽多,難怪會長白頭發,再這樣下去,法令紋都要出來了。”

賀穆沒好氣:“我這都是為了誰?睡吧睡吧!”

他賭氣翻了個身,不說話了。

賀融一笑,将被子拉高,遮擋入夜之後的涼意,也合眼入睡。

……

賀泰的元妃姓丁,成婚時兩人也算年齡相仿,琴瑟和鳴,三年之後,丁氏染上風寒,病勢洶洶,無子而終。之後皇帝又指了陸氏當他的繼妃,賀泰并不是很喜歡陸氏,覺得對方性情過于板正,兩人說不到一塊去,後來陸氏生了嫡子賀虞,他倒也十分疼惜,還準備為賀虞請封世子。

沒想到賀虞三歲時,被賀融帶着去騎馬,不幸落馬受驚夭亡,繼妃陸氏也因傷心過度而跟着去了。

後來全家流放至此,他身邊也就剩下一個側妃袁氏,兩人患難攜手,感情倒也深厚,賀泰還曾動念,以後若能回京,會上奏皇帝,将袁氏扶正,以慰勞她這些年來的辛苦。

回竹山縣之前,司馬勻特地讓長史帶了女兒過來,與賀泰見上一面,對方談不上傾國傾城,但自有一番清新秀麗,以及袁氏拍馬也追不上的鮮嫩,舉止言行娴雅大方,看着就是個賢內助的模樣。

賀泰微微動了心思,但正如他對兒子說的,當場答應只會顯得自己太猴急,于是就跟司馬勻說要考慮幾天,誰知他們回家之後,接連半個多月,刺史府那邊都未再見人上門,賀泰不由有點急了。

京城那邊也遲遲未見音訊,賀泰開始懷疑馬宏是不是因為自己拒絕了讓女兒去和親,惱羞成怒,在皇帝面前說了自己什麽壞話,又或者是皇帝突然對自己這個久未見面的兒子生出深深厭惡。

這些想象讓賀泰感覺十分焦慮,皇帝若是一直像以前那樣不聞不問也就罷了,偏偏馬宏的到來,讓賀泰燃起了一絲希望。

然而希望破滅之後的感覺,比從來就沒有過希望更難受。

一家之主的心情,所有人都看在眼裏。賀穆私下安慰父親,賀泰便忍不住抱怨:“當日不聽你三弟的話,往京城寫信就好了,現在也不至于擔心被降罪。”

賀穆有點無語,心說您忘了自己當日收到陛下來信時那份高興勁兒了吧?

“三郎也是一心為了父親着想,再說父親又沒有過錯,陛下為何要降罪?馬宏在這裏時,我們好吃好喝地招待,更無失禮之處。至于和親一事,那本不是他能作主的,父親不要想太多了。”

賀泰輕咳一聲,面色有些不自在,也就沒再多說。

……

轉眼間,重陽即至。

一大早,賀嘉就帶着小侄兒從郊外摘了不少茱萸野菊回來,尋了幾個籃子,放作滿滿一堆,窗邊紅豔,案上橙黃,頗得幾分野趣。

賀穆與宋氏所出,年方四歲的賀歆頂着滿頭茱萸在屋子裏亂跑,逢人就問自己好不好看,最後被賀秀逮住,直接抱起來轉圈,頭上茱萸紛紛落下一地,賀歆尖叫起來,大喊“二叔壞人”,惹得衆人忍俊不禁。

仿佛被歡快氛圍感染,賀泰也不那麽低落了,晚上一家子圍坐在一起時,他還讓賀穆将上回他們在縣城買的酒開封。

酒色渾濁,比從前喝的佳釀差了不知凡幾,但這些年來,賀泰也漸漸習慣了,看着滿座兒女雙全,言笑晏晏,便覺得其實這樣也好。

雖說日子清苦些,總算太平安生,轉念又想起早夭的嫡子,心說他要是活到現在,肯定也是聰明伶俐活潑可愛,不由生出一絲惆悵,沖淡了歡喜之意。

旁人不知賀泰心中所想,都還高高興興喝酒說笑。

肉是賀秀和賀湛從山上獵來的幾只野雞,将雞腿雞翅部分單剔出來,用熱水稍稍焯一遍之後再炙烤,撒上些鹽,便香氣撲鼻了,剩下的骨架用來熬湯,放些野菌一起熬煮,香得小賀歆顧不上燙嘴,連連嚷着要喝,宋氏拿了湯匙,一小勺一小勺喂給他。

袁氏所出的七郎賀熙身體不好,膽子也不大,此時依偎在母親身邊,也捧着碗小口小口喝湯。

眼見氣氛正好,四郎賀僖就提議大家來玩游戲。

賀穆起了興趣:“玩什麽?”

賀僖:“投壺如何?”

賀秀嘲笑:“投壺那是病怏怏的文人玩的,我都不屑得玩!”

賀僖撇撇嘴:“又不是所有人都像二哥一般勇武,有本事你跟五郎比一場,也給我們瞧瞧!”

賀秀将拳頭按得啪啪響,獰笑道:“你當你二哥是耍把戲的呢!”

賀僖沒等被收拾,直接起身就跑,哇哇大叫:“爹,您看二哥就會欺負我!”

兩人追趕打鬧,看得衆人都笑了。

賀湛見賀融一直在盤中的雞肉裏挑骨頭,就問:“三哥,你在作甚?”

賀融:“這些脆骨炙烤之後分外香脆。”

一邊說着,賀融夾起一塊雞軟骨送到賀湛嘴邊,後者自然而然張嘴吃下,咀嚼片刻之後點點頭:“的确很香,上次我去縣裏的時候,看見街上有專門賣雞脆骨的食鋪,不過當時沒在意,你要喜歡,下回再去,我給你帶一些回來。”

說話間,院門外頭便有人喊道:“三郎,你在不在?”

是楊鈞。

賀融起身欲過去開門,被賀湛按住:“三哥坐着,我去。”

他很快就将楊鈞迎了進來。

楊鈞步履匆忙,氣喘籲籲,見到他們全在這兒,反倒露出松一口氣的表情。

“賀郎君也在。”他先朝賀泰施了一禮,然後方對賀融道:“涼州反軍南下,聽說利州形勢不妙。”

所有人大吃一驚,賀泰更是啊了一聲,站起身:“房州離利州還遠,應該不會有大礙吧?”

楊鈞面色凝重:“最糟糕的,不止于此。金州刺史樂弼聽說涼州的事情之後,也跟着豎起反旗了!”

他們所在的房州,就在金州旁邊,這下可真是糟糕了。

作者有話要說: 賀泰:我是老房子,我想着火。

賀穆:我命怎麽就這麽苦,當了大哥,還要操爹的心?

同類推薦